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柱国
字体: 16 + -

第八十一章 钦差落水

    虽然卫所官军和盐兵加起来的死伤仍然有七百多人,但是斩首倭寇五百余人,缴获大量倭铳、武士刀,战损比为三比二的战斗,仍然在抗倭史上成就了一个传奇,几十份捷报便如同插上了翅膀一样从布政使衙门、各府台飞向京城。

    与这些自吹自擂的战报不同,杨素仗着自己钦差的身份报忧不报喜,他把内卫们的画作全部递了上去,顺便描述了一下卫所官兵的军心涣散的现状,而给叶一清的私人信件中,更是开门见山,直言海禁不开,倭寇便永远无法根除,这封信的内容如果泄露,也不知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

    他在海宁待了两日,为的就是动员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的商人出资劳军,顺便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扣下点儿银子,支援华朝大好河山的建设,为万国博览会添砖加瓦。

    浙江不愧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几个商会立即凑了二万两白银出来分给抗倭英雄,有了钦差大人的监督,将校们也不敢克扣,所以每个官兵分到手里的银子就超过了五两,虽然南方物价稍高,但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

    令杨素没有想到的是,远在杭州的周玉莹也带了千两白银入海宁劳军,同时带来了于先生第二次过堂异常顺利,已经无罪释放的消息,而且宝大福身上的走私嫌疑已经完全洗脱了。

    杨素有些诧异地问道:“于先生第二次庭审的时候,税监丁公公也在现场吗?”

    “当然在!”周玉莹确定地点点头,“而且还是他主动为于先生开脱的,借口是‘如果宝大福真的有走私的情况,倭寇不至于倾巢出动袭击海宁’。”

    这个理由异常牵强,但是辜敏道本身就算是亲近杨素的,之所以拖着案子不放,还是碍于丁子良的面子,见了这位大太监妥协,自然不会管借口是不是合理。

    丁子良如此明显的示弱让杨素有些挠头,他不清楚这位老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是真的服了软,还是稍作隐忍蓄势待发?似乎是为了响应他的疑心,周玉莹前脚刚到,丁子良后脚就来,说是要陪同钦差大人一起看看海宁潮,竟然真的摆出了一副低人一等的姿态。

    ***************************************

    盐官镇的大坝虽然仍对游人开放,但是看着十几名凶悍的内卫将观潮亭为了个水泄不通,任谁也知道是来了重量级人物,此时杨素、周玉莹、丁子良、海宁千户所的洪熊正在亭内谈笑风生,最让人惊讶的是,那个日本歌舞伎贺子,居然也被丁子良带了过来。

    杨素不好对别人的私生活指手画脚,于是便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丁公公,还是您明事理,像宝大福这样的珠宝商人通倭走私,勾结白莲,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嘛。”

    丁子良哈哈大笑:“杂家也是这么想的,况且宝大福的京城总号还得了陛下的题字,杂家总不会做出那么没有眼力见儿的事儿,但是吧,您也知道的,最近对白莲教查的很严,是以咱们不得不小心呐。”

    杨素听他说的冠冕堂皇,心中暗暗腹诽,反倒是周玉莹先说话了:“丁公公说的是,以后宝大福一定会全力配合好公公在杭州的工作,约束好手下,不给您添麻烦的。”

    杨素听她这个说话方式,便清楚她可能已经肃清了两个叔叔的影响,在家族中掌权,暗赞一声她的雷霆手腕,心道果然没看错这个姑娘的商业水平,抓机会的能力确实高明。

    “不谈这个。”丁子良故作高深地摆了摆手,然后指着水面:“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杂家也是第一次来这儿,只可惜日子不对,有些遗憾呐。”

    说到这个话题,杨素便抛开心中烦恼,笑着应道:“据说那时候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多到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不过嘛,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今日得见钱塘潮,就差那庐山烟雨了。”

    丁子良摇了摇头:“之所以要在八月来,不光是因为那时候钱塘潮最大,还因为每年八月京城长官都会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演习五阵的阵势,极尽种种变化,实在是平时不能见的,两岸百姓的喝彩声震天,能把战船上的号角声盖下去。”

    说到这个话题,洪熊可就有了发言权,这人虽然胆小怕事,但好歹还是有点儿集体荣誉感的,他洋洋自得地应和道:“吴地健儿最擅长水战,他们可以扛着彩旗,在万仞高的巨浪中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杨大人您若是见了,也一定会大声喝彩的。”

    几人正聊的兴起,忽见远方出现一条银白色的线,正是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原来是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洪熊虽然经常看潮,但是陪着钦差来还是第一次,是以兴致高昂地高声叫道:“二位大人快看,那便是海宁著名的一线潮!”

    杨素没看过钱塘潮,但在海南工作久了,对大海远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周玉莹和丁子良可就不同了,他们一直在京城生活,对大海没什么免疫力,立即眯起眼睛抢前几步,这样的表现,和后世那些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人完全没有差别。

    正这么想着,潮水逐渐靠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到了两米,已经有了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势不可挡,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仿佛可以吞没天空,冲荡太阳,下个瞬间,江潮狠狠拍向了堤坝,发出轰的一声巨响,一时间水汽弥漫。

    饶是如此骇人的声势,亭中众人仍是看得痴痴呆呆,没有一个人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只有洪熊悻悻然地砸了咂嘴:“啧,今日的潮果然不大,败兴!”

