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愣头青

    六月十五日,朝鲜君臣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上国天兵出现在面前,辽东参将戴朝弁同游击史儒开始率军渡江,共共计1029名士兵、马1093匹。李德馨已经提前连夜赶回来汇报辽东明军分两梯入朝,首梯由初七日由史儒率领发兵,次梯则是初十日由王守官领兵发兵。

    陈子轩命杜亮率一千安东军随柳成龙先行一步,自己随后赶来。

    田英派人送来一封急报,北海公司所在地舒穆禄部落遭到海东女真部落袭击,具体是哪一部还没有弄清楚,估计就是临近的海东部落,这些部落有很多部落不是女真人,只是被统称为海东女真、野人女真,他们还处在原始社会间断,生产力低下,没有多余粮食,夏食鱼,冬食兽,以其皮为衣,俱系长发,男女不分。

    这群野人的野蛮掠夺性可想而知,驻守在舒穆禄部落的安东军也死伤数百人,最后是被抢走了一些粮食,舒穆禄部落也有损失,舒穆禄部落老首领也不满了,认为这次被袭击都是北海公司运来大批粮食引得这帮野人来抢。

    陈子轩给田英的军令是降服临近的海东女真部落,对于袭击的海东女真部落严惩,对顺从的部落给予优待,用粮食、铁锅和他们交换皮毛,尽量拉拢各部落为我所用。

    田英接到陈子轩的军令,立即组织安东军对临近的那木都鲁、库雅喇、缓芬三部连拉代打,惩罚袭击北海公司的那木都鲁部,直接将那木都鲁部部众打散编入安东军治下各县管理。

    陈子轩田冲父女在朝鲜干出风格,打出光荣战绩,大明辽东巡抚郝杰也是信心爆棚,再次增兵助朝鲜复国,先是命宽甸堡副总兵佟养正派八名飞骑传信朝鲜方面准备明军入朝的粮食,朝鲜王李昖派出领议政柳成龙负责联络明军和征集粮草。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宰相柳成龙接下了,开始到处征集粮草,此时的朝鲜只有平安道安州以北还在朝鲜朝廷控制下,柳成龙为征集粮草可谓是呕心沥血奔走,从平安道百姓口粮中抠出来,当然免不了强行征粮。

    义州城外,陈子轩带着五千安东军在后赶来,柳成龙带着朝鲜十几名文武官员出城相迎。

    陈子轩听闻辽东巡抚郝杰早已派兵马渡江赶来,忙赶去义州城西门外明军大营见史儒。

    一身鱼鳞甲,身躯高大雄壮四十来岁的史儒,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看着迎面打马赶来的一员小将一袭大红飞鱼服,身后跟着数千女真骑兵及锦衣卫、明军,堪称是多民族,多军种大军,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支混编军中还有火器。

    陈子轩打马赶来紧勒马缰握鞭朝着史儒拱手一礼:“见过史游击”

    “原来是锦衣卫陈百户”史儒得报安东军主帅锦衣卫百户陈子轩带着数千人马从惠山赶来,忙带着手下将领出营来见,史儒看陈子轩问道:“听闻陈将军收复咸镜,如今咸镜道已是国朝疆土,功不可陈将军没啊。”

    “史游击廖赞,愧不敢当。”陈子轩问道:“不知巡抚大人发兵多少助朝鲜复国”

    “此事由总兵大人负责,本游击也不太清楚。”史儒看着不远处的一群朝鲜官员都在议论纷纷颇有不满,看向陈子轩问道:“陈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六千”陈子轩见史儒听得很惊讶,忙解释道:“不少是女真部落骑兵,纳殷部,朱舍里部皆愿为国朝效力,助朝鲜驱逐倭奴。”

    史儒看着陈子轩身后的兵马,见朝鲜官员对女真骑兵指指点点,颇有鄙视愤怒之色:“陈将军统兵有方,令女真部落甘愿受陈将军驱使,令本游击自叹弗如啊。”

