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柱国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琴艺无双

    无论是在路边的茶棚,还是在城中的酒肆,那些自诩风流的文人才子或者富商巨贾都在纷纷议论杭州花魁大赛这个每三年一度的风月场中盛世,更不用说手握实权的杭州众官员们。

    辜敏道抿了一口茶水,笑呵呵地看着台中少女唱着《思凡》暖场,露出得意的神情,毕竟杭州的繁华与他这位府台大人是分不开的:“杨大人,您今年来的真是时候,以往的花魁大比都是十月,今年却是与往常不同。”

    “是了,因为那个‘琴艺无双’的杨蓉嘛。”杨素听着画舫上鼎沸的人声,只见周围行人络绎不绝,多数人的脸上并没有出入风月场所的那种自觉不自觉的猥琐与羞怯,而一旦相熟的“才子”们遇到了一起,也没有仿佛被抓着小辫子的尴尬,反倒是热情地打着招呼。

    华朝虽然不忌讳狎妓,但是狂窑子都都逛得这么理直气壮的,天底下恐怕只有花魁大比的这一天吧。而且,还在路上,“琴艺无双”杨大家现身杭州的消息已经把杨素的耳朵磨出了茧子,他断然没有想到,南方最出名的妓家女子竟然是自己本家。

    辜敏道轻轻捻着胡须大点其头:“不得不佩服杨大家的人气,提前知会一声这个时候来,就迫使咱们杭州的花魁大赛改期了,却没想到风头竟然更胜以往。”

    杨素心中一动,转头看向他,华灯下杭州知府那张满是皱褶的老脸此刻正隐隐透着一丝精明,让杨素一瞬间修正了对他的想法:“谁说辜敏道老眼昏花的?”

    杨蓉与花魁大比可以说是互相成全,杭州城借这位最出名的妓家女子吸金,杨蓉迫使花魁大比改期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只怕这件事情传开之后,两边的名声都要更上一层楼了。

    “只怕杭州这段时间的税收是要赚上个盆满钵满咯…”

    听到周玉莹这声若有所指的感叹,辜敏道哈哈大笑,将目光看向杨素:“杨大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夫在杭州城呆的久了,自然也沾染了些商人习气,您可不要笑话老夫。”

    他说这话异常亲近,一来因为杨素本就是南方人,是叶一清的弟子,两人可以说是一家人;二来因为可以从杨素为官轨迹中看出,这个年轻人极其注重商事,不是迂腐之人。

    杨素摆了摆手,岔开话题:“杨蓉的背后怕是有高人指点,居然没有被巨额收入所迷惑,断然定下一年只演五场的规矩,想的也确实周全,毕竟杨蓉的琴艺再怎么神通,看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卖菜的还知道囤积居奇呢…”

    因为担心影响效果,是以杨素、辜敏道和周玉莹三人参加花魁大比没有以官家人的身份而来,包括丁子良也只是寻了个小包间坐着,几名大官就这么随意地坐在普通人之中,身边只留了几名内卫守护,是以说的话自然会被旁边的人听见。

    立即有一个年轻的学子站了出来,他一袭青衫,脸上满是不平:“这位兄台此言差矣!花魁大比的画舫岂是寻常烟花之地可比,加上杨大家的坐镇,怎么可以比作菜贩子卖菜呢?”

    杨素瞧这学子,见他三十出头,长得高高壮壮,一下巴的络腮胡子,说是虬髯大汉也不为过,心道:“这位老兄还是读书人了?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弟子个顶个的剑术高手,果然没有说错…”

    杨素知道和这种人说不清楚,微笑着摆了摆手。但他久居高位,气度上自有官员的一些癖性,知道的人还好,不知道的便以为他在拿着架子,不愿意与他人一般见识,果然将那个学子激怒了。

    “在下杭州陈逢辰,现读于南都国子监格致馆,不知兄台是哪里人士?可有功名在身?”那学子见杨素似乎不愿意搭理他,脸上就带了怒气,忿忿不平地发难。

    “格致馆?咳咳…”杨素差点儿把刚刚喝进去的茶水喷出来,暗自给叶一清点了个赞,心说自己这个老师动作也真够快的,格致馆博士离京才几天呐,就给南都增设新课了,而且行事异常低调,自己去南都的时候竟然听都没听过。

