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撕破脸皮
杭州府衙内,正是一片人声鼎沸,宝大福作为地方上有名的珠宝商,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会引来无数居民观看审理,但这次的事情确实有些不同。
于先生过堂似乎是辜敏道心血来潮,突然起意,连让宝大福请讼师的机会都不给,不过任谁都知道,这次事件是两位陪审官员的争斗,钦差大臣杨素大战杭州税监丁子良。
杨素坐在陪审的座位上,想着昨日丁子良看自己的眼神,再看今日这位胖太监对自己是爱答不理的,只能轻轻叹了口气,越发觉得自己这样力挺宝大福是对的。
辜敏道轻咳一声,看了看两位陪审官员,见他们都不露声色,便尴尬地嘿嘿一笑:“杨大人,丁公公,咱们现在开始吧?”
“您是杭州知府,谁还能左右您审案不成?”丁子良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就算是钦差大臣,也没那个权限不是。”
辜敏道脸上越发尴尬,南方的官员哪个不跟叶一清沾亲带故,是以对杨素都是大开方便之门的,这丁子良真是不枉这么个名字,说话还真的带着钉子。
杨素见到这么个喜怒形于色,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也有些挠头,对辜敏道点头示意,说明自己准备好了。
辜敏道便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升堂!”
立在两旁的公人衙役便将手中不棒戳地当当作响,齐声呼和:“威~武~”
杨素也是第一次见地方上审案,他不太清楚流程,但还是明白辜敏道应该能做到不偏不倚,便静观其变。
“带人犯…”辜敏道惊堂木再下,这才觉得说错话了,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杨素,发现这位仁兄竟然完全没察觉,这才松了口气,“带嫌犯于先生上堂。”
然而就是一个字的差别,意义却相差千里,堂上诸人哪一个听不出辜敏道刻意改变了说法,一时间议论四起。
杨素也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门道,他不知辜敏道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只是大有深意地看了眼这老头子,嘿嘿一笑。
偏偏这个笑容被丁子良瞧得一清二楚,他气恼地瞪了眼辜敏道,暗恨这帮文官玩文字游戏,竟然这样引导舆论。
辜老爷子上了年纪,老眼昏花实在是稀松平常,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口误就被两位大佬架在火上烤了起来,只能权作未见,陪着十二分的小心继续审案。
此时于先生已经被带上了堂,杨素发现他虽然神色委顿,但看起来没受什么虐待,这才放了心,意识到李舒敏的触角还没深入到杭州府内部。
一番诸如姓甚名谁、家居何处之类的例行公事般的询问之后,辜敏道一拍惊堂木:“于先生,本府问你,根据宝大福的账目显示,为何今年五月可入白银七万两,而光熹八年,整整一年也不过是十九万两。”
若要坐实宝大福的走私,从岁入的不合理性来查出其中疑点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任谁都知道《大华民报》广告位的厉害,辜敏道这样赤裸裸地帮宝大福真地好吗?
杨素有些疑惑地瞧了一眼丁子良,却发现他老神在在,对这件事似乎浑不在意,便觉得甚是奇怪,心中思索他到底会使用什么套路。
于先生思索片刻:“草民是敝号的大挡手,按理说收入上的事情不该过问,但是自今年五月为何营收如此之巨,实在是人人都清楚的。京城兴起了《大华民报》的潮流,宝大福不仅是第一个广告商,还是今年一年的冠名商,这些收入上的增长,应该是来自京城总号吧!草民相信,旁听的杨大人也可以作证。”
杭州是个发达的城市,百姓中还是有不少人听说过《大华民报》,但他们都不清楚杨素是此事的策划者,又一次议论起来。
杨素微笑着点了点头:“为了判断广告位的作用,我们确实统计了各各广告商的收入增长,因为珠宝首饰行业的特殊性,宝大福反而是增幅比较少的。”
杨素既然发了话,丁子良自然不会沉默,他呵呵一笑:“月入七万两,杨大人还真是点石成金的财神爷呐,杭州一年的盐税也不过才六十万两,区区一个宝大福…啧啧啧…”
这话让百姓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在普通人眼中,盐是日常用品,是每个人都要使用的,这种东西每年创收不过六十万两,而宝大福…还真是暴力啊。有了这个想法,他们看于先生的眼神也就变了。
杨素听着百姓的咒骂声,暗道这丁子良确实有两把刷子,竟然想到了调动普通人的情绪,让他们站到了自己一边。普通人又有几个明白毛利和收入的区别的?
