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回古代
字体: 16 + -

第十章 一时惊为天上仙

    二子尽其想象,胡诌道:“我那过世的师父在我还没入山之前,便给我取好法号,名曰普元。”这话说得云里雾里,张家大爷一时不能接受,二子顺势笑了笑,又解释道:“我今世还未降生时,先师已料到我有佛缘,故而收了我为徒。但天命有限,先师大限到时,我依旧未曾降生,后来普方师兄依着先师遗愿,代师收徒。”

    张家大爷恍然大悟,哦了一声。初时,他见二子戴着僧帽,却依旧遮不住鬓边短短的发梢,只当他是个普通的小沙弥,不意竟有这样大的来头,听二子谎话连篇,他本来是不信的,却见边上普修眯着眼,一副笑脸并未反驳,才觉自己看走眼了,当即恭敬合十,“原来是天命贵子,我说眼瞧着小神僧这般不凡。”

    普修听得二人之言,心头一颤,敢怒却不敢言,佯装从容,眼睛直瞪瞪瞧着二子,良久,才一字一字吐出,“师弟,那你便仔细瞧瞧,可小心着了,碰上不能解决的,别硬上就是了。”那‘师弟’二字吐得极重,好似要把二子扒皮抽筋一样。

    那料想,旁边张家大爷听得‘不能解决’四字,不免大骇,暗道自家除了克扣佃户粮食等小错外,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罪,难道还惹上了极为难缠的妖孽不成,立即作揖求道:“两位神僧可要救救我家老小啊,我家中世代为善,可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嘞,两位神僧可要救救我嘞。”

    普修眉头一皱,正欲解说,便听二子笑道:“张大爷不必担忧,我有先师传下的五心正雷神符,谅他多厉害的妖怪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普修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一拂袖,沉声道:“师弟,”停顿一番,缓了缓气,“五心正雷神符消耗甚大,轻易不可使得。”

    他这话本意是叫二子及早收手,哪知张家大爷一听,会错了意,一拍手底下管家立时端了一小瓷盘过来,瓷盘中有两大锭银子,瞧那分量,每个只怕足有十两,只听张家大爷道:“普修大师还请念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份上,救救我一家老小,事后小老儿更有重谢。”他心里骂着普修原来也是个重利之人,居然还不如这位小神僧嘞。

    二子实在没想到普修如此神助攻,偷偷竖了个大拇指,接着笑道:“张大爷,你不必如此,除魔卫道乃是我辈本分,即便今日你不求我,我也会收了那妖怪去。”言罢,看了看普修怒不可遏的样子,心头一思量,好好好,先给你点甜头,当即续道,“师兄,既然张大爷这般好客,你便收下吧。”

    普修冷哼一声,“老僧岂是这般没脸之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师弟应以为戒啊。”言罢,带着一众小和尚出了去。

    二子一手拉住五空,另一手接过两锭银子,“五空师侄,你给我打打下手。”五空自是低头不语。

    接着张家大爷便欲领着二子瞧瞧张家府宅,二子驳道:“张大爷,请容我与我师侄去买些除魔用品,再来收拾这妖怪。”

    “这些小事让下人去准备就是了,何必小僧神亲自动手?”

    二子摇了摇头,再次婉拒道:“张大爷,若是什么人都能买得来做法之物,那岂不是人人都是圣贤了吗?我要的东西,普天之下,除了普方师兄识得些外,还真没人能识得。”

    二子这话说得玄乎,张家大爷哪里还敢再说什么,只好跟着点头如捣米,附和道:“是嘞,是嘞,小神僧所言甚是,敢问小神僧我应做些什么准备?”

    二子本想叫他闲事不管高高挂起,转而一想,又觉这样难以体现自己的神圣感,便道:“便请张大爷派人,往我灵泉山上的灵泉中取三瓢圣水,附加大雄宝殿中一把香灰。带回后,烦请我普修师兄念观音心经十三遍,分与家中十六岁以上男丁服下,三日内清心寡欲,斋戒守禅,切记切记。”

    张家大爷低头连连答是,立马吩咐了下人去准备。二子见状,才神气冲冲的带着五空出了张府,出门前还顺带着请张家大爷安排一小厮尾随身后,负责结账提东西等事。

    五空着实觉得糊涂,二子今日所为太过莫名其妙,待出张府不久,便避着后边小厮轻声问道:“二子哥,咱们去哪儿?你咋骗人呢?”

