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包青天
字体: 16 + -

第六章 聘请长工

    包拯思索着摊开笔墨纸砚,开始思考写些什么内容,他的书法也继承自上一位包拯,字迹颇为美观。

    一是要内容精彩,流传甚广,如此才好赚钱;二是要写发生在宋朝之前的事情,不然凭自己这半吊子水平,够呛能改编好;三是书籍的主旨思想,一定不能太超前,不然被人家按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拉出去砍头就坑爹了;四是要避讳皇上的称谓,现在的皇上叫啥来的,宋仁宗,赵,赵桢……

    包拯想着想着,忽然把笔一摔,墨汁溅了一桌子,“靠,凭啥别人穿越就啥都懂,啥都会,玩啥都得心应手,老子写俩字都费心,不写了不写了……”

    自己跟自己置气半天后,包拯还是屁颠颠收拾好桌子上的墨迹,然后重新拿起笔开始构思话本的内容,能让一个作家重新拾起笔的,从来都不是梦想,而是缺钱,为了给自己和自家丫鬟改善生活,这个话本还是要写的。

    思考了好半晌,包拯终于落笔在泛黄的宣纸上写下五个大字“西游释厄传”。

    古代人民最喜欢的志怪故事;发生在北宋之前的唐朝;主旨思想几乎与政治意识无关,或者说虽然有关,但是借着鬼神之说掩饰的极好;不过孙悟空大闹天宫这部分还是要修饰一下,包拯一直想不通,吴承恩这货究竟是怎么在封建皇权时代写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话,还没被官府弄死的呢,大概是上面有人吧。

    其实,很多时候,写小说的代入感往往要比读小说更强,因此包拯一开头,就根本停不下来,从猴王出世一直写到斜月三星洞拜师,写到下午未时,因为小老头儿包九宽带着物色好的长工来找他,他才停下手中的毛笔,到正厅会客。

    包九宽带来的人,是一位老实巴交、个子不高、近五十岁的农家汉子,包拯也认得,他名叫包山,是包拯家的佃户之一,寇氏丧礼的时候,包山还来帮过忙,干活颇为麻利。

    其实严格来讲,包山也算是包拯家的长工,因为佃户所耕种的土地全部是地主家的,因此包山既然是替包拯家种地,自然算是包拯家的工人。

    “小包老爷,老汉给你行礼。”包山站在厅中给包拯作了个揖。

    “大山叔不必多礼,以后咱爷俩还以叔侄相称,咱家请长工的待遇,二爷爷可都跟你说清楚了?”包拯连忙还礼,回道。

    “清楚的很,小包老……噢,不,是包侄儿太厚道,这待遇找遍咱庐州府也寻不出,老汉愿意干。”包山憨厚的说道。

    “大山叔你不用紧张,和二爷爷一样叫我小黑子就可以,不过你租去的田,我要收回来吗?”包拯问道。

    “别别,老汉的儿子前些日子成家咯。老汉就想把家里的田转给他种,这才出来自己寻活儿做的,正想着一事不烦二主,既然租的是小黑老爷家的地,那做也就做小黑老爷家的工咯。”包山解释道,他思来想去还是不敢称呼包拯为小黑子,干脆折个中,不伦不类的叫包拯小黑老爷。

    “也好,租子照旧,其余一切随大山叔做主。”问明原委,包拯点头同意,也不在称谓上计较。

    包拯与包山商议定,就请包九宽作保,签了雇佣文书,彼时雇佣关系极其不平等,没有月薪年薪制度,常常是一签数年,数年期满才一并发放工钱,期间东家只需提供食宿即可,不过包拯做为一个现代人,还是将文书调整了一下,虽然也是签了三年,但是工钱改为一季度发一次,一次发放一贯钱,无论价钱还是待遇,都算的上很是贴心。

    签好文书,包拯在与包九宽问道:“二爷爷,我不是说请两位吗?”

