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雨神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我要做火柴!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秦风哼着歌儿愉快地回到了家。

    刚到府门口,见杏儿急冲冲地往外走。

    “站住!”

    “大胆,见到本少爷也不打个招呼。”

    杏儿翻了翻白眼,嗔笑着说:“是,参见英明神武,风流倜傥的秦风秦大少爷。”

    “呵呵呵,这还差不多。”

    “少爷今天心情似乎格外好!”`

    “那是自然,今日教训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贵公子,真是爽快!”

    “哎,你急冲冲的要去哪里?

    “家里的火种灭了,火石火镰也找不到了,我要去王婶家引个火种,急着做饭呢。”

    火种,火镰火石……

    听到这样的词,秦风就感觉头疼。

    火镰取火费劲,过程复杂,携带不便,还需要火绒、火煤都引火之物。

    在唐代取火还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期很多偏远地区还保留着砖木取火的习惯,而相对先进一些的地方都普遍使用火镰火石取火。

    在解放初期,我国一些偏远的山区仍旧用火石取火。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诗曰:“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

    白居易也写过火镰取火的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虽然火镰火石取火比钻木取火相对容易一些,但也是相当麻烦。

    要有四件必备的工具:火石,火镰,火绒,火煤。

    取火时用火镰使劲摩擦,击打火石,产生火花,火花引燃火绒,再把燃烧的火绒放到火煤上,用嘴使劲吹,火煤燃烧,从而得到明火。

    用现代的时间计算,点一次火也需要四五分钟,甚至更长。

    直到宋明时期才出现了用硫磺和硝石制成的“火煤”,它接近于现代的火柴,极大地提高了取火效率。

    因为取火麻烦,所以古代很多家庭都会保留火种。

    如果……如果能弄几盒火柴出来,那就太好了。

    这个想法让秦风一阵窃喜,他打开芯片,召唤出米国小妞,很快就弄到了火柴的制作方法和需要的材料。

    但是头疼的问题来了,那就是赤磷和氯化钾。

    制作火柴最需要的赤磷和氯化钾却要费一番大工夫,其它材料比如硫磺、砂纸都可以轻松解决。

    氯化钾还相对容易,盐碱湖中的光卤石就含有大量的氯化钾,简单的溶解提取就能获得,而赤磷却要大费周折。

    到哪里找红磷呢!

    “我艹,有神器不用,那不是煞笔了。”

    秦风赶快进入芯片系统,打开卫星地图,准确找到古荆州,也就是21世纪的荆门市。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磷矿,而地图显示磷矿的中心就在荆州的胡家集。

    但是地图显示距离荆门300多公里,对前世来说很简单,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但对于大唐,快马加鞭那也至少需要两天。

    此时秦风突然想到一个人,李少雄。

    这小子的父亲就是荆州刺史。

    真是要什么来什么!

    事不宜迟,秦风立刻找到李少雄,直接说明来意。

    “秦兄,放心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5日之内,必然送到。”李少雄一脸豪迈地拍着胸脯保证。

    “李兄切记,一定要到胡家集,大荆山上寻找。这种石头通体黑褐色,里面带有很多白色物质。”秦风叮嘱道。

    这胡家集就是21世纪的荆门胡集镇,被称为“中国磷都”。

    “秦兄,为何要找这样的石头,有何妙用?”

    秦风嘿嘿一笑,“就不告诉你,先石头弄过来再说。”

    李少雄气得张牙舞爪,但又无可奈何。

    回到家秦风,抱来一捆木材,吩咐杏儿,秦潇还有秦叔把木头削成檀香粗细,三指长的木棍。

    越多越好。

    第二日,秦风和李嗣业二人准备真奔山西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是距离长安最近的盐湖,300里左右。

    “秦公子,山西那么大,我们怎么知道你说的那片盐湖在哪?”

    秦风嘿嘿一笑,暗道:“神器在手,世界我有。大唐没有小爷不知道的地方。”

    偷偷地打开定位,锁定山西运城。

    虽然不能想前世的车载导航一样,精准到每一条道路。

    但精准的方位还是不会错的。

    山西运城,这里有中国四大盐湖之一,而含氯化钾的光卤石就存在于盐湖之中。

    两人一路快马加鞭,直奔山西运城。

    这是秦风来到大唐以后第一次出远门,路上新鲜也顾不得欣赏。

    第二天两人就找到运城盐湖。

    一路上每次遇到不知道往哪走的时候,秦风总能准确地指明方向,这让李嗣业敬佩不已。

    问及缘由,秦风卖萌地来一句:跟着感觉走。

    这更让李嗣业惊奇。

    盐湖的美景让秦风惊叹,但此时无心欣赏美景,在大唐这片盐湖还是不毛之地,盐湖的面积也比前世差不多大了一半。

    很快两人就找到了光卤石,有白色,也有无色的,还有一些火焰红色。秦风知道这些火焰红的光卤石含钾成为最高,用舌头舔一下,又苦又咸。

    秦风惊喜地说道:“没错,就是它。”

    “抓紧时间,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第四日两人满载而归。

    第五日李少雄带着磷矿石也准时送到。

    万事俱备,只差试验。

    其实氯化钾和赤磷的生产都很简单,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化学试验,学过很多年化学的秦风当然懂得简单的提取试验。

    氯化钾提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就是光卤石粉碎加水分解后过滤,再通过热熔过程,过滤后滤液冷却干燥就可以得到成品氯化钾。

    主要原理就是根据光卤石混合液中各物质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各不相同的原理,从而分解提取出氯化钠。

    而赤磷的生产相对复杂,因为他需要高温加热,这需要高炉。

    原料准备齐全的第二天,秦风就指挥着李嗣业,秦叔等人用钢板,粘土、方砖在院子里做了一个简易的高炉。

    然后又命人买来了大量的石炭,还做了一个大大的风箱。

    看着眼前高大的设备和忙碌的手下,秦风忽然生出豪迈之感。

    一切准备完成,秦府内开始火热朝天起来。

    制作火柴的大幕正是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