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惊梦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画像

    靳松站在门口,如炬的目光紧盯着地面向前移动。

    “怎么了?靳大哥。”蓁儿收起pose。

    “有人来过。”

    “啊!”叫了一声,急忙捂住嘴巴,神色惊慌。

    “别怕,人已经走了。”

    蓁儿四下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异样,十分不解:“靳大哥,你怎么知道有人来过?”

    “院子里有陌生人的脚印,除了你、我和钱世澄的脚印,这个脚印明显不同。”

    蓁儿弯腰细看,地上有几个模糊凌乱的脚印,根本看不清楚谁是谁。

    “跟着我进来,快看看丢没丢东西。”

    靳松惦着脚尖走在前面,蓁儿亦步亦趋跟着来到屋里,发现屋子里有明显被翻动过得痕迹。她急忙拿开炕沿下一块砖,从里面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的圣旨、钦差印鉴以及举高密信还在,长出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吓死我了。”

    “东西没丢就好。”

    蓁儿忽然想起什么,打开衣柜翻找起来,“呀,这里的银子不见了。”

    “几两银子丢就丢吧。”

    蓁儿小声嘀咕:“平时不舍得花,丢了还不心疼,也不知是真大方还是假大方。”

    靳松端着一个粗瓷大碗来到屋外,里面盛着半碗白面面,另一手拿着半瓢水。他在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脚印前蹲下,往碗里倒了一些水,用筷子搅和几下,倒在脚印上,须臾间,那白色的液体就凝固成了一个坨坨。靳松不急不慌,耐心地等了一小会儿,把那坨坨拿起来,反过来看,上面是一个清晰的鞋印!

    哇,太神奇了!

    “看,这就是那个陌生人的脚印,”靳松眯着眼睛,仿佛通过这个坨坨看到另一个空间:“这是一双普通人穿的绿梁青布鞋,此人体重不超过一百一十斤,偏瘦,是个矬子,身高不足五尺,嗯,还有点外八字,走路鸭子步……”

    蓁儿惊诧得合不拢嘴,靳大哥简直神人也!

    看着蓁儿大惊小怪目瞪口呆的样子,靳松淡然一笑,说道:“我告诉过你,我的眼睛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这下你信了吧。”

    靳松说的是实话,后世的时候曾经报名去参加《最强大脑》节目,通过了节目组的审查,就在准备前去录制的前几天突然出了事,抱憾终生。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一期专门的“码踪”学习班,得到高人的指点,更是如虎添翼,任何蛛丝马迹都难逃他的眼睛。

    “那个坨坨是怎么回事?”

    “这东西叫石膏粉,是一味中药,其特点是遇水后快速凝结,所以,用它来复制人的脚印很合适。”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蓁儿眼中满满的惊讶与敬佩。

    “哥就是个天才,没办法。你不要太崇拜我,我会骄傲的。”靳松不想解释,也解释不清,只好以此搪塞。

    “谁崇拜你了?我只是好奇而已。”蓁儿白了他一眼,这人哪儿都好,就是说话太刻薄,好好的一个茶壶,偏偏坏了嘴。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次虽然没丢什么东西,但既然有这次,就还会有下一次,我们不得不防。”

    “靳大哥,你说会不会是钱世澄?只有他知道咱们的住处。”

    “这个脚印肯定不是他的,但不能排除嫌疑。仅凭他来过咱们家而怀疑他理由不大充分,这个小县城只有人口还不到一万,要想知道咱们在哪儿住太容易了。咱得把这些东西重新藏起来,有备无患。”

    靳松找来一个坛子,把包有圣旨和钦差大印的油纸包放进去,在坛口上封上油纸,用绳子捆牢。然后,二人在院子里的一棵丁香树下挖个坑,把坛子埋了起来啦,把上面的土抚平,看不出任何痕迹。

    蓁儿从心里佩服,这个方法比藏在炕洞里好上不知多少倍,神仙也别想找到,就连房子失火都没关系。

    靳松嘴角一挑,坏坏地一笑:“是不是特别想给我磕个头啊?”

    “美得你!呸。”

    这丫头越来越放肆。

    这就对了,靳松就愿意看到她这样。

    清朝的女人太不幸了,不单是脚被裹住行动不便,思想和意识更是被牢牢地禁锢着。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男轻女的习惯,明清两朝更是把这个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到了极致,《女儿经》、《列女传》等“妇女必读”像一条条绳索把女人束缚起来,画地为牢不得逾越。所幸,靳松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女人——应该叫女孩更为恰当——受到的毒害并不深,天性未泯,竟然还是个“大脚怪”!这无疑是个稀有的物种,必须倍加珍惜、呵护,决不能让她去重蹈别人的覆辙,上演人间的悲剧。

    只有一个问题,天足的女人在大清是难找婆家的,只能下嫁给那些贩夫走卒、轿夫仆役之类的。

    蓁儿却全没拿这当回事,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一个不好就要成为大龄剩女了。

    靳松哑然失笑,皇上不急太监急,人家都没着急你跟着瞎操哪门子心?