    “哪里,哪里,都是为国朝效力,爱国不分先后,更不分种族,何来驱使一说。”陈子轩对史儒的观点很不赞同,对身后的女真部落骑兵也宽慰道:“皇上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各部自当为国朝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身后的两部骑兵听着身边的翻译翻译着主帅的话,一个个听得深感满意,主帅没有歧视女真人,不像朝鲜官员和哪员明军将领一样对女真人指指点点,充满鄙视之意。

    四十来岁的朝鲜左议政尹斗寿同一大帮朝鲜官员看着陈子轩带来的不下三千女真部落骑兵朝着一旁的柳成龙问道:“领议政,你为何答应女真部落兵马进入我国,一旦女真人烧杀抢掠,你担当得起责任吗?”

    柳成龙也很郁闷,没想到陈子轩带着一帮女真部落人马赶来,真是令自己始料未及,似乎也不是努尔哈赤手下兵马,忙向气愤不满的尹斗寿表态道:“本官会让上国将领约束好女真部落兵马”

    “上国将领能约束得了女真部落兵马吗?”尹斗寿不相信:“女真人桀骜不驯,贪婪十足,如今进入我国,还不大肆抢夺一番回去。”

    朝鲜群臣都是说的大明官话,这话让陈子轩听到了,陈子轩眉头一皱看向一袭绯红官袍的尹斗寿怒问道:“你是何人,竟敢辱骂本帅麾下将士,该当何罪。”

    “本官朝鲜左相(左议政)尹斗寿”尹斗寿见那员上国小将如此护犊,当下不满道:“本官难道说错了吗?”

    “就是,女真人桀骜难驯,贪婪十足,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朝鲜官员跟着附议道:“还是赶紧让他们回去吧,领议政。”

    陈子轩指着尹斗寿下令道:“来人,给我将这个敌我不分,恶意中伤我军将士之人拿下,重打二十军棍。”

    数骑卫队亲兵翻身下马冲向朝鲜文武官员中,抓起尹斗寿拖了出来,尹斗寿官帽也被弄掉在地,勃然大怒道:“你们好放肆,我是朝鲜左相,你就不怕皇上怪罪你吗?”

    “将军息怒”柳成龙也忙跑过来相劝

    “你敢肆意侮辱本帅麾下将士,天怒人怨,岂能饶你。”陈子轩沉着脸怒喝道:“给我打”

    “啪啪啪”尹斗寿被强行按在地上,二十军棍结结实实打在屁股上,打得皮开肉绽,晕死过去。

    朝鲜官员总算是长了记性,不敢再对陈子轩麾下女真部落骑兵不敬,甚至都远远避着。

    史儒也是一肚子火梅毒方法,刚一渡江,这帮朝鲜官员就催促着出兵攻打平壤,史儒和几名明军将领不同意立即出兵,要等大军主力赶来再出兵,双方为出兵之事为此吵起来,史儒很是不满,又不好大打出手。

    陈子轩可是锦衣卫,锦衣卫那帮人可不好惹,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白的自然是越描越黑,尹斗寿也不看看对方是谁,听说这个愣头青就连李如柏都被他带着锦衣卫打杀逃走,这人太猛了,祖副总兵还想着来朝鲜收拾他呢?

    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就连朝鲜左相都打了二十军棍,朝鲜左议政多大的官,可是大名次辅级别的大官,朝廷次辅谁敢打,除非是皇上,这家伙居然真下手了,还打得朝鲜文武一个个都对其惧怕三分,就连朝鲜领相柳成龙也无可奈何,当真是无法无天啊。

    尹斗寿被打得动弹不得抬回城中养伤去了,柳成龙还得坚持迎接明军,陈子轩在朝鲜的名声也传开了,被称之为陈大棒槌。

    柳成龙在一众同僚催促下只好硬着头皮与大棒槌陈子轩史儒两人商议出兵事宜:“还请两位将军立即出兵南下收复平壤”

