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雨神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小子妄论国事!

    经过上次的“虐狗”大捷,咏春拳和双节棍的威力让李嗣业无比的狂热。

    对李小龙吓破敌胆的嘶吼也是痴迷不已。

    啊哒!啊哒!

    呜……嗷……

    鬼哭狼嚎般的叫声经常在秦府响起。

    听得秦府上下失魂落魄,听得秦风都感觉后背发凉。

    秦风开始怀疑让他学会吼叫就是个错误。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李嗣业又野蛮生长了一波。

    双节棍和咏春拳的技术也精进不少。

    距离大唐李小龙的脚步又进了一步,当然秦风武力值也是水涨船高。

    秦风正计划着更加严酷的魔鬼式训练,在力量、反应速度,耐力上极限提升。

    这日秦风和李嗣业两人又在例行的操练。

    一只画舫推波而来,船头站着的正是上次那儒雅老者。

    “秦风小友,近来可好?”

    “前辈安好,小子这厢有礼了。”

    秦风上了船,小童沏好茶。

    秦风看那茶汤色淡黄,青绿清澈。

    轻押一口,滋味清淡甘甜,齿唇留香。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前辈这白茶真乃茶中珍品。

    “哈哈哈,小友果然是一个妙人。”

    “妙哉,妙哉。”一个锦衣青年从船舱中走出。

    秦风微微一愣。

    “谦儿,来,见过秦公子。”老者向青年招手。

    秦风赶紧起身施礼,两人微笑对望。

    这青年衣着华贵,相貌俊朗,目光炯炯,举止不俗。

    “时常听前辈提起公子,今日一见,果不凡也。”

    “谦兄过誉了。”

    “自上次一别,秦小友的话语仍缭绕于耳。其中之道理,耐人寻味。”那老者道。

    秦风赶紧低头喝了一口茶,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

    拿前世的道理来忽悠人,说起来确实有点不地道。

    不过转念又一想,谁叫咱是穿越者呢,不装装比,不是给穿越者丢脸吗!说出去很丢人的!

    再说这些都是真知灼见,经过时间验证过的真理,有益无害。

    “近日老夫听到很多关于我当今大唐盛世的赞歌,什么古往今来第一盛世云云。老朽想听一下两位少年才俊的观点。”

    锦衣公子成竹在胸,朗声说道:“在下以为,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强,政令清廉,四方朝拜,万邦臣服。大唐盛世将千秋万代,不知秦兄对此有何看法?”

    “千秋万代?呵呵!”秦风摇头不语。

    锦衣青年谦儿正一脸的自豪和激情,那眼神充满了向往,豪情万丈,似乎大唐盛世正在自己的操纵下一往无前。

    转眼见秦风摇头苦笑,瞬间感觉自己被无视,被打脸了!

    谦儿脸色一沉,有点生气地问道:“秦兄可有异议。”

    秦风顿了顿,心想既如此,那我就勉强再装个逼。

    “小子本不该妄论国事,既然谦兄要求,在下就斗胆说一下看法,大家随便听听,如有不妥,就当我放了个屁。”

    “噗!”那老者没忍住,喷了一口茶水。

    “哈哈哈!有趣,有趣!小友但说无妨,此处只有我们三人,权当茶余谈笑。”

    谦儿一皱眉,心想这小子如此粗俗,真如老师所说的博学多识,见解独到?怕是浪得虚名,徒有其表吧?

    于是气呼呼地道:“愿听秦兄高见。”

    “敢问谦兄,史上妄称千秋万代的有哪一个长久的?千秋万代只是美好愿望。强大的前秦,强盛的大汉王朝,哪一个不是盛世王朝,哪一个不是臣服四方,但又有哪一个做到了千秋万代?”

    秦风喝了一口茶,看着哑口无言的青年。

    接着说:“与其幻想千秋万代,倒不如脚踏实地,关注朝政,关注底层的百姓。”

    “政令清明,官员清廉勤政则民富民安,民富民安则国强,国强则外定,如此方能长久。”

    秦风滔滔不绝,一通神侃,说得吐沫星子直飞。

    老者看着两个年轻人的争辩,独自喝着茶,时而沉思,时而会心一笑。

    “如今我大唐在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的勤政和仁政下,不正如你说的国富民安,外邦臣服,边疆安定吗!”青年争辩道。

    “大秦帝国也曾国富民强,灭六国,统一华夏,可仅传三世,国祚十四载;大汉王朝威震八方,国力空前,可最终呢?秦皇汉武哪一个不是千古名君?”

    “不错,你说的秦皇汉武的确是千古明君,但岂能与我仁德明德的开元大帝相比。”

    “开元大帝?”

    秦风心里想笑,但他知道不能笑,那是藐视皇帝老爷子,说严重点那是要砍头的。

    对于开元盛世,对于唐明皇玄宗皇帝,他是不感冒的。

    他甚至认为李隆基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虽然在位前期颇多政绩,但那都是建立在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三代皇帝励精图治的基础上才取得的。

    前人栽树,他李隆基摘果子而已。

    甚至根据他统治后期的诸多弊政,可以定义他为无能之君,唐朝由盛至衰也是从他的任期开始的。

    但也不能否认他前期的英明,以及夺权政变时的果敢勇武,还有不错御臣之道。

    看秦风陷入了思索,那叫谦儿的青年有点得意,感觉自己占了上风。有点洋洋自得。

    “以史为鉴,方能知兴衰。谦兄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谦儿厉声喝问:“表象,难道我大唐如今的盛世是假的吗?”

    刚刚他还洋洋自得,此时脸色阴沉,压抑着怒火。

    “岂有此理,这小子竟敢无视我大唐盛世之景象,这是对皇权的亵渎,对皇家的侮辱。”

    秦风也是一阵的不爽,辩论而已,你小子喊什么!

    你让我不爽,老子让你更不爽。

    于是大声说道:“今日之大唐,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危机不远矣。”

    “啊!”老者大吃一惊,锦衣青年谦儿也是吃惊不小。

    “秦小友,慎言!”

    老者惊出一身冷汗,如此言论非常危险,这要是被有心者听到,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他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凶险。

    这老者修为深厚,虽然很震惊,但仍能坦然自若。

    可这青年却无法忍受了。

    “大胆,就凭你今日之言,我就可以把你送入天牢。”

    这时他明显的失态了,“粗鄙小子,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谦儿,休得无礼。”那老者制止住愤怒的谦儿。

    “咳咳!在下今日之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笑而已,谦兄,认真你就输了。”

    “哈哈哈!”

    满口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小子痴,

    谁解其中味。

    说完,秦风跳下船,扬长而去。

    留下一脸懵逼的两人。

    那老者回味着这几句诗,忽感又惊又惧。

    呆立船头,盯着平静的水面,良久不语。

    “老师,休听那小子胡言乱语。”我们走吧。

    那老者喃喃低语,“殿下,此人决不能小觑。当好生招抚,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