列歌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星图乱

    靖安七年的秋天,有关六王子封佑陵的一封封急报在马蹄飞驰中送到了卫国王都,传入了王宫之中。

    从令朝堂沸腾的东南捷报,到南方诸州郡的急报,最后一封有关封佑陵消息的是泾州州牧亲表的急报。

    于是在短短一月不到的时间里,卫国朝堂的官员们知道东南打了胜仗,知道那在铁云战役中立下首功的六王子率兵西出云雾峡,离开了东南镇守府的管辖范畴,知道封佑陵悍然率兵横穿了南方各州郡,知道那个疯子在虎口岔将即将进入临国的联姻队伍给截了下来。

    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时,王姬已经不知所踪的确切消息才传到王城,所有人都以为卫王会大发雷霆,但结果他沉默了很久后,只是挥了挥手结束了廷议。

    不过当晚卫王在书房里待的时间异常之长,没有人知道他在那天晚上走出书房后说了一句话,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果然是孤王的儿子。”封睦言推开书房的门走了出来,挥退了所有人,望着那还是弧形的初月,轻声自言自语。

    话里有怅然,有追思,还有淡淡的惘然。

    与卫王举重若轻的反应不同,整个卫国朝廷还没从东南战事大捷的喜悦中脱离出来,便陷入了更大的震荡当中。而引起了这一切的封佑陵,在虎口岔扼守了三日后,也开始了向王都的归程。

    ……

    当朝阳照常升起,虎口岔上的营地开始动了起来,短暂而漫长的三天已经过去,那支蛮不讲理地在此扼守了三日的骑军,终于要离开了。

    三日之内,真的无一人能过。

    封佑陵与杨御并排立马于泾州官道上,等到一声声回报准备完毕后,一同催马向前而行,一如两年前两人并辔走出武威宣武门前往边疆时那般。

    只不过两年前是率领着精锐之师东出王城,壮志满怀奔赴东南。如今北归王都,身后跟着的却是一支成分奇怪的队伍:一支没了保护对象的护嫁军队,一个被裹胁折回的异国使团,一支跟随自己千里奔袭闯下滔天大过的骑军。

    此次北归,虽挟东南战役的不世之功,却也揽着西南此行的不世之过。

    但封佑陵此时却是无比的放松,难得的放松,大半个身子沐浴在朝阳之中,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散漫的微笑。

    当他们从泾州城的时候,泾州一应官员和那被侍从搀扶着的州牧一同在东门外,眼神复杂地目送着这支队伍从南而来,经过东门外的官道,然后缓缓北归。

    在经过泾州东门的时候,封佑陵向那脸色依旧有点苍白的泾州州牧点了点头,却并未停下有过多言语,只是继续向北而行。

    而在封佑陵北归之时,那个帮他做了件紧要事之后便消失不见了的老混蛋,此时正在天狩山脉的莽莽群山之中,丝毫不知道前几天某个一直等不到他出现的小混蛋已经在心里骂了无数次娘。

    ……

    天狩山脉横亘在昆仑大陆的中部,呈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龙陨山脉一起,是昆仑人族已知的大陆上最为雄伟的两座山脉。

    封长道此刻正在天狩山脉所属的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上,而一场令当今群雄割据诸国林立的大陆之命运悄然转变的会议,也正在这座山峰上举行。

    高耸入云的山巅之上,有一庞大的石殿群突兀的矗立于其上,与封长道一并在其中的一座石殿里待着的还有另外近百个人。这些人有的鬓角斑白,有的正值壮年,有的甚至已经须发皆白。

    他们来自大陆各处,年纪不一,男女不一,或身份尊贵或孑然一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他们都曾是狩初书院内院的奕字辈弟子,是如今则是这一代掌管事务的书院守护。

    在一些典籍中的记载,这些人甚至被称作昆仑人族的守护者。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个群体却也的确当得起这个称号。

    此时众人随意地站着或坐着,而没有任何遮盖的大殿中央站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那老者穿着一身绣着玄奥图案的银灰色长袍,此正仰望着如幕般的夜空,双手频繁拨动身前一个漆黑如墨的圆盘。

    随着他的动作,在露天的石殿中央一个巨大的阵盘上也快速运转着。

    整个阵盘由不知名的玉石雕刻而成,镶嵌在地面上,繁杂的线条,大小明暗不一的珠石,让人眼花缭乱。

    终于,老者的动作停了下来,那巨大的阵盘也停止了飞速运转,却依旧循着旁人所看不懂的轨迹缓缓流转。

    封长道与其他人一样盯着那硕大的阵盘,良久,他晃了一下开始发昏的脑袋,冲旁边的人感叹道:“真是玄奥之极啊!……啊?你问我什么这玩意显示了些什么?”