    “请两位将军立即出兵为我国收复平壤,我朝鲜将士已准备随时出兵。”朝鲜群臣也跟着催促两人立即出兵南下收复平壤

    史儒看向陈子轩问道:“陈将军意下如何”

    “据本帅所知,平壤倭军不下万余,不可盲目出兵,需得大军主力到齐。”陈子轩问道:“大军现在何处”

    “祖副总兵随后赶来”史儒更加担心陈子轩同祖承训两人为了李如柏的事闹翻,那这仗就没法打了:“总兵大人也随同赶来”

    就连辽东总兵杨绍勋到来了,兵力应该不少,陈子轩当下道:“本帅准备渡江前往九连城与杨总兵商议”

    “本游击正要派人渡江向两位总兵禀报”史儒当下朝着身边的两名亲兵吩咐道:“你们也随陈将军渡江如实向两位总兵禀报”

    “小的遵命”两人当下领命

    朝鲜群臣一再要求明军出兵,陈子轩毫不理睬,史儒坚持要等大军主力赶来再出兵。

    次日,陈子轩带着数十名锦衣卫亲兵渡江回九连城。

    九连城千户所衙门此时已经被赶来的副总兵祖承训占据,祖承训得报朝鲜群臣一再要求史儒等将领出兵,又得知陈子轩打了朝鲜左相,这愣头青太牛啊,连朝鲜左相都敢打,不就是仗着自己是锦衣卫吗?哼,敢得罪李家,你小子是在作死。

    祖承训前来时就得到李如柏暗示,在战场上神不知鬼不觉弄死那小子,替二公子出口恶气。祖承训是李家家将出身,跟着李成梁混出来,自然将二公子的话记在心上了。

    九连城千户所分所还是原来的那坐宅院中,陈子轩带着手下锦衣卫及亲兵进了院子中翻身下马向迎出来的曹千户单膝跪拜见礼:“卑职参见千户大人”

    “秀才不必多礼,快请起。”曹千户带着十几名锦衣卫大小特务迎出来扶起陈子轩道:“本官听闻你在朝鲜混得风生水起啊,听说你带兵打败了倭奴,收复了咸镜道,指挥使大人、千户大人可是对你青睐有加啊,随本官客厅说话。”

    “卑职遵命”陈子轩跟着曹千户进客厅来

    客厅中,曹千户高坐上位看向端坐左下方的陈子轩问道:“秀才,听说你和田英手下兵马众多啊。”

    陈子轩向曹千户详细解道:“回千户大人,卑职手下兵马有朝鲜人、女真人、还有其余各族人马,稍有不慎还会出大乱子,就拿昨日朝鲜左相尹斗寿出言侮辱卑职手下女真部落骑兵,险些酿成大祸,卑职不得已下令罚了尹斗寿二十军棍,方才平息女真部落骑兵众怒,否则稍有差池,恐怕会祸及朝鲜,卑职擅自做主,……。”

    曹千户也听说了陈子轩棒打了朝鲜左相尹斗寿,似乎不以为然道:“此事可大可小,如此说来还是你力挽狂澜救朝鲜与兵祸危机,只是女真部落兵马桀骜难驯,稍有差池还会惹出乱子,你可要万分小心,别让把柄落在别人手上,尤其是李家人正在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对付你。”

    “卑职谢千户大人厚爱”陈子轩忙起身单膝跪拜相谢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见外。”曹千户提醒道:“只是我们锦衣卫中也有李家人身居要职,你可要当心啊。”

    “卑职谨记在心”陈子轩一副问心无愧道:“卑职行事光明磊落,又岂会怕了李家人,若非李家人恣意生事,卑职有何必去招惹他们。”陈子轩不后悔得罪李家人,既然都得罪了,对方已经开始报复,自己自然不甘示弱。

    “还是小心为妙,万不可大意。”曹千户叮嘱道

    “卑职定当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