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文豪
字体: 16 + -

第五十二章 菊花开了

    吃过了螃蟹,便进入了诗社正题。湘云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固新奇,只怕作不出来。”湘云又把不限韵的原故说了一番。

    原来昨夜,宝钗又向湘云道:“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湘云只答应着,因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既已经作了海棠诗,如今再作个菊花诗如何?“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

    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夹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

    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又说道:“既这么着,一发编出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

    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馀,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以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然画菊,若是默默无言,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若能解语,使人狂喜不禁,便越要亲近他,第九竟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感。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湘云依言将题录出,又看了一回,又问:“该限何韵?”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以此难人。”湘云道:“这话很是。既这样,自然大家的诗还进一层。但只咱们五个人,这十二个题目,难道每人作十二首不成?”

    宝钗道:“那也太难人了。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诗,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能那一个就做那一个。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若十二首已全,便不许他赶着又做,罚他便完了。”湘云道:“这也罢了。”二人昨夜商议妥贴,方才息灯安寝。

    今儿湘云作为诗社的主办人把诗题订到了墙上,有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即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诗作皆署雅号。

    宝玉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

    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坐着,拿着钓杆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上来唼喋。

    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正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却独在花阴下,拿着个针儿穿茉莉花。宝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俯在宝钗傍边说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喝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

    黛玉放下钓杆,走至座间,拿起那乌梅银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既是乌银梅花自斟壶,自斟壶嘛,就是小小个头的,给自己斟自己饮。这雅兴是林妹妹骨子里独有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带着一点。

    杯子是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蕉叶杯是一种像碟子一样的浅浅的酒杯,不仅是小小的,还是浅浅的,很适合酒量浅不善饮的林妹妹。海棠是酒杯的样式,是四个花瓣的海棠样子的酒杯。冻石是一种半透明的石料,这里的冻石是海棠红色的,边缘有芭蕉叶的形状。这是一个以红色为主调的,玲珑剔透的杯子。

    丫头看见,知黛玉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己斟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接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浸花的酒都是烧酒,酒中浸花,花色花香皆入酒内,使酒的色更美、味更香。唐朝韦庄有诗赞合欢花:“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此时,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放下,便蘸笔至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一个“蘅”字。宝玉忙道:“好姐姐,第二个我已有了四句了,你让我做罢。”宝钗笑道:“我好容易有了一首,你就忙的这样。”

    黛玉也不说话,接过笔来把第八个《问菊》勾了,接着把第十一个《菊梦》也勾了,也赘上了一个“潇”字。宝玉也拿起笔来将第二个《访菊》也勾了,也赘上一个“怡”字。

    探春起来看着道:“竟没人作《簪菊》?让我作。”又指着宝玉笑道:“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说着,只见湘云走来,将第四、第五《对菊》《供菊》一连两个都勾了,也赘上一个“霞”字。

    没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某人作的底下赘明某人的号。从头看道,是蘅芜君的《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忆菊,是在没有菊花开放时候而追忆思盼。惆怅的盼望着西风苦苦的思索,只可惜这时候不是晚秋,因不是晚秋季节,即使是水蓼花红了,芦苇花白了,在我心里因没有菊花也如断肠一样哀思。空空如也的篱墙边与果木培育基地皆无一点点深秋迹象;弯月透着凄凉的微光,深秋薄霜菊花开的形景唯有在梦里知道。念念不忘的思念,心里随着南去的大雁越飞越远;空空寂寂的情绪唯有独坐静听傍晚捣衣击石的声音。有谁怜悯读懂我这情痴病是因回忆思念菊花而得的呢?寄慰自己只能等到九九重阳节时候,与菊花会见面的。

