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惊梦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情窦初开

    蓁儿恢复了女儿身,一个假小子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俏佳人,靳松一时难以适应。蓁儿和茉莉住在一个房间,姐妹俩虽性体不同,却相互很喜欢,相处得自是很融洽。

    蓁儿绘声绘色地讲述她和靳松一起砸赌场、烧烟馆,如何劫走慕怀仁、智取圣旨和钦差大印的光荣事迹,免不了添油加醋,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的戏份。茉莉听得津津有味,目光中包含着惊奇和钦佩,还有羡慕,他真希望自己也能像蓁儿那样和靳松一起,哪怕是出生入死也在所不惜。

    蓁儿对茉莉也是十分敬重,手伤得那么重,却一声也不吭,脸上还带着笑容。

    “茉莉姐姐,要是疼得厉害你想喊就喊、想哭就哭吧,那样也许会减轻一点。”蓁儿很心疼。

    “蓁儿,我真的不疼,一点都不疼,我高兴得很,能遇见靳公子这样的人,是我这一生的幸运,为了他,我受再大的苦都是值得的。我的手可能弹不了琴了,但是我的身心得到了解放,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说着说着,话题便转移到靳松身上,蓁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说他如何如何的厉害,如何如何的聪明,把靳松夸得神乎其神,完美无缺,连肚脐眼都没有,甚至把靳松挖苦、挤兑人都说成了优点。

    茉莉注意到,蓁儿在夸奖靳松的时候眸光闪烁,一脸的幸福

    靳松让钱谷师爷和户房把近两年的账册全都拿出来,和慕怀仁、蓁儿一起认真地审核,把一些重要的数据记录下来。

    现在当务之急,要找出何汝南犯罪的证据,在对方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慕怀仁的举告信只是列举了他所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现象,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举告信中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虚报捐监数量,他从朝廷的邸报上看到近几年甘肃捐监的数量惊人,一年就捐了19017人,捐粮827500石,是比以往两三年还多,这不符合常理!稍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会发现其中必然有假,但朝廷偏偏就信了,且公开地进行表彰、褒奖。

    其二,甘肃省每年都向朝廷奏报旱灾严重,请求调拨钱粮给予补贴、自助,这和前面捐监的“政绩”自相矛盾。甘肃属多灾地区,经常发生一些旱灾、风灾、霜冻等灾害,但远不像“奏报”的那么严重,这其中原因何在?

    其三,捐监所得的银、粮理当用于赈济灾区、扶贫济困,但事实上近几年甘肃百姓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基本上没有改变,那些捐监所得的银、粮哪里去了?

    这三个问题看似相互之间各自独立,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只要其中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

    慕怀仁非常赞同靳松对案情的分析,也同意他的做法——下乡核实赈济粮款的发放情况。

    说走就走。

    走之前,靳松去了趟迎春楼,跟老鸨谈判,要赎出茉莉、蔷薇两个姑娘。老鸨知道了靳松的身份,自然不敢怠慢,也不敢漫天要价,可是一下子要赎走两个,真是比割肉还心疼。茉莉还是个清倌人,将来要卖个好价钱的,那蔷薇也是棵摇钱树,可是……她一咬牙一跺脚,挥泪断臂大甩卖,两个,给一千两得了!

    “五百两。”靳松拦腰一刀。

    老鸨鼻涕一把泪一把:“哎呦,大人诶,您这可是不让老身活了呀,本钱都不够呢,她们在我这儿吃呀、住呀、穿呀,哪样都不少花呀……”

    靳松心说:“她们给你挣了多少钱你怎么不说呢?”他实在讨厌那张臭脸,不想跟她废话,站起来就走,冷冷地扔下一句:“那你就等着查抄吧。”

    老鸨一惊,立马换了张笑脸:“五百两就五百两,那啥,您稍等,我去把卖身契拿来。”

    靳松拿回卖身契,当着蔷薇的面撕毁,蔷薇登时跪下给靳松磕头:“感谢靳大人再造之恩,小女子愿做牛做马报答恩人!”

    靳松扶起蔷薇,表情凝重:“我只是替世澄完成一个心愿,要谢就谢世澄吧。”

    靳松从心底对钱世澄怀有深深的愧疚,以为他并不是诚心想拜师,而是别有用心。

    “世澄,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蔷薇跟着靳松来到县衙,见到茉莉姐俩抱头大哭,哭得蓁儿跟着抹眼泪。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下有戏可看了。

    晚上,靳松来到牢里和何汝南见了一面,带来了云南白药,叮嘱看守的兵丁定期给他上药。何汝南并不领情,把我当小孩呢,打一巴掌揉一揉就没事了?门儿都没有。

    靳松打量一下四周,揶揄道:“这儿的条件差了些,何大人大概没想到自己会住进来吧,要不然怎么着也花点银子好好修一修,是吧?”

