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文豪
字体: 16 + -

第五十一章 文吃螃蟹

    次日,史凡照旧去家塾上学,同行的还有贾环和贾兰,都不凑诗社和螃蟹宴的热闹,说白了那不过是姑娘们的聚会。

    以诗社的规模,要办,就是请众姐妹和李纨,随便办一办也能糊弄的过去,也的确费不了什么功夫。但贾府众长辈那也漏不了什么脸,不过是知道云丫头起了个诗社。但如今办了螃蟹宴呢,原本是薛家的螃蟹宴,湘云成了挑头的。

    湘云一早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等都说道:“是她有兴头,须要扰她这雅兴。”贾母众长辈领了她的情。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

    贾母因问:“那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不敞亮吗?看看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很好。”

    说着,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也是跨水接峰,后面又有曲折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道:“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这竹子桥规矩是硌吱硌吱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具各色盏碟。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忙笑问:“这茶想的很好,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那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子上挂的墨漆嵌蚌的对子,命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姐妹们这么大年纪,同着几个人,天天玩去。谁知那日一下子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上来了,到底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儿大的一个坑儿,就是那碰破的。众人都怕经了水,冒了风,说了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

    未及说完,贾母和众人都笑软了。贾母笑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拿着我也取起笑儿来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凤姐道:“回来吃螃蟹,怕存住冷在心里,怄老祖宗笑笑儿,就是高兴多吃两个也无妨了。”

    贾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不许你回屋里去。”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这么样,还这么说,他明儿越发没理了。”贾母笑道:“我倒喜欢他这么着,况且他又不是那真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说说笑笑,横竖大礼不错就罢了。没的倒叫他们神鬼似的做什么!”

    说着,一齐进了亭子。

    献过茶,凤姐忙安放杯箸。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小桌,李纨和凤姐,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

    开宴前,贾宝玉高谈阔论道:

    “爱蟹的人自然在吃蟹上也毫不含糊,对他们而言,吃蟹有分文吃和武吃。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在文人雅士看来,一口酒,一口蟹这种武吃的食用之法,无异于猪八戒吃人参果。本朝的文人雅士举行蟹宴,吃蟹、饮酒、赏菊、赋诗缺一不可,才是地地道道的文吃。三五好友,啖蟹之时温上一壶好酒,咗着淡淡的桂花香,叮叮当当地用起蟹八件,好不风雅。”

    说着,袭人、晴雯和麝月等人就端来了蟹八件等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说白了也就是腰圆锤、剔凳、钳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针等八件,其他还有盆子、剪刀之类的普通工具

    蟹盆主要用来盛放蟹盖,也可以创新改良,利用其容器的模样,放入与蟹搭配的蘸汁。若是吃大闸蟹这类多毛的品种,剪刀的功效就是剪下蟹腿、蟹螯上的棕色长毛。蟹针用来剔除不可食用的白色蟹鳃和盖上连骨的蟹胃,这些都不能食用。同时,还能用其方便地剔出蟹身上的肉和钩出蟹腿里的肉,以便食用。

    长柄勺作用不言而喻,启开蟹后,大块的蟹黄或膏可以用勺子一口口送入嘴里,那滋味,满足至极。腰圆锤自然用于敲打,拿起一只蟹,在蟹背边缘轻轻敲打,将蟹壳松掉,有利于掀开蟹盖。用长柄斧掀开背壳和肚脐,再加上用锤子击打了多遍,很容易开启。

    蟹钳是用来开启蟹螯的最佳利器,坚硬的蟹螯放在钳子中,轻轻用力,壳子便碎开,再用签子剔出蟹螯中的肉。剔凳像是小砧板一样的金色小凳子,可以将蟹放置其上,然后方便地用其他工具取出蟹螯或蟹身里的肉。

    贾宝玉继续侃侃而谈道:

    “一场郑重其事的蟹八件宴,往往要花去一个时辰。而且吃完了还能把蟹壳拼回去,还原成一只神似的螃蟹继续趴在面前的白瓷碟上,这才是真正会吃螃蟹的人。虽然螃蟹不是能一下就解馋的食物,但若真的旁人扒了给你吃,你反而觉得食之无味。用过蟹八件的人,都深知那种一样样工具轮番上阵的快乐。每样巧夺天工的工具都诞生的有理有据,没有一个是多余之物。一番叮叮当当过后,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那才真是难以与旁人细说的快乐。”

    “你小子还真是话多,赶紧上螃蟹来,把他的嘴给我堵上!”贾母呵呵一笑,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而问道:“宝玉,你今儿怎么没有去家塾读书啊?”

    “老祖宗,今儿是云妹妹开社做东,我这个当哥哥怎么也得来捧捧场不是!”宝玉说着,脸不变心不跳,显然已经把逃学当成家常便饭了。

    贾母环顾四周后,严肃地说道:“我看史凡都上学去了,人家亲哥哥都不操心,你倒是瞎操心,八成是不想去上学,想着吃这一顿的螃蟹宴吧!若说做东,你史凡兄弟和湘云妹妹住在我们家是客,你才是东道主,今后要多加照顾着他们一点,知道了吗?”

    “孙儿谨记老祖宗的话。”贾宝玉低声应道。

    贾母也不多说,命道:“什么时候开宴啊?”

    凤姐于是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次让薛姨妈,薛姨妈道:“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凤姐便奉与贾母。二次的便与宝玉,又说:“把酒烫得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预备着洗手。

    湘云陪着吃了一个,便下座来让人,又出至外头,命人盛两盘子给赵姨娘、周姨娘送去。又见凤姐走来道:“你张罗不惯,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湘云不肯,又命人在那边廊上摆了两席,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去坐。之后,湘云仍入了席,凤姐和李纨也胡乱应了个景儿。

    黛玉弱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就下来了。贾母一时也不吃了,大家都洗了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游玩了一回。王夫人因问贾母:“这里风大,才又吃了螃蟹,老太太还是回屋里去歇歇罢。若高兴,明日再来逛逛。”

    贾母听了,笑道:“正是呢。我怕你们高兴,我走了,又怕扫了你们的兴,既这么说,咱们就都去罢。”回头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多吃了。”湘云答应着。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说:“你们两个也别多吃了。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二人忙应着。

    送出园外,仍旧回来,命将残席收拾了另摆。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做诗。把那大团圆桌子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去吃,大家散坐,岂不便宜?”宝钗道:“这话极是。”湘云道:“虽这么说,还有别人。”

    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毯,命支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没有人因为螃蟹是人家的就忽视了湘云的努力。吃到螃蟹的姨娘、大丫鬟、小丫鬟们也不会说螃蟹是薛家的,和请我吃螃蟹的史家大姑娘无干!那螃蟹一斤只好秤两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

    这样的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大概推算,这一餐的螃蟹宴大概也只是花了薛家的二十多两银子,史凡和湘云确是一下子拿不出这二十两银子的,但对于薛家这样的富商而言就不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