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回古代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上)

    且说张家大爷早已得了下人通知,二子、五空在镇上最好的酒楼东来客栈胡吃海喝了一顿,顿时气得牙痒痒,心道若这小和尚不做出个一二三来,到时有得他好看。左等右等,才瞧着两人在自家小厮的带领下,意兴阑珊回了来,正要上前打招呼,便听二子道:“今日消耗甚重,有何事明日再说吧。”

    张家大爷闻言,当即便要发火。他毕竟阅历深厚,在家中久等二子不回,静下心来隐隐发觉不妙,莫不是遭骗了,但世风如此,对于鬼神之说深信不疑,只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饶是如此,他在镇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接二连三受到二子轻视,心里哪里好受?

    幸亏后边张家小厮立马发了个眼色过去,张家大爷见了,才忍了下来,听着小厮将前因后果一分不差的讲了出来,又派人前去打听了一番,才摸着心口庆幸道:“幸亏遇见这样法力深厚的小神僧,否则咱家里出了脏东西,只怕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当下又派了自己身边新得力的朱管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再重新打听清楚,同时吩咐下去,对二子等和尚愈发的周到勤恳。

    适才跟着二子的那张家小厮,名为犊子,当年他老娘生他时,正巧自家老牛产了牛犊子,他老爹也是个贪便宜的,直接便把他取名为犊子。冥冥之中,似乎他与牛犊子转换了气运一般,初生孱弱的他健健康康活了下来,而初生健壮的牛犊子没几日便死了,不过二年,他家老牛也得了疫症死了去,自此家道中落,到十三岁上下便在本村村长的举荐下,入了张府做小厮,至今已有七八年了。

    那年,有个游方老道说,这孩子命里贵人未至,当经历一番磨练,方可成就大气。如今犊子见了二子,岂不是见了贵人了。下人院里,有些早得了消息的小厮,都开玩笑道:“犊子哥,你跟着小神僧一遭,有没得些仙气儿?”

    犊子飞了一记白眼,哼,从前都是小犊子小犊子叫着,现在也成犊子哥了,抿了口边上一人端来的粗茶,才漫不经心回道:“我哪里有那样的造化?你当仙气儿不要钱吗?”想着今日那顿大餐,便是主家老爷也得肉疼吧?

    众人又催促他讲讲白日里的经历,自来小民爱看热闹,有这样的奇事,哪有不感兴趣的?有的听过犊子讲了一遍,但有的来得稍晚,便又要他再说说。犊子自然不会放过显摆的机会,瞧了瞧身边一众艳羡的目光,又声情并茂开始他的表演。

    院子里众人正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忽然老爷身边的朱管事进了来,喊了声‘犊子’,犊子甚是机灵,朱管事话音甫歇,便急匆匆跑到跟前,哈巴狗似的问了安,‘朱爷好,朱爷有何吩咐?’

    朱管事笑眯眯瞪着犊子,“犊子,都是当差的下人,那有什么爷不爷的,咱们老兄弟间,可别坏了情分,得,老爷有好差事交给你嘞,跟我走吧。”众人见状,才知这犊子要升天了。

    犊子跟着朱管事到了二子歇息的屋子,只见自家老爷正陪同镇上有名有姓的几家老爷候立一旁,陪着二子及普修等几个大小和尚用饭,他年轻识浅,没见过这样大的场面,腿肚子一软,就要跪将下去。

    二子见状,喊道:“来了,坐吧。”

    犊子一时还不及思索,便听自家老爷喊道:“犊子,坐,坐,陪小神僧用餐。”听了自家老爷吩咐,才如坐针毡般半屁股坐在凳子上,瞧着往日里只给老爷盛饭夹菜的大丫鬟给他夹菜,惊得他两股发抖,双手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良久,等二子用完斋饭,净了口,才慢悠悠道:“原来是他,那就他吧。”

    张家大爷闻言,朝其他几位富户老爷摆了摆手,才对着犊子道:“犊子,老爷这有个好差事给你,你要不要?”

