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器
字体: 16 + -

十一章:宏愿

    心月禅师见他辞藻丰美,谈吐不凡,说得是自然流畅,合情合理,并无可疑之处,沉吟半响,又问道:“师兄既为修佛之人,为何不剃度,还用这俗家之名?”

    赵响回道:“我邦佛法不昌,寺庙极少,高僧大德难觅,教义混乱,佛门弟子用僧名或俗名,剃度与否,均无定制,全仗自己意愿而已。”

    “岂能如此全无法度?”心月禅师雪眉一抖,神色颇为失望。

    赵响忙接上话头,说道:“是啊,如此混乱,不成规矩。邦内之人以为我佛乃不入流的妖道,信佛修佛之人也就少了。”

    “可惜,可惜。”心月禅师大为惋惜,摇头直叹。

    赵响肃然道:“众生尚待普渡,我辈方需努力!”(抄袭了孙国父的临终遗言了。)

    “师兄所言甚是!”心月禅师又是一番点头赞许。

    你道赵响夜里碾转床榻,久难入睡,莫非真只是发春来的?其实就是一直在构思今日这番说辞,如何圆这化外胡僧的幌子。

    智愚憨头憨脑,其他人可就不是了,万一被人问出马脚可就麻烦大了。

    有备无患的他除了开始有些慌张,现在已是面不改色,滴水不漏的娓娓兜出,竟把堂堂大相国寺主持给蒙住了。

    要知两汉,魏晋南北朝,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西域,人种杂居,小国林立,战乱频繁,迁徙不定,其历史演变极为复杂多变,就算现代国际最顶尖的研究者也难探究其全貌。

    赵响随便胡诌一个更遥远的西域之西,阿尔卑斯山下子虚乌有的柔兰国号(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一柔然国,西域有一楼兰国,赵响把二者合二为一了。),莫说心月禅师,就是大雄宝殿中三位无所不知的佛祖也是不知道的。

    何况说自己祖先是西迁汉人,已取当地胡女为妻,家族又有沿袭中原文化的传统,自己容貌言语这一疑点就可过关了。

    又言柔兰佛法不昌,教义混乱,这一点是他临机想出来的,一来可以解决剃度问题,二来已为自己佛学粗浅作了铺垫,避免心月禅师与他这化外胡僧探讨佛法时的尴尬。

    这时,只见心月禅师翻了翻面前那本经书,雪眉一皱,欲要说话。

    赵响见状,突然灵机一动,主意又上来了,于是打断了他切磋经议的念头,诚恳的说道:“方丈大师,小僧此番来大宋,对家人道是为一缅中原故土风情,实则私怀一莫大宏愿,还望方丈成全则个!”

    “哦,师兄但讲无妨!”

    赵响诚恳的说道:“小僧有感我邦佛法不昌,众生愚昧,心急如焚,素来仰慕大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再返东土教化世人之壮举,因而自不量力,欲仿其举,独自一人东行万里至大宋。”

    “闻贵寺乃天下佛门宗祠,方丈大师乃当今佛学泰斗,故希冀能在此取得真经,再返回柔兰,以规肃我邦佛门教义,教化我邦之民,如此也算秉遵我佛普度众生的宏愿了!”

    心月禅师一听,顿时眼亮须飘,禅颜生辉,十分的惊喜欣慰,连忙道:“善哉,善哉!师兄胸怀众生,千幸万苦,万里东进,其壮举可与当年玄奘大师西行媲美,全然出于公心,岂能说是私怀,老衲必当全力协合,大开方便之门!”

    “多谢方丈成全!”

    “理所应该!”心月禅师热心的说道:“罗汉殿后有一藏经阁,藏佛经数十万卷,你可自由出入,随时研阅。每日庚时,宣经堂中都会有法师讲座,你可随时去听,另外每月十五,寺内都会举办全寺僧人的法会,由老衲和诸位堂主轮流宣讲佛法,辩析经典,你也可以前去参与。”

    “是,是。”赵响忙不迭的点头。

    “静心禅院你可出入无妨,遇惑时随时来与老衲切磋。”

    “多谢,多谢!”

    “无需客气!”心月禅师抚须笑道:“能助师兄取得真经,功德无量,岂敢承谢。”

    “嘿嘿,还是不打扰您老静悟修禅了吧。”赵响暗想,口中却恭维道:“小僧一入宋境,就时常耳闻大宋的良民百姓颂扬方丈大师的功德伟业呢。”

    心月禅师摆了摆手,说道:“老衲足不出户,终日参禅悟佛,不事劳作,对天下百姓有何功德可言?”

    “方丈大师此言差矣!”赵响一脸崇敬,郑重的说道:“人言大师乃当世释迦牟尼,佛学泰斗,慈悲为怀,广弘妙法,引人向善,天下受益者成千上万,如过江之鲫,小则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大则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难道都不算功德么?”

    心月禅师面色一喜,显然心中极为高兴,口中却谦虚的说道:“当世释迦当真折杀老衲了,佛学泰斗亦是不敢当。倒是师兄你气宇轩昂,出口不凡,又兼出世时声若雷霆,说不定是哪位罗汉降世,将来必定成就正果,绝非凡夫俗胎可比。”

    见方丈也是风趣之人,赵响心中一乐,笑道:“方丈着实谬赞了,令小僧汗颜湿地!”说着,故意抬袖擦拭额头,自然全无一点汗渍。

    心月禅师爽声而笑,笑毕,又拿起面前那本经书。

    赵响连忙问道:“请问方丈大师,贵寺佛印禅师安在否?”

    心月禅师脸色一黯,叹道:“二十年前已安然坐化,归去了极乐天了。”

    “哦,可惜,可惜!那么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吴带当风的那堵墙还在么?”

    “就在天王殿中的侧殿中,师兄有兴趣可以去观摩一番。”

    “听说大宋文魁苏东坡常来寺中与诸位高僧参佛论禅,可真有其事。”

    “这个自然,东坡居士乃天聪之人,才华盖世,暗通佛境,乃百年一出的学佛奇才,老衲当年时常与之谈佛论禅,也是受益匪浅。”

    ……

    赵响绞尽脑汁的抛出各种话题,欲打断他切磋经义的念头,心月禅师一一耐心的应答,毫无忤意。

    多番下来,赵响实在想不出任何关于相国寺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