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谁来指挥

    辽东总兵杨绍勋赶来亲自坐镇九连城,总理统筹调度大军入朝作战一切后勤粮草辎重,入朝指挥官为副总兵祖承训。

    自从辽东巡抚郝杰及辽东锦衣卫千户王耀上奏朝廷,陈子轩准备出兵收复日军占据的咸镜道,万历帝看着奏折深感吃惊,一个刚从普通锦衣卫一路猛升至锦衣卫百户的陈子轩竟然提出收复咸镜道,加上朝鲜使臣同时献地求援,万历帝感觉到有些不同寻常,根据东厂厂公张鲸的汇报陈子轩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愣头青,居然敢在辽阳城带着锦衣卫打杀李如柏。

    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连辽东李家都敢惹,万历帝朱翊钧对陈子轩的评价是一介莽夫愣头青,行事不计后果,也只有这样的愣头青才干得出不着边际的事来。陈矩从朝鲜赶回来汇报朝鲜义军不下两三万,陈子轩和田冲两人在义军中威望甚高。

    当看到辽东巡抚郝杰及辽东锦衣卫千户王耀两人联名奏报陈子轩同田英两人出兵大败咸镜道日军,请求朝廷设置卫所管理,朱翊钧一时又惊又喜,这个愣头青行事当真是令朕意想不到,明明不可能的事他却做到了。

    如此开疆拓土大功,大明朝廷满朝文武听闻后都欣喜不已,还有人上疏为陈子轩田英二人请封赏赐,万历帝看着陈子轩的详细奏报中提到咸镜道太乱,到处都是反民,朝鲜官员将领都被反明打死杀死,甚至还有反民通倭,会宁县官吏居然造反将两位王子绑了献给倭寇。

    这简直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不,那不是刁民,是反民。难怪朝鲜君臣乐于献地求援,那简直就是块烫手山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万朱翊钧是不会见那帮让自己不好过的大臣,而是通过身边陈炬一帮宦官宣读谕旨与他们沟通,通过文武百官的建议,朱翊钧准许设置卫所管理咸镜道,对于动荡不安的咸镜道似乎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在女真部落设置世袭卫所制度。

    朱翊钧派陈矩再次出京公干,前来辽东宣旨。

    九连城锦衣卫千户所分所衙门大堂中,陈矩双手拿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陈子轩、田英领兵收复咸镜道,为大明开疆拓土,功勋卓著,……今在咸镜道惠山、茂山、会宁、稳城、清津、吉州及徒门河、合兰河一带设安东左右卫,敕封陈子轩安东右卫指挥使,世袭罔替,加封陈子轩锦衣卫左都督,赐蟒袍。敕封田牛汉、马武为安东右卫指挥同知,敕封刘忠、郑昊、熊平安东右卫指挥佥事,……,钦此。”

    田冲也被封为安东左卫指挥使,世袭罔替,却是分到了最好的咸兴府、永兴郡、洪原咸镜道南部一带。陈子轩颇感不公平,也不知道万历帝是怎么想的,居然将自己发配到苦寒之地当个世袭卫指挥使,说不好听就跟部落酋长差不多,我不想当野人。

    陈子轩接了圣旨,领了安东右卫指挥使牙牌、官印,三呼皇帝万岁完事,看向风尘仆仆的陈矩倍感亲切道:“公公一路车马劳顿受苦了”

    “陈都督,皇上还有谕旨。”陈矩看着伏地跪拜的一众锦衣卫吩咐道:“还不都退下”

    “卑职等遵命”曹千户忙带着一众大小锦衣卫退出去,对陈子轩从一个小小锦衣卫才多久就爬上了锦衣卫左都督,虽然左都督是虚职,足见皇上对其有多赏识器重,还是安东右卫世袭指挥使,我的乖乖,子孙都跟着享福啊,就连田冲那莽夫都跟着成了安东右卫世袭指挥使,我怎么这么蠢啊,大好事都让给了这两人,看看陈公公对秀才那神情,真是羡煞我也。

    客厅中,陈矩正传达万历帝朱翊钧谕旨:“陈子轩,朕命你与田冲为朝鲜复国,但有所需,上奏与朕知道,……望卿不辞辛劳为国效力。”

