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柱国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广告女神

    “杨大哥,想不到你竟然真的请到皇上题字。”叶紫萱望着南锣鼓巷熙熙攘攘举着纸伞的人群,有些失神地说道。此时她与杨素正坐在晴雨楼内,等着皇上给宝大福亲提的匾额送到,好上前祝贺。

    杨素读着手中的《大华民报》第一期,随手一指街对面宝大福的招牌:“国事艰难,周小姐乐捐四万两帮助国子监造铜活字,为京城商人之表率,皇上也算是投桃报李吧。有了宝大福的铺垫,以后朝廷再想做招商引资的事情,阻力会小上很多。”

    叶紫萱理解能力很强,早习惯了杨素随口蹦出个新词,片刻想明白招商引资是个什么概念,微笑着说:“我算是服了你啦,你看外面还飘着雨,仍有这么多夫人小姐聚到宝大福这里,玉莹妹妹昨日下午就开始忙得晕头转向,还偷偷跟我说你是点石成金的杨财神呢。”

    杨素抬眼观察四周,发现晴雨楼内等待的客人大多都在翻读报纸,更有甚者竟然掏钱要买,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我也没想到不过两日功夫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是以为咱们大华百姓识字率不高,百姓对报纸没有需求,这第一期定然会滞销的。”

    叶紫萱掩嘴轻笑,目光闪亮地看着杨素:“却没想到,报纸在士人掀起了潮流,现在没读过《民报》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识过字读过书,还有人重金求取不对外发售的《官报》的一二两期呢。”

    杨素点了点头,指着手中报纸广告版上周玉莹的整幅画像说:“你看宝大福的生意能够如此之好,既有皇上巨大号召力的因素,也有这广告的因素,现在又有哪个见过这种极具冲击力的宣传的?周小姐现在是咱们大华当之无愧的广告女神。”

    叶紫萱听他用“女神”描述周玉莹,隐约间记起杨素也曾用这个词调戏过她,不知怎么就有些不痛快,将头扭向一边:“是啊,玉莹妹妹能当上这个女神,可是你一力捧起来的。”

    杨素觉得叶紫萱语气有些奇怪,虽然想不出具体原因,但也能大致猜出她是吃起了飞醋,心思一转,微笑着说:“只可惜这画却是不怎么样,紫萱,过几日闲暇时我用自己做的炭笔为你作画,一定把这幅给比下去,如何?”

    杨素没有丹青功底,也不会什么素描,叶紫萱对此是早就见识过的。她噗嗤一笑:“才不要你来画,人家还记得你在画‘地圆’那个问题的示意图时,竟然把船化成四四方方的盒子。若是叫你画我,估计画上得全是说明,这是眼睛,那是鼻子…字比画还要密,丑死了!”

    杨素见插科打诨成功,暗松一口气,说:“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勤加练习,到时候定然能看出人的样子来。”

    叶紫萱听他开这种玩笑,在桌下轻轻踢他一脚,又撅起了小嘴,只是眉眼间的愉悦怎么也掩饰不住,小女儿情态叫人好不喜欢。

    杨素最近连办几件大事,心情颇为舒畅,便专心与叶紫萱说笑逗她开心。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聊着,终于见自巷子南口行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一身崭新蓝袍的新任东厂厂督董遂良。

    杨素远远见了,一掸衣袍起身走出晴雨楼相迎,叶紫萱最近当了舞阳公主的格致学老师,在宫中行走比杨素还要寻常,是以也不露怯,紧跟着走了出来。

    董遂良也是远远瞧见街边的杨素,立即堆起满面笑容迎上:“杨大人,几日不见啦,杂家可想死您啦!”

    杨素见他对自己客气,便知在内阁两位大佬的授意下户部一定给东厂拨了足量的银子,想着花花轿子人人抬,便奉承道:“董公公,当日我说什么来着,能外出办儿事的才是真爷们真汉子。想想现在这类差事都落到了您手里,李公公却只能在宫内呆着,是不是有那么点儿意思了?”