    怡红公子的《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访菊,是由于忆菊忆的很苦,为消解这种苦恼,就出外寻觅菊。趁着霜后晴天,赶紧去外各处游览,目的是寻觅菊花;为了显示我坚定决心,即使我好酒也要抛弃,即使我有病,宁可不吃药。这清霜冷月季节,谁家种菊呢?院落篱笆墙边何处有菊花开呢?我踏着涂腊的木鞋艰辛的远道而来,是因为我心情高兴,现在我不断的微言轻语的吟诵你,是因为我兴致幽悠。恳求菊花啊,你若是懂我爱你的美意,你应该早早出现,才不辜负今天我带病寻找你一趟。

    怡红公子的《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种菊,本意栽菊苗,因上首诗访之不得,就干脆自己栽培了。自己扛着锄镐等工具,从育有菊苗的园田里把菊苗移植出来,在篱笆旁庭院中用心用意栽培。自己早期栽培的菊苗,不曾想经过细雨滴灌成活并渐渐长大了,更高兴的是今天正深秋之际顶着薄霜开花。看见自己栽培的菊花开的大好而高兴,为此轻声赞颂诗可吟出千首之多,还把酒泼撒在地以庆贺饱闻菊花的袅袅清香。菊花开了,但我更要用清水浇灌,细土培根的殷勤呵护爱惜,其目的是我最喜欢的菊花不让世俗人骚扰,保持一尘不染。

    枕霞旧友的《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对菊,即面对菊之状态,之感想,之寄望。自把菊苗从育苗田地移栽来到菊花绽放,在我心里这些菊花比金子还珍贵;放眼望去,看见篱边庭院的各个角落,都有不同颜色的菊花在盛开。在萧条的篱畔边,解下头巾面对菊花而坐,在微冷天气里面对清新的菊香双手抱腿而吟咏。面对菊花,历数百花里,哪一花能与你这样傲世呢?看看眼前,百花皆以枯萎,唯有你我互为知音。秋天的时间会一点点流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咱俩更应该倍加珍惜,切不可辜负美好时光。这是对菊花也是对自己的感叹。

    枕霞旧友的《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在几案上作摆设来玩赏。因把菊花插入花瓶摆在几案上,庆幸自己与菊花为伴侣,高兴得弹琴饮酒;几案上的菊花犹如姣好美女一般把屋室点缀得更加幽婉。菊花与自己即便有座椅隔离,缕缕菊香沁人心脾,好像分享到了隐居者家园小径上露水;自己丢掉书,凝眸面对的这枝美丽的菊花,好像见到了深秋景象。供菊者眼盯瓶里菊花,仿佛梦见明净的秋霜敷在纸帐顶上;有仿佛回忆起曾经看见过的菊花园面对斜阳照射美景。菊花与我同傲世是因为我们是朋友,是知己,我们是气味相投,我们休戚与共;春风与俗世是埋没不了我们的。

    潇湘妃子的《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咏菊,即歌颂菊赞美菊。因菊花盛开,特迷恋诗的诗人从早到晚都在想作诗,菊花在篱畔边倾斜大石块旁开放,诗人就围着篱畔石块边来回绕圈,并低声吟诵。菊花花瓣纤细并蕴涵着秀丽犹如毛豪细笔在秋霜上写字,菊花花蕊弥漫的香味好像口角噙香的佳丽对秋月在轻轻吟诵。满纸写的尽是自哀自怜自怨自叹,这些一片片哀叹语言谁能理解我是诉讼深秋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种苦闷心情?自从隐士陶渊明品评菊花精神与气质文章后,菊花的这种高风亮节品质一直歌颂至今。

    蘅芜君的《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诗人词人随意提笔描画菊花怎么这样疯狂,菊花的韵秀岂是画者能较量能画出的吗?所绘画的菊叶是由无数个点点滴滴墨液汇集而成,所画的菊花形象逼真,好像秋霜染落几重在上面。菊花画成了,无论花与叶,浓淡颜色用心体会好像真的一样,形景在风前摇摆;又活灵活现似晚秋情形让纸上生香。我不过画的是菊画呀,莫要认为是陶渊明种的菊花,而去采摘;把画好的画镶嵌在屏框里,在闲时看看略以慰藉大家好像感觉到九九重阳节赏菊时刻。