辜敏道一听两位又交上了火,赶紧一拍惊堂木,压住汹汹民情:“收入不过是收入,于先生,本府问问你,今年五月,宝大福采买珠宝材料的支出是多少?光熹八年又是几何?”
听了这个问题,堂上百姓才算是明白过来,赶紧屏住呼吸等着于先生的答案,却没想到这位仁兄竟然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
说来也是,于先生不过是个高级技术工人,就算周玉莹肯给他看账目,他自己也不会感兴趣刻意去记。
丁子良冷笑一声:“不知道还是不敢说?杂家翻过你们宝大福的账目,今年五月你们宝大福的各项采买支出不过二万九千两,几乎达到了七分利,就算是你们的工艺再优良,也断然没有这么贵的可能!”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杨素:“杨大人,杭州另一家珠宝商舒敏斋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将账目交了出来,你猜怎么着?人家的毛利不过三分而已。”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可让下面的百姓炸开了锅,他们想到自己因为宝大福这个金字招牌不知被骗去了多少银子,心理开始失衡,对着于先生破口大骂。
原来陷阱在这儿!杨素这才知道丁子良打的是个什么如意算盘,只要宝大福的账目解释不清,那走私便的罪名便很难洗脱。
他迟疑了一会儿,目光忽然移到了于先生身上:“丁公公,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五月份正是于先生这位宝大福的大挡手待在京城的日子,他的设计和工艺,可是很贵的。”
丁子良哪能让他这么容易过关,脸上阴恻恻一笑:“杨大人说得轻巧,刚才杂家就说了‘就算是你们的工艺再优良,也断然没有这么贵的可能!’”
杨素见他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便决定采取和他一样的策略,忽然嘿嘿一笑:“丁公公,你得想想这一部分的收入增长主要是来源于什么人呐!”
丁子良瞧他笑无好笑,脸色就微微一变,虽然弄不清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谨慎地说道:“杨大人,暴利就是暴利,与卖给谁又有什么关系?”
“此言差矣!”杨素摇了摇头,“刚才咱们已经论证过宝大福收入的猛增来源于《大华民报》的广告,那么,这一部分钱就是从京城来的。本官问问各位,京城里什么人会去买珠宝?什么人最有钱?”
见众人茫茫然不知所措,他便自问自答:“当然是达官显贵了!圣人讲究一个因材施教,这做生意也得看对象不是?丁公公,您是宫里的老人,您说说那些御供的物品,得有几分利?十分利都不止!”
在场诸人哪个不清楚杨素的意思,有钱的达官显贵就该狠狠地宰一刀,现在杨素已经给宝大福包装上了“劫富”的形象,就差“济贫”了。
他扫了一眼在下面听得聚精会神的百姓,轻轻摸着下巴:“在场的各位,有哪个于今年五月买了宝大福的珠宝首饰的,借我们作为证物用用!”
有谁敢把东西借给官府呀,谁知道做了证物还能不能还回来,都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
辜敏道见了这个情景,差点儿笑出声,暗道这杨素还真是没经验,便开口补救:“哪位肯拿出来,本府会让宝大福原价回收,不算折旧磨损。”
于是便有一个妇人取出了一个珍珠簪子,想要呈上堂来。
杨素瞧着簪子上的珍珠各个成色饱满,一看就不是便宜货色,越是这种走高端路线的,毛利往往越高,他可不敢轻易冒险,便一把将要过去取簪子的衙役拦住:“非金银的簪子不可用!”
丁子良一看他这么刻意地阻拦,便有些诧异,凭着多年宫中办差的经验,片刻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杨大人这是为何?”
