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柱国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大获成功

    杨素此时有些紧张,他在太和殿面圣,面对李正、黄天的攻讦都能泰然自若,面对格物之学的试讲却会心底打怵。盖因在那金銮殿上,他不过是个小角色,天塌了有高个儿叶老板顶着,但到了国子监格致馆,他绝不能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谁叫他是格致馆的“老大”呢?

    看着下面正襟危坐的学生们,杨素连续进行了几次深呼吸,感觉心率慢慢缓了下来,这才开口说话:“格致之学,讲究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八字真言,当然,这可不是白莲教那种祸害人的口号。课堂上,我也不用‘为师’称呼自己,你们只管放轻松些,对任何问题,任何事物,多思考‘为什么’,保持好奇心,这样才能做好咱们这门学问”

    说到这里,他被下面老师学生近百道目光盯在身上,浑身不自在,赶紧抢声说:“虽然刚才和你们见过面了,但我还是先坐一下自我介绍。”

    他默默在心里念叨着“不紧张…不紧张”,有些慌乱地咳嗽了一声,觉得嗓子有些发紧,竟有一种快要吐出来的感觉,再说话时已经舌头打结,脱口而出:“我叫‘不紧张’…”

    杨素恍惚间发现自己的口误,看着校舍内的师生全都憋得浑身发抖,一个个脸上涨得通红。不知怎么,心中的紧张感竟然尽去,恢复了自信,开起了玩笑说:“你看你看,我们刚说了格致之学的八字真言,你们就是这么‘解放思想’的?想笑就笑嘛,何必压抑自己?”

    学生们哪里见过这种诙谐的说话方式,终于有一个人“噗”地一声笑出了声,于是大家一发不可收拾,都笑得合不拢嘴。旁听的博士、助教们倒是没有发笑的,只是在疑惑杨素到底是真的口误还是故意为之。

    杨素此时已经全无紧张之感,精神保持着一种相对亢奋的状态,是以思路变化很快,产生了一种天下尽在掌握,可以随意把控全局的想法,说话越发随意:“格致之学的八字真言,年轻人做起来相对容易,像你们这种四书五经读不进去的年轻人,就更加容易做到。盖因你们看问题的视角与思路可能于寻常读书人大有不同,像我这种考取了功名的,还有后面站着的衮衮诸公,有一个算一个,于格致之学上都不如你们,没救了。”

    这可把后面的那批老师给得罪了个遍,但是此时杨素正在授课,他们不能失了礼数出言打断,只能忍着气继续听,只有几个实在受不了的,怒斥一声“谄媚学生”,拂袖而去。

    杨素也不管他们,继续说:“在我的课上,对于不懂的问题,或者任何新鲜的想法,你们可以随时提问阐述,但是需要举手示意。嗯,就像这样…跟我来一遍。”

    说到这里,他做了个举手发言的动作,看下面的学生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地模仿了一遍,这才微笑着点点头,说了句“孺子可教”。又对后面一排的老师们说:“旁听的各位,这个规矩也适用于你们,你们跟我来一遍…”

    那些旁听的老师哪里会随他胡闹,都把目光转到别处,杨素看了无奈地耸了耸肩,对学生们说道:“看,没救了吧!”

    学生们都是一愣,接着便是哄堂大笑,只觉得就算学不着啥东西,跟着杨素听一段单口相声也是不错的。

    杨素又说:“我会根据讲课的进度决定是否打断讲解,让举手的人提问,若是没有获得我的批准,任何人不得说话,不得交头接耳,这是定死的规矩!”

    学生们看杨素忽然变得严肃,都收了笑声,正襟危坐。

    杨素又强调了一些常规的课堂纪律,忽然贱兮兮地低声说道:“当然,我要是讲了什么比较好笑的笑话,你们却都满脸严肃,一点儿也不配合,这样我会很尴尬的。”

    他看学生们全都会意地一笑,这才点了点头,说:“我们开始正是上课。算学是格致之学的基础,《九章算术》以体例和注重实际计算问题的风格,把问题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进行归纳。这些问题,无论是天文历法,还是工程计算都有用到,近日工部对黄河的治理刷沙,就用到了勾股。在我看来,数也是物的一种,格数就是发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致知就是利用这种联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看见在旁听的老师中,瘦头陀李祎正跃跃欲试,似乎有话要说,便微笑着说:“李助教,您似乎想到了什么,我随时欢迎您来提问,但是别忘了我们的规矩。”话音一落,他竟然伸出右手摆了摆,提示让李祎举手发言。

    于是众人的目光刷拉一下都聚集到了李祎身上。李祎本想刁难杨素,却没想到被杨素拎出来说话,实在受不住这么多目光架着,只得心中暗骂着杨素,涨红了脸把手举了起来。

    杨素微笑着点点头,说:“没想到课堂上提问的第一人居然是李助教,您勇敢迈出的这一小步,却是我们格致之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步,我为您感到自豪。”

    李祎被他吹捧地还是蛮舒服的,居然没再觉得自己做了举手提问的第一人是件丢脸的事情,反而好像成了个英雄行为,于是心中想:“那便用个简单的题目来刁难刁难你好了。”

    正这样想着,他又听杨素说道:“有什么问题,您请问吧?”

    李祎便开口说道:“杨博士既然认为算学是格致之学的基础,那么于算学必然有很深造诣。今日我出一题,请您和谭博士比试一下,好看看您说的所谓‘发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真有道理?”

    杨素听了这话,心中暗恼:“明明已经拍了你的马屁,你还是要来刁难,早知道不如挤兑挤兑你,让你不举手了。”

    他心中虽然恼火,但是面上却是如沐春风,微笑着点头说:“也好,就由您出个算术题,我和谭博士一起来算,以事实证明。”

    李祎便将目光投向师兄胖头陀,征求他的意见,见他笑着点了点头,这才高声出题:“今有女善织,日益一寸。初日织一寸,百日得布几何?”

