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惊梦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脑筋急转弯

    钱世澄见师父被吓成这样,大声质问:“你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蒙面人狞笑,“哼哼,想要命就乖乖把钱掏出来。”

    靳松哆哆嗦嗦地掏出几两银子捧在手里:“都在这儿呢,你拿去。”

    蒙面人伸手拿走银子,用刀指着钱世澄:“还有你。”

    钱世澄也把身上的银子掏出来给蒙面人,把靳松扶起来。

    蒙面人把银子揣起来,并没有走的意思,而是走到靳松跟前,用手托着他的下巴,发出几声淫笑:“哼哼,不错的一个细皮嫩肉的小白脸呀。”

    钱世澄挺身把靳松挡在身后,喝道:“别碰我师父!”

    “啪”的一声,蒙面人抬手一巴掌打在钱世澄的脸上:“我今天就要碰碰你师傅,怎么了?我还要尝尝鲜呢,哈哈……”

    靳松一想:“坏了,这是要**吗?大清人有这种爱好吗?”

    钱世澄捂着火辣辣的脸:“士可杀,不可辱!要碰我师傅,先杀了我!”

    “杀你怕脏了我的刀。”蒙面人一脚把钱世澄踢倒在地,身后那个人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把他打得“呜嗷”直叫。靳松冷眼观瞧,假装求饶。

    “邦邦邦……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邦邦……”更夫的梆子声传来。

    蒙面人说:“打更的来了,撤。”两道黑影一闪,瞬间消失在黑暗中。

    钱世澄被打得不轻,仍然惦记着靳松:“师傅,你没事吧?”

    靳松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这个徒弟对自己还真是真心实意,不像是装出来的。但是那两个劫匪很奇怪,黑灯瞎火的,怎么看出我是小白脸?还有,既然想劫财就没必要伤人性命,哪有上来举刀就砍的?看来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定是有别的目的。

    钱世澄休养了几天,身上的伤基本痊愈,只是眼睛还有点乌青。为了表示谢意,靳松请他到迎春楼,茉莉和蔷薇作陪。

    靳松十分诚心地感谢钱世澄,接连敬酒。师傅敬酒,徒弟不敢不喝,钱世澄酒量有限,几杯下去就醉倒了,蔷薇把他搀扶到别的房间去休息。

    房间里只剩下靳松和茉莉,茉莉正准备给他弹奏一曲,靳松突然脸上一阵扭曲,表情很痛苦。

    茉莉急忙问:“靳公子,你怎么了?”

    靳松两手捂着肚子:“我,我肚子疼,我要,去趟茅房。”

    靳松急忙跑了出去。

    茉莉望着操起琵琶,指尖拨动琴弦,一曲优美的旋律缓缓流出,一幅水墨淡彩的山水画徐徐展开:暮鼓晨钟中,夕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收起,一轮银盘嵌在当空,一叶扁舟驶来,阵阵丝竹笙箫入耳。两岸青山如黛,如泼墨重彩,水面微波荡漾,如梦如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好一个人间仙境!

    最后一个音余音未尽,靳松如释重负地回来了。

    “钱世澄哪儿去了?去把他叫来喝酒。”

    茉莉福了福身出去,不大一会儿,和蔷薇搀着钱世澄回到房间。

    “世澄弟子,嗝,来,和师傅干一杯。”

    钱世澄摇晃着站起来,哆哆嗦嗦地端起酒杯和靳松干杯,又摇摇晃晃地坐下,屁股歪了一些,险些摔倒。

    忽然,外面有人高喊:“不好,烟馆失火了!”

    嫖客、几女们闻声纷纷从房间里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这迎春楼紧挨着烟馆,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人们纷纷跑到门外观看,只见烟馆的后院冒出滚滚浓烟,

    劲松和钱世澄不顾外面吵吵嚷嚷,继续喝酒,一直到半夜才散去。

    烟馆库房被烧,一百多斤鸦片付之一炬,李虎损失近千两银子,这还只是进价,若是卖出去何止两倍、三倍的利!

    经过现场出席查勘,李虎确认是人为纵火。

    谁特么干的?

    赌场被砸、烟馆被烧,这是有人故意和我过不去呀,李虎眼睛都红了。

    他第一个怀疑对象是靳松,可是钱世澄说失火的时候靳松正在和自己喝酒,不具备作案时间。

    李虎不甘心,在现场反复勘察,希望能发现点蛛丝马迹。

    烟馆紧挨着迎春楼,中间只有一个约七八尺宽的胡同,胡同两边是将近一丈高的高墙,别说是靳松没有时间,就算是有时间也翻不过这两道墙,现场发现梯子之类的工具,除非他会飞。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李虎摇头。

    “靳松可曾离开过房间?”李虎恶狠狠地盯着钱世澄。

    “离开过,不过须臾便返回,一曲尚未终了。”钱世澄对这个面带杀气的舅丈人有点发怵。

    靠近迎春楼一侧的墙边,一棵几丈高的槐树巍然耸立,枝干遒劲。

    李虎看了看大树和两边的高墙,摇摇头,没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晚上,靳松和蓁儿吃完晚饭,在院子里乘凉。院子里放着一个小桌,蓁儿沏好了茶水,给靳松斟上。

    “这个月的伙食费花了多少了?”靳松问。

    “还不到一贯。”