杨素脑筋急转,便有了对策:“珍珠这类物品每年进出价格不同,您怎么确定它是哪年采购的,自然也就确定不了毛利!”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银首饰却不同,营收和毛利都是以银子计较的,只要把银首饰直接称重,就可以确定他的价格了,这还不简单?”
丁子良暗恼杨素的油嘴滑舌,他面色急变:“那为什么金首饰又可以了。”
“本朝太祖定律,宝钞一贯准银一两,四贯准金一两,如此换算,金银兑换乃是一兑四,这就很好计算了。”杨素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衣袖,伸手去接一位男性递上来的金戒子。
丁子良肺都快气炸了:“哪个不知道随着矿山的开采,金贵银贱日益严重,宝钞是个屁哟,也不看看现在哪还有人在用?”
“金首饰也不准用!”这么想着,他立即跳出来阻止,但他又不好说祖制到了现在已经不能用了,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杨素,“就用银首饰,这样最公平!”
杨素差点儿噗嗤一声笑出来,他扫了眼旁听的百姓,发现没人带了五月在宝大福购买的纯银首饰过来,便眼珠滴溜溜一转,换了策略:“光熹九年也就是今年三、四月份的银首饰,哪位…”
他话音未落,立即有一个妇女递上来一对银镯子:“这是十两银子买的,说好了不算折旧回收的。”
杨素善意地一笑,便吩咐人找来工匠鉴定称量了一番,得到的结论是:“这对镯子确实是纯银打造,共用八两三钱。”
一时间众人哗然,单看成本这镯子才二分利,二期已经用了一年,有磨损氧化不说,更重要的是还采用了镂空工艺,人工也是要钱的,难道这宝大福是慈善堂不成?
杨素胸有成竹:“丁公公,这可比舒敏斋的三分利还要诚信呐,宝大福的七分利确实没掺假,但是,这可不是昧着良心赚的普通百姓的钱啊。”
此话一出,便是一锤定音,把宝大福“劫富济贫”的形象映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但取得了这样的成功,杨素还没有满足。
“不过这也不是说舒敏斋就比较黑心。”杨素眼中的阴险一闪而过,“毕竟买他们珠宝的人,主要是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她们的钱嘛,来的也挺方便的。”
“依本官看呐,这舒敏斋以后就专门给勾栏院里的姑娘供货好了!”
这句话可谓杀人诛心,隐藏在人群中的李舒敏险些喷出一口老血,这让他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哪个良家女子还来舒敏斋买珠宝首饰?
周玉莹知道这是杨素在给他创造机会,立即开始在左右的女性中散播“钦差大人规定,杭州城内所有的妓女,必须佩带舒敏斋的珠宝”这种流言。
丁子良片刻间想不明白杨素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但是见了百姓们的反应,还是知道情况已经大不利了,他急得想要抢过辜敏道的惊堂木亲自审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放下走私不谈,勾结白莲教算是证据确凿了吧!”
他眼中杀意一闪而过:“于先生走到哪,白莲教就反到哪,说你跟白莲教没关系谁信呐?谋反可是大罪,辜大人,审这种要犯,是得先杂治一番的吧?”
辜敏道面色一变,看了一眼杨素:“确实如此,就连大理寺审案也免不了这套流程。”
这么说着,他招手就要让衙役们先打于先生是个板子,却没想到被丁子良给拉住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现在皇上最关心的就是白莲教,咱们得用点儿手段,不如直接上夹棍吧?”
夹棍?珠宝匠人的手指何其重要,丁子良竟然想废了于先生。
杨素没想到这位仁兄居然直接撕破了脸皮,他也懒得玩那些弯弯绕了,大喝一声:“难道还想屈打成招不成,今天,本官倒要看看哪个敢上来用刑的!?”
他身后的百姓们也交头接耳起来:“赚有钱人的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宝大福招谁惹谁了?”
一时间群情激奋,竟然都有为“劫富济贫”的优秀商人击鼓鸣冤的趋势。
辜敏道见了这个情景,长舒了口气,故作无奈地看了眼丁子良,然后惊堂木一下:“今日到此为止,退堂!”