    “臣谨遵皇上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子轩伏地跪拜高呼

    陈矩忙扶起陈子轩道:“本家的,快起来吧。”

    “谢公公”陈子轩看向陈矩问道:“公公回京后可是已有封赏”

    陈矩笑容满面和蔼可亲道:“还多亏了本家的让咱家也跟着立了大功,托本家的福,咱家如今也是司礼监秉笔,还时常替皇上过问谍报事务。”

    “恭喜公公啊,这往后说不准东厂厂督一职也非公公莫属。”陈子轩忙向陈矩恭贺

    “哎”陈矩面有愁容,叹息一声,向陈子轩说道:“可别说了,咱家如今多遭人记恨呢?万岁爷宠幸咱家,可有人不高兴那,咱家也是小心使得万年船,不敢稍有大意。”陈炬向陈子轩诉苦:“自从咱家在朝鲜立下功劳后深得皇上宠信荣升司礼监秉笔,还时常替皇上过问东厂事务。东厂厂公张鲸他就不满了,张鲸是啥人啊,冯保就是被他整到南京养老去了。”

    陈矩不敢得罪张鲸,张鲸自然也不敢明目张胆动手脚,主要是皇上通过陈矩掌握了解朝鲜前线抗倭的很多有价值情报,这些情报张鲸根本就不了解,都是陈子轩派人送给陈矩:“本家的,最近可有倭奴重要军情,本家的可有信心为朝鲜复国。”

    “不敢欺瞒公公,倭军不下十余万,仅凭我们安东两卫恐怕难以助朝鲜复国。”陈子轩很担心道:“也不清楚辽东总兵带来多少兵马”

    “咱家随杨总兵前来倒是询问过,杨总兵一共带了近五千兵马,不过有一千余人马需运送辎重粮食。”陈矩问道:“安东两卫有多少兵马”

    “安东两卫最多两三万人马,还有不少女真人。”陈子轩问道:“我打算上奏朝廷在安东移民实边,否则安东难以守住,还请公公向皇上禀明此事。”

    “咱家自当如实向皇上禀明实情”陈矩又问道:“咱家想知道本家的对此次与倭军作战可有方略”

    “方略嘛,还没有。”陈子轩最担心的是各路人马号令不已,当下问道:“公公,皇上可有旨意命何人领兵作战。”

    陈矩也不太懂军事:“皇上准许辽东巡抚出兵朝鲜,至于何人领兵则由辽东巡抚郝杰做主。”

    这可不太妙,郝杰派辽东总兵杨绍勋领兵前来,自己得知杨绍勋不会亲自带兵入朝指挥,陈子轩当下道:“公公,杨总兵不亲自指挥大军入朝作战,而是派副总兵祖承训领兵攻打平壤,实不相瞒,我与李如柏有嫌隙,祖承训是李家家将出身,我担心无人统领大局,不如公公做监军,督率大军作战,谅祖承训也不敢恣意生事。”

    陈矩一听陈子轩这话也有些担心,真要是两人闹内讧,这仗就没得打了,还如何助朝鲜收复平壤,陈矩有些为难道:“咱家可没有皇上旨意监军啊,此事不妥吧。”

    “公公无需言明监军,而是观战。”陈子轩在一旁抓耳挠腮半响想出对策:“最好是杨总兵能亲自指挥”

    “如此甚好,咱家同本家的去见见杨总兵。”陈矩起身出客厅

    陈子轩立即换上大红四爪蟒服,腰系玉带,跟着走出客厅,看得外面的曹千户等人好生羡慕。

    九连城千户所衙门,杨绍勋得知陈矩公公同陈子轩两人联袂而至,看着两人身着蟒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内衙客厅中,杨总兵一身戎装端坐上位看向陈子轩恭贺道:“恭喜陈都督获封世袭指挥使,更是得赐赠蟒服,足见陈都督深得皇上器重有加啊,令本总兵都好生羡慕啊。”

    “总兵大人廖赞,愧不敢当。”陈子轩一脸谦虚,自己未及弱冠之年就被敕封为世袭安东右卫指挥使,更是加封锦衣卫都督虚职,这可是少见的恩宠,能不羡煞旁人吗?