    潇湘妃子的《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欲想了解菊花内心情绪,众人是不知道的;于是乎就不停的在菊花旁,背着手来回走动,还自言自语叩拜菊花。你孤标傲世,品格清高,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春季开放,独你为什么迟迟的等到深秋才开呢?菊花呀,你自己在田圃里身着寒露,在庭院里头顶清霜,这是何等寂寞?大雁已经南去,蟋蟀等秋虫已经快死亡了,你此刻孤零零的是否还在相思?在这样冷露清霜的寒冷时刻,不要说全世上没有知己,虽然你默默无言,但理解你读懂你何须用你多说话呢?

    蕉下客的《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簪菊,即把菊花插在头发上。因酷爱菊花,深秋里日日玩赏菊花,除了用花瓶供菊篱边栽菊外,还把菊花折来插在发髻上,到镜前一看,好美哦,简直像变了自己一样。因头戴菊花,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爱菊癖好;又想起了东晋诗人隐士陶渊明喜菊狂饮酒的情形。头戴菊花,鬓发感觉好像沾有小路旁的秋露了;丝织的围巾染有菊香,又好像秋霜敷在上面。这高雅情趣,平常人是看不出来的;就任凭他们在路边拍手笑吧。

    枕霞旧友的《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影,即菊花影子。深秋里,菊花在秋风摇荡,其影子忽深忽浅,忽左忽右;暗自摇晃在隐居雅士者的庭院中。因薄窗纸阻隔透射出稀疏的灯光再加秋风吹佛,显得菊花影晃来晃去;篱笆栅栏好像筛子透射进微弱月光,显得菊花影更加娇小可爱。寒夜里的菊花,被灯光月光照射,其影子应该像照片一样让芳魂永驻;秋霜印染的菊花影子其逼真形状美丽极了,相比之下即使是美梦也不如这好看。一定要珍重珍惜这美丽的菊花影啊,千万不要弄破,弄没;这玲珑美丽菊花影,醉眼朦胧的人能够欣赏的到呢?

    潇湘妃子的《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因喜欢菊花,就在篱畔下菊花边酣睡一觉,但这一觉梦见了什么却记得清清楚楚;在大梦里,如腾云驾雾逐日追月似的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又到那儿。在梦里,好似登入仙界,但登入仙界,并不是想像庄周化蝶那样寻乐;让人念念不忘的更是像陶渊明那样与旧友菊花盟约。梦里依偎相伴着菊花,但依依不舍的是大雁南飞已过时,冬季到了,菊花残了;在梦中忽然惊吓,特恼恨蟋蟀在身边欢叫,因这时候菊花还没有开,无菊可赏。梦醒了,但梦中梦见的是冬季及夏季无菊景象,这种幽怨跟谁诉说呢?哦,猛然发现,自己身边尽是菊花,原来知己就在身边,又特别兴奋起来。

    蕉下客的《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残菊,意为菊花枯萎。露水渐渐消失,清霜渐渐加重,欣赏菊花时间现已经进入初冬小雪节气。因菊花特点是宁可抱枝枯干也不纷纷落地,所以菊花枯干在蒂上,此时菊蒂上仍有余香,只是金黄色的花朵显得干枯淡泊;菊枝上还剩有部分叶子,但这绿色叶子处于分散下垂状态。夜晚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闺床上,听不见蟋蟀的叫声;白天只见万里寒云,却不见雁南飞的人字队形,内心感觉是好凄凉悲惨。秋菊啊,你知道吗?明年咱们一定还会再相聚的;分别只是暂时的,千万莫要相思,多保重。

    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绝。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道:“极是!极公!”

    黛玉道:“我那个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有。”

    湘云笑道:“林姐姐的‘偕谁隐’,‘为底迟’,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那么着,像云丫头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舍不得离了菊花,菊花有知,倒还怕腻烦了呢!”说的大家都笑了。

    宝玉笑道:“这场我又落第了。明日闲了,我一个人做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雅就是了。”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螃蟹来,就在大圆桌上吃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