    听了李祎出题,杨素暗道:“还好还好,就知道他用文言文出题,要是太过复杂,怕是自己听不懂了。”

    这个问题说的是,有一个善于织布的织女,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布一寸,第一天她织了一寸布,一百天后,她能织出多少布?

    这个问题恰好是一加到一百,杨素答案都能背出来,此时他看谭正圆圆的脸上满是汗水,似乎正在心中计算,于是出言说道:“谭博士不用算了,共有五十丈又五匹。”

    谭正却不搭理他,仍然默默心算,忽然他脚步虚浮,竟然直直倒了下去。

    杨素吓了一跳,快步奔到谭正身边,只见他双手微微发抖,手心满是虚汗,嘴唇也白得吓人,似是犯了什么急症。杨素灵光一闪,忽然想到这位仁兄没吃早饭,立即对坐着的学生说:“你们有没有带了糕点之类的东西来上课的?”

    他刚刚强调完课堂纪律,哪里有人敢出来答话,杨素看了此番情景,大声说:“我不责罚你们,这是治病救命的大事儿,你们不要隐瞒!”

    听了他的话,终于有一个好像是叫陆康福的小胖子举起了手,杨素无可奈何地点了他一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注重形式?还等着我同意你才说话啊?不管带了什么吃的,赶紧拿过来。”

    那小胖子赶紧从书箱里翻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连滚带爬地跑到杨素身边,杨素打开一看,只见盒子内放着一碟精致的桃子蜜饯,正是含糖量很高的食物,赶紧取出几粒,慢慢喂到谭正的嘴里。

    众人屏住呼吸看谭正变化,没过多久,谭正就醒了过来,第一句话却是:“是杨博士对了,却是不知用了什么解法,竟比算经中的算术还要高超?”

    杨素哪里会立即解释给他听,将他扶到最后一排的凳子处坐了,低声问:“谭博士,要不您先回去吃点儿东西,然后好好休息一下?”

    却没想胖头陀竟然坚定地摇了摇头:“以前不觉得算经上的算术繁复,只是见了您能这么快说出答案,实在惊讶,我今日不弄个明白是坚决不会回去的。”

    李祎刚才其实也非常惊讶,只是被谭正忽然晕倒的事冲淡了,现在再细细一想,才觉得此题是他出来刁难杨素的,杨素绝无可能作弊,算的如此之快,必然有其独到的方法。

    杨素听了谭正的话只能无奈一笑,对学生们说道:“其实,这类‘织女织布’问题早在千年前由算学先哲们提出,并给出了算术,但是他们总结的算术乃是依靠经验所得,并没有观察数与数的联系。现在我们将问题简化,今有女善织,日益一寸。初日织一寸,十日得布几何?石温之,你原来是算学馆的学生,这是你的强项,你来回答。”

    石温之手边没有算盘,只得拿了笔在纸上演算,良久才答道:“老师,答案应为五匹五寸。”

    杨素微笑着点点头,对石温之说:“不错,没有丢了你算学馆老师的脸。”然后又转头对众人说道:“我们再来看看这道题目中,数字之间的联系。”

    杨素这么说着,开始在自制的白板上书写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然后微笑着对学生们说:“现在给你们思考的空间,找出你们认为的‘数与数的联系’,无论多简单的都可以举手说出来。”

    但毕竟是第一次授课,大家都没有放开,杨素只好说道:“那么我先来说吧,这十个数,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一。”

    听杨素这么说,李祎噗嗤一笑,举起右手,得了杨素批准后说:“杨博士,题目之中说‘日益一寸’,不就是这个意思,照你这么说,那前一个总比后一个少一也算咯?”

    杨素微微一笑说道:“这当然也算,而且,这个最简单的联系,指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现在我们定义这样有规律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我们手里的数列其中的数字,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一,也就是说,它们的差是一定的,我们可以将它称为等差数列。”

    说到这里,他决定给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过了良久,又在“白板”写下一到十这是个数字,只是这次他的写法非常奇怪。他将数字分成了两组,一组是一到五,另一组是六到十,第一组以正序的方式写在第一行,第二组则以倒序的方式写在第二行,并让每列的两个数字整齐地对应起来。

    像胖瘦头陀组合这种有算学经验的,看了他的写法,只思忖片刻便有了灵感,暗暗感叹,这个杨素好生厉害,也不知道他脑子里面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这个时候,杨素开口又问学生:“换了一种写法后,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一众学生得了他的抛砖引玉,便什么联系都敢往外扯,终于,还是石温之说到了点子上:“老师,学生发现,每一列的两个数字的和都是十一。”

    杨素微笑点头,对后面旁听的老师们说:“看看算学馆教出来的学生,多给他老师长脸。每一列的两个数字的和都是十一,现在我们一共有五列这样的数,那么自然,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和就是十一乘五,所以是五十五寸,也就是石温之所说的五匹五寸。”

    “当然,李助教出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但也可以用相同的算术求解,归纳下来就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而我们所遇到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求和。”

    说到这里,他当然要把话题拉回格致之学,于是说道:“将数视为物,那么我们刚才的经历,就是一次格物致知的过程。为此,我们一定要感谢李助教的提问,我也欢迎在场的每位,举手提出心中的疑问。”

    他刚要再说什么,却听后面谭正没能按捺住心中激动,竟然忘了举手,大声说了一句:“精彩!”

    杨素抬眼去看,却发现后面的旁听老师们全都在抚掌微笑,连祭酒赵cd在连连掉头,这才知道自己这堂课算是彻底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