    犊子站起身来,低声道:“老爷吩咐就是了。”

    “嗯,犊子啊,你在我家也有些年头了,既然小神僧说你有天缘,那我府上也不敢留你了。”

    犊子听到这里,立马跪了下去,哭道:“老爷,老爷,小的做错了什么,你只管打骂,小人马上就改,可别把小人赶出去啊。”

    张家老爷笑了笑,亲自上前扶起犊子,“犊子,你莫慌嘞,是好事。经商议,咱们张、刘、王、陈四家要给本镇及周边八个村,共计一千二百余户农户,每户捐赠两斗粮食,这事儿需要个主事的,小僧神看你资质不错,叫你来当,你行不?”

    犊子闻言,鼓着腮帮子答道:“能,能,能做好嘞,小人一定不负众望。”激动之下竟也说得文绉绉的。

    接着又听张家大爷续道:“嗯,我们也相信你能做好,待这事完后,我们四家就分你十亩良田,就在你家,你家是哪个村?”

    “汗水村。”

    “对,在汗水村买十亩良田给你,再分你二十两银子,你说,有田有钱,你这辈子不就衣食无忧了吗?”

    老爷都这么说了,犊子自然需要表示感激,当即不由分说又跪了下去,叩头谢道:“谢谢老爷,谢谢刘老爷,谢谢王老爷,谢谢陈老爷,谢谢小神僧。”由此,龙凤镇慈善捐赠大会便正式成立了。

    ……

    原来,二子救了那人之后,起死回生的好名声便即传开。没多时,张大爷身边的朱管事受命出来打听二子的消息,又把二子的身份给透露了出去,这下,镇上另外的三大富户也坐不住了,几个当家老爷一商量,加班加点草草地做了块‘济世活佛’的牌匾,往张家送了来。

    张老爷正听朱管事回复消息,心头本还将信将疑,听着说外边送牌匾来了,忙亲自前往二子歇息的屋子,邀他接匾。待见二子堂堂得道高僧,居然还与五空屈居一室,立马把身边朱管事大骂一顿,吩咐人另备了上房,才道:“小神僧,听说你老适才在外救了人,镇上的乡亲们做了匾来感谢你嘞。”

    二子头也不抬,只盯着桌子上的银子,啥话也不回,心里啐道:老子正赏玩银子嘞,你丫的进门也不报备一声,啥雅兴也没了。想了想措辞正准备回绝,忽听得门外普修一声阿弥陀佛。

    却说普修本在房内静卧参禅,听到外边吵闹,随口问了句,“发生什么事了?”

    外边净虚糊里糊涂也随口回了句,“张家大爷带着一行人往二子房里去了。”

    普修闻言,霍地站起,暗道:被发现了?这死小子忒不懂事,竟敢如此戏弄张大爷,张大爷年老成精,岂是好相与的?

    他生怕连累本寺名声,忙赶了过来,期望张家大爷手下留情,莫要赶尽杀绝。哪知到了二子屋里,只见张家大爷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对待二子竟比初时还要敬重,心下松了口气,道了声‘阿弥陀佛’。

    张家大爷听到普修的声音,头也不回道:“普修大师来了。”

    他这话本无轻慢之意,但在普修听来却异常刺耳。老僧来了,你不说恭敬相迎,至少得回过头给个笑脸才是,怎么,不愿再看老僧一眼吗?瞧不起老僧不成?想到这里,心里火气顿起,“二,普,普……普元师弟,发生了何事?张大爷来此有何贵干?”

    二子摊了摊手,“也没什么大事,张大爷说外边有人给我送匾来了,我年轻德浅,哪里能受此爱重,正要回绝呢?”