    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高达一两米,有时可达三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洪熊作为海宁千户所的人,说出这种话也不奇怪。

    第一波潮水在堤坝上拍得粉碎之后,立即退去,与后面的潮水相撞,竟然形成了奇异的丁字形,再一次靠了过来,虽然远不及第一波浪潮的声势,但胜在层层叠叠,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击打着观潮之人的心房。

    然而潮水来去匆匆,众人正在兴致勃勃的当口,潮水已经有了退却的迹象,丁子良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回转神来,却看到杨素盯着自己猛瞧,这才觉得脸上湿漉漉的很不对劲,竟然是不知不觉间被大潮的水气沾了一身。

    杨素看他惨兮兮的模样,暗叫一声不妙,赶紧脱下身上外衫走到周玉莹身边,果然发现这丫头一身绫罗成了透视装,凹凸有致的身材一览无余,他暗道了一声非礼勿视,把衣服披在姑娘身上,谁知道此时地面湿滑,他没走几步,竟然脚下一滑,刹不住车地朝周玉莹扑了过去。

    周玉莹刚才观潮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倒也发现了自己身上湿淋淋的,正在烦恼间,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声音,她下意识地回头,便看到杨素的大脸正在飞速逼近,而且离得越近,脸上的表情越发狰狞,终于,两人抱在了一起。

    这可就比较刺激了,周玉莹虽然经常以美女东家的身份在外抛头露面,但也从来没有和男子这么亲热过,她贸然被杨素抱住,对方的炽烈的鼻息还好巧不巧地喷着她的额头,哪有不挣扎的道理:“放开我,你放开我!”

    她这一挣扎完全是女子本能的反应,动作上便无所不用其极,不光身子不断扭动不说,双腿还胡乱踢动,偏偏地面湿滑,杨素根本就站不稳,被她又踢又踩,双脚便向后一滑,这下就更精彩了,两人就这么抱成一团,摔进了水里。

    杨素在海南生活久了,游泳已经成了一种肢体记忆,他只在刚一落水的时候有些慌乱,很快便反应过来,在水中踩掉了鞋子,轻松地踩起水来。

    但周玉莹就没这个本事了,她自幼在京城生活,连大海是何物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古代女子就没几个会水的,手脚只能胡乱扑腾,但是越扑腾反而越添乱,竟然让连带着抱着她的杨素都连喝了好几口水。

    “你冷静点儿!”杨素一边尽力将头伸出水面,一边大喝,“你这样瞎折腾,我们都得玩完。”

    周玉莹听不懂玩完的意思,甚至连杨素的话都没有听进去,她焦急万分,心慌意乱之下,不断挣扎,又被水灌进脖子里,脸色瞬间苍白,已经有了抽筋的迹象。

    杨素心急如焚,他倒是可以抛下这个累赘自己活命,但是眼看着美人在怀里香消玉殒,是个男人都做不到,于是他狠狠咬牙,心道:“这是唯一能让你冷静下来的办法了,别怪我!”

    这么想着,他狠狠吻上了周玉莹的双唇,这个行为可把美人少东惊呆了,四肢立即僵住,完全忘了该挣扎的事情。

    杨素没想到见效如此之快,便立即远离了怀中玉人:“事急从权,周小姐,你别再瞎折腾了,不然咱俩都得交待在这儿。”

    这么说着,杨素便单手拖着周玉莹,另一只手迅速剥掉身上的衣物,实在是因为古代衣物吸水性太好,他扛着周玉莹这么个大沙包已经很累了,还是尽力减轻点儿重量为妙。

    周玉莹知道他这个行为是为了拯救两人性命,饶是如此,心理仍是无比的别扭,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被裸男抱在怀里瞎扑腾,以后是真的没法嫁人了。

    她有些逃避似的闭上了眼睛,忽然想到杨素曾经安慰他的话:“世间也不是每个男子都在乎那些风言风语的,女子须有自己的才能,若处处依附男子,便是失了自我,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别看两人在水里亲都亲过了,但时间也没过多久,于铖反应极快,已经用几件衣物绑成了一个长长的绳索,抛入了水中,然后自己沿着绳索下来,伸手去拉周玉莹,杨素也在另一边使力,两人就这么一个拽,一个托,把这个不会水的妹子送上了岸。

    内卫们兴许是伺候皇帝惯了,各种物事竟然一应俱全,于铖先是给两人披上几件单衣,然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两个手炉,分别塞到周玉莹和杨素手里。

    杨素颤悠悠地结果暖炉,紧紧抱在怀里,这才发现众人都在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己,洪熊甚至在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大概是怀疑他为了泡妞不择手段,连命都不要了,配合上周玉莹的沉默不语,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杨素干笑了两声,脑子就有点儿不听使唤:“叫凉水一激,刚才偶然得了一首《望海潮》,且听我吟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亭中的诸人看这位杨大人如此狼狈竟然还要装酷,差点儿笑喷出来,丁子良脸挣得通红,终于憋出了一句话:“杨大人果然是诗词俱佳,后日杭州府的花魁大赛,您可一定要做首诗词捧场呀。”

    杨素嘴角一抽,只想给自己来几个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