    “哼,别高兴太早,早晚有一天你也得住进来。”

    “何大人真会开玩笑,我怎么也不能住这里,这儿档次太低了,只能关你这样七品一下的。”

    “听说内务府慎刑司的监狱条件不错,人进去了都不想出来,我看那儿挺适合你。”

    “慎刑司我会去的,不过是去送你,我会亲手把你送进去。”

    “哈哈哈……”何汝南一阵狂笑,“我倒要看看,咱们谁能笑到最后。”

    “好啊,咱们走着瞧。”

    经过两天的紧张忙碌,慕怀仁把近三年捐纳监生名册统计出来,一共是4381名,包括靳松在内。

    按一名监生60两银子算,总共收入26,2860两,数额相当巨大!若换算成rmb,将是一组天文数字!这么多的钱,如果都用在赈灾济贫改善民生上,老百姓的生活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捐监”便成了利国利民的善举。

    靳松和慕怀仁、蓁儿三人组合雇了一辆马车奔乡下而去,上次骑马给他留下了阴影,还是宁愿选择坐马车。另外也考虑到慕老先生年事已高,骑马太疲劳。

    靳松没打算让蓁儿去,她却非要跟着,反正茉莉有蔷薇照顾,定期换药就行了,她闲着没事,便又操起了老行当——女扮男装。这可好,她一会儿女的一会儿男的,把靳松给搞蒙圈了,不知道她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了。

    车夫老宁是慕怀仁的远亲,人老实、可靠,一个红脸膛的西北汉子,一路上默默地赶车,很少说话。

    马车摇摇晃晃,慕怀仁闭目沉思,通过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他对靳松的印象已经完全改变:他年纪轻轻,却十分沉稳、老练,且头脑清晰,很有主见,经常有些奇思妙想,比如那个“催泪弹”实在是叫人匪夷所思,他怎么会想出这样的鬼点子来?

    有时候,他不大按常理出牌,比如县衙上对何汝南的处置,看似有不妥之处,可是又非常合乎情理,有理有力有节,表现近乎完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当庭将受伤的茉莉抱起,情之所至,义字当先,置礼法于不顾,完全忘我,这是何等的境界啊!

    这样一个青年俊杰如果能考取功名的话,必定前程似锦、大有作为。

    “靳公子,你天资聪颖、才智过人,若真是肯下一番功夫的话定能金榜题名,假以时日定会成为栋梁之才,不知将来可有这方面的打算?”

    靳松想了想,说:“慕大人,与其把有限的精力和生命耗费在那些故纸堆里,本人更喜欢脚踏实地地做一些实事,这样的人生似乎更有价值。追求功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能有一个施展抱负的空间,既然现在正好有这样一个空间,何必还要舍近求远呢?”

    “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我既然承诺了箫大人,就要竭尽全力兑现这个承诺,不能失信于人。”

    靳松的话让慕怀仁汗颜,从古至今,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哪一个不是希望一步登天飞黄腾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曾有人真的不计个人得失专为他人着想?今天他算是遇上了这样一位。慕怀仁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目光中充满了敬仰和崇拜,在他的心中,靳松已经成为了圣人。

    老先生非常激动,站起来向他鞠躬敬礼,却忘了有车棚,脑袋磕了一个口子。

    蓁儿忍不住抿嘴笑出声来。

    “哈哈哈,”他揉着脑袋开心地大笑,“小子,你是非让老夫见血不可了。”

    靳松忙上前查看,拿出随身携带的云南白药要给他上上。

    慕怀仁却摆手拒绝:“不打紧,这点皮肉伤不打紧。诶,看到你拿这个药忽然想起,不知那茉莉姑娘的伤会怎样?”

    “嗯,伤是会好起来的,只是……只是将来恐怕不能弹琴了。”

    “哦……哎,真想不到,这茉莉看似柔弱,却是个烈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呀。”

    靳松面色凝重,一字一顿:“一切都是因我引起,我要为她的将来负责。”

    蓁儿闻听此言蓦地一怔:“负责?怎么负责?娶了她?”心里“扑腾腾”地跳了起来。

    慕怀仁颔首道:“如此便好,她有个好的归宿,也算是圆满。”

    说者无意,听者留心。

    蓁儿的心弦被莫名地触动,眼泪夺眶而出,急忙转过头去,用手绢去擦。

    “你怎么了?蓁儿。”

    “哦……一只蠓虫飞进了眼睛,没事儿的……”

    “来,我给你看看。”靳松扳着蓁儿的肩膀。

    蓁儿扭了一下身子:“没事儿的,一会儿就好了。”

    靳松用力把蓁儿的身子扳过来,二人脸对着脸:“别动,我给你弄出来,睁开眼睛,往上看……看见了,在这儿呢……”

    靳松伸出舌头,用舌尖轻轻地舔舐蓁儿的眼珠儿……一股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眼珠儿痒痒的,心里暖暖的,柔情蜜意恣意汪洋……蓁儿整个的身子都酥了……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她希望时间就此打住,别再往前走……

    今天是怎么了?和这个家伙在一起也有些时日了,怎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她忽然想起一个词:情窦初开!

    当靳松松开手的时候,蓁儿的脸已经成了关公。

    “呵,小屁孩,还知道脸红呢。”靳松打趣道。

    蓁儿突然大声喊道:“我不是小屁孩!”

    “哈哈……”慕怀仁、靳松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