    普修听到‘送匾’,醋意顿生,你小子做了啥好事值得人给你送匾,老僧一辈子大慈大悲也没人送个锦旗啥的?“是怎么回事?有人给你送匾,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当即张家大爷便把一天的经过给普修普及了一下,直把普修惊得目瞪口呆,连他自己都开始疑惑,难道真是恩师生前收下的弟子,叫普方师兄代师收徒不成?又听说二子要拒绝,暗骂道:“傻小子这般好事,百年难遇,岂能拒之门外?”立马把话接了过来,“张大爷,我这师弟年纪小,不懂规矩,你带路,我和师弟稍后便至。”说罢,整了整僧衣,拉扯着二子跟上前去。

    到得张府门口,众人见了二子出来,山呼海啸高呼‘小神僧’,普修一张老脸笑成了麻花似的,抢在二子之前,吩咐净照等小和尚接过牌匾,口中谦虚道:“乡亲们,你们抬爱了,咱们修行中人,救人性命乃是本分,如此厚爱,岂敢轻受。大家诚心礼佛,自会受到佛祖庇佑,灵泉寺山门大开,欢迎乡亲们前来进香礼佛。大雄宝殿右侧,老僧可为众生解卦答疑,数十年信誉保证,阿弥陀佛……”

    普修一阵自夸之后,不免又是为自己打广告,说到后来二子实在烦了,便插话道:“师兄,天黑了,让乡亲们回吧,你也该给张老太爷唱经了。”再三劝诫,普修才罢。

    刘王陈三家主事老爷见状,对视一眼,都上前向二子见礼,二子瞧三个老家伙眼色,心里暗笑送上门的肥羊哪有不宰之理?便邀请了诸人往自己歇息处去。

    到了地方,二子先声夺人道:“我知几位来,各有所需,然而万事殊途同归,这次,我在镇上细细看了看,才知几位大难不远矣。若能侥天之幸,渡过此次大劫,余者自不足惧,若是天命不可违,那也各自逃难去吧。”

    普修选择性失聪,见怪不怪。其余诸人各自大惊,骇道:“神僧为何这样说?”

    “哼,也罢,几位若是不信,可以回忆下最近这些年镇子上的怪事?”

    当下,张家大爷回想起头几年自家数十亩庄稼无缘无故一夜之间被人拔了个干净,随口说了出来,边上陈家主事老爷嘴角微翘,也跟着附和道:“是嘞,是嘞,当年张老兄家六十亩地一夜洗白,连郡县的老大人也派人来过问此事,但终究没查出个源头来,难道是妖魔作祟?”接着,顿了顿续道,“那几年我家仓库也总是无缘无故走水,没由头的损了好些财物?”说到这里,心道若不是那几场大火,龙凤镇第一还不知道花落谁家呢?

    王家主事老爷在这四人中年纪最轻,想起不久前过世的老父亲,生前常指着陈家府门斥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贱胚子,也想当家做老爷来了,哼,老爷我这几场大火教你认清本分,狗腿子终究是狗腿子……’瞧着陈家主事的那副低贱的嘴脸,越发觉得老爷子说得没错。想到老爷子,又觉得老爷子死得有些蹊跷,没灾没病的,忽然间就这么去了,岂不是妖魔作祟?

    接着几家主事的大爷便将这些年的怪事一件一件捻出来,说个不停,边上朱管事瞧着不是这么个回事,几家老大爷怎么没把那最重要的一件事给说出来呢?瞧了瞧坐在一旁的二子,面上古井无波,大着胆子道:“老爷,以小人来看,老城庙子无故失火才是最为奇怪之事嘞,想那老和尚死得也是忒为恐怖,听说有人不小心瞧见了,都中了魔,病了好些时候嘞。”

    几家老爷闻言,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二子只瞟了一眼,心里已有计较,停了嘴里自己都听不懂的经文,冷哼一声,“老城庙子无故失火?嘿嘿,好一个无故失火,可怜那老和尚一世修为,竟入了魔道?”二子那无故失火四字咬得极重,一字一字好像要穿透人心一般,几家主事的闻言,都不免背上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