    二子嘿嘿一笑,“我不是骗人,五空啊,你跟着便是,有你的好处。”说着,几人进了一处大酒楼。

    里边店小二见两个僧人进来,当即上前打招呼,满脸作笑,“两位小师傅请进,本店斋菜乃是一绝嘞。”

    二子飞了一记白眼,呸了他一脸,“好没见识,谁说和尚进店要吃你家的斋菜了,哼,有什么好的荤腥都给端上来,给两位僧爷品品。”店小二、五空以及后边的张家小厮听得此言,俱都目瞪口呆,不发一言。

    店小二心里无不鄙夷,瞧着这两个和尚年纪轻轻,莫不是受不了寺里的清规戒律,跑出来逍遥了,呸,野和尚!但他心头这样想,手上却轻拍了一下自己嘴巴,自骂道:“瞧我这一张臭嘴,得,二位僧爷,请好了,好酒好菜马上上来。”

    二子道了声‘进包间’,便由店小二领着进了楼上包间。店小二识趣的叫了一壶好茶,给二子和五空斟满,才退了出去。

    张家小厮听了适才二子的话,心里突突,想问又不敢问,这时边上没有别人,才扭扭捏捏道:“小神僧,这,这……”他一句话着实不知该如何表达,是嘞,世上居然还有和尚吃荤腥的?可不是怪事不成。

    二子一摆手道:“今日我要动五心正雷神符,消耗颇多,须得三样畜生灵气补给,是以叫了我这位师侄儿过来念几句往生咒,唉,这也是莫法的事情,我家普修师兄不愿我任动这套神符便是因着徒增杀孽,有损修行而已,他却不知我这也是除魔卫道,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那小厮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自是把二子这话记得牢牢地,待回去后一字不差的给张家大爷回了去,张家大爷听后更是佩服二子慈悲心肠,感动得涕泗横流。

    不过一炷香功夫,便有店小二把菜挨着上了来,鸡鸭鹅三个常见家禽,牛羊兔三个常见家畜都有,满满一桌子足有十几道菜。自第一盘菜端上来,二子便没停过筷,是嘞,自重生以来,哪里尽情尽意动过荤腥。

    一边五空直念往生咒,瞧着二子满嘴包油,心里一跳一跳的,既害怕诸天神佛怪罪,又瞧着眼馋,他不是没吃过荤,只是那也是好些年前了。

    那时,还没剃度,他在族中二叔家苟且活着,每到过年时,二叔一家总要杀一只肉鸭,只是往往等他上桌时,菜盆里连汤也没剩下些了,待到他一个人收拾碗筷,一个人躲到厨房中时,总不免又把菜盆舔了又舔,这样一年也算尝了回荤腥了。

    那时,五空最大的心愿便是某一日能无拘无束的吃一顿荤,只能多的,不能少的,甚至有时午夜梦回之际,做着的也是吃不完丢了的好梦。但自入山门后,因守着戒律,更没机会再食荤腥,这时见了二子大快朵颐,时不时砸吧砸吧嘴,更叫他肚子里的蛔虫咕咕直叫,有心提起收夹一筷子,但总觉头顶住着如来佛祖,深怕筷子还没到桌边,便被一道天雷劈死。

    二子虽吃得起劲,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瞧着五空的样子,也不多说什么,直接撕下一只鸡腿,扔到五空碗里,喝了声,“吃,大口大口的吃,不够再叫。”说完,还浅浅抿了一口小酒,因担心喝酒误事,总是不敢尽兴,也算一份遗憾了。

    五空抬着头,晚秋时节,额头上汗水直冒,听得二子那醍醐灌顶一声‘吃’,便再也没所顾忌,操起手抓起鸡腿便啃了起来,吃到一半,见张家小厮呆在一旁咽口水,一边嘴里嚼着鸡腿肉,一边说道:“小哥,坐下来也吃一些吧。”