    董遂良胖胖的脸上笑开了花:“有点儿意思,确实有点儿意思!杂家先把皇上的差事办了,再好与您叙话。”

    董遂良大手一挥,就有两名内卫擎着红布包裹的匾额上前,宝大福店内的夫人小姐们都是有见识的,自然知道这是宫里的大太监外出办差,全都恭恭敬敬的让出一条道来。

    店内的周玉莹早有准备,她一听店外忽然安静不少,就知宫中来人,便和客人告罪一声,提着裙子小跑出来。

    她没有领圣旨的经验,但还是知道要跪,却没想到被董遂良轻轻扶住:“少东家不用行此大礼,皇上早就说过,这匾额是来表达谢意的,不能因此影响了贵号的生意,您只管当平常礼物收下就是!”

    这声“少东家”出口可不得了,算是光熹钦点了周玉莹做宝大福的接班人,她眼睛一热,险些就要流下泪来,再看一旁笑着的杨素和叶紫萱时,眼中就带了些感激的意味。

    叶紫萱也为这个吃尽商场苦头的妹妹感到高兴,悄悄指了指红布蒙着的匾额,这才让周玉莹反应过来。她恭声道:“草民谢皇上隆恩,这就让家人将匾额换上。”

    董遂良笑着点头:“杂家带来的这些内卫们手脚利索,这些粗活还是他们干吧,少东家还是先揭开红布。”

    叶紫萱心情激动,有些颤抖地掀开匾额。只见上面黑底金字,自又右向左龙飞凤舞的写着“宝大福”三字,匾额最左还工工整整地写着两列小字,正是“同行镏金岁月,相伴金华人生”的广告词。两列小字之下,光熹竟是给商家题字时用了印,虽是一枚闲章,但也能看出重视。

    一时间众人哗然,无不感慨这宝大福的手段通天,只有几个熟悉官场的才知道,光熹这是爱屋及乌,对宝大福能有如此浩荡天恩,全赖他对杨素办事能力的肯定。

    董遂良早就见过匾额真容,也不惊讶,他立即布置一番,让内卫们换下宝大福的招牌,然后悄声对杨素说道:“皇上有口谕,说您办事得力,这类小事儿陛下自然是能帮就帮,您只管大刀阔斧去干。”

    杨素心想:“光熹还真是被空虚的国库搞得有些焦头烂额啦,我这种能帮他赚钱的,果然比较吃香。”

    这么想着,他便连连摆手:“都是替皇上办差,当然应该竭尽全力,董公公既然出得宫来,不如进宝大福小坐片刻?”

    周玉莹也趁机相邀,董遂良客随主便,几人便缓步走进偏厅。

    刚一进屋,周玉莹便忽然涨红了脸,走到桌边不动声色的收拾。另外几人下意识地去看,恰巧看到桌上是一份摊开的《民报》,美人少东的画像正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面带笑意地看着他们。

    叶紫萱见周玉莹手忙脚乱地合上报纸,便噗嗤一笑:“玉莹妹妹作画那日时那般开朗大方,怎么今日反而这么害羞了?今天在晴雨楼内,杨大人还赞你是广告女神呢。”

    听了这话,周玉莹脸上更红,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却没想到董遂良也来插了一嘴:“这《民报》在宫中流传也广,后宫妃嫔都对周少东家异常羡慕,有的还对宫中采办们说,以后的珠宝只要宝大福的。连皇后娘娘都对您赞赏有加,说您敢为常人之不敢为,是女子楷模。”

    杨素听了这话砸了咂嘴,想到从昨日开始,袁锦江就不断收到讨论女子道德,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文章,不禁有些感叹:“周小姐为了宝大福顶住巨大压力,做出如此牺牲,能得到现在的成绩实属必然,也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货吧。”

    周玉莹听他这么评价自己,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紧紧咬着下唇,忽然狠狠瞪了杨素一眼,直把杨素看的有点儿莫名其妙,也不知是怎么招惹她了。

    叶紫萱同为女子,倒是看出点儿端倪,轻轻拉住周玉莹的手:“玉莹妹妹别想太多了,我们也是不忍看着你苦心经营的宝大福落入他人之手才出此计策的。”

    听了叶紫萱安慰,周玉莹竟然眼眶微微发红:“妹妹也不想这样抛头露面地任人评头论足,实在是没了主意才会…可谁想到你家这呆子竟有如此手段,早知能得到皇上亲笔所提的匾额,我又何必…”

