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镇
字体: 16 + -

霜降(四)

    景大人一行从王府出来,在街市上随意逛了逛便回了客栈。那客栈老板晌午得了赏银,自是殷殷切切,人前人后的张罗。

    三人来到景大人房中,坐下来商量商量,看看王府之行各自有什么看法。

    那个薛统领沉吟了一会儿尖声说道:“二位大人,我们这次办差,查得是吴昇,可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在意过,皇上交代中说‘令景、薛、孙三人前去北平,细查监军失踪一案。’这个‘细’字才是根本。”

    景大人沉吟着点了点头,心里想着是这个理,按道理那吴昇一个七品芝麻,皇上怎么会如此上心?还委派了刑部、督察院、西院三个衙门同办此案,其中微妙,可见一斑。再者说来,吴昇无非死或者逃,细查……

    一边的孙大人摸着脖子上的疤痕幽幽的说道:“这事情宜缓不宜急,但是也宜急也不宜缓。”

    桌前两人一愣,被孙大人绕的云里雾里。

    只听孙大人轻轻拍着桌子说道:“首先,这个差事不是那么容易办的。办的不好,皇上怪罪不提,恐怕我们三个都难以脱身。所以要缓,要在'细'字上面下功夫。”

    景大人和薛统领听这话外之音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次,张韬既然在北平,杨永信也在,如果这里有问题……他们二人恐怕已有串供的嫌疑,所以要查出他们端倪,必须要稍微赶着点,分开套话,仔细盘问。万一他们俩再出个差池……”孙大人撇着嘴,脸色严肃的有些可怕,压着声音慢慢说道:“这,就要急。“

    景大人心里暗暗吃惊,这个孙大人看着一身匪气,粗莽军汉一般,这份心智可真是让人咂舌!那边的薛都统也是心如细发之人,揣摩的功夫真是石头缝儿里都能挤出油来。

    念头刚起,心中不禁感叹,都不是好惹的角色啊。

    几个人商量妥当,便决定先去杨永信那里试探一番。毕竟是督察院的人,怎么说也比较容易开口。大家心知肚明,张韬虽是小人物,可是牵一发动全身,谁都不愿意第一个顶上去触这个霉头。既然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便不约而同的放下“分头盘问“的念想,免得惹祸上身。

    几人来到杨永信住处,互相看了一眼敲了敲门。

    “谁呀。”只听里面隐约传来脚步声,门一打开,便看见杨永信杵在门口,瞪着眼睛看着他们。

    孙大人干笑了一下说道:“杨大人,别来无恙。”随即便将身边的两位都一一介绍了一下。

    杨永信什么人物,一看这情形便知道肯定是吴昇的案子发了,心里一紧,随即便换上了笑脸,将三人请了进去。

    因为都是督察院的人,景、薛二人不方便太过孟浪,便听那孙大人主谈。

    杨永信偷偷打量了一下,虽是端坐,心里也有些不安。

    孙大人扭头四下看看,满意的说道:“嗯,我就说嘛,杨大人还是干吏,守得住节。不像我之前查办的那些官员,芝麻大的官,抄出来的银两字画闪的我眼睛都睁不开。外边还拿我们督察院打趣,说我们是‘又抓老鼠又偷鱼’。嘿,空口白牙嘴上说的还真痛快。”

    杨永信赔笑道:“下官此次监军,奉的是皇命,可出来进去也要想着督察院的脸面,怎敢在这里胡来。”

    孙大人听了继续看着房间里的布置,点点头说道:“出来办差不容易啊。”

    他话说道一半,随即一拍脑袋,懊恼道:“哎哟,光顾着说话了,都过了晚饭光景了,杨大人想必还没吃过吧?走走走,一起……”

    杨大人哪有心思吃饭,连忙摆摆手谦虚的笑着说道:“下官吃过了,简单对付一下而已。”

    “吃过啦,杨大人晚上吃的什么呀?”孙大人一边摸着肚子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就斜对面的面馆,下了碗京酱肉丝面,我在这北平城还就好这一口。”

    孙大人顺着他的眼光瞄了一眼那家小面馆,没有继续搭腔,突然问道:“吴昇什么时候失踪的?”

    杨大人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惶恐,他不敢表露说道:“大约……三个月前的事情了,我们三个先去了沧州查看地方备战情况,后来觉得时间有点紧,便兵分两路,吴监察提议去德州,然后从真定方向一路查访到北平然猴跟我汇合。”

    孙大人仔细听着,点着头随口说道:“哦,你们是想分头行事,这样快一点,然后你们就回北平等他复命了。”

    杨大人“嗯”的一声刚准备点头,猛一醒悟,立马有些慌的说道:“不,我带着张韬是从沧州然后沿着天津回的北平。”

    杨大人在督察院多年,素问这个孙大人心思缜密,办案是个能手。听说早先是行伍出身,然后调到五城兵马司,后来又在刑部待过几年,再然后便一路调到了督察院,可以说六扇门的衙门都跑遍了,不是个好惹的货色。

    孙大人看着杨大人,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说道:“杨大人——做的可以啊。”

