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55章 付出与收获

    燕英兰的二师兄朱熠,是郑虎臣武举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据燕英兰说,她二师兄平常训练马枪时,十次有八次能扎碎三个瓦片,若不是朱熠如今已经四十四岁,郑虎臣都不放心让燕英兰独自去临安。

    大宋开了武举殿试的先河,比起唐朝只重武艺、不问兵法的策略,更具进步色彩。

    因此,产生的武状元和武进士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尤其是原先历史上的朱熠,最终坐上了知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的相位,朱熠可以说是朝廷武学培养的儒将代表。

    他们也有不少局限性,理论知识丰富,打仗能力一般,成为武状元的他们反而转行,加入文官序列。

    其中大多数人会成为军事理论家,而不是能征善战的将军,这又是大宋武举最大的悲哀。

    然而,有一点郑虎臣都不能否认,只要他们去某个地方任职,那个地方的治安、税收、百姓幸福度,普遍比文官当政的地方好上不少。

    非常可惜,整个大宋从来没人愿意去注意这一点。

    大宋的君臣们,为了整个王朝的存续忙碌着,他们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内部的压力,不能说人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毕竟大宋王朝灭亡了,他们也会随之消亡。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最近经常背诵论语,脑袋里充满了“子曰”“也”之类的词,看到阿发大早上就垂头丧气,这话不禁从郑虎臣口里说了出来,

    “统领,您以前跟吴先生念书,也没见您满口子曰啊,如今张口闭口都是,阿发我听见这些,就想睡觉!”

    郑虎臣连连苦笑,可能是他的灵魂已经适应了宋人的身份,又或者是吴深对他用了什么妖法,论语背诵的多了,晚上做梦,梦到的都是论语里的句子。

    用力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过来,对阿发道:“我对你最近的表现相当不满,想知道刚才我说的是何意思么?”

    “您想说就说,不用瞪着我!”阿发哭丧着脸道。

    “孔子的弟子白天躺在被窝里睡大觉,孔子看见后,认为他烂泥扶不上墙,但孔子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既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观察他干了什么!”

    “统领,您就放过阿发吧,我承认我多嘴,让惜惜姑娘知道了不少关于您的事,可这也不能怪我,惜惜姑娘不知是使了什么妖法,有些话明知不该告诉她,最后还是告诉了她!”

    “妖法?”郑虎臣一愣,将心里的邪恶念头压下,“哪有什么妖法,你就是存心的,连我小时候偷人家鸡吃的丑事都敢告诉她,你到底告诉了她多少事情?”

    如今,已经收到了毛惜惜三封信,几乎每隔四五天天,她就会给郑虎臣写一封信,写她最近在想些什么,干了何事,干的如何,完全把郑虎臣当做了她的倾诉对象。

    另外,每封信的最后,她都会写上一件郑虎臣以前干过的不光彩之事。

    信是兰儿亲自送来的,非得让郑虎臣当面拆开,并且必须看完,兰儿才会离去。

    她写的信回也不是,不回信也不是,他给燕英兰才写过两封信,毛惜惜比他的效率还高。

    ......

    护送青驼岭贼众以及那些女子、幼童的士兵,已经回到了眉山寨,由于郑老爹在其中牵线搭桥,黄壮猷给起通缉赏钱来相当爽快,整整三千贯。

    今天是个好日子,犒赏眉山寨水军。

    阿发虽然没有参加青驼岭剿贼行动,可他也算是水军的一份子,如此盛大的日子,阿发竟然一副兴趣了了的模样,让郑虎臣很是不喜。

    不就是发给阿发的赏钱,比起其他人少了四成嘛,以后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阿发却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阿发昨晚就在郑虎岑面前表示了不满,郑虎臣昨天对阿发的劝诫算是白忙活了一场。

    说阿发朽木不可雕也,那都是郑虎臣抬举阿发,看向阿发,“处理从青驼岭缴来的丝绸布匹,玉石玛瑙之事,可以交给你去办,你卖的价钱越高,得到的分成就越多。

    看你那点出息,所得利润算你百分之三的分成,满意了吧!”

    “多谢,多谢统领!”阿发终于露出了他久违的笑容。

    阿发就是有点贪财,其它地方倒是令郑虎臣颇为满意,两人年级不差上下,阿发对银钱的数字极为敏感,如今的海产品是他在负责管理,干的有声有色,成绩也十分突出。

    人人都有缺点,只要缺点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影响不了什么大局,当然得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谈其他,阿发在这一点上就干的很好。

    在去青驼岭之前,说是只留给宣抚司一口汤喝,仅仅是郑虎臣的玩笑话而已。

    他是在宣抚司下面混饭吃,刚刚加入组织,就如此嚣张,以后还怎么在官场混下去,又何谈立足,甚至改变之事。

    不管古今哪个时代,人都不能脱离集体的范畴,越排斥自身所处的世界,自身所处的世界也会越来越排斥你,适者生存才更具有成长价值。

    思考了一天,决定给给上面送去一万贯,其中以铜钱居多。

    这是向宣抚司表明,我眉山寨水军搜刮到的东西不多,连铜钱都奉献了出来,各位大佬们就知足吧,见好就收,大家和睦相处。

    除去丝绸布匹和玉石玛瑙这些,如今还有近三万贯堆在校场,眉山寨水军两百五十多人全部在场,看着如同一座小山的钱堆,各个都是双眼金光直冒。

    活了大半辈子,他们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银钱。

    见过最大的场面,也就是发军饷的时候,八九千贯左右,如今大了三倍还多,带给他们的震撼够让他们回味四五年。

    经过商量,拿出一部分丝绸布匹,给水军及家属们做一套新衣服,剩下的变成换成银钱,冲抵前任统领留下的亏空。

    玉石玛瑙,交给阿发变卖,所得银钱的三分之一,当做以后水军们的奖励,剩下的全部归郑虎臣,毕竟在出战前,他给水军发了不少东西。

    校场上的一半银钱,用于盔甲兵器更换,营房改造以及猪场与晾晒场的扩建。

    从剩下的银钱中,再取出五千贯,作为全体水军对猪场和铁匠作坊的投资,定期分红给众水军。

    最后留下的银钱,才是水军们的赏钱。最基层的士兵,到手的赏钱有三十贯,与其把五千贯分给他们,让他们挥霍一空,还不如郑虎臣帮他们统一管理,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