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了不得的年轻人

    ps:甲鱼这几天在忙一点私事,影响了创作的质量,实在不好意思,不过还望各位书友见谅,收藏掉的有点凶啊,恳请各位书友对甲鱼有点耐心啊。

    听闻钦差大人驾到,颍州知府尹梦鳌带领城内大小官员以及城内有名望的乡绅来到城门口迎接,在激昂的军乐声,和一下接一下的礼炮声中,钦差大人的车驾终于来到城门前,洪承畴乃是当朝一品大员,又手握重兵乃是当今皇上的心腹爱将,这排场自然小不了,光开路的旗牌就不下十几个,不过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乃是五省总督、三边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奉旨办差这五块。集齐七块能不能召唤神龙不知道,可有这五块旗派的人绝对能让大明绝大多数的官员下跪请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尹梦鳌。

    车驾停住之后,一队身穿着麒麟甲、反握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小校,便率先从队伍中走出,背对着钦差车驾、面对着颍州一众官员,整齐的列队。

    然后,头戴乌纱暖帽,身披黑貂皮大氅,内罩大红云锦官袍,胸前补着仙鹤图案的钦差大人,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在一尹梦鳌的带领下,城门口的数十人齐刷刷的跪下,恭声道:“臣等恭请圣安!”

    洪承畴代皇帝受他们一礼,用带有福建土音的蓝青官话沉声道:“圣躬安,诸位大人请起。”

    但众人并没有起身。而是继续道:“臣等恭迎上差。”

    洪承畴听完这才上前几步,伸手虚扶了一把跪在地上的尹梦鳌,和蔼的笑道:“醒如兄,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当年自京城一别,一晃二十年了。”

    洪承畴和尹梦鳌于二十年前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有过一面之缘,当年两人同去北京参加科举,洪承畴高中二甲十四名,不过可惜的是尹梦鳌则名落孙山。之后两人的人生轨迹也截然不同,洪承畴一路飞黄腾如今已是达位极人臣,而尹梦鳌则以举人身份出仕,宦海浮沉二十年才谋得一个五品知府,不过虽说两人身份差距甚大,可毕竟当年有过这么一段善缘,洪承畴对尹梦鳌也算十分客气。

    “彦演兄客气了,彦演兄身负皇命而来,一路辛苦,快随我进城歇息。”尹梦鳌俯身恭迎道。

    “战场之上不用多礼,你们各位今天都十分辛苦了,听说此次颍州不失,城内军民出力颇多,醒如兄不妨为我介绍一下,我好替皇上嘉奖此等忠勇之人。”洪承畴抬眼看了尹梦鳌身后的众人,笑着说道。

    “此乃城中义士刘延傅,乃布政使刘九光之子,当日城中危机,危急时刻多亏他带人驰援,这是老尚书张鹤鸣,他散尽家财募集民壮数千人。。。”尹梦鳌把当日守城有功之人一一为洪承畴介绍。

    洪承畴随着尹梦鳌的介绍一一点头示意,最后吩咐左右道:“取笔墨来。”

    左右侍从闻言赶紧备下笔墨纸砚,洪承畴当场挥毫给每个有功之人题字以示嘉奖,能得到当朝一品大员洪承畴的题字,众人莫不与有荣焉,莫说刘传傅就连以尚书衔致仕的张鹤鸣也是激动不已,众人得到洪承畴的题字纷纷小心收好,回家后裱好作为流传后世的传家宝。

    题字之后,洪承畴以军情要紧之名谢绝了饮宴,径直来到知府衙门的签押房,分宾主坐下之后,幕僚们除一两位最亲信的、经常参与军事密议的人留下之外,其余的都退了出去。

    “醒如兄,你我乃是故人,我不瞒你了,此次贼军势大,连破英山、霍山、荥阳,一路南下沿途无不糜烂,事情不容乐观啊。”进到花厅之内,洪承畴一改刚才的和蔼,满脸严肃的说道。

    “啊。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尹梦鳌闻言大惊失色。

    “恐怕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据我所知,中都凤阳很可能已经落入敌手,凤阳乃我大明龙脉所在,一旦有失我等百死莫赎。”洪承畴忧心忡忡的说道。

    “还真被他言中了。”尹梦鳌听到这里跌落在椅子上。

    “被他言中,醒如兄这是何意?”洪承畴不解的问道。

    “蒙城知县李奕曾经提醒在下,小心闯贼对颍州围而不攻,转而引主力部队东进凤阳,我曾经上书朝廷加强凤阳的防守,可由于多方掣肘,一直未能实行,没想到真被他言中了。”尹梦鳌说道此次颇为懊恼,自己太过小心中了高迎祥和张献忠的疑兵之计。

    “此人竟有如此眼光,倒还真有几分本事。”洪承畴顿感意外,他是知兵之人,俗话道水无常势,兵无常行,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除非有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否则很难把敌军的路线猜的如此精准,战场之上冲锋陷阵的猛将好找,可运筹帷幄的帅才却难得啊。

