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挽歌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板甲出炉

    春风拂面,自是温柔与温暖的,经过冬季的温州,在春风中活过来。

    柳树发芽,嫩草破土,街上行人交织,商贩们用力的叫卖,而最新出现的报童,又让温州百姓多了一些饭后谈资。

    “益王再发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四民平等。”

    报童们喊着统一的口号,分布在大街小巷,把最新的大宋晚报散发出去,引起讨阵阵议论之音。

    如今的温州,有着大量南逃官员,因为土地缩水,没出安排的官员们干脆跟在流亡朝廷附近,如今都滞留在温州。

    这让温州繁华,也让温州民议混乱,因为赵昰对商人地位的发言,非议声自然不会少。

    对于这些议论声,赵昰让亲事官上报,却并不处理、拘谨。

    他致力于打造一个宽松环境,并不介意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在这些声音还不足以混乱朝廷的时候。

    朝廷是一缸浑水,砂石土泥遍布,赵昰自认自己也只是一块相对坚硬的势头,若不能顺势而为,必然被磨砺、破碎。

    人力有时穷,望向破天碎地的,多数没有好结果。

    对于前日召集温州商人会议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在赵昰扔出大饼之后,商人们如野狗一般扑咬厮杀着国债有限的份额与公司有限的股份。

    最后,赵昰拍板,以提供技术支持最多者为优,此时才敲定下来。

    宁毅被赵昰安排,作为陆秀夫的副手,统管规划、执行。

    这是一份殊荣,亦是赵昰向商人们传达自己善意的方式。

    对于赵昰的言论、安排,朝野中私下或有非议,明面上,一片和谐。

    国人居中调和的性子,在蒙元南侵的大势下,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或者,已经在发挥了,只是蒙元掀起了房顶,赵昰开不开窗户,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江心寺,赵昰慵懒的在躺椅上喝茶,一边少不了王道的伺候,另一边则是老狐狸。

    “李庭芝领军南下,一路规整队伍,据说从夏贵那里拉了一个队伍,前前后后,队伍不下十万人。”老狐狸喜上眉梢,言语间都带着兴奋。

    能让老狐狸如此兴奋,可见事态确实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赵昰眯着眼睛,嘴角挂笑。

    谁能想到,他只是想要留下李庭芝,让他不像历史上那般死在淮南东路,李庭芝却出乎自己意料,拉起一队不下十万人的队伍。

    十万人啊,而且其中必然以禁军居多,这可是可战的生力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太祖的战略,当真给力。

    “做好迎接准备,钱粮、兵器,不能出现问题。”

    赵昰缓缓开口,他也是忙里偷闲,即便喝口茶,也没个消停。

    “王道,让陆尚书把公司、股权的事情全部交给宁毅处理,宁毅可直接向我汇报,迎接李庭芝,让他亲自操刀。”

    “小人领命。”王道应道。

    赵昰依旧眯着眼,心中估量李庭芝回来后,朝中政局的变化。

    李庭芝这一次回来,因为南撤的罪责被赵昰背锅,他便有功无过,又是手握十万大军的文官,完全有资格竟整左丞相的人选。

    而陈宜中因为之前的一些污点,加上抵抗蒙元无力,竞争中不占优势。

    两者博弈,居中的赵昰便是落定最后一根稻草,他偏向哪里,哪里便有获胜的资格。

    这件事,他要深思、要熟虑,李庭芝固然是他请回来的,但是否有变,理念是否相合,尚且有待考证。

    而陈宜中这段时间,不曾给自己添乱,目前的形势,一动不如一静。

    这其中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不得赵昰不小心谨慎、三思而行。

    “李制置使回来,户部可能刁难。”老狐狸轻声说道。

    赵昰机灵一下从躺椅上起身,目光如剑,盯着老狐狸。

    老狐狸被他看得一个激灵,下意识的坐直身躯。

    虽然赵昰只有九岁,可月余间的手段作为,他这个特务头子可都看在眼中,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

