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朝堂风云
大宋首都临安,皇宫垂拱殿。
“众爱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宋正式朝会之殿有两座,文德殿和垂拱殿,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当今皇帝赵昀对文德殿的名字颇有不满,索性朝会大多放在垂拱殿,士大夫们心领神会,乐此不疲。
文德殿慢慢成了开科取士,书生们殿试时所用之殿。
礼部郎官许应龙走出朝班,礼毕说道:“启奏官家,蒙古遣使赵良弼责问我大宋水军,商谈接回蒙古皇子库春事宜!”
赵昀在垂拱殿召开朝会,便是顺了文臣们垂拱而治的心思,本就做做样子,私密决定都是在选德殿进行。突然间听到水军捉拿了蒙古皇子,不由诧异道:“蒙古皇子库春?他此时关押何处?”
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见赵昀看着他,上前答道:“启禀官家,枢密院最近并未下达过任何军事命令!”
权兵部尚书范钟此时只好站出来,答道:“启禀官家,兵部这段时间未曾派出过水军进行任何军事行动!”
垂拱殿顿时静悄悄一片,殿外刮过的风声都能听到。
“报,淮东制置使赵葵八百里加急!”
赵昀一听是八百里加急,急忙问道:“可知是何事,需要八百里加急呈送?”
“臣下未曾听送信之人说过,特呈上急件,供官家御览!”
“陈益洵,将急件呈朕查阅!”
太监陈益洵急忙走下御阶,接过急件,呈送给赵昀。
赵昀打开急件,看完内容,才知是眉山寨水军擒了蒙古皇子库春,因船损坏,现在扬州修整。
他不禁兴奋无比道:“诸位卿家,蒙古皇子库春,私自乘海鹘船入黄海取乐,不幸惨遭龙吸水,恰巧被打捞海带的两浙东路安抚司水军遇见,殊死搏斗之下,生擒了蒙古皇子库春,现已关押在扬州大牢里!”
直学士院魏了翁抚须笑道:“恭喜官家!据臣下所知,前段时间在临安盛传的《咏石灰》,便是这两浙东路安抚司水军统领所作,此人亦是绍兴府司户参军郑埙之子,姓郑名虎臣。”
“哦,朕还未曾听说过此诗,李卿家只管吟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魏了翁与淮西总领吴潜交好,而吴文英乃是吴潜族弟。吴文英路过临安,上门拜访魏了翁时,和魏了翁谈起了郑虎臣,魏了翁对郑虎臣甚是欣赏,所以魏了翁才会知道郑虎臣底细。
“郑虎臣真乃忠臣虎子,诗以咏志!去年年底刚刚擒获了蒙古奸细嘉多,今年便又擒获了蒙古皇子库春,如此良将,当赏,当重赏!”朝臣里不少人还在回味这诗的味道,赵昀立即站起来,盛赞道。
诸多朝臣不禁皱起了眉头。
枢密院事郑性之上前一步,道:“启奏官家,我朝不日前才派通好吏与蒙古商讨议合事宜,如今两浙东路水军统领擅自挑起边祸,需予以重罪!”
赵昀的笑脸顿时垮了下来,扫了一眼殿下朝臣们的脸色,心里腹诽了郑性之一通,再次坐回御座,朝堂又陷入寂静之中。
盏茶时间过后,监察御史唐璘道:“启禀官家,郑院事所言大谬,蒙古皇子库春,私自进入我朝海域,两浙东路水军有权擒押库春,即便有擅起边祸之嫌,也是功大于过。”
朝臣们顿时被勾起了兴趣,今日本以为早朝会如往常一般,众人就此散去,大家各回各家,如此而已,没料到作为监察御史的唐璘,竟然和他的老师唱起了对台戏。
连坐在御座上的赵昀也是表现出诧异的模样,片刻之后突然双眼放光,与朝臣们一起意味深长的看向郑性之。
郑性之仿佛能看见他弟子向他挥出的拳头,被弟子打的措手不及,好在他临场经验丰富,压下心中怒火,镇定自若道:“蒙古皇子库春在黄海做乐,两浙东路水军驻扎在杭州湾,中间隔了个东海,他们又如何能遇见,还不是两浙东路水军不听号令,擅自出兵!”
“两浙东路水军同样也遭遇了龙吸水,但他们却成功逃离,恰巧迷失了方向,又遇上了被龙卷风袭击的蒙古皇子库春,眼见敌军在前,怎能视而不见,他们善于把握战机,为何还要给予责罚,从而让将士们心寒不已!”
“唐御史又是从何得知此事?”
唐璘“......”
这个时候赵昀若是把握不住机会,他这十年的皇帝算是白当一回,适时开口道:“唐御史所言属实,急件里便是如此说的,朕刚才仅是挑捡了重要之处,说予众卿家听,怪不得唐御史!”
