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八十一章 帝前对质

    乾清宫御书房中,朱翊钧端坐皇位上拿起一份奏疏看向陈子轩吩咐道:“朕想知道朝鲜眼下局势,爱卿就从如何接收咸镜道开始说起吧。”

    “臣遵旨”陈子轩如实回道:“回皇上,臣进攻咸镜道之际,朝鲜领相柳成龙前来与臣商议助朝鲜收复西京平壤府之事。当时咸镜道尽为倭奴第二军团加藤清正部所陷,臣得知倭军企图假道建州攻我大明辽东,臣未答应朝鲜领相柳成龙出兵助朝鲜收复西京平壤府。

    柳成龙与臣商议欲献咸镜道与国朝求国朝援兵,臣担心倭军若是攻入建州,与女真蒙古各部勾结,对我大明大大不利,故臣擅自做主提前出兵咸镜道。”

    “倭军假道建州攻我大明辽东”朱翊钧听着陈子轩的话深感震惊:“没想到倭国竟有此等筹谋,若非爱卿及时出兵咸镜道,恐倭军已攻入建州女真,蒙古各部也会蠢蠢欲动,万幸爱卿击败倭军,收复咸镜道,如今也属朕之安东左右两卫。”

    朱翊钧又吩咐道:“爱卿接着说”

    “臣收复安东两卫之地,马不停蹄赶至义州牧与辽东杨总兵商议出兵援朝事宜,举荐东海公司为大军运输粮草辎重,东海公司在南直隶苏州府购买粮食,可以减轻入朝大军粮食损耗,节省人力物力,杨总兵欣然接受,杨总兵更接受臣建议渡江入朝指挥入朝大军作战。

    怎奈副总兵祖承训急功近利,不待臣大军赶到,连夜冒雨出兵攻打平壤,中了平壤倭军第一军团总大将小西行长诱敌入城之计,国朝大军人马在平壤城中遭到倭军铁炮手从民居中袭击,国朝大军火器皆因雨水淋湿无法使用,损失惨重撤退出城,连夜大雨,平壤城外泥淖积水,国朝将士撤退至城外陷入泥淖。

    臣在祖副总兵连夜出兵平壤后得报,急速行军赶去会合。正当臣大军赶至时,国朝大军正遭倭军围攻,臣率安东右卫及女真各部兵马立即突袭击溃倭军,救下千余国朝将士,不少将士皆受重伤留在臣军中养伤。”

    “好一个急功近利,致使我大明兵败平壤。”朱翊钧当下龙颜大怒,祖承训的奏疏中将战败的责任推给了陈子轩和朝鲜军队,和陈子轩、陈矩的奏报完全不同,更让朱翊钧疑惑不解的是朝鲜军队临阵背叛之事:“爱卿可知朝鲜军队袭击我大明军队究竟是何原由”

    “回皇上,助倭军袭击国朝大军正是朝鲜伪军,受倭军指挥,臣此番进京献俘阙下,战俘中有不少朝鲜伪军将士。”陈子轩见万历帝龙眉微皱,明显是不满朝鲜出了这么多伪军。

    朱翊钧问道:“爱卿先说说倭国之事”

    “臣遵旨”陈子轩将日本战国时期从织田信长时代说起,详细解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的崛起之路及日本国内形势:“丰臣秀吉统治下的倭国其实并非铁板一块,据臣与陈矩公公安派锦衣卫打入倭国国内密探传回谍报分析,丰臣秀吉形式上统一倭国后,从大名中挑选势力强大五人组成‘五大老’助其治理倭国,五大老分别是:内大臣德川家康、大纳言前田利家、中纳言毛利辉元、中纳言小早川隆景、中纳言宇喜多秀家。

    丰臣秀吉任命有才干的亲信谋臣组成‘五奉行’负责实际治理倭国,五奉行分别是: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另外还有‘三中老’负责五大老与五奉行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三中老分别是:生驹亲正、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这些都是倭国朝中人物,此外还有被丰臣秀吉击败不得不臣服于丰臣秀吉统治的大名,比如势力最大未能进入丰臣秀吉权力核心的萨摩藩大名岛津义久,以及不服丰臣秀吉的伊达宗政、长宗我部元亲等。

    据锦衣卫密探打探到的谍报分析,岛津氏很有野心,一直想统一九州,却因丰臣秀吉崛起后被击败,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兄弟手下有不少我大明海外子民,臣以为可以加以利用,从倭国内部着手让丰臣秀吉政权分崩离析,侵朝倭军将会不攻自破。”

    朱翊钧听着陈子轩详细解说日本纷乱的政局,似乎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幻大王旗。朱翊钧对陈子轩提出从日本内部下手,分离丰臣秀吉政权,这到是一手妙棋,只可惜似乎很难办成,当下问道:“爱卿可有十足把握”

    “十足谈不上,不过臣至少有五成把握。”陈子轩可不敢打包票,把话说死了,完不成任务怎么办,那不是找死吗?我又不是傻逼。

    朱翊钧很心动,能以最小代价搞垮日本丰臣秀吉政权那是再好不过,打仗是需要花银子的,大明朝廷的税收有限。好在张居正搞改革一条鞭法后赋税有所增加,但是张居正改革的大好局面已经被朱翊钧亲手推掉。朱翊钧很自负,认为他比老师张居正干得会更好,哪知想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朱翊钧干不出丰功伟绩名垂千古的政事,不过却在军事上大展拳脚。

    “此事容朕考虑”朱翊钧不会立即拍板,如此重要之事需得思虑周详。

    “臣遵旨”看来很有希望,只要搞垮了丰臣秀吉,接着再搞垮努尔哈赤,自己的安东右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启禀万岁爷,东厂提督张鲸求见。”一名宦官在御书房外禀道