    “我先去找的山子,到了他那儿谈妥之后,就想去再替你找一位,可却被这小子拦下来了,跟我说自家婆娘也能干。我一合计,若是给你请两个汉子在家中帮忙,也是不便,倒不如请上一男一女,各司其职的好。”包九宽解释道。

    “也好,大山叔,婶子做饭咋样?”包拯转头再问包山。

    “好着呢,你没看我家那臭小子,被你婶子养的白白胖胖的。”包山一拍胸脯,笑道。

    “那就请婶子也来,今天就把文书签咯。咱家中的西厢房还空着,你们尽快过来收拾收拾,就住在那里吧。另外,还请婶子今晚来我这儿做顿丰盛的,我想谢谢二爷爷作保,同时也替你二人接风。”包拯嘱咐道。

    “可谢谢了。”包山听后,连忙再作个揖,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听过老爷替长工接风洗尘的,咱这小黑老爷还真是古怪,倒挺平易近人的。

    诸事议定,包山就回家接她婆娘,她婆娘和他年纪相仿,大概四十来岁,也是个干活的能手,特别是烧得一手好菜,村中凡有酒席宴请或祭祀庆典,多请她掌勺,因娘家姓李,村中人都称之为李婶。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包山和李婶就提着大包小裹的行礼来到包拯家中,算是正式成为包拯家中的一分子。

    到了傍晚,李婶依照包拯的吩咐做好一桌子饭菜,就摆在这庭院当中,仲夏夜在院中纳凉饮酒,本就是极好的享受。

    酒席期间,包拯几次请包山、李婶入座,他俩具是说自己身份低微,万万不敢,可几番推辞仍是犟不过包拯,便坐下一同吃酒。

    这是现代少有的夜,月光澄清,照亮庭院,一地雪白。

    几个人坐在一起喝酒谈笑,不理世俗规矩,没有主仆之分,没有老少之隙,没有男女之别,所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此刻的酒桌上鸡鸭鱼肉是无一不有,无一不美,无一不足。

    酒席吃罢,小老头包九宽已然喝多,包拯便派包山将他送回家中;而李婶、桃夭夭则去收拾桌子,洗刷碗筷,有了仆人果然不同,凡事再不需要亲力亲为,万恶的封建社会使人堕落呀。

    包拯想着,便回屋早早歇息了,尽管北宋的酒度数不高,但包拯还是有些乏力。

    这顿酒,让包拯充分认识到两件事情,一是北宋的酒真不咋地,二是自己以前可能低估了北宋厨师的烧菜水平。

    包拯来到此处时,寇氏已经去世,他吃的所有饭菜都是桃夭夭一手烹饪的,今天吃过李婶做的菜之后,包拯才意识到,把一个七岁小丫头的烧菜水平当成北宋厨师的整体烧菜水平,实在是太脑残了。

    李婶的手艺,才是北宋厨师的卓越代表。

    包拯以前读一些穿越小说,看到主角凭借现代的烹饪技巧,大展王霸之气,轻而易举征服古人的味蕾,但如今看来颇有些不靠谱,一来是他们低估了古人烹饪的水平,二来是他们高估了现代人的品菜水准。

    就算厨艺再发展两千年,人类的味觉还是只有酸甜苦辣咸五种,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古怪的食材,还有那些特殊的烹饪技巧,而是五种味道的合理搭配、口感的好坏,与食材的新鲜健康程度。

    炒菜不流行的北宋,牛逼的李婶一样可以用一锅鲜美的浓汤征服你的味蕾,也可以用一碗香甜的红烧肉俘获你的肠胃,后世的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为何可以凭借一道菜就开遍全国,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或许,这也与包拯前世的经历有关,彼时他的家境只能算作一般,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些所谓的穷人穷思维,他一直吃不起,也猜不透那些成千上万元一克的黑松露,究竟好吃在哪里,难不成还在五味之外,至少在包拯想来,那些黑松露不会比李婶炖了整整一个时辰的纯天然野生鲜鱼汤美味,或许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说的一样,有钱人吃的不是黑松露,而是寂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