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37章 扬州烟雨(1)

    朝堂上发生的事,郑虎臣此时不得而知,他带着水军朝西南方向狂冲,结果冲到了淮东海安,联系上淮东赵氏后,赵青山极力邀请郑虎臣到扬州做客。

    郑虎臣从海安入通扬运河,直接将多桨船开进了扬州。

    俗话说的好,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刚刚二月初,他游览扬州的兴致却丝毫不减。

    扬州自古乃是烟花盛地,不过郑虎臣在扬州城里逛了一圈,纳闷不已,难道是他长得太英俊,美女姐姐们都不敢来和他打招呼?

    郑虎臣此时正站在长堤春柳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柳枝已经吐出了嫩芽,倒映在水中,更加觉得自己英俊不凡。

    “少爷,估计湖里鱼很好抓,要不阿发我下湖帮您把鱼抓上来?”

    “宁静,自然,懂么?”郑虎臣被这不和谐的声音打断,站直身子对阿发道:“气氛全被你破坏掉,好不扫兴!”

    ......

    阿发手里抱着不少东西,走的有些慢,和郑虎臣差了好大一段距离,经过十字路口时,两匹快马飞驰而过,阿发收不出脚,慌忙之下将手里的东西全部丟了出去。

    “你个瞎眼小厮,连我们荣总兵的路都敢挡,小心捉你来做脚底下的泥!”

    郑虎臣听到叫骂声,回身去看,见阿发正在捡着散落的东西,不由上前去一边帮忙捡着东西,一边问道:“是刚才叫骂那人所致?”

    “两个鸟人,差点被他们撞倒,只是可惜了这一篮子吃食!”

    “郑兄,说好的转一会,为何去了如此之久,小弟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晚上的活动,还不快随我走,晚了便见不着惜惜姑娘了!”赵青山从对面街角冲郑虎臣喊道。

    郑虎臣捡完东西,对走到它面前的赵青山问道:“我大宋还有总兵?”

    “郑兄说的可是荣全?他乃是高邮军总管兵马统制,自称荣总兵,怎么郑兄认识他?”

    “一个统制武将,就敢如此嚣张?横街打马狂奔,几乎撞到阿发。”

    “他不久前巴结上了女冠吴知古,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一个女道士而已,她什么来历?”

    赵青山遮住嘴巴,在郑虎臣耳边道:“吴知古是皇宫里的女冠,甚是受官家宠爱,在后宫里唯有贾贵妃能和她抗衡,不免嚣张跋扈了些,投靠他的人也就有样学样。”

    郑虎臣没想到还是贾似道姐姐的死对头,他要不要在其中推一把,教训教训荣全,打击下吴知古的嚣张气焰,说不定贾似道还会感激他。

    毕竟贾贵妃也需要别人支持,虽然郑虎臣只是个小小统领,但他郑家可不是吃素的,不然贾似道为何两去绍兴府?

    按正常的历史轨迹,郑埙虽投在贾涉门下,但贾涉后来的所做所为让郑老爹甚是厌恶,估计贾似道当年去拜访郑埙时,可能是被郑老爹直接赶了出来,因此交恶,这才有了后来郑家的抄家流放。

    贾贵妃在赵昀心中占据重要地位,要知道贾贵妃死后,又过了二十多年,贾似道还能享受到赵昀的爱屋及乌,高居相位。

    贾家倒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郑兄,莫要犹豫不决,惜惜姑娘今日恰好梳拢,我俩正好去见识一番,说不得惜惜姑娘会看上郑兄!”

    郑虎臣回过神来,听到梳拢,便知道是何意思,问道:“惜惜姑娘如此出名?”

    “郑兄,你这扬州半日游可是瞎忙活一场,竟然连我扬州第一名妓毛细惜的美名都没听过,惜惜姑娘远看似清菊悠远,近看如春柳拂面,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牵绊着无数扬州风流才子的心!”赵青山陶醉道。

    “你才十四,就敢去勾栏之地,不怕赵世伯揍你?”

    “十四又怎的?我俩偷跑去便是,家父从何得知。”

    “既然青山你如此盛情,那为兄勉为其难,陪你走这一遭。”郑虎臣想了一会儿,对阿发道:“你先回客栈,照看好眉山寨水军,莫让他们惹出什么乱子!”

    “收到!”

    临近黄昏,霞光普照,给扬州更是添加了几分神韵,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赵青山在旁边一直催促个不停,拉着郑虎臣直往保障湖南岸奔去,保障湖便是后世的瘦西湖。

    南岸早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楼船,有双层的,更有三层四层的,几乎各个打扮的花团锦簇,红灯高挂,彩绸穿梭其间,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游玩一番。

    “郑兄,那艘装扮颇为素雅的楼船,便是惜惜姑娘所在的画舫。”赵青山说完,又对着湖里一人喊道:“刘六,还不把你那小舟驶过来,接我们去烟雨楼!”

    “赵公子,请稍等,马上就来!”

    郑虎臣不禁感慨起来,敢情是他没走对地方,此时湖面上如此繁华,估计扬州城里有名的勾栏都在这里。

    泛舟游湖,与美人品酒抚琴,更添了不少情趣,这才是风流才子们的好去处。开在城里的那些青楼,只怕是些低端场所,生意又怎能比得上楼船这些高端消费场所。

    烟雨楼几盏红灯高悬,一条青丝幔挽成花朵模样挂在牌匾上,就这么简单的两处装扮,立即让烟雨楼的品味提升了不少。

    “郑兄,请!”

    “青山贤弟做东,当然你先,请!”

    赵青山还在郑虎臣面前装斯文,看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还没等郑虎臣说完,他半只脚已经迈入了画舫内。

    画舫内没有任何的大呼小叫,里面已经坐了二十几人,都在小心翼翼的交谈着,不敢发出任何稍微大点的响动,生怕在惜惜姑娘面前丢了面子。

    “郑兄,坐这里,小弟早已预定好了座位,这位置如何?”

    “青山贤弟,你怎就挑了个最中间的座位,这也太过显眼!”

    “中间最好,待会惜惜姑娘出来后,一眼就能看到我们,这是我花费三百贯得来的!”

    郑虎臣“......”

    赵青山果然是个雏儿,这里位置是好,但从画舫布置来看,惜惜姑娘是位喜静之人,与其坐在中间,不如坐在大厅边的小包间里,那才显得雅致,与众不同。

    “青山,请听为兄一言,你挑的位置太过显眼,去找大茶壶换到旁边的包间里,将包间的布幔敞开,多有格调?为兄敢肯定,这样做更能让惜惜姑娘对你另眼相看!”

    “果真如此?”

    “只管听为兄的便是!”

    赵青山呵呵一笑,俨然将郑虎臣当成了同道中人,他确实是个雏儿,觉得又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转身去忙换包间的事情。

    郑虎臣看见桌上的茶水清亮无比,不禁端起茶来泯了小口,回味微甜,竟然不是煮茶,有些清茶的味道,能在宋时的扬州喝到如此别具一格的茶饮,这烟雨楼果然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