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包青天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不准科举

    在包拯一番精彩的演说之下,案情终于得以水落石出,金知县和他的好基友黄县丞都惊呆了,若非包拯再次出言提醒,他俩都快忘了犯人还未抓到。

    其实,包拯方才所言每一件事,在场的诸位都曾在公堂之上听过,只是没有一人能够如包拯一样将所有的事情串联在一起,变成一件完整的案子,这也多亏了包拯前世看过几部警匪片,知道时间线的重要性,因此才能理清案情。

    金知县用了片刻感慨包拯妖孽的智商后,才命衙役前往铁匠铺抓人,并将崔小七直接带到雨前居小雅厅,比对脚印,果然不出包拯所料,房梁上的鞋印正是崔小七的,而且前去抓人的衙役,还在铁匠铺中搜出了余下的毒药,经过郎中贺珍查验,此毒正好与桂花糕中的毒药一模一样,至于梅花茶中则无法验出此毒,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包拯的推论,崔小七是趁郭德光喝茶的时候,直接将毒药滴进茶杯当中的,郭德光毒发身亡后,手中的梅花茶撒了一地,茶壶中剩余的梅花茶自然不含崔小七的致命毒药,只有曹飞云的哑喉粉。

    真凶崔小七被捕后,此案算是告一段落。

    柳三变、赵怀知道高长卿脱罪,便因自己的事,先行离开。

    金知县则命衙役将所有涉案人,由雨前居带回衙门,进行最后的公审,而后依照《宋刑统》,作出如下判决:

    崔小七毒杀郭德光,本该判为斩立决,但念其孝顺,乃是替父报仇,况且年纪尚幼,故改判斩监侯,既是死缓;

    曹飞云欺师灭祖,企图毒哑郭德光,当堂刺配,而后充军;

    郭王氏、何三彩,通奸行骗,判绞立决;

    刘屠户并非有意私藏兵器,所以豁免此罪,但因其行凶打瞎崔铁牛一只眼,改判徒五年;

    崔铁牛构陷刘屠户,且教子无方,判其徒一年半;

    高长卿则因其欺瞒父母,私定终身,冒认顶罪,扰乱公堂,剥去其乡饮酒礼资格,十年内不准科举;

    至于其他诸如茶博士六槐、高天昌等人,并无罪责,当堂释放。

    断案完毕,一众犯人该登记的登记,该收押的收押,该咔嚓的咔嚓,已经没有包拯啥事,他便跟金知县回县衙后堂饮茶,余下的事情,全交给黄县丞去办,因他断案有功,所以金知县对他十分热情。

    “希仁呀,上月山外亭一见,我只道你是做诗词的高手,没想到对着刑名断案也有一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这合肥县衙,混个主簿当一当?”金知县活像是一个诱拐小朋友的人贩子,冲着包拯媚笑,满脸的褶皱挤在一推,丑的不行。

    “谢金知县美意,学生有孝在身,不便出仕。”

    包拯婉拒道,这一个案子就不知累死他多少脑细胞,要是呆在县衙,天天断案,恐怕他会英年早逝。

    “既然知道自己有孝,便不要流连茶楼酒肆,这等玩乐场所,免得招人话柄。”

    被包拯拒绝,金知县感觉很没面子,当场批评道。

    “呵呵,回知县,学生此去雨前居,并非喝茶听曲儿,而是去找我的同窗高长卿探讨课业,您也知道,雨前居乃是他家产业。”

    包拯解释道,这是他前世上初中时,全班每一个男同学偷溜去游戏厅玩,都会用到的借口。

    彼时,他有一位同学家里是开游戏厅,包拯他们经常会去这个同学家打拳皇,然后每次被老师家长捉到的时候,他们就推说自己并没有去玩,而是去找那个同学一起写作业。

    那个同学也乐意帮忙打掩护,互惠互利呗,反正来的同学越多,他家里挣得越多,到后来,连包拯的班主任都感到纳闷,怎么这个同学的人缘这么好,全班同学都喜欢去他家写作业。

    当然,老师家长也不傻,日子久了,便搞清了状况;再后来,包拯初中毕业离开学校,全职在谢孟山家练武;再再后来,包拯听说那家游戏厅黄了;再再再后来,包拯的初中班主任退休了;再再再再后来,连包拯读过的初中也和另家初中合校,改成新的名字,回忆这东西呀,都是在不知不觉间消逝的……

    “希仁,希仁……”金知县连连呼唤,才把回忆中的包拯唤醒。

    “抱歉,想起一些回不去的旧事。”包拯轻笑道,然后用手擦了擦眼角,不知何时他已流下清泪。

    金知县可不知道包拯两世为人,见他方才聊着聊着忽地发呆,继而落泪,只当自己提起他有孝在身,害他想起了过世不久的母亲,因此心中万分愧疚,讲道:

    “希仁,是我误会了,你是个好孩子呢。从今往后,你我便以叔侄相称。今日,你帮了叔叔一个大忙,日后若有困难,大可以来找叔叔商量,叔叔定当竭力助你。”

    “谢谢金叔叔,无需日后,今日希仁便有一事相求,若叔叔可以应允,包拯感激不尽。”包拯忽地恳求道。

    “贤侄,若是长卿的事,便不需讲了,他太过胡闹,此事连我也爱莫能助。今日一案,牵扯人数甚多,诸如六槐这等人很难让其守口如瓶,加之两班衙役共有十几号人,也是耳目繁杂,高长卿干的这点儿事,不日便会传遍合肥。若我此时竭力保他,怕会引火上身,需知合肥乃是庐州府首县,我的上头还有个庐州府府尹呢。”金知县缓缓解释道。

    高长卿一事,确实令包拯头疼,扰乱公堂自不必说,私定终身一事更是可大可小,说好听点是两情相悦,说难听点是勾引良家少女,是可以咔嚓的。

    眼下,金知县只取消了高长卿的科举资格,已经很给马叔明面子了,反正高长卿家大业大,不科举也饿不死。

    而且,金知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就算他今日出面,保下高长卿,但日后此事传出去,被庐州府尹或县里德高望重的乡绅鸿儒,甚至是金知县的政敌知晓,用以大做文章,到时不光高长卿玩完儿,连金知县也要跟着一起倒霉。

    正在包拯与金知县商议高长卿一事时,黄县丞忽地从大堂绕进来,与金知县道:

    “金知县,案子出了点状况。”

    “不是已经定案了吗?”金知县不解道。

    “还有一人未判。”黄县丞讲道。

    “谁?”

    “郭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