    “下面的人也只是听些风雨,多是一些户部侍郎的私下议论,丞相和户部尚书,都没说过什么。”老狐狸赶忙说道。

    赵昰低垂目光,望向远方树下看蚂蚁的一禅小禅师,这几日小禅师跟蚂蚁耗上了,仿佛要从蚂蚁身上学习佛法,日日观看。

    “王道,给陆秀夫调兵遣将之权,告诉他,他是户部尚书,国难当头,手段少不得强硬一些,跟他说我在后面看着呢。”赵昰沉声道。

    老狐狸心中一颤,余光扫了赵昰一眼,见他面色冷冽,心中为户部的人默哀。

    赵昰这话,已经是非常严厉了,有调兵遣将之权,也就是说默许了陆秀夫发动军队打劫户部。

    而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

    赵昰在后面看着,一层意思,自然是作为靠山、背书,让陆秀夫不要怕。

    另一层意思,则是我看着你呢,别胆小怯弱,这一次,要看你狠辣。

    这样的命令下来,容不得陆秀夫不用死力,如此一来,如何不为户部之人默哀。

    不过默哀归默哀,老狐狸却不觉得这些人值得可怜。

    国难当头,还在背后用手段,要知道李庭芝可是领着十万大军呢,如今什么最重要,军力啊。

    赵昰来到温州,三令五申整肃军务,户部若敢用手段,自然是撸虎须,自己找死。

    “小人领命。”王道应下,又道:“王魁刚刚献上板甲,王爷是否要去看一下?”

    赵昰眼睛一亮,制作板甲三大难题,如今机床已经初具模样,不想板甲也出来了。

    “叫上老将军、张将军,一起看。”赵昰急切的起身,又回头对老狐狸道“你也一起看看,集思广益么。”

    老狐狸自然领命,一行人起身离开。

    江心寺边上,赵昰建立了一个小型靶场,王魁等人,就等在这里。

    远远地,赵昰百年看到王奎手上拿着的板甲。

    板甲不同于步人甲,它是一大片铁皮打造,所以无论怎么拿,形状不变。

    而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放在手中或地上,都是一堆一堆的,远远看起来并不清晰。

    “王爷,成了。”王奎很是激动,一双眼睛通红,显然休息的不好。

    赵昰先是鼓励几句,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拿过板甲,试了一下,太沉,只能无奈观看,上下抚摸。

    “这臂甲、腿甲,小人自作主张,还是采用了步人甲的样式。”王魁见赵昰摸了摸臂甲望向他,赶忙解释道。

    “这是为何?”赵昰疑惑“若是全部板甲,速度才跟得上,而且这种模式不好么?”

    “王爷有所不知,此事我等多有参议,才确定下来。”老将军大步走来,许是听了李庭芝的消息,老将军脸上罕见的满是笑容。

    “哦?还要老将军解惑。”赵昰向张世杰点点头,向老将军问道。

    “宋军多以步兵、弓弩兵为主,若是手臂也是板甲模样,实在不方便。”

    老将军上前拿起板甲的臂甲接着说道。

    “这样的臂甲就不同,行动自如的多,可用巧力,腿甲也一样,咱们骑兵不多,若是骑兵主力,板甲札甲区别不大,步兵,还是要灵活点好。”

    老将军一说,赵昰恍然大悟,板甲确实更适合骑兵,步兵没有速度,以力、巧对敌,自然不能舍弃灵活。

    “只是如此一来,生产速度能跟上么?”赵昰皱眉。

    他要改革军器,主要还是以量取胜,若不能提高产量,千万件板甲,并不足以改变战场。

    “无妨。”王奎大声说道“如果王爷的方法能成,必然有大批工匠无所事事,让他们打造臂甲、腿甲,速度完全跟得上。”

    赵昰点点头,能跟上就好,他也不是死脑筋,拿来主义要不得。

    “而且,这臂甲、腿甲也多有改动,步人甲以甲叶数量取胜,板甲则不同,设计的时候,还是有大面积使用了板甲,节省了后期工匠时间。”

    王奎拿起臂甲让赵昰仔细观看,果然上面有大块贴片,不想步人甲由一片片甲叶组成。

    “我们还设计了一种变化,通过后期工匠加工,可在版加上披挂甲片,增加铠甲厚度和防御力,跟步人甲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宋的步人甲重量不是固定的,因为可以通过甲叶数量调整重量,因此枪手、弓箭手、弩手的重量都有变化。

    步人甲基本重量为58斤,在此基础上,弩手甲的重量稍轻,为54斤,弓箭手为66斤,枪手为70斤。

    但是,根据事战场情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弓箭手铠甲增至70斤,枪手增至88斤。

    如今板甲之上,也增加了这样的变化,赵昰连连点头,暗道这些工匠果然专业,比自己想的还要好。

    “这铠甲的防护力怎么样?”赵昰问道。

    王奎望向老将军,显然希望这事由老将军述说。

    “差了点。”老将军道“同等重量,板甲对步兵还好,对骑兵,不如步人甲。”

    步人甲以甲片方式存在,凸凹不平,相互叠加,敌人攻击的时候,身体收缩,甲片自然会聚集的更加厚重,防御力增强。

    这一点,板甲做不到,无论身体如何动作,铁板一块的板甲,不可能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