    杨永信听了心里直突突,表情微微有些慌乱之色。他现在终于领教了这孙大人的手腕,真的是怕极了这个面若凶神心如细流的人。他不敢表露分毫,咬着牙死撑着笑了笑:“在外办差,有时候的确有点懒散,怕跑路,而且带着张韬……”

    还没说完,那孙大人就伸手打断了说道:“杨大人去了天津?那河间怎么没去?那里可是后方重镇。”

    杨永信没想到这孙大人问的这么刁毒,头皮都有些发麻,呵呵笑着答道:“当然要去啊,那里粮草兵马集结之地,怎能不去督查,下官带着张韬在河间暗查了几天,这才从天津回的北平。”

    说完他低着眼睑等着孙大人发话,背上一阵汗凉。

    虽是短短一瞬,杨永信却是煎熬难堪,只听孙大人淡淡的笑了笑说道:“行吧,我们也就是随便问问,也没什么别的事,就不打扰了。”说完就站起身,作势要走。

    杨永信心中终于透了口气,诚惶诚恐的嘘长问短。孙大人回身拍拍杨永信的肩膀说道:“保英啊,你不要多想,我们这是公事公办,再者说来,你我同一个衙门,我能在你面前摆威风吗。”

    说完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们在这里还要待几天,毕竟上头指派,万一我们有什么烦扰之处,你也体谅。”

    杨永信哪还能说个“不”字?满脸含笑的恭送三位大人离去,转过身,终于长长的透了口气,只觉衣衫都汗湿了。

    他坐在桌边想着刚才那孙大人问话,真的是绵里藏针!看似王顾左右,实则让人心惊!幸好当时反应快,说的是“在河间暗查”要不然他们只要去一趟河间一问便知。想着又是心里一紧,不知道张韬那边如何应对这几个难缠的角色。

    那孙大人同景、薛二位出了杨永信的住处,一路往客栈方向走去。刚巧走到杨永信说的那家面馆门前,孙大人停下来说道:“两位大人,我们也来尝尝这北平风味吧。”

    薛、景二人倒是也无所谓,便挑个位置坐了下来。三人一人点了碗京酱肉丝面,老板一看三人做派便知不是一般客人,想来是外地来的贵客,便抖落精神拿出真本事,不一会便端上三碗香味扑鼻的面。

    孙大人仔细一闻,香辣之中夹着绵甜,顿时口中生津,怀中取出一小锭银子递给老板说道:“果然好味道,赏你的。”

    老板“哟”的一声眼中晶然生光,连忙点头哈腰的说着好话。孙大人一边嗅着热面蒸腾的香气一边夹着筷子朝不远处一指:“斜对面的那家,就那家开着窗的,你认识?”

    老板侧着身子顺着孙大人的筷子梢仔细看了一眼,说道:“哦,您说的是杨爷吧,他隔三差五的都会来吃一碗,还交代面要硬点,多放蒜,他就喜欢面里带着蒜香。”

    “哦,咦,今天他跟我们说要来这里吃面,怎么现在没见着他人呐?”

    “这小的哪里知道啊,人家也不能见天儿的来吃不是?总要换换口味儿啊。”

    三人微微笑着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此时肚子也是真的饿了,便趁着热,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

    三人一碗可口的细面吃的是一身舒坦,身上一下子热乎起来。回到房中,照例坐在一起开始分析着杨永信那里的言语。

    只听薛统领冷笑了一声说道:“还是孙大人心细,那杨永信身上有问题。吴昇这事情果然不对劲,我估摸着……”他声音尖的想被人卡着喉咙,听着有些难受。只见他手往下虚砍了一下。

    景大人握着茶杯,盯着浮茶像是在沉思,其实他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次查案非同寻常,不能自己给自己麻烦。

    只听那孙大人嗅着牙,咂摸着嘴里的葱花说道:“吴昇肯定是在沧州被杨永信支开了,杨永信去没去过河间,甚至我估摸着他天津都没去过。”说到这里他有点警醒,想到临走时有人还交代过,“若有不便,以便宜论处”。

    他心中懊悔一声:“妈的,老毛病又犯了,这趟差事可不是一般的案子,搞不好自己都要搭进去。”

    凭他的直觉,三个月前吴昇就失踪了,可皇上是什么时候才得到的消息?这傻子都算的出来,这事情肯定是捂了一段时间了。

    可素问王爷于汪青、阉党所不容,怎么吴昇的失踪……朝廷上下都闭口不言呢?这孙大人一旦想的透了,便掂量出事情的轻重了。能让龙虎都罢斗,这是要有多大的排面!

    他在思索,另外两位也是心里上下翻腾,想必都嗅出这里的水深水浅了。

    杨永信是李阉的人,这时明面上都知道的。可是如今却对吴昇的失踪蛇蛇蝎蝎,吞吞吐吐。凭一个杨永信,绝对不敢公然拧着“九千岁”的,除非,另有旁人在他身后撑腰并暗中指使!

    三人怀着心事,就着一天的见闻挑着肤浅的文章,说些不疼不痒的话,看似分析商量实则都开始有了谨慎小心的念头。

    夜已深了,天黑得像墨染一般,虽是入秋时节,可蹊跷的是那雷声一阵一阵滚动着由远及近,隐约中便看见闪电在云缝中跳动着,凉飒飒的风横扫而过,吹得房中烛火骤暗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