于先生过堂似乎是辜敏道心血来潮,突然起意,连让宝大福请讼师的机会都不给,不过任谁都知道,这次事件是两位陪审官员的争斗,钦差大臣杨素大战杭州税监丁子良。
杨素坐在陪审的座位上,想着昨日丁子良看自己的眼神,再看今日这位胖太监对自己是爱答不理的,只能轻轻叹了口气,越发觉得自己这样力挺宝大福是对的。
辜敏道轻咳一声,看了看两位陪审官员,见他们都不露声色,便尴尬地嘿嘿一笑:“杨大人,丁公公,咱们现在开始吧?”
“您是杭州知府,谁还能左右您审案不成?”丁子良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就算是钦差大臣,也没那个权限不是。”
辜敏道脸上越发尴尬,南方的官员哪个不跟叶一清沾亲带故,是以对杨素都是大开方便之门的,这丁子良真是不枉这么个名字,说话还真的带着钉子。
杨素见到这么个喜怒形于色,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也有些挠头,对辜敏道点头示意,说明自己准备好了。
辜敏道便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升堂!”
立在两旁的公人衙役便将手中不棒戳地当当作响,齐声呼和:“威~武~”
杨素也是第一次见地方上审案,他不太清楚流程,但还是明白辜敏道应该能做到不偏不倚,便静观其变。
“带人犯…”辜敏道惊堂木再下,这才觉得说错话了,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杨素,发现这位仁兄竟然完全没察觉,这才松了口气,“带嫌犯于先生上堂。”
然而就是一个字的差别,意义却相差千里,堂上诸人哪一个听不出辜敏道刻意改变了说法,一时间议论四起。
杨素也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门道,他不知辜敏道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只是大有深意地看了眼这老头子,嘿嘿一笑。
偏偏这个笑容被丁子良瞧得一清二楚,他气恼地瞪了眼辜敏道,暗恨这帮文官玩文字游戏,竟然这样引导舆论。
辜老爷子上了年纪,老眼昏花实在是稀松平常,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口误就被两位大佬架在火上烤了起来,只能权作未见,陪着十二分的小心继续审案。
此时于先生已经被带上了堂,杨素发现他虽然神色委顿,但看起来没受什么虐待,这才放了心,意识到李舒敏的触角还没深入到杭州府内部。
一番诸如姓甚名谁、家居何处之类的例行公事般的询问之后,辜敏道一拍惊堂木:“于先生,本府问你,根据宝大福的账目显示,为何今年五月可入白银七万两,而光熹八年,整整一年也不过是十九万两。”
若要坐实宝大福的走私,从岁入的不合理性来查出其中疑点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任谁都知道《大华民报》广告位的厉害,辜敏道这样赤裸裸地帮宝大福真地好吗?
杨素有些疑惑地瞧了一眼丁子良,却发现他老神在在,对这件事似乎浑不在意,便觉得甚是奇怪,心中思索他到底会使用什么套路。
于先生思索片刻:“草民是敝号的大挡手,按理说收入上的事情不该过问,但是自今年五月为何营收如此之巨,实在是人人都清楚的。京城兴起了《大华民报》的潮流,宝大福不仅是第一个广告商,还是今年一年的冠名商,这些收入上的增长,应该是来自京城总号吧!草民相信,旁听的杨大人也可以作证。”
杭州是个发达的城市,百姓中还是有不少人听说过《大华民报》,但他们都不清楚杨素是此事的策划者,又一次议论起来。
杨素微笑着点了点头:“为了判断广告位的作用,我们确实统计了各各广告商的收入增长,因为珠宝首饰行业的特殊性,宝大福反而是增幅比较少的。”
杨素既然发了话,丁子良自然不会沉默,他呵呵一笑:“月入七万两,杨大人还真是点石成金的财神爷呐,杭州一年的盐税也不过才六十万两,区区一个宝大福…啧啧啧…”
这话让百姓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在普通人眼中,盐是日常用品,是每个人都要使用的,这种东西每年创收不过六十万两,而宝大福…还真是暴力啊。有了这个想法,他们看于先生的眼神也就变了。
杨素听着百姓的咒骂声,暗道这丁子良确实有两把刷子,竟然想到了调动普通人的情绪,让他们站到了自己一边。普通人又有几个明白毛利和收入的区别的?