    叶紫萱出言安慰,竟也生气地瞪了杨素一眼,搞得他万般无奈,只能去董遂良那里寻求安慰。却没想到这胖太监也是个不仗义的,竟然微阖着双眼,神游天外去了,似乎全然没有注意到杨素的窘境。

    杨素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皇上能做到如此地步,唉,也怪我想的不够周全。周小姐天生丽质,世间也不是每个男子都在乎那些风言风语的,女子须有自己的才能,若处处依附男子,便是失了自我,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我就是…”

    杨素的“这么觉得”四个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叶紫萱轻踢了一脚。杨素抬眼去看,却发现小妮子眼中挂着威胁的味道,那意思可是很明白了:“你不在乎风言风语,是想娶了人家过门吗?”

    杨素冷汗直冒,瞧见周玉莹好像没怎么在意他的话,这才暗道好险好险,差点儿就打翻了醋坛子,于是岔开话题:“董公公,刚才你说宫内很多妃嫔想要订购宝大福的珠宝,是不是可以将宝大福改为御供?”

    老神在在的董遂良立即从睡梦中惊醒:“杨大人,这后宫嫔妃的珠宝还真没有御供的说法,毕竟这价格比布匹、茶叶之类的高了太多,一旦弄出个御供,其中的猫腻不知多少。而且皇上又是节俭惯了的,也买不了多少首饰。”

    杨素看了眼周玉莹,微笑着说:“只怕周少东家根本不在乎能不能从皇宫赚到钱财,而是在乎御供这个金字招牌。”

    周玉莹也点了点头:“往皇宫送的首饰,宝大福完全可以平价进出。”

    董遂良摇了摇头:“这事儿啊,真的是难!且不说宫中采办都是李公公的人,就依着皇上勤俭的习惯,也不会同意这个点子的。依着杂家的想法,你们不如在广告上多动动脑筋,你看这第一次的效果多好啊!”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刚才进店时看到店里的很多首饰都是成套的,少东家不如每次戴上一件其余几件摆于身后,让画师作画,分几期在《大华民报》中展示,这样应该能更加吸引客人。”

    杨素听了这话真是哭笑不得,心说:“你真是个有商业头脑的,但是看不出人家小姑娘担心嫁不出去,不想再抛头露面了吗?你倒好,不仅提议人家再次用画像登报,还要做成系列,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他小心翼翼地望向周玉莹,正思索如何开口劝慰,却没想到美人少东双眼放光:“董公公不愧是办皇差的,果然好见识,用此策略,那些平时不好卖出的成套的首饰,必然也能找到卖家!”

    杨素听了这话目瞪口呆的样子恰好被叶紫萱瞧见,她掩嘴一笑,轻轻捅了捅周玉莹:“刚才还险些掉眼泪呢,怎么现在就这么心甘情愿地做这个广告女神了?”

    周玉莹见叶紫萱调笑自己,忽然顽皮心起,反击道:“因为觉得杨大哥说的有道理嘛,女子就是要有自己的才能!以后若是嫁不出去,不是还有杨大哥这个不嫌弃人家抛头露面的奇男子吗?”

    叶紫萱知道周玉莹只是在恶作剧,但是听了此话还是有些别扭,是以又瞪了杨素一眼。杨素赶紧辩解:“咳咳,周小姐这种话就不要乱说啦,董公公还在这里呐!”

    却没想董遂良笑呵呵地摆摆手:“嘿嘿,杨大人,您也得想想我是什么人呐,哪懂这些情啊爱的,你们权当我不存在好了,该怎样就怎样。”

    杨素愈发尴尬,讷讷地不知说什么,良久才憋出一句:“咱们还是走吧,我还得赶回国子监审稿呢。现在天还下着雨,也不知要在路上耽搁多长时间。”

    叶紫萱第一次见杨素如此笨拙地处理问题,噗嗤一笑:“噗,玉莹妹妹开玩笑的话你还想当真了吗?今天放过你了,要走就走,我还要和玉莹妹妹多叙叙话。”

    杨素如蒙大赦,赶紧起身告辞,董遂良自然不会留在宝大福,也顺势起身,两人一并走到门口,却见从街那边本来一名骑士,竟在这喧闹的铜锣南巷尽力提速。

    眼看着逐渐近了,似是朝他们来的,便有内卫抽刀大喝:“东厂厂督在此,还不勒马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