    听到旁边那人的询问,他挠了挠有些蓬乱的头发,一脸迷糊:“我有说我看懂了吗?!”

    旁边几人看着这衣服上还残存着一些不知道是吃些什么的时候留下的油腻的家伙,不禁啼笑皆非,这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还整一个顽童似的。

    “慕老头说吧,把我们这些家伙都叫来到底是什么事?。”封长道把挂在腰侧的葫芦举到嘴边抿了口酒,朝大殿中央的老者嚷道:“我跟着个小混蛋在北边待了两年,刚想去东海找那杀神一起钓鲨鱼,结果就被你弟子找到了,一道天葬令把我给催得脚不沾地赶了过来。”

    “我跟你说,要是没事情我可就赖在这把你天命殿给吃穷咯!”最后封长道挥了挥酒葫芦,恶狠狠地威胁道。

    慕公权闻言转过身来,如果是平日里他还会与这些经久不见的师兄弟们开上两句玩笑,但此刻他脸色却异常凝重。

    场上气氛也随着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无论封长道怎么插科打诨调剂气氛,众人都明白天葬令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天葬令是对守护者的最高召集令,一旦有人动用天葬令来召集大家举行守护之议,那便必定是有足以让整个昆仑大陆震动的大事正在或将要发生。

    此时慕公权将身前悬浮着的漆黑圆盘收回袖里,徐徐说道:“半年前我偶感动念,将自己关在殿里观了的半年星图,今夜借助天阵阁所布之阵,集天命殿众弟子之念力再次运算,诸位……”

    他缓缓环视众人,声音无比沉重地接着说道:“星图乱了。”

    星图变,星辰劫。

    听到这个足以令所有知道这六个字所意味着什么的人耸动的消息,场上却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出现混乱,相反安静的很。

    良久才有人长叹息一声,声音沉重的发问:“如果我没有记错,上一次你们天命殿观测到星图大乱,之后便是百多年前那几乎颠覆了炎朝的魔教之乱吧?”

    慕公权凝重地颔了颔首,说道:“十年之内昆仑必有大乱,按照传承训诫,我们要重开狩初内院。”

    ……

    星图,相传是远古诸族大战时留下的上古法器,千百年来一直是天命殿的镇殿之宝。

    天命殿,是隶属于狩初书院的远古传承下来的守护势力中的一支。天命殿之人,擅长星相占卜之学,传承有云:观星辰之变以窃天命!

    而星图作为天命殿的核心,千万年来借助远古留传下来的法阵而运转,其运转暗合星辰之变律,预示着昆仑之运势。

    当星图乱序,那么便预示着昆仑的命运之轮已经拐上了一个通往未知的节点。

    星图变乱之事,距今最近的也要追溯到百年前。

    一百四十一年前,天命殿的前辈观测到星图陷入混乱,当时那一代的守护者们在举行守护之议后,依照远古的传承训诫,重开狩初书院。

    不到五年之后,野心勃勃的炎朝镇守西北边陲的大将军朱胤,在巫族,即人们所称的天魔一脉所统领的魔教支持下,悍然起兵谋反。随之发生的魔教之乱,让整个天下陷入了巨大的动荡,几乎让国祚延续了七百余年的大炎王朝就此覆灭。

    此之为星图变,此之为星辰劫。

    ……

    “星图变乱……”天阵阁那长须飘逸的阁主徐虚云微微苦笑,“这千年一遇的事情,想不到也让我们给碰上了。”

    “难道每次观测到星图变乱之后,都必是天下大乱?”场上一名两鬓花白的老者向慕公权问道。

    慕公权转过身凝视着巨大的星图阵盘,声音听不出悲喜地答道:“星图乱亦称星辰劫,这是昆仑人族将应之劫,所有典籍中记载的……都是如此。”

    “无论幸或不幸,我们或许能在有生之年有缘看到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响起,说话的人身材魁梧,正是天工殿当代殿主熊鼎泰。

    在众人的注视下,脾气向来粗犷的他继续用洪亮的声音说道:“至于天下大乱,昆仑这百多年来何处不是烽烟迭起?何时不是乱世?”

    “鼎泰说得对,”徐虚云走到了慕公权身边,抬手轻轻拍了下他肩膀,然后转过身来面向众人,“那我们准备联系各大宗门,组织各方,重开狩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