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九十五章 招商

    ps:这章有点无聊,不过这章的内容关系到主人公的税制改革,算是主人公走的第一步吧,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大人有办法,那你快说说。”众人被李奕这话撩的心痒难耐,齐声问道。

    “既然大家都想听,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不过说之前还请姚波说说咱们大明朝的盐政,我再接着补充,你看如何?”李奕说完看着姚波。

    “好,既然大人要我讲那我就啰嗦几句了,当年太祖爷为解决“九边”百万驻军的粮饷供给,实施了军屯、民 运粮、开中法三套制度。亦即军士屯种自给,百姓向边镇输纳,商人纳粮中盐办法,习惯上称为屯粮、民粮、盐粮。然而,北部长城一线地处高寒,屯田产量有限。因此,朝廷每年征调北直隶、晋、陕、豫、鲁数省农民将交纳后的粮食运送到指定边镇。但要把数十万石粮食转运到边塞岂是这么简单的,不光妨碍农时而且成本很高,光在路上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洪武三年,山西巡抚将此问题奏报太祖爷,建议皇上通过朝廷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到大同仓交米一石,太原仓交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合两百斤,然后凭盐引换盐运销获利。这样既省运费,又能使边关粮食储备充足。太祖爷觉得此法利国、便民、惠商,下令全国推行。”姚波说完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见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索性又讲了起来。

    “洪武四年制定中盐规则,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户部的招商榜文要求,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地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商人纳米中盐的条例由户部出榜,依军情、粮价、路途、利润酌定。于是各边镇多召商中盐,盐的运销与军需供给有机结合。商人为节省成本,干脆雇农民在边地垦种,就近给军卫仓纳粮,这就是商屯。

    开中法的实质是放权让利。太祖爷突破汉武以来盐铁垄断制度,将官营的盐业专卖权转让给普通商人,用来解决庞大军需供给,此法利国利民,太祖爷不愧为古今第一雄主。

    永乐以后,开中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纳米中盐、纳钞中盐发展为纳银、纳铁、纳麦豆、纳茶马、纳丝绢、纳棉布中盐等十二种,开中法不仅使晋商迅速崛起,而且带动了两淮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若此法能很好的贯彻下去,实在是一部利国利民的好法。”姚波博闻强识,把明中期的盐政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为什么这么好的办法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呢?如今的盐价居高不下,我们老家的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盐,每日只能以卤水度日。”周渤说道此处这气就不打一次来,以前造反一直觉得是皇帝老儿不给自己饭吃,可如今听姚波讲了一通道理,原来太祖爷当年就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接下来就请大人补充了吧。”姚波既然能把明朝盐政的由来讲的头头是道,岂会不知这个良法实行不下去的道理,只是这其中有的东西犯忌讳,由他这个衙门小吏讲出来不合适。

    “既然姚波不敢讲那我就来说两句,盐这个东西说他金贵吧确实金贵,上到天子下到黎民,缺了这个东西这吃饭没味手脚乏力,确实是个好东西,可要说他贱吧,的确贱如尘土,不说别的地方,单说咱们两淮盐场,每年产盐数百万斤,可为什么百姓还是吃不起盐呢?因为朝廷需要银子去支持军队,去维持整个朝廷,故而朝廷绝对不允许食盐降价,所以严格控制盐的流入量。但这么一大块肥肉人人看的眼馋,眼馋怎么办?那当然就得想办法了,许忠,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办?”李奕见屋内没有外人,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索性放开了讲。

    “我啊?我就直接买私盐啊,私盐可比官盐便宜的多。”许忠想了想说道。

    “你啊,充其量就是个私盐贩子,成不了大气候,贩卖私盐多麻烦,咱们大明朝的官员可比许忠聪明多了,也胆大多了,自正德年间起,本为利国利民的开中之法成为了少数官员的敛财之法,宦官﹑勋贵﹑官僚们见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开始依靠手中的权力倒卖盐引,致使边关粮储空虚,盐价虚高不下,边关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抵御外敌,而内地的百姓则花大价钱来买食盐,朝廷没有得到实惠,全肥了那帮蠹虫。”李奕说完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一个利国利民的开中法到了明朝中期已经被破坏的千疮百孔,其实李奕还有一个人没说,那就是皇帝老儿亲自带头搞破坏,皇帝老儿眼看手底下的官员从盐引中获利,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自己也加入了这场掠夺之中,有明一朝,皇帝多次下旨,给自己亲信的宦官和外戚特批盐引,最多的一次多达十余万引,可见明朝的盐政到了如何混乱的地步。