“唐御史仅仅通过朕刚才的只言片语,就能将整件事的详情推理出十之八九,可见唐卿家成为御史乃是名副其实,大宋有唐卿家这样的称职御史,亦是大宋之福!”
“官家抬举臣下,臣下愧不敢当,都是陛下慧眼识人所致!”
朝臣们见这架势,不由心想,难道唐璘早已站在了官家一边,竟然将师徒之情浑然不顾,公然反对郑性之,事出反常必有妖,静观其变,且看它花开花落才是上策。
郑性之岂肯罢休,再次上前说道:“启禀官家,郑虎臣如今刚满十五岁,黄毛小儿一个,未到加冠之年,便已领了统领之职,如果再升它职,乃是拔苗助长,臣下建议功过相抵,最是上策!”
乔行简作为参政知事,但是一直被丞相郑清之压着,而郑性之又与郑清之交好。他对郑虎臣也有所耳闻,今日又听到郑虎臣立了大功,仿佛看见了一颗明星冉冉升起。
他行事主张“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当下抑武现状过于狭隘,他对此多有不满,而且郑虎臣做过两诗一词,正所谓诗词明于心,践于志,此人颇有些才华,不似奸诈之辈,当勉励一番。
乔行简随即站出道:“启奏陛下,臣下有言!”
“但说无妨!”
“郑埙之子郑虎臣,本是绍兴武举人,因端平元年进献海带预防大脖子之法得朝臣初知,又因发现蒙古密谋我朝机密技术,捉拿蒙古细作嘉多,人赃并获,才得朝臣一致同意,特例升为水军统领,统领海带收售事宜!”
乔行简为郑虎臣背完书后,再次开口道:“郑虎臣年仅十五,其所作之词《送别》,如今在我朝广为传颂,此人确实有文武双全之才,但方仲咏之例在前,嘉奖不宜太过。”
“据臣下所知,郑虎臣正准备参加五月武举,因此臣下建议现可授郑虎臣武略郎,根据武举成绩,再决定其实职差遣!”
赵昀见朝臣们不再反对,思虑许久,道:“郑虎臣之事便依乔卿家所言,至于蒙古讨还皇子库春之事,诸位卿家有何建议?”
右丞相郑清之回道:“启奏官家,臣下以为当立即将库春从扬州放还,不易多生事端!”
“启奏官家,臣下认为郑相所言不妥......”
“......”
朝臣们你来我往,又是一番扯皮推诿,最终决定放还库春。只是苦了郑虎臣,还不如一刀杀了库春了事!
“众爱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宋正式朝会之殿有两座,文德殿和垂拱殿,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当今皇帝赵昀对文德殿的名字颇有不满,索性朝会大多放在垂拱殿,士大夫们心领神会,乐此不疲。
文德殿慢慢成了开科取士,书生们殿试时所用之殿。
礼部郎官许应龙走出朝班,礼毕说道:“启奏官家,蒙古遣使赵良弼责问我大宋水军,商谈接回蒙古皇子库春事宜!”
赵昀在垂拱殿召开朝会,便是顺了文臣们垂拱而治的心思,本就做做样子,私密决定都是在选德殿进行。突然间听到水军捉拿了蒙古皇子,不由诧异道:“蒙古皇子库春?他此时关押何处?”
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见赵昀看着他,上前答道:“启禀官家,枢密院最近并未下达过任何军事命令!”
权兵部尚书范钟此时只好站出来,答道:“启禀官家,兵部这段时间未曾派出过水军进行任何军事行动!”
垂拱殿顿时静悄悄一片,殿外刮过的风声都能听到。
“报,淮东制置使赵葵八百里加急!”
赵昀一听是八百里加急,急忙问道:“可知是何事,需要八百里加急呈送?”
“臣下未曾听送信之人说过,特呈上急件,供官家御览!”
“陈益洵,将急件呈朕查阅!”
太监陈益洵急忙走下御阶,接过急件,呈送给赵昀。
赵昀打开急件,看完内容,才知是眉山寨水军擒了蒙古皇子库春,因船损坏,现在扬州修整。
他不禁兴奋无比道:“诸位卿家,蒙古皇子库春,私自乘海鹘船入黄海取乐,不幸惨遭龙吸水,恰巧被打捞海带的两浙东路安抚司水军遇见,殊死搏斗之下,生擒了蒙古皇子库春,现已关押在扬州大牢里!”