    “哦?”靳松挺惊讶,点头赞许道:“不错,挺会过。”

    “你经常不在家吃,我一个人好对付,不花几个钱的。”

    靳松一怔,意识到自己忽略这个问题了,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却让人家一天不得超过一百文,不太公平啊。

    “蓁儿,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个人在家也别糊弄,尽量吃好点。这样吧,伙食标准提高一倍,每月贰佰文。”

    “不用了,这样挺好的,胖了又要遭你取笑。”

    “胖点、瘦点无所谓,只要健康就好。不过,你树爬得还是挺灵巧的。”

    “嘿嘿,”蓁儿露出一对虎牙,“小菜一碟。”

    和靳松一起混了一段时间,蓁儿学了一口很溜的俗语、俏皮嗑,这几天又对脑筋急转弯发生了兴趣。前两天靳松给他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说一头头朝北的牛,原地向右转三圈,然后向左转三圈,再向右转两圈,向左转一圈……问,牛的尾巴朝什么方向?

    蓁儿把自己当成牛,拿一个扫把当尾巴,在地上转来转去都转迷糊了,还是没回答正确。

    “那尾巴到底朝哪个方向呀?”她有些抓狂了,央求靳松。

    靳松呷了一口茶水,漫不经心地说:“朝下呗。”

    “朝下?”

    蓁儿猛然醒悟!可不是朝下么,不管它怎么转尾巴永远都是朝下的,嗨,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她沮丧地捶打自己的脑袋。

    她不服:“不行,这个不算,你再来一个。”

    靳松坏坏地一笑:“呵呵,来个简单的吧。”

    “不用,不要简单的,要难的。”

    “那好,我就说了,‘青蛙为什么跳得比树高’?”

    “因为……”她想说青蛙功夫好,马上意识到不对,这肯定是个坑,这么简单就猜出来他就不姓靳了,这家伙脑子里怎么那么多鬼点子?

    蓁儿冥思苦想……

    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劲松和蓁儿上街准备买点月饼、水果什么的,借着过节的机会奢侈一下。两个人平时日子过得挺紧吧,劲松对吃穿这些东西没有过高的要求,过得去就行,另外他也是有意识地改变一下蓁儿,让她适应一下普通人的生活。劲松原本担心蓁儿适应不了这么大的落差,没想到这丫头还真行,粗茶淡饭竟然吃得挺香,从一个朝廷大员家的千金迅速变身成为柴火妞,身上看不出一点官二代的骄、娇之气。

    南大街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小贩们叫卖着五颜六色的水果,人们纷纷驻足讨价还价。

    “蓁儿,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今天你说了算。”

    蓁儿脑子里还想着“青蛙为什么比树跳得高”,心不在焉地答道:“哦,什么都行。”

    劲松是选择控,对挑选东西不大在行,品种越多越不知道买什么好。犹豫不决间,忽听有人叫了声:“师傅!”

    回头看,是钱世澄。

    钱世澄拱手道:“师傅亲自来采购?”

    劲松回礼道:“嗯,顺便逛逛集市,颇为有趣。”心说我不光亲自逛,还亲自吃呢。

    “师傅,我正要找您呢,就遇着了,看来是我们师徒有缘啊。”

    “找我何事?”

    “这不是中秋佳节了嘛,弟子想送点束脩聊表心意,却不知师傅暂居何处,正踌躇中,却与您相遇,岂不是天意。”

    “诶,世澄多虑了,束脩就不必了。”

    钱世澄再次行礼:“师傅今日一定给弟子薄面,否则弟子寝食难安。”

    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长者对一个未及弱冠的后生行弟子之礼,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心,三三两两的人围拢过来瞧新鲜。

    “啧啧,这徒弟怎么又老又丑,老师却是年轻英俊,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也,自古师长生幼才符合天道人伦,岂可反其道而行之?”

    “许是徒弟少年老成,师傅返老还童也未可知。”

    “……”

    劲松不想成为人们聚焦的中心,须及早抽身,答应道:“既如此,就让你破费了。”

    劲松把自己的住处告诉钱世澄,和蓁儿继续闲逛,既然有人要送礼,就不用花钱再买了。

    “靳大哥,你怎么收了这么个徒弟?”蓁儿显然对钱世澄有点不屑。

    “怎么了?”

    “又老又丑。”蓁儿撇着嘴。

    “呵呵,老、丑怎么了?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是人的美德,与年纪、相貌何干?”

    “哎,要不然我也拜你为师得了,我跟你好好学学。”

    劲松乜了一眼:“先把束脩拿来。”

    蓁儿跨步站在劲松对面:“你什么意思?他的束脩你不要,为什么单要我的?”

    劲松笑道:“跟你开玩笑,你的银子就是我的银子,跟你要束脩还不是羊毛出在‘狗’身上。”

    “不对,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蓁儿纠正。

    “我属狗,不属羊。”

    “扑哧”蓁儿乐出了声,露出两颗虎牙,这话这么说倒是很风趣。

    “蓁儿,真正想学习的话不必拘泥于形式,拜不拜师其实并不重要,咱们现在这样挺好,你随时问什么都可以,要是行了师生之礼我整天端着个师长的架子,多累呀。”

    蓁儿点头:“嗯,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