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相公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燕雀湖畔(二)

    今日的聚会算不上正式,规格上也比不了元宵夜。重在交际、结识的文人聚会,彼此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对方,再经友人介绍,便是认识了。

    没有了官府的监管,也就多了几分潇洒。席地而坐的书生在纸板上挥洒笔墨,才情多不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这一份山水和时刻。

    相熟的友人聚在一起,随行的仆从拿出精心准备的肉脯果干,以美酒为号,以酒令助兴,自在逍遥。

    独坐岸边垂钓的书生,偶尔提杆摇头,像是收获不丰。一旁的友人已经将篝火生好,显然是做烤鱼之用。

    催促上那书生两句,他索性脱了外衫跳入湖中,半晌才露出水面摇头,那神色颇为无奈,友人见状亦宽衣解带,纵身入河,连续上下了数回,终于捞着了不少。

    似乎越靠近外围,气氛越加宽松,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感。若不是有人相邀,沈默便打算在此就坐,晒晒太阳,再与陈映容絮絮话儿,也挺好。

    露了面就回来?

    沈默定下计划,去那湖中最热闹的地方打声招呼就走,做一日闲云野鹤。

    一旁的陈映容曲腿而坐,沈默从旁坐下,二人依着树望向天空,良久也未说话。他已经不想再理那些凡事,只想坐在这里,发呆就挺好。

    良久之后,鼻尖上传来一阵瘙痒,原是陈映容拿青草逗弄,沈默岂能放过她,抓住她的胳膊拉回到身侧,娇躯入怀,心猿意马,低头吻下。

    对方怎会听话,伸出一手遮挡,吃了半嘴青草的沈默连忙向外吐,陈映容身姿摇曳,偷笑频频。

    坐回了正经,“相公方才在想什么呢?”

    “在想最近三个月来,收获挺大的。”

    “有什么收获呢?”

    “多了个富婆娘包养,生活美美的。”

    “切,谁要包养你!况且相公的脸也不够白,做不了白相公!”陈映容说完此话,自己先笑了起来。

    依偎在身边,望着天,说着平平淡淡的话,过了很久、很久。

    ……

    从来时的方向,传来几声女人的呼喊,再一会儿又发出惊叹,二人朝那方向匆匆看上一眼,毫无兴致。

    躁动的人群包裹住一人,男子单手负背,步伐稳健,朝着沈默所在的树下而来。他扶起身旁的陈映容,才垫脚探视,难得的露出一丝窃笑。

    待人近前,二人同时见礼。

    “李兄。”

    “李公子。”

    李太白躬身一礼,“今日本不愿来,听闻沈兄与陈嫂嫂应邀,李某当不请自来。”

    似乎是觉得很受用,沈默执手还说:“太白如今已是名人,身边围着的没有百人,也有数十,用不着如此客套。”

    一番寒暄过后,围观的人群还是不愿散去,沈默潦草的环顾一周后,惊奇的发现男女人数几乎相当,不禁佩服起太白之名,果真是人人皆爱。

    据沈默所知,太白尚未吟唱一句一字,那些蕴含仙气的诗句倘若面世,还不知会引起什么样的追星狂热,沈默是很期待能亲眼见证的。

    李太白再次躬身,见对方一脸迷茫,才说:“今日特来向沈兄和陈嫂嫂辞行,不日前往京城。”

    “啊!”

    “李公子为什么要走,我们金陵不好吗?”

    “李公子再待上数月吧,我们都不舍得你。”

    人群中发出的挽留声,已然表达出沈默的想法。但是他知道,李太白不属于一人、一城、一池,他需要更为广阔的天地,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挥洒他的才情。毫无疑问,京城才是最好的平台,无论是文坛翘楚、达官显贵、才子佳人都远超眼前的金陵。

    沈默曾经很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后世诗仙之所以成名。他认为是靠着两分性情,三分天资,五分境遇。

    境遇实在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李白这份天资的人,没有他的境遇;有他之境遇的人,又无此惊才绝艳,正因如此,李白才会更显珍贵。

    沈默腹中力捧李太白的计划,几乎全部都放弃了。

    这样一个有些孩子气的诗人,不忍心,也没有资格去干涉他的轨迹。

    沈默到了嘴边的挽留话也变了。

    “他日,太白若是在京中待得不痛快,只管回金陵来。沈某旁的不敢保证,只能以酒日日侍奉太白。”

    “沈兄的心,太白领了!”

    以杯碗装酒,近百人对饮的场面实为壮观,沈默与李太白各执一坛,仰天对饮,嘴边洒落的酒水,润泽嫩芽,浸透大地。

    想来,今年的青草会比以往更旺盛些吧……

    ☆

    来时无名,去时有旺。

    小路上的身影已不可追,远方道路上的树枝挡住了李白和他身后的簇拥。

    沈默很想效仿昔日曹孟德,砍去所有遮住视线的树木,只为多看一眼李白的身影,很可惜的是他做不到。

    飘下的花瓣,落在他的肩上。

    他对李白的感情非常复杂,崇拜中夹杂着不忍。沈默对他京城一行,实际上并不看好。话吞进了肚子,是没办法明说的。

    正如落在他肩上的花瓣。

    想抓住它,恐损其自然;放任它,又怕落土成泥。

    沈默将花瓣摘下,装进酒坛留存。

    一旁的陈映容唤住他,“相公,该去凉亭了。”

    片刻的热闹能吸引人的注意,自视非凡的人,大多又不肯主动前往,只能听人回报,还要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竖起耳朵细细听来。

    “李太白到底有甚好?居然那么多人喜欢他,趋之若鹜!”

    “与沈秀才交好之人,齐兄以为呢?”

    “沽名钓誉用在他二人身上,都嫌浪费,不过是哗众取宠之辈!”

    “说的对!姓李的绝无文采,仗着沈默替他吹嘘过几句,整天招摇过市,有大路不走,成日里飞檐走壁显摆武力。活脱脱的莽夫一个!”

    “定是如此!那姓李的生怕败露,方才夹着尾巴逃跑!说什么去京城!依我看呐,肯定是跑去哪个县城里继续混吃混喝去了!”

    古逸叶听着耳旁议论,并未出声,挽起身旁柔夷,淡淡道:“馨语觉得呢?”

    “奴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