    谁知他的行为再一次引起了陈逢辰的误会:“怎么,您似乎很看不起我们格致馆?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弥隐患,惟以蠲除痼习、力行实政为先,立‘格致’之学,乃是正道。”

    杨素听到这里再一次笑出了声,只觉得这句话异常熟悉,可不就是出自自己的口:“你就别拿杨素杨大人在朝堂上奏对的内容在这儿给我等上课了,而且你从南都赶来杭州,国子监那边的课程就不管了吗?”

    辜敏道诧异地看了一眼杨素,摸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自己就是那尊大神,为啥还要在这里装,他也来了兴致,于是挥了挥手,示意几个内卫不要上来打扰。

    “我们现在说的不是这个!”陈逢辰脸涨得通红,似乎是被杨素捉住了痛脚,“在下只想说,杨大家的琴艺是世间最雅的艺术,兄台您对杨大家的评价太过轻贱。”

    杨素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你说杨大家的琴艺是世间至雅,你亲临现场听过吗?”

    “这倒没有。”陈逢辰微微一顿,有些诧异地看着杨素,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杨大家每年只在公众场合表演五场,能听到一次都是世间最美妙的经历,在下确实未曾听过。”

    “未曾听过便知道是世间至雅了?”杨素脸上笑意更盛,虽然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若是叶紫萱在这儿,立即就能认出来这是他要阴人之前的惯有表情。

    陈逢辰像是受到了什么侮辱一般:“难道人人都这么说还能有错?你似乎对杨大家非常看不上啊。”

    两人的争论早就引来了众人的围观,陈逢辰这话一出口,让旁边那些学子怎么忍得了,一时间群情汹汹,大家都有冲上来找杨素打一架的冲动,就好像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受到了侮辱一般。

    杨素看到这个情况,不得不佩服杨蓉的运作,竟然在古代就发展起了这种粉丝文化,虽然多是利用了男人的面子,毕竟大家一起捧起来的女神,说她的不好不就是落自己面子吗?

    杨素叹了口气,指了指陈逢辰,脸上一副失望的表情:“别的人我可以不管,但是唯独你不行,我来问你格致之学的八字真言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几乎是烙印在每一个格致馆学生的骨髓里,随着血液在体内奔流,陈逢辰也不例外,是以脱口而出,但他立即就后悔了,“这和做学问有什么关系,你别想拿‘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来给我制造陷阱!”

    杨素没想到他还挺聪明的,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但是所谓‘众口铄金’,众口一词甚至可以混淆是非,这就是为什么格致之学最讲究实验验证的原因。你没有见识过杨大家的表演,便将她捧得如此之高,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后果?”

    “后果?”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杨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杨素看了眼周围,哈哈大笑:“你们上这画舫,花了多少银子?”

    此话一出,无数“市侩”、“有辱斯文”之类的词语便扑面而来,文人最忌讳谈钱,尤其是当官之前的文人,更加忌讳,杨素这句话出口可算是犯众怒了。

    这种情况似乎又给了陈逢辰勇气:“我等真是羞于与你这种人为伍,看你也是读书人打扮,怎么会说出这种话?还说什么孺子可教,真是不知轻重。”

    “噗嗤!”

