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47章 剿贼攻略(求收藏)

    凌云来眉山寨的时候,顺便也将胡长贵带了过来,如今眉山寨水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攻占青驼铃的把握又提高了不少。

    距离第一次见到胡长贵,已经过了一个月时间,胡长贵更是没料到这么快就能见到郑虎臣,当他再次见到郑虎臣的时候,直接跪在郑虎臣面前,连连磕头。

    胡长贵泪流满面,他从二十岁开始,就在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盼望了十几年,即便郑虎臣拉他起来,他依然将头磕个不停,为父报仇是他的活下去的动力,更是他的执念。

    私盐贩子也好,山贼也好,都是站在朝廷的对立面,郑虎臣理解他们的苦衷,然而他很厌恶那些杀人放火的嗜血之人,在他们眼里,人命永远不如几文铜钱贵重。

    大部分山贼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只是抢些东西,从而确保自己活下去,郑虎臣觉得这些人都可以原谅,最不可原谅的是那些劫财又劫色,顺手杀人的“好汉”。

    很不幸,四明山区青驼岭的这帮山贼,便是杀人放火,坏事做尽的凶残之徒,他们干过最大胆的事,则是攻占了余姚县衙。

    何巡检派人攻打青驼岭,只杀了几个小毛贼,便告知匪首以灭,可笑的是,绍兴府衙居然报了功,请了赏,而且朝廷还同意了。

    刘英骑着快马进入眉山寨,下马接过牛二递来的茶壶,咕咚咕咚的直往嘴里灌,等他出现在郑虎臣营房的时候,郑虎臣已经在门外看着他。

    “报告统领,末将快马加鞭,已经将您呈递给宣抚司的信件交给了使尊!”

    “使尊同意了?”

    “使尊能不同意嘛,还是统领您聪明,使尊说既然山贼敢抢咱们水军的财货,那就有必要灭杀掉这帮无法无天的山贼。不过......”

    看刘英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知道生了其它波折,郑虎臣皱了皱眉头,问道:“不过什么?一口气说完,别说一半留一半!”

    “使尊说,没有多余的兵派过来帮咱们水军,如若水军要出兵,只能咱们眉山寨自己出兵,他友情赞助五件盔甲,五把弓箭,外加两百颗毒药烟球。”

    “将作监不是已经在生产烟雾弹了吗,怎么只给些毒药烟球?”

    “使尊说烟雾弹不够用,只好拿库存的毒药烟球来顶替。”

    “你不会全拉回来了吧?”

    “末将当然得讨价还价,一半毒药烟球,一半火药原料,这是末将据理力争的结果。”

    宣抚司一帮子混球,假借海带、海产品被劫的大事都压不住他们的小心思,宣抚司不派人参战,眉山寨水军只能亲自去攻打青驼岭,就是风险大了点。

    郑虎臣思考良久,把指头压得咯咯响,然后问道:“出兵总得有经费补贴吧,使尊给了多少?”

    “一百贯!”

    “靠!有没有搞错,等弟兄们把青驼岭攻下来,所得财货直接归咱们水军弟兄们,至于他们,有汤喝就不错啦!”

    “统领,青驼岭里真有无数财货?”

    “废话!”郑虎臣神秘一笑,对着刘英说道:“你可知这伙山贼在青驼岭扎根了多少年么?”

    “多少年?”

    “五十多年,这得积攒多少财富,三年前,他们还洗劫过余姚县城,这帮山贼肯定富得流油,到时别看花了眼!”

    “统领,此言当真?”刘金彪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兴奋着问。

    郑虎臣故意皱起眉头道:“金眼彪,你可没算在本统领的计划之内,原本本统领估计,孙四海和方士冲他们两小队就能攻陷青驼岭,怎么,你也有兴趣?”

    “别啊,统领,有财大家发。我们队辛苦训练,就是为了这一天,别把我们队排除在外,三十人,我们队出三十人,行不?”刘金彪哭丧着脸,看向郑虎臣。

    几个队长似乎是组团过来的,方洪和刘长贵接连出现,眼巴巴地看着郑虎臣。

    “本统领决定,每队三十人,正好一百五十人,明天早上出发,前半夜在青驼岭山脚休息,后半夜攻山。”

    “是,统领!”

    前段时间方洪和刘长贵跟着郑虎臣打捞海带,反而捞到一只蒙古皇子,朝廷给了不少赏赐,基层士兵拿到手里的有十贯,胡金彪因为留在眉山寨,分到的功劳有点少,他为了此事时常哀叹不已。

    普通百姓,一天一百文的消费,够一个五口之家时不时沾点荤腥,十贯钱足够一家如此生活三个月,所以水军中不少人听到要剿灭山贼,积极性高涨,跟着郑虎臣立功又发财,他们很久都没遇见过这样的好事,战斗力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信。

    他们以前就是一支散兵游勇,打仗如同打群架一般,毫无章法,现在的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前后有度,左右协调,缺少的只是实践而已。

    郑虎臣提前在军营里放出剿灭山贼的风声,便是希望通过这次行动,检验眉山寨水军的战斗力,训练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在实战中取胜。

    大宋不缺少实战的对象,每条商道上都盘踞这数股山贼,只是规模大小罢了。宋人庄季裕《鸡肋编》里有言: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著行在卖酒醋。

    郑虎臣听到这话也不知说什么好,这话在山贼这一行里广为传播,他们将这话奉为金科玉律,朝廷派兵来剿,他们四散逃开,躲进深山老林里化为山民,和朝廷打起游击战,朝廷兵马费时费力,效果甚微。

    朝廷的兵马大多是做做样子,剿匪的军队撤走后,他们又开始聚众打劫,山贼是不太容易被饿死的,因为大宋商业发达,商路遍布各地,如果山贼运气好,干一票够他们吃半年。

    山贼们洗劫商人,商业道路遇阻,税收便会减少,朝廷又无法彻底剿灭山贼,于是朝廷开始招降山贼,结果发现这办法效果显著,税收很快恢复正常。

    久而久之,朝廷渐渐的喜欢上了招降山贼,只要山贼把握好尺度,一切好商量,谁让朝廷有钱呢,朝廷认为能用钱财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郑虎臣心里也有一个衡量标准,只要不越界,一切都好谈,因为这是大宋朝廷的不做为造成的,现在的他身份低微,无力去改变这些。无疑,青驼岭贼众越过了郑虎臣心里的尺度,既然有能力剿灭,又怎会再让他们逍遥自在。

    大宋的贼寇中有一个团体,很有意思,那便是茶商军。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带队围剿过聚众起义的茶商军,辛弃疾打仗很有章法,有守有攻,灵活机动,没过三个月便平定了茶商军。

    由于茶叶是官营产业,但茶树在南方可以普遍种植,非常不好管理,私贩茶叶这一行业悄然兴盛了起来,胆大的茶商可以聚集近百上千人。

    这帮人很少干杀人放火的勾当,然而由于走私利润大,他们大多家资颇丰,郑虎臣很希望能有一伙狠辣的茶商军惹到他头上,好让他带着水军弟兄们发笔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