    回到正题。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是普通的窃贼还是有别的目的?普通窃贼到不可怕,大不了损失几两银子。如果是有别的目的,那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有人察觉了我的真实身份?奔着那圣旨和钦差大印来的?不可能,这不太可能。

    排除了前两个,就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李虎在怀疑自己,却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派人来摸摸底,如此说来,这钱世澄倒是真有可能是李虎一伙的。

    “嘶”,靳松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真是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世澄的演技也是没谁了,在后世当个影帝绰绰有余。

    钟鼓楼的墙根下,七八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叫花子在晒太阳。靳松身上背着一块贴着纸的木板,手里拿着几个馍走过来,给每个人发了一个,一个个乌黑的爪子伸出来把馍接过去,张嘴就要下去一大块。

    靳松蹲下来,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问道:“你们可曾见过一个矮个子的瘦男人,走路有点鸭子步?”

    几个叫花子想了想,摇了摇头。其中一个似乎想起了什么:“这个人我好像见过。”

    另外一个人也说:“我想起来了,我也见过,就在集市上。”

    靳松从身上拿下那块木板,从口袋里拿出一根木炭条,“你们说说,他长得什么样?”

    “嗯……尖嘴猴腮外加鼠眼,眉毛稀疏……”

    “塌鼻子,招风耳……”

    “还有缺一颗门牙,两撇小胡子……”

    ……

    靳松用碳条在纸上快速地勾勒,很快就描绘出一个大致轮廓,然后根据叫花子的描述做进一步修改,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像跃然纸上。

    “是他!就是他!”

    两个叫花子异口同声。

    靳松掏出一个铜钱,每人发了两枚,叮嘱道:“记住这个人,再看见的时候跟住他,看他住在哪里,回头告诉我,赏银五两。”

    “赏银五两!”

    叫花子们下巴差点掉地上。

    一个年岁大一点的站起来,招呼道:“发财的机会来了,还愣着干什么?走了。”

    叫花子们一哄而散。

    蓁儿从未见过这么画像的,既不是工笔也不是写意,用一块木炭就把人给画活了!

    她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靳松,似乎要在他的身上仔细地搜索一遍,看看他到底还有多少没露出来的本事,这家伙好像没有什么不会的东西。

    “靳大哥,你这叫什么画法呀?”蓁儿禁不住好奇。

    “这叫素描,是欧罗巴传过来的一种绘画技法。”

    “不会又是跟那个传教士学的吧?”

    “嗯。”幸亏有个传教士这个挡箭牌,要不靳松还真不好解释了。

    “夷人绘画和我们为什么不一样呢?”

    大清人把那些“尚未开化”的外国人都称为“夷人”,带有明显的轻蔑和鄙视。

    靳松略微沉吟道:“呃,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科学技术是什么鬼?”

    跟她说话比和幼儿园小盆友说话都费劲,一句话得用十句话来解释。

    “嗯——,就是所谓的‘奇技淫巧’。”

    乾隆皇帝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称为“奇技淫巧”加以排斥,结果导致中国和西方拉开了距离。

    “‘奇技淫巧’和绘画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比如这幅画像为什么看着更像真人?因为它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明暗关系画出来的,看上去更有立体感,这涉及到解剖学和物理学,而我们中国的绘画是不讲究这些的。”

    “从哲学的角度讲,中国的绘画强调的是主观意识,我怎么想就怎么画,而西方绘画强调的是客观存在,你是什么我就画什么。”

    蓁儿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不明觉厉,她弱弱地问道:“萧大哥,这个画法能教教我吗?”

    “好啊,从明天起我就教你画画,束脩嘛,先欠着吧。”

    “靳大哥,还有件事。”

    “说。”

    “那青蛙到底为什么比树跳得高?”

    “哈哈哈,还没忘这事呢,过去的事了,算了吧。”

    “不行,你不告诉我我晚上都睡不好觉。”

    “真想知道?”

    “想。”

    “那你听好了,为什么青蛙比树跳得高?因为树——不——会——跳,哈哈……”

    “这么简单啊!”蓁儿如梦方醒,“嗨,这么简单都没猜出来,我真是……我是不是特别笨呀?”

    “你不是特别笨……”

    “那是什么?”

    “是笨的特别!”

    “你真坏!”蓁儿挥拳就打,被靳松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