    朱翊钧吩咐道:“宣”

    张鲸弓着高瘦的身子活像一只大虾进御书房来伏地跪拜高呼道:“老奴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翊钧看向张鲸问道:“你有何事”

    张鲸禀道:“启禀万岁爷,老奴刚得报陈都督有不少违法乱纪之事,特来向万岁爷禀明。”

    “嗯”朱翊钧龙颜微变,看向两人,见陈子轩面不改色,问道:“陈爱卿忠心为国,可不许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朱翊钧是对陈子轩有不满,但是陈子轩为朕医治足疾缓解了痛苦,有大功于朕。以他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干些违法乱纪之事实在是太过正常,如若不然那还真是有问题了,你张鲸干的违法乱纪之事还少吗?害朕跟着你挨批斗,朱翊钧倒是想看看这两人如何回话。张鲸是一条恶犬,忠犬,当初帮着朕赶跑了大伴冯保,阻止了张居正的改革,他和亲信干的那些事,有不少是看朕脸色行事。

    “老奴不敢”张鲸见皇上对陈子轩的态度令自己难以揣摩,当即禀道:“启禀万岁爷,陈子轩勾结东海公司假借购买军粮,实为夹带各种货物出海贩卖谋利,陈子轩拥兵海外,图谋不轨,老奴得报:我大明与倭国停战议和达成后,陈子轩手下突然出兵北上平壤,意图自立海外,陈子轩手下兵马众多,万岁爷明鉴。”

    朱翊钧听得龙颜大变看向陈子轩问道:“陈爱卿,你有何话可说。”

    这死阉货手下东厂番子真他娘无孔不入啊,陈子轩本就心虚,加上皇帝朱翊钧这一问更是吓得不轻,自己是太嫩了点,慌忙伏地跪拜辩解:“皇上,臣冤枉啊,东海公司确有贩卖粮食、茶叶之类货物,可那都是卖给入朝大军,偶尔也会贩卖给朝鲜人,臣念及东海公司为国朝运送粮食,节省不少钱粮份上不予追究,毕竟东海公司也需要盈利方才能得以生存。

    厂公说臣拥兵海外,图谋不轨,意图自立,分明就是无中生有之事,蓄谋诬陷臣。臣对大明,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圣明天子,自会还臣一个清白。”陈子轩很清楚东海公司干的那些事是瞒不下去的,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坦白从宽,以示自己忠心耿耿,当然该隐瞒的还得隐瞒,尤其是与日本的商贸,那可是大罪,大明朝如今正与倭国开战,本就对海岛上的那帮矮矬子不待见。

    张鲸没想到陈子轩对东海公司的事居然主动承认,但却对拥兵海外,图谋不轨,意图自立之事抵死不认,更是指责咱家诬陷。咱家要是没有根据会平白无故敢在皇上面前当面告发你吗?“万岁爷,东厂人马亲眼目睹陈子轩手下水师战船突然北上进入大同江,

    陈子轩又派出一路人马赶赴平壤,万岁爷,这难道不是图谋不轨吗?陈子轩拥兵海外不下五万余,意图仿效虬须客在海外扶余国杀其主,自立为王,万岁爷明鉴哪。”

    朱翊钧龙颜颇有不悦看向陈子轩责问道:“你作何解释”

    “皇上,臣冤枉啊。”陈子轩大呼喊冤,确实够冤,被手下玉江两弟兄坑惨了:“启禀皇上,臣身为征倭总兵,军中兵马多为朝鲜、女真部落兵马,国朝将士不过三千人马,臣如何拥兵海外。朝鲜军队每次作战皆贪生怕死,敷衍了事,一战即溃,不听号令。

    臣如何能令其为臣所用,何况还有朝鲜领相都元帅随军统领,朝鲜文武会任由臣图谋不轨吗?臣恳请皇上下旨罢免臣安东右卫指挥使一职,省得有人说成意图自立海外。”

    陈子轩义愤填膺越说越激愤,更是摆出一副愤青作风,似乎要上去胖揍张鲸一顿,但却不敢稍有动作,见皇帝朱翊钧盯着自己,自是清楚重点是玉山两兄弟出兵平壤企图将李氏朝鲜朝廷一锅端了:“至于臣手下兵马出兵北上大同江一事,不过是为了尽快促成我大明与倭国达成停战议和,臣不得不做出撤军姿态,好让倭军打消疑心,配合沈游击与倭国谈判,停战议和期间还发生许多事。”

    朱翊钧对陈子轩的解说深感满意,还请求朕下旨罢免他安东右卫指挥使一职,朱翊钧基本上是相信了,但却对张鲸的东厂人马在朝鲜刺探军情很满意,但是不是非常满意,不去多打探倭军谍报,却一门心思用在自己人身上,朱翊钧盯着张鲸怒喝:“张鲸,你有何话可说。”

    “万岁爷,老奴也是得东厂手下禀报,还有锦衣卫右都督李如祯也向老奴禀报此事,老奴不敢稍有怠慢,特地赶来向万岁爷禀明。”张鲸额头冒出粒粒汗珠,陈子轩这小子那张嘴当真是巧舌如簧,莫非当真是如此,难道是他故意设计坑骗咱家上当,当真是好心机,好算计哪,咱家低估了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了。

    朱翊钧怒喝责骂道:“你误解陈爱卿,事出有因,此次朕不予怪罪,不可再有下次。”

    “老奴谢万岁爷开恩”张鲸趴下、趴下、再趴下,一气呵成,看得一旁的陈子轩深感佩服啊,这动作连贯姿势很有难度,不愧是东厂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