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九十六章 三个约定

    ps:甲鱼扁桃体发炎已经发烧两天了,看了一下九十六章写的太烂了,虽然头疼的厉害,还是打起精神改了一下,希望各位书友见谅,实在不好意思,

    慕容燕展开告示一看,只见告示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明了官府要在三日之后进行招标,凡是登记在册的盐商都有资格竞标,中标之后的商家可凭借钦差行辕出具文书在淮西畅通无阻,任何官府衙门不得阻拦。

    “快扶我起来,我立即去面见李大人。”慕容燕对由于脚伤在身,只得吩咐自己的书童扶自己过去。

    而此时的李奕正在屋内准备三日之后招标大会,听到手下人报告说慕容燕到访,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计到门口迎接,两人自相交以来虽然仅仅见过数面,但李奕对这个慕容燕可是印象深刻,不只是人长的漂亮,而且他的谈吐和见识都远超了这个年代的商人。以前李奕读历史每次读到明末都说在明朝晚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回到明朝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平民百姓都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别说资本主义萌芽,就连种子都看不到。不过在看到慕容燕之后特别是与他的一番交谈,让李奕明白莫要小看古人,慕容燕虽然没有读过资本论,可他却已经通过日常的实践通晓了资本的奥秘,商人到资本家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就让很多商人终身都上不去,很明显慕容燕已经踏过了这一步。

    “慕容兄来了,快快请坐,来人上茶。”李奕招呼这慕容燕坐下后客气的说道。

    “李兄客气了,那我就叨扰了。”慕容燕端起热茶后轻轻抿了一口。

    “慕容兄今日过来是为那招标一事而过来的吧?”李奕是个爽快人,而且在这件事情上没必要藏着掖着,索性开门见山的说道。

    “李兄还真是快人快语,不错,我刚好看到外面张贴的告示,特意过来问问情况,李兄知道小弟我也是个生意人,如今有这么好的生意怎么可能会错过呢。”慕容燕爽快的回答道。

    “好生意?看来慕容兄是非常看好这笔买卖了,如果有兴趣,只要是登记在册的粮商,三日之后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个竞标大会,各个商家以粮食为筹码,价高者得,我会看情况挑出合适的商户。”对于慕容燕的到来,李奕甚感高兴,自己搭了台可不就是让他们这些人来唱戏的嘛。

    “合适的商户?是一家还是几家?”慕容燕若有所指的问道。

    “一家是如何?几家又是如何?”李奕听慕容燕的意思是想把这笔买卖给包圆了。

    “哈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喝,这个道理李兄应该明白吧?”慕容燕爽朗的一笑。

    “不过我也听过一句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怕一个人可吃不下,很容易撑着啊。”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李奕这点道理还是知道的,此次筹粮关系到的是洪承畴整个江南平叛,若是由一个商家筹粮,省事是省事了,可万一这个商家到时候凑不齐这么多粮食,那最后挨板子的可还是李奕。

    “这个你李兄不必担心,八大盐商虽然比不上朝廷的户部衙门,可区区几万石粮食还是拿的出来。”慕容燕话语间透露出一份自信和霸气,江南的盐商经过百余年的苦心经营,早就是富可敌国,不夸张的说,就论手里的银子来说,朝廷的户部衙门还真比不上这些江南的土豪。

    “看来是我小看了天下英雄了,不过此番筹集粮食关系到洪大帅的江南平叛,马虎不得,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慕容兄这么有信心筹集这几万石粮食,可否和我说说你的计划?”李奕自嘲的说道。

    “很简单,中标之后我把我慕容家附近的几个粮仓拾掇拾掇,应该能让大军凑合十天,至于后续的粮食我会立即从江西征集,李兄乃是江西人士,应该知道江西是产粮大省,粮食在江西永远都不是什么问题,我慕容家在江西还有几个粮仓,可保数十万人半年的口粮,此次正好拿来给洪大帅充当军粮,粮食从九江上船不消两日就可到芜湖,到芜湖之后不下船直接沿水路进巢湖到寿春,整个过程不到十天,十天之后洪大帅的军队就能吃到江西的粮食,李兄这个计划可还满意?”慕容燕虽面容俊美,可一说道商业脸上立马浮现出一股从容和大气。

