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一百章 圣旨到

    ps:不知不觉已经第一百章了,一百章是个里程碑,甲鱼过去十年可能都没有这几个月写的多,写书不易,望大家为我点个赞。

    “舅舅,你念天下义军是一家,可他呢,他当咱们是一家人嘛,十三路义军推举舅舅你为首领,可咱们义军打下凤阳之后,他竟然封自己为古元真龙皇帝,他当皇帝那把舅舅置于何地?”李自成嘴里的那个他自然就是是八大王张献忠,流民军攻下凤阳,张献忠居功至伟,在流民军中的风头一时无两,众人的吹捧让张献忠有点忘乎所以,脑袋一热竟然在朱元璋的祖坟上称帝,这一举动自然惹恼了李自成。

    “如今洪承畴大军逼近,咱们正应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先冲出包围圈再说。”如果说高迎祥心中对张献忠称帝没有芥蒂那是假的,可眼下军情紧急,还不到翻脸的时候,高迎祥心里纵使有气也等日后再说,否则军心一散那这几十万大军不等洪承畴进攻,自己就先乱了。

    “舅舅,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张献忠狼子野心,狡猾无比,若是在突围过程中有私心故意保存实力,更有甚者借官军之手消灭我等,那我们就将腹背受敌,舅舅不得不防啊。”李自成继续苦劝道。

    “你容我想想,你容我想想。”在公与私的面前,高迎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采用李自成的计谋,自然可以借官军之手消灭张献忠的实力,自己在流民军中的地位也更加稳固,可万事有利就有弊,万一事情败露,怎么堵得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舅舅,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咱们这数十万义军就只有一个大头领,也只能有一个大头领,若不趁此良机杀了此人,恐怕以后想杀他可就难了。”李自成沉声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我带主力部队去攻滁州,你带精骑去宿州,务必做好大军的接引工作,另外你可联系曹操,让他在河南起事,掩护我等大军突围,事关重大,你务必小心行事,若到时候有一点差池,提头来见。”私欲最终战胜了公义,高迎祥冷冷的说道。

    “我这就去准备。”李自成见高迎祥最终同意了自己的说法,起身出去准备了。

    凤阳的流民军准备突围,而远在颍州的官军则正准备合围。

    颍州知府衙门的大门外边,增加了许多卫士,分立两行,箭上弦,刀出鞘,明盔亮甲,威武肃静,往日热闹的大街上不见一个行人,显得格外的空旷。

    忽然空旷的大街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数十个骑兵在大街上一路疾驰,颍州城内的大街算不得宽阔,可这数十个骑兵骑术高超,丝毫没有受到地形的影响,虽然只有区区数十骑,可这些人骑马的动作干净利索,整齐划一,这气势不亚于千军万马。

    队伍中间有一人,身着绯服,胸前补着狮子,此人方脸长须,棱角分明,鼻短而大,面相忠厚,典型的山西人长相,但眼角的煞气让人不敢直视,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厮杀,眼睛里积攒不了如此多的杀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洪承畴日夜期盼的曹文诏。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真正的屌丝出身,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十五年前,他作为一个小兵跟着熊廷弼去了辽东,辽东对于别人来说是埋骨之地,可对曹文诏来说确实升官发财之所,十年之间,曹文诏从一个小兵做到了游击将军,他的顶头上司不停地换,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这些上司无不对他称赞有加,不光上司换,他的对手也不停地换,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和这些后金猛人都干过,而且还没跌过分,史书记载他是因功升为游击。崇祯四年,朝廷把曹文诏调回关内征剿起义军,他能在天底下最厉害的满清八旗骑兵手里讨到好,那打起流民军来自然是砍瓜切菜般容易,常常击溃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流民军。因为平定了山西的匪患,山西士绅百姓为他编歌谣称赞说: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洪承畴说他是: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在山西逗留的曹文诏数日前收到了洪承畴的礼物,那就是一柄杀气腾腾的尚方宝剑,当年曹文诏的大老板毛文龙正是死在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之下,曹文诏不是毛文龙,可洪承畴却比袁崇焕更狠,收到礼物之后的曹文诏二话不说,立即整顿兵马赶往颍州,三千铁骑留在城外歇息,而曹文诏不顾一路风尘,立即进城拜访洪承畴。