直学士院魏了翁抚须笑道:“恭喜官家!据臣下所知,前段时间在临安盛传的《咏石灰》,便是这两浙东路安抚司水军统领所作,此人亦是绍兴府司户参军郑埙之子,姓郑名虎臣。”
“哦,朕还未曾听说过此诗,李卿家只管吟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魏了翁与淮西总领吴潜交好,而吴文英乃是吴潜族弟。吴文英路过临安,上门拜访魏了翁时,和魏了翁谈起了郑虎臣,魏了翁对郑虎臣甚是欣赏,所以魏了翁才会知道郑虎臣底细。
“郑虎臣真乃忠臣虎子,诗以咏志!去年年底刚刚擒获了蒙古奸细嘉多,今年便又擒获了蒙古皇子库春,如此良将,当赏,当重赏!”朝臣里不少人还在回味这诗的味道,赵昀立即站起来,盛赞道。
诸多朝臣不禁皱起了眉头。
枢密院事郑性之上前一步,道:“启奏官家,我朝不日前才派通好吏与蒙古商讨议合事宜,如今两浙东路水军统领擅自挑起边祸,需予以重罪!”
赵昀的笑脸顿时垮了下来,扫了一眼殿下朝臣们的脸色,心里腹诽了郑性之一通,再次坐回御座,朝堂又陷入寂静之中。
盏茶时间过后,监察御史唐璘道:“启禀官家,郑院事所言大谬,蒙古皇子库春,私自进入我朝海域,两浙东路水军有权擒押库春,即便有擅起边祸之嫌,也是功大于过。”
朝臣们顿时被勾起了兴趣,今日本以为早朝会如往常一般,众人就此散去,大家各回各家,如此而已,没料到作为监察御史的唐璘,竟然和他的老师唱起了对台戏。
连坐在御座上的赵昀也是表现出诧异的模样,片刻之后突然双眼放光,与朝臣们一起意味深长的看向郑性之。
郑性之仿佛能看见他弟子向他挥出的拳头,被弟子打的措手不及,好在他临场经验丰富,压下心中怒火,镇定自若道:“蒙古皇子库春在黄海做乐,两浙东路水军驻扎在杭州湾,中间隔了个东海,他们又如何能遇见,还不是两浙东路水军不听号令,擅自出兵!”
“两浙东路水军同样也遭遇了龙吸水,但他们却成功逃离,恰巧迷失了方向,又遇上了被龙卷风袭击的蒙古皇子库春,眼见敌军在前,怎能视而不见,他们善于把握战机,为何还要给予责罚,从而让将士们心寒不已!”
“唐御史又是从何得知此事?”
唐璘“......”
这个时候赵昀若是把握不住机会,他这十年的皇帝算是白当一回,适时开口道:“唐御史所言属实,急件里便是如此说的,朕刚才仅是挑捡了重要之处,说予众卿家听,怪不得唐御史!”
“唐御史仅仅通过朕刚才的只言片语,就能将整件事的详情推理出十之八九,可见唐卿家成为御史乃是名副其实,大宋有唐卿家这样的称职御史,亦是大宋之福!”
“官家抬举臣下,臣下愧不敢当,都是陛下慧眼识人所致!”
朝臣们见这架势,不由心想,难道唐璘早已站在了官家一边,竟然将师徒之情浑然不顾,公然反对郑性之,事出反常必有妖,静观其变,且看它花开花落才是上策。
郑性之岂肯罢休,再次上前说道:“启禀官家,郑虎臣如今刚满十五岁,黄毛小儿一个,未到加冠之年,便已领了统领之职,如果再升它职,乃是拔苗助长,臣下建议功过相抵,最是上策!”
乔行简作为参政知事,但是一直被丞相郑清之压着,而郑性之又与郑清之交好。他对郑虎臣也有所耳闻,今日又听到郑虎臣立了大功,仿佛看见了一颗明星冉冉升起。
他行事主张“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当下抑武现状过于狭隘,他对此多有不满,而且郑虎臣做过两诗一词,正所谓诗词明于心,践于志,此人颇有些才华,不似奸诈之辈,当勉励一番。
乔行简随即站出道:“启奏陛下,臣下有言!”
“但说无妨!”
“郑埙之子郑虎臣,本是绍兴武举人,因端平元年进献海带预防大脖子之法得朝臣初知,又因发现蒙古密谋我朝机密技术,捉拿蒙古细作嘉多,人赃并获,才得朝臣一致同意,特例升为水军统领,统领海带收售事宜!”
乔行简为郑虎臣背完书后,再次开口道:“郑虎臣年仅十五,其所作之词《送别》,如今在我朝广为传颂,此人确实有文武双全之才,但方仲咏之例在前,嘉奖不宜太过。”
“据臣下所知,郑虎臣正准备参加五月武举,因此臣下建议现可授郑虎臣武略郎,根据武举成绩,再决定其实职差遣!”
赵昀见朝臣们不再反对,思虑许久,道:“郑虎臣之事便依乔卿家所言,至于蒙古讨还皇子库春之事,诸位卿家有何建议?”
右丞相郑清之回道:“启奏官家,臣下以为当立即将库春从扬州放还,不易多生事端!”
“启奏官家,臣下认为郑相所言不妥......”
“......”
朝臣们你来我往,又是一番扯皮推诿,最终决定放还库春。只是苦了郑虎臣,还不如一刀杀了库春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