    慕容燕的美貌和从容让李奕有点精神恍惚,仿佛回到了后世,眼前的慕容燕化身为一个商业精英,一时间愣在原地。

    “李兄,可是我说的太快没挺清楚,那我再说一遍。”慕容燕看到李奕精神恍惚,不禁出言提醒道。

    “不必,不必,我已经清楚了。”李奕回过神来立即摇手道。

    “好,既然李兄清楚了,那我就说说我的顾虑,希望李兄能为我解答一下。”慕容燕谨慎的说道。

    “慕容兄尽管说,我一定知无不言。”李奕定了定神后说道。

    “好,那我就直说了,闯贼肆虐两淮,洪大帅亲率大军前来剿匪,这是我们两淮百姓的大好事,不过只要匪患一熄,洪大帅立即回师北京,所谓人走茶凉,洪大帅在两淮的时候,各级官员肯定那钦差衙门的公文当一回事,可万一洪大帅回京之后,到时候钦差行辕的这纸公文还有何作用?”慕容燕直接指出了问题关键点,洪承畴作为钦差大臣,钦差行辕的公文自然具有约束能力,可一旦洪承畴调回北京,那这纸公文就是废纸一张,各级官员不会把李奕这个七品知县放在眼里。

    “你说的不无道理,别的不敢保证,我敢说的是洪大帅在这里呆至少一个月,只要大帅还在两淮,各地所有大小官员都不能为难你们,你们的货物将会畅通无阻,你们的人员将不会受到任何阻拦。”李奕坚定的说道。

    “有李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笔买卖我慕容家做了。”慕容燕听完满意的说道。

    “看来慕容兄很有自信啊,我本人自然是很希望和慕容兄做成这笔买卖,可告示已经贴出去了,既然慕容兄认为这是一笔好买卖,那慕容兄就这么有把握中这个标?”李奕笑着问道。

    “哈哈,李兄说笑了,江南的八大盐商都有能力做到我刚才所说的一切,可要是让这其余七家下定决心做这笔买卖还真不容易,不是我危言耸听,三日之后的招标大会看热闹的人肯定不少,可真下场的人一个没几个。”慕容燕不怒反喜,笑着解释道。

    “哦,这是为何?”李奕不解的问道。

    “其一就是朝廷的信誉问题,朝廷一直视我等商人为鱼肉,有困难了就想到了我们这些做买卖的,困难解决了就把我们这些商人当抹布一样弃之不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大人可还记得沈万三吧?其二嘛就是大人的头上的乌纱还不够级别,大人如今只是一个七品的知县,虽然手里有洪大帅的公文,可大人毕竟资历太浅,这些个大商家不一定会买大人的账,所以此次招标大会看热闹的居多,真正下决心的恐怕很少,我话说的直还望大人不要见怪。”慕容燕生性豪迈,索性把话就说透了。

    “慕容兄开诚布公,我正求之不得呢,不过慕容兄明知如此怎么还是决定做这笔买卖呢?”李奕对于慕容燕的实话实说心中虽然不舒服,可却知道这是肺腑之言。

    “我做这笔买卖一不为朝廷而不为洪大帅三不为大人头上的那顶乌纱。”慕容燕摇头回答道。

    “那是为何?”李奕这下来兴趣了。

    “我为的是李兄这个人,李兄在主政蒙城期间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蒙城,士农工商各居其职,各安其业,窥一斑而知全貌,我从这个焕然一新的蒙城当中看到了李兄的心胸和抱负,一个区区的蒙城对李兄来说太小了,此次的筹粮对李兄来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就算没有我慕容家,李兄日后必能身居高位,我不过是想和李兄结个善缘。”慕容燕坦然说道。

    “哈哈,看来慕容兄对我评价颇高啊,李某汗颜了,不过此次筹粮对慕容兄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可是大事,慕容兄仗义相助李某感激不尽,我李奕不是知恩不报之人,只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李某愿意帮你三次,刀山火海只要慕容兄一句话,我一定帮你达成心愿。”李奕见慕容燕如此看重自己,激动之下立了这个誓言,日后李奕每每想到此处,都感叹只怪当年自己太年轻,被慕容燕给套路了。

    “好,看来李兄这个朋友我慕容燕可没白交,我这就回去叫家里人准备粮食,三日之后立即送往大营。”慕容燕闻言大喜,立即起身说道。

    三日之后,招商大会按计划进行,不过还真被慕容燕说中了,两淮的盐商多以观望为主,真正下场的还没几个,这下反而便宜了慕容燕,最后慕容燕成了此次的唯一供货商。

    慕容燕一回到后衙后立即吩咐书童背下笔墨纸砚,立即写信回去给南京的父亲,叫家里办好如下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立即开始准备粮食,三日之后将粮食运到官军大营。第二件则是吩咐立即准备好大量现银,抢购各地因为战事而大量抛售的地产店铺,根据李奕透露的消息,洪承畴应该会在一个月之内对反贼进行围剿,而这一个月的时间正是慕容燕抄底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