辜敏道一听两位又交上了火,赶紧一拍惊堂木,压住汹汹民情:“收入不过是收入,于先生,本府问问你,今年五月,宝大福采买珠宝材料的支出是多少?光熹八年又是几何?”
听了这个问题,堂上百姓才算是明白过来,赶紧屏住呼吸等着于先生的答案,却没想到这位仁兄竟然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
说来也是,于先生不过是个高级技术工人,就算周玉莹肯给他看账目,他自己也不会感兴趣刻意去记。
丁子良冷笑一声:“不知道还是不敢说?杂家翻过你们宝大福的账目,今年五月你们宝大福的各项采买支出不过二万九千两,几乎达到了七分利,就算是你们的工艺再优良,也断然没有这么贵的可能!”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杨素:“杨大人,杭州另一家珠宝商舒敏斋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将账目交了出来,你猜怎么着?人家的毛利不过三分而已。”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可让下面的百姓炸开了锅,他们想到自己因为宝大福这个金字招牌不知被骗去了多少银子,心理开始失衡,对着于先生破口大骂。
原来陷阱在这儿!杨素这才知道丁子良打的是个什么如意算盘,只要宝大福的账目解释不清,那走私便的罪名便很难洗脱。
他迟疑了一会儿,目光忽然移到了于先生身上:“丁公公,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五月份正是于先生这位宝大福的大挡手待在京城的日子,他的设计和工艺,可是很贵的。”
丁子良哪能让他这么容易过关,脸上阴恻恻一笑:“杨大人说得轻巧,刚才杂家就说了‘就算是你们的工艺再优良,也断然没有这么贵的可能!’”
杨素见他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便决定采取和他一样的策略,忽然嘿嘿一笑:“丁公公,你得想想这一部分的收入增长主要是来源于什么人呐!”
丁子良瞧他笑无好笑,脸色就微微一变,虽然弄不清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谨慎地说道:“杨大人,暴利就是暴利,与卖给谁又有什么关系?”
“此言差矣!”杨素摇了摇头,“刚才咱们已经论证过宝大福收入的猛增来源于《大华民报》的广告,那么,这一部分钱就是从京城来的。本官问问各位,京城里什么人会去买珠宝?什么人最有钱?”
见众人茫茫然不知所措,他便自问自答:“当然是达官显贵了!圣人讲究一个因材施教,这做生意也得看对象不是?丁公公,您是宫里的老人,您说说那些御供的物品,得有几分利?十分利都不止!”
在场诸人哪个不清楚杨素的意思,有钱的达官显贵就该狠狠地宰一刀,现在杨素已经给宝大福包装上了“劫富”的形象,就差“济贫”了。
他扫了一眼在下面听得聚精会神的百姓,轻轻摸着下巴:“在场的各位,有哪个于今年五月买了宝大福的珠宝首饰的,借我们作为证物用用!”
有谁敢把东西借给官府呀,谁知道做了证物还能不能还回来,都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
辜敏道见了这个情景,差点儿笑出声,暗道这杨素还真是没经验,便开口补救:“哪位肯拿出来,本府会让宝大福原价回收,不算折旧磨损。”
于是便有一个妇人取出了一个珍珠簪子,想要呈上堂来。
杨素瞧着簪子上的珍珠各个成色饱满,一看就不是便宜货色,越是这种走高端路线的,毛利往往越高,他可不敢轻易冒险,便一把将要过去取簪子的衙役拦住:“非金银的簪子不可用!”
丁子良一看他这么刻意地阻拦,便有些诧异,凭着多年宫中办差的经验,片刻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杨大人这是为何?”