    张家小厮早已口水直流,但还是摆了摆手直接拒绝,“二位神僧享用便是,小的不敢。”

    二子听得这话言不由衷,冷哼一声,大喊道:“店小二,再添一副碗筷。”便再也不说什么,又直接吃了起来。张家小厮见状,哪里还有什么矜持,不待碗筷上来,便急吼吼跟着加入战队,也胡吃海喝起来。

    三人这辈子都没吃得这么多的荤腥,直把肚子吃得圆滚滚可以当球踢,连打了几个饱嗝,才意兴阑珊,末了,二子方又嫌弃,“也就这样,唉,五空啊,小哥啊,咱就将就吃吧。”他都吃完了,还嫌弃味道不佳,五空与张家小厮瞧着桌子上还剩得些肉,都瞧得心疼,但二人谁也不敢提打包事宜,结了帐跟着二子又在镇上转了一圈,消了食才回张府。

    三人在路上碰见一桩怪事,那是几人绕到镇西头涪江河时,听着河边扑通一声,显是有人掉入水中,立时便有一圈人围拢在一块,里面呼天抢地大哭声,“我可怜的虎子啊,你丢下你老娘可咋活啊,我可怜的虎子嘞……”

    二子自来是爱瞧热闹的,拉着五空挤了进去,人已被救起,躺在地上,满身湿漉漉,旁边一郎中模样的老人搭了搭脉,又探了探鼻息,道了声“没气了,救不得了。”

    五空闻言,哗的一下眼泪便流了下来,他父亲原是在河边不幸落水淹死的,此时见了地上那人一动不动,边上老妇人哭声连连,不由得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惨相,斜过头瞧了瞧二子,呜咽道:“二子哥。”

    二子本来不愿多管闲事,他虽懂些急救知识,但这事谁能说得准,万一人没救上来,岂不是惹上一身骚?哪知道回过头,一不小心瞟见五空那哀怨的眼神,这些时日在寺里熏陶的慈悲心立时作祟,当即大喝一声‘让开’,冲上前去,扒开围观在旁的人群,撬开那人嘴巴,清理了那人口鼻杂物,又松开那人束带。

    边上众人见状,都喝道:“人都死了,干甚?要侮辱尸体吗?”“野和尚走开。”

    五空与张家小厮见状,立马护上前去,口中解释着,“此乃灵泉寺的普元神僧,大伙儿不可动粗,神僧正在救命嘞。”

    “死都死了还怎么救命?”“诓我不成?”“当我是小孩子吗?”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二人可笑,哼,人死如灯灭,龙王爷把命都收走了,还能拉回来不成?

    当然也有眼尖的,只见小和尚对着那人胸口狠狠敲了几下,又对着那人嘴巴呼了几口气出去,便听见那人吐出一口河水,啊了一声。

    这一声‘啊’如惊天之雷,一时间惊得众人仿佛瞧菩萨一样瞧着二子,偏偏天上忽然架起一道虹桥,暖暖的阳光照耀之下,也不知是谁带头,眨眼间便见一行人呼啦啦都跪了下去,包括张家小厮。

    五空见状,也要跟着颤颤巍巍跪将下去,被二子一提手拉了起来,真叫他哭笑不得,“大伙儿快起来吧,快起来。”但只听众人口中都称‘小神僧救苦救难,佛法无边’。

    也许是年纪变小的缘故,众人的顶礼膜拜使得二子感到深深的自豪,也感到深深的羞愧,他再也做不到前世那样‘荣辱自若,处变不惊’,随着众人的声音愈大,脸皮愈发的发红,怔忪良久,只好吩咐了身边的老者再给那人号号脉,便在张家小厮的护卫下,冲出了人群。

    其实,人工呼吸这些急救的知识古来有之,东汉张仲景便在他的医经上做过记载,只是一来古人认知有限,医书所称乃是对着两耳吹气,效用实在不佳,方式并未普及,再者,自来小民无知,见有死而复生的神迹,偏又天公作美生了虹桥,自然便将二子夸大其实,归于神人一类,那也是天缘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