    洪承畴此时正在知府衙门的签押房内商讨军情,听到亲兵说是曹文诏到了,喜不自禁丢下手中的文书,赶到大门口迎接。

    “属下奉命来迟,请大帅赐罪。”曹文诏看到洪承畴在大门口迎接自己,立即箭步上前跪倒在地,俯首请罪道。

    “文诏快快请起,闯贼猖狂,非将军不能不能办此贼,如今你到了我无忧矣。”洪承畴一把扶起跪在地上的曹文诏亲切的说道。

    “鼠辈猖狂,占我中都,毁我皇陵,实在罪不容诛,我必灭此贼,方可解心头之恨。”曹文诏能从一个小兵升至总兵,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军汉。曹文诏一见面就向洪承畴表了决心,自然是为了消除此前抗命不遵的影响。

    “有文诏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快快进来,咱们合计一下看怎么合兵。”洪承畴仿佛完全不记得此前的芥蒂,拉着曹文诏的手进了签押房。

    曹文诏乃世间良将,洪承畴叫幕僚把整个战场的形势向他细细说明,见曹文诏脸色凝重,洪承畴问道:“文诏,说说你的看法。”

    “大帅神机妙算,属下佩服,只是兵分五路,那咱们的力量也分为五股,任何一路人马单独面对闯贼都处于下风,属下担心若是贼军不去滁州,强行突破一路,那这五路人马中的任何一路至少要拖住闯贼一天的功夫,否则没等大人的援军到来,闯贼就已经跳出包围圈了。”曹文诏的骑兵来去如风,机动能力强,而且战斗力强悍,只要各路守军坚持的了一天,曹文诏就有信心冲垮闯贼的数十万人马。

    “传令下去,各路兵马如果遇到闯贼突围,哪怕是拼至最后一人也要给我守住一天,谁要是敢放闯贼出去,到时候别怪我洪某手里的尚方宝剑不认人。”洪承畴随即对身旁的侍从说道。

    “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纵使闯贼率死党中途折回,别寻生路,亦断难逃出官军手心,另外此番我来的匆忙,只带了随身的口粮,大战将起,请大帅准备好足够的干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文诏这个名将关心的头等大事自然是粮草问题。

    “这点无需你多言,刚好咱们的粮草转运使就在这里,仲明,说说粮草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洪承畴转头对身旁的李奕问道。

    李奕今日刚好来总督行辕汇报粮草征集的情况,有幸见到了传言中的晚明第一猛将,若论长相,李奕是有点小失望的,毕竟史书上把曹文诏描写成霸王再世,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曹文诏常常一人一马把敌军杀的人仰马翻。可眼前的曹文诏经过数日的奔波,满脸风尘,丝毫没有一个千古名将的气势。

    洪承畴的问话打破了李奕的沉思,听到洪承畴询问,李奕上前汇报道:“除了每日往大营内送粮两千石外,属下已经备下了两万石粮食作为应急,一旦粮食供应出现问题,这两万石粮食可保我大军十日之需。”

    “我要的不是大米,而是预制好的干粮。”曹文诏的骑兵来去如风,除了马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根本不会埋锅造饭,只要战事一起,三千多人除了拉屎屙尿,其余的的事情全部在马上解决。

    “属下回去之后立即吩咐底下人赶制炒米,一定在大军出发之前送到曹将军手里。”三千人的干粮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李奕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与其让洪承畴强压下来,还不如自己痛快的答应道 。

    “好,仲明果然是个痛快人,时候不早了,我在后衙备了一点便饭,算是给文诏接风洗尘了。”洪承畴看事情议的差不多了,起身说道。

    能与总督大人共进晚餐,众人自然不会拒绝,纷纷跟着洪承畴来到后衙,见桌子上果然备下了一桌饭菜。

    “来来来,大家不用客气,随意一点。”洪承畴向众人招呼道。

    众人推脱一番之后分宾主坐下,洪承畴乃是一军之主,自然坐在首席,而曹文诏远道而来,还是洪承畴今日宴会的主角,也就安排在洪承畴的左手边,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李奕坐在了洪承畴的右手边。在场的都是人精,虽是一顿便饭,可李奕能坐在洪承畴的右手边,看来这个年轻人很受洪总督的器重。

    洪承畴正要对众人说话,一个亲将匆匆进来,在中军副将的耳边咕哝一句,中军向洪承畴躬身禀道:“请大人赶快接旨。”

    “又有圣旨到?” 洪承畴一脸诧异的问道。

    “是的,已经进了城门。” 中军小声回答倒。

    “看来这餐饭是暂时吃不成了,诸位随我快去迎旨!” 洪承畴起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