    “大人,你越讲咱们越糊涂了,既然开中法已经不管用了,那咱们的粮食更加没办法了啊?”吴为不解的问道。

    “先生莫急,你听我慢慢道来。”李奕按下吴为的急切后继续说道:“开中之法到了隆庆年间就已经无以为继,朝廷所发盐引真正用在纳米中盐的不过十之一二,加上南倭北虏使得朝廷的财政危机彻底爆发,嘉靖年间就进行了盐政的改革,而万历四十五年的改革最为彻底,废除开中之法转而实行纲盐法,朝廷对天下盐商登记造册,凡是纲册上有名字的盐商方可贩卖食盐,朝廷与盐商达成妥协,用世世代代的盐利换取这些盐商对于整个食盐市场的支持。”

    “那既然这些盐商都已经定下来了,那这些黑心的盐商更加不会给我们转运粮食了啊?”吴为还是不明白。

    “你啊,商人的最大的本事在于互通有无,买低卖高从而赚取差价,可自从闯贼肆虐以来,整个两淮东西隔绝,南北阻塞,商路断绝之后亏的最大的就是这些商人,货物堆积在手里可不会变出银子来,特别是食盐,这东西是日常必需品,我想靠两淮盐场养活的百姓手里基本都断盐了,如果咱们控制一批盐商准许通过咱们的防区,你觉得这些商人敢不答应咱们的条件吗?”李奕说道这里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人你这是敲这些盐商的竹杠啊。”许忠闻言大惊道。

    “话不要说的这么难听,我打算召开一个招商大会,只要中标的盐商就可以通过咱们的防区,进到淮西甚至江西等地进行贩卖食盐,其余没中标的一律不准通过管卡,不过咱们中标的条件不是银子的多寡,而是能给我们粮食的多少,粮食给的多那通过的货物就多,要是想一粒粮食都不给,那他的食盐就等着在家腌腊肉吧。”李奕细细的解释道。

    李奕这个办法与明朝前期的开中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对资本市场制定游戏规则,从而达到一定的收益。

    “大人此法虽秒,可我怕这些商人不会这么轻易就范啊?”姚波满脸担忧的说道。

    “无妨,总督大人已经给了我便宜从事之权,各地州县都得听从调遣,况且各地要害都已经被我大军把守,我想这些军头们应该不会跟自己的口粮过不去。”李奕所依仗的就是洪承畴手里的大军以及钦差大臣无上的权威。

    “那这招商之法又如何办理呢?”吴为随即问道。

    “咱们尽快贴出告示,将此事广而告之,从这些盐商当中挑选出几家信誉好出价高实力强的作为此次的中标商家,只有这几家的食盐能通过咱们的防区,其余人一律不准放行,商人逐利而生,如今商路已经断绝许久,物以稀为贵,如今百姓手里缺盐,只要这些商人让食盐通过了关卡,那这食盐的价格也要比往日高上许多,纵使给我们支付了一定的粮食,我想这些商人还有的赚。”李奕解释完招商之法后又将各自的分工说了一边:“姚波负责清理收集商家的资料,而吴为负责准备招商的场地,至于许忠等人,回去之后立即整顿兵马,一旦粮食进仓之后就得需要我们看守,张飞可是前车之鉴,我可不想在黑夜中被人砍了脑袋。”李奕一一吩咐说道。

    众人领命而且,有了李奕的计划,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开始干活,姚波回去之后立即写了上百份的告示,盖上大印之后贴满了蒙城的各个主要街道,城内的富商看到这张告示之后立即炸了锅了,有唉声叹气的,要兴高采烈的,也有哭爹喊娘的,但不管反应如何,李奕已经把条件给提了出来,至于能不能满足那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

    “公子,你看。”蒙城后衙之内,慕容燕的书童从街道上揭了一张告示送到自家公子手里。

    而慕容燕展开告示一看,顿时喜上眉梢,看来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