杨素脑筋急转,便有了对策:“珍珠这类物品每年进出价格不同,您怎么确定它是哪年采购的,自然也就确定不了毛利!”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银首饰却不同,营收和毛利都是以银子计较的,只要把银首饰直接称重,就可以确定他的价格了,这还不简单?”
丁子良暗恼杨素的油嘴滑舌,他面色急变:“那为什么金首饰又可以了。”
“本朝太祖定律,宝钞一贯准银一两,四贯准金一两,如此换算,金银兑换乃是一兑四,这就很好计算了。”杨素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衣袖,伸手去接一位男性递上来的金戒子。
丁子良肺都快气炸了:“哪个不知道随着矿山的开采,金贵银贱日益严重,宝钞是个屁哟,也不看看现在哪还有人在用?”
“金首饰也不准用!”这么想着,他立即跳出来阻止,但他又不好说祖制到了现在已经不能用了,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杨素,“就用银首饰,这样最公平!”
杨素差点儿噗嗤一声笑出来,他扫了眼旁听的百姓,发现没人带了五月在宝大福购买的纯银首饰过来,便眼珠滴溜溜一转,换了策略:“光熹九年也就是今年三、四月份的银首饰,哪位…”
他话音未落,立即有一个妇女递上来一对银镯子:“这是十两银子买的,说好了不算折旧回收的。”
杨素善意地一笑,便吩咐人找来工匠鉴定称量了一番,得到的结论是:“这对镯子确实是纯银打造,共用八两三钱。”
一时间众人哗然,单看成本这镯子才二分利,二期已经用了一年,有磨损氧化不说,更重要的是还采用了镂空工艺,人工也是要钱的,难道这宝大福是慈善堂不成?
杨素胸有成竹:“丁公公,这可比舒敏斋的三分利还要诚信呐,宝大福的七分利确实没掺假,但是,这可不是昧着良心赚的普通百姓的钱啊。”
此话一出,便是一锤定音,把宝大福“劫富济贫”的形象映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但取得了这样的成功,杨素还没有满足。
“不过这也不是说舒敏斋就比较黑心。”杨素眼中的阴险一闪而过,“毕竟买他们珠宝的人,主要是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她们的钱嘛,来的也挺方便的。”
“依本官看呐,这舒敏斋以后就专门给勾栏院里的姑娘供货好了!”
这句话可谓杀人诛心,隐藏在人群中的李舒敏险些喷出一口老血,这让他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哪个良家女子还来舒敏斋买珠宝首饰?
周玉莹知道这是杨素在给他创造机会,立即开始在左右的女性中散播“钦差大人规定,杭州城内所有的妓女,必须佩带舒敏斋的珠宝”这种流言。
丁子良片刻间想不明白杨素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但是见了百姓们的反应,还是知道情况已经大不利了,他急得想要抢过辜敏道的惊堂木亲自审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放下走私不谈,勾结白莲教算是证据确凿了吧!”
他眼中杀意一闪而过:“于先生走到哪,白莲教就反到哪,说你跟白莲教没关系谁信呐?谋反可是大罪,辜大人,审这种要犯,是得先杂治一番的吧?”
辜敏道面色一变,看了一眼杨素:“确实如此,就连大理寺审案也免不了这套流程。”
这么说着,他招手就要让衙役们先打于先生是个板子,却没想到被丁子良给拉住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现在皇上最关心的就是白莲教,咱们得用点儿手段,不如直接上夹棍吧?”
夹棍?珠宝匠人的手指何其重要,丁子良竟然想废了于先生。
杨素没想到这位仁兄居然直接撕破了脸皮,他也懒得玩那些弯弯绕了,大喝一声:“难道还想屈打成招不成,今天,本官倒要看看哪个敢上来用刑的!?”
他身后的百姓们也交头接耳起来:“赚有钱人的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宝大福招谁惹谁了?”
一时间群情激奋,竟然都有为“劫富济贫”的优秀商人击鼓鸣冤的趋势。
辜敏道见了这个情景,长舒了口气,故作无奈地看了眼丁子良,然后惊堂木一下:“今日到此为止,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