    “说来惭愧,此次颍州不失除了城中父老鼎力相助外,其实很大功劳要归于蒙城知县李奕,此人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告知于我,闯贼很可能南下两淮,叫我等做好迎敌准备,我听他建议之后这才修缮城池组建团练。如果没有他的提醒,我根本守不住这颍州城。”尹梦鳌胸怀坦荡乃是真君子,对于提携后生晚辈也不含糊,况且李奕此等人才是真的值得他这样去做。

    “此人眼光独到,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洪承畴心中暗暗记下李奕姓名,他日有机会必需当面考校一下,看看此人是否真的像尹梦鳌所说的这么优秀。

    两人接下来就出兵凤阳的事情进行了一番详谈,洪承畴虽为五省总督,可事实上他身边并没有多少部队,满打满算才五万余人,最为关键的他还需要等各路大将前来,贺人龙,左良玉等大将都还在路上,不过此时洪承畴最想等的恐怕是还在山西境内的曹文诏。

    “砰砰砰。。。”就在两人详谈期间,房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虽然谈话被打断,尹梦鳌甚为不悦,可他知道要是没有要事,底下人在这个时候是万万不会打扰自己的。

    “大人,有蒙城来的加急文书,请你过目。”侍从进到屋内躬声说道。

    “哦,蒙城来的?”尹梦鳌闻言接过文书之后立即撕开信封,展开之后发现比普通公文要长上许多,细看之下之后立即拍手叫好。

    “醒如兄何故如此?”洪承畴见尹梦鳌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出言问道。

    “彦演兄,你看过之后就知道了。”尹梦鳌说完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一旁的洪承畴。

    洪承畴接过公文一看立即被信上的内容所吸引,信上详细记录了蒙城之战和庙山之战的经过,李奕知道这时代的人,普遍对数字不敏感,以至于很多官方报捷文书上,不时出现什么‘伏尸百里、斩首数万’之类的夸张词语,便特意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图表,将双方的兵力对比表示出来,并且绘制了战场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只要是稍微懂一点兵事的人都能知道这仗是怎么打的,而且是怎么打赢的,同时李奕也明确的指出流民军已今非昔比,如今他们有完整的编制和良好的指挥,如果还心存大意未必能在他们手里讨的到好。

    洪承畴是用兵的行家,一看这文书脑海里立即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战场排兵布阵图,当看到最后李奕带人雪夜下庙山,烧了流民军数十万石粮草之时,纵使他位高权重也激动不已。

    “此人有勇有谋,敢想敢为,真是个人才,大胜之后不畏首畏尾,仅带数百人就敢深入敌营,烧了数十万敌军的粮草,与那李塑雪夜下蔡州相比也毫不逊色啊,醒如兄,我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这个年轻人了。”整篇报告数据丰富,调理清晰,而且信中注明反贼头目紫金梁正关押在蒙城大牢,洪承畴丝毫不会怀疑李奕虚报军功,洪承畴读完放下手中的文书对着尹梦鳌感慨道。

    “这个好办,我立即修书一封叫那李奕立即来颍州一趟,彦演兄可当面问问他对眼前的局势有何看法,你看如何?”尹梦鳌看洪承畴有如此兴致,不禁建议道。

    “好,那我就见一下这个了不得的年轻人。不过这文书我要借来一用,醒如兄不会介意吧?”洪承畴抖了抖手里的文书后说道。

    “一篇公文而已,彦演兄尽管拿去便是。”尹梦鳌挥手说道。

    “来人啊,把这文书赶紧送往京城呈皇上御览,记住用八百里加急。”洪承畴把文书递给身边的随从后不忘叮嘱道。

    洪承畴自知此次凤阳事变,崇祯皇帝必然大怒,自己这五省总督必然脱不了干系,这篇报捷的文书虽然不能解崇祯皇帝的心头之恨,可毕竟能让崇祯皇帝消消气,闯贼一路南下,所过州县不是固城待守就是城破人亡,个别州县纵有斩获可数量太少,蒙城之战李奕率众击溃贼军上万,俘虏斩杀敌军数千人,更难得是擒获贼首一人,有了这些功劳算是给整个江南战事挽回了一点脸面。

    一匹快马从颍州出发朝东奔去,颍州离蒙城两百余里,骑手沿途马不停蹄一路疾驰,终于在当天深夜赶到蒙城。李奕拆开文书之后赶紧叫起已经睡下的吴为商讨此事。

    ps:洪承畴和尹梦鳌到底有没有交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甲鱼仔细查阅了资料,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而尹梦鳌是万历四十三年举人,所以两人很可能在万历四十四年同时参加科举,只是洪承畴考中了而尹梦鳌落榜了,至于两人见没见面那就不得而知,甲鱼在此也是发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