    杨绍勋看向两人问道:“公公与陈都督前来可是有要事”

    “不错”陈矩出声道:“咱家听陈都督言及与李如柏早有嫌隙,又听闻杨总兵准备派祖承训入朝指挥大军作战,恐有不妥,祖承训李家家将出身,杨总兵需得慎重考虑,咱家也只是向杨总兵提议,恐将帅不和,误了国事。”

    “竟有此事”杨绍勋闻言有些惊讶,看向陈子轩问道:“陈都督以为该如何是好”

    陈子轩见杨绍勋没有什么不满:“当由总兵大人亲自领兵入朝作战,安东两卫愿听从总兵大人调遣。”

    杨绍勋很犹豫道:“本总兵要坐镇九连城调度粮草辎重,本总兵接到朝鲜领议政柳成龙派信使来报,朝鲜粮食难以征集,尚不够三千大军作战。”

    “本都督可以为总兵大人解决大军入朝作战粮食,还能确保不会被倭军袭击。”陈子轩佩佩而谈道:“总兵大人可以出银钱让东海公司从江南购买粮食运至安州县,东海公司海船可以进入大同江直达平壤,可保入朝大军粮食无虞。”

    “倒是妙计”杨绍勋为调集粮草辎重很是头疼,从辽阳至九连城的崇山峻岭官道不好走,朝鲜境内更是多山,山路难行,又问道:“不知东海公司粮食需得多少银钱一石”

    “此事本都督也不太清楚,从江南渡海运来,想必是要贵些。”这种事交给妍慧派人去跟杨绍勋的人谈就行了,自己可不是行家,陈子轩自告奋勇道:“本都督当晓以大义,让东海公司为国朝出力。”

    “如此甚好”杨绍勋又问道:“大军辎重是否也可以用东海公司海船运至安州”

    陈子轩一听杨绍勋还有生意,那敢情好,全都替东海公司揽下了:“自是可以,不如以后让东海公司负责大军粮草辎重运送,东海公司海船可以直接将粮草辎重从海州卫运至朝鲜,少了将士翻山越岭护送粮草,会有更多兵力投入作战,总兵大人意下如何。”

    “太好了”杨绍勋决定自己亲自指挥入朝作战,那可是建功立业大好机会,当下又看向陈子轩问道:“陈都督对此番入朝作战有何建议”

    陈子轩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朝鲜地图指着道:“总兵大人请看,这里是平壤,黄海道南北都有义军、安东左右两卫兵马阻截倭军,必要时候切断倭军粮草辎重,打蛇打三寸,必能一击致命,只是我们兵力恐有不足,平壤城不好攻,需得炮火攻城。”

    “本总兵军中有十几门将军炮、红夷大炮,可破平壤城。”杨绍勋胸有成竹,又问道:“陈都督可知道平壤倭寇有多少”

    “不下万余,总兵大人,平壤城中可不是倭寇,是倭军,有不少火绳枪。”陈子轩听着杨绍勋还在坚持是倭寇,照你们如此轻敌打下去,没救了,难怪祖承训吹牛吹上天,根本就没当回事,不就是一群倭寇吗?那是倭寇吗?

    “不管是倭军还是倭寇,本总兵都要攻破平壤城。”如今粮草辎重运输解决了,杨绍勋也想立功啊,陈子轩都被当上锦衣卫都督了,就连手下田冲都成了安东左卫世袭指挥使,能不令羡慕吗?这次一定要亲自指挥作战,否则皇上还以为自己是在拿着手下功劳邀功。

    杨绍勋看向陈矩问道:“公公此番前来可是监军作战”

    “咱家并非监军”陈矩阴阳怪气道:“咱家只是观战,咱家只带着眼睛和耳朵,不会干涉总兵大人和陈都督指挥大军作战。”

    杨绍勋总算是放下心来,生怕陈公公是监军,到时候战场上出面干涉作战,战机稍纵即逝,那可就亏大发了,还有就是这位老公公太会坏好事了,不是他向皇上揭发才怪事了。

    陈子轩同杨绍勋两人商议调集一万五千大军围攻平壤,真正出战的明军不多,不过五千余人,其余都是女真人、朝鲜人,纳殷部、朱舍里部两部落兵马及努尔哈赤派女婿何和礼统领的两千建州骑兵。

    杨绍勋下令田冲切断黄海道小西行长铺设的兵站,配合大军围攻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