    知道内情的几人都笑出了声,暗道这个陈逢辰好生可怜,周玉莹有些看不下去了,她嗔怪地瞧了一眼杨素,这才开口说道:“陈公子,你眼前这位就是京城格致馆博士,钦差大臣杨大人,他说你一句‘孺子可教’,还真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这还叫人怎么辩呐,杨素身份一出,陈逢辰立即成了众人耻笑的目标,他脸红得像一个煮熟的虾子,有一种逃课出来狎妓被老师抓了现行的无助感,最要命的是,刚才居然指着鼻子骂了老师,这可是要被退学的。

    “逢辰,南都格致馆初设不久,连我都没听说过,你能够入学想来是废了不少周折吧?那就更不要辜负家族的期望。”杨素微笑着摇了摇头,将语气放缓,“京城国子监格致馆的学生们研究的东西,已经有很多投入到了使用当中,你要放下浮躁,潜心研究啊。”

    杨素轻咳一声:“《诗经》把音乐或歌曲称之为‘风’,这一认识与体察自然界的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先人在谈论治国方略时往往将‘礼乐’并称,认为音乐与礼一样,同样承担着治国的责任。他们在推崇音乐的作用时,除了注意到音乐正人心的一面,还注意到音乐有‘淫’的一面。”

    “逢辰,你既然如此喜好音乐,不妨就由我来为你定一个研究课题好了,就叫乐理学如何?专门研究音乐理论,例如如何简单地记谱,将宫、商、角、徵、羽快速地在纸张上表达出来,或者研究复调、曲式等等…”

    这番话一出,反而让陈逢辰因祸得福,能够得到杨素的指点,可以说是每个致力于格致之学的学子们的心愿,杨素没有责怪他,反而如此语重心长地劝说,让众人无不羡慕。

    陈逢辰曾经听说过杨素在格致馆时的平易近人,总是用“我”自称,今天见到真人,果然人如其名,他异常激动地点点头:“谨遵先生的教诲。”

    情况已经发生了不同,众人全都如同小学生一样认真听着杨素的说教,杨大人也不含糊,这位老兄在京城当惯了老师,如今终于找到了感觉,加上今晚来观摩这花魁大赛本就是为了放松的,嘴里便有点儿刹不住车。

    他点了点头,看着台上的少女咿咿呀呀地将《思凡》唱到了尾声:“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些都是优秀的音乐,只是欣赏的群体不同罢了,切不可仅仅研究所谓雅的音乐,更不可盲目地听信旁人的看法,就拿这个杨大家来说…”

    “杨大人说得好有道理,只是这样在背后议论小女子,是不是有些过分呢?”

    一个清亮的声音忽然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杨素有些诧异地抬眼去看,只见一个面目清秀,身段婀娜的女子站在人群中,她似乎与别人有天生的隔膜,旁边的“才子”们都自然而然地和她拉开了距离。

    众人再一次陷入了那种想笑又只能憋着的境地,只不过这一次的对象不再是陈逢辰,而是杨素了,他们可不敢轻易耻笑钦差大臣,于是那些实在忍不住的,只能弯着腰偷偷溜走。

    陈逢辰刚刚得了杨素的指点,自然不好就这么跑了,他看了眼尴尬的场面,轻咳一声:“杨大家,先生钻研格致之学,最讲究一个‘实事求是’,刚才他还在说要听一听您的琴艺,是不是真的配得上‘无双’二字呢。”

    杨蓉哪里会搭理他,只是用探寻的目光看着杨素,嘴里轻轻吐出两个字:“是吗?”

    俗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杨素是身上虱子多了不怕咬,嘿嘿一笑,便要开口说话,却没想到被周玉莹抢了先:“是呢,杨大家的琴艺被无数才子捧得如此之高,杨先生最重‘验证’二字,对此可是一点儿不信的。”

    杨素差点儿吐血,他可没说过“不信”,只是说要验证而已,他看了眼一本正经的周玉莹,不知道这位姑娘今天是怎么了,为何会有如此之高的攻击性,但…他还是很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杨蓉看了眼主动上来挑衅的周玉莹,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慢慢转身走向舞台。看着她的背影,周玉莹咬了咬牙,转身看向杨素:“这女子似乎真如你说的那般有心计,还是离得远点儿比较好。”

    杨素尴尬地轻咳一声,心想:“自打来了华朝,我见识的女子还真是个顶个的厉害,女中诸葛的紫萱,无敌剑客的赛儿,加上这位美女少东,都是惹不起的狠角色来着…”

    正这么想着,忽听远处传来议论:“刚刚杨大家说了,她今日不光要弹琴,还要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