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五十八章 新官三把火

    国子监作为朝廷的刻书机构,校勘群书,颁布经典。国子监书库官的职责是执掌雕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延宣索、赐予、颁发及出卖,而收其利以纳左藏库,并与本监学官分工删改、校定监本书籍。简单地说,书库官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刻刊印书籍,二是管理图书的发行,并把卖书的收入作为国子监日常收入。国子监刻书除了出售,还作为赏赐之用,对象主要是王公大臣、周边邻邦、各地府学等。

    刻工是手工业者中的一种,以雕刻书版为职业,须具备娴熟的技艺。贾珠通过接触,发现这些刻工可真了不得,他们是书本的直接生产者,对于知识的保存与传播,有着莫大的作用。然而在这里,他们却被作为普通匠役看待,在他们的成果书籍上根本没有资格留下名字。

    对此,贾珠想到了一举两得办法,凑请让刻工在书口处留下自己的姓名,这样的做法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一是为了计算劳动报酬,二是为了归咎责任。这两个非常充分和恰当的理由使这份凑请得到了通过,刻工们不仅可以留名青史,还更愿意认真对待这份工作了。

    贾珠了解到,国子监除了管理自己刻书发行外,还对民间刻书业有着审查、监督等管理职能,私人刻书要上报国子监审批才能刊刻。对于有关朝廷得失的言论,如涉及到本朝会要、朝史、实录等内容的文章和书籍,任何书局都不得刊刻,朝廷对此规定了严格的赏罚制度。

    即使刊刻不涉及这些内容的图书,也需送交所属转运使、开封府、经国子监选官员详细审定,确定无害,才能刻版。对于不符合规定范围内的书籍,由所属的州县、监司、国子监进行审查、监督和管理。

    然而在几年前,当贾珠的前任受命国子监书库官之后,便放松了针对民间刻书的禁例,使得刻书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到几年的时间,便形成官刻、坊刻和私刻三大刻书系统。其中,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对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书版就由原来不及五千发展到五万余,可见这段时间国子监刻书之多,数量之大。国子监书版来源有三,一是前朝旧版,二是修复残缺,对于前朝遗留旧版进行修补,继续印刷,三是刊刻新版。刻书业的兴盛使知识文化快速传播,对本朝文化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的书版,贾珠决定继承前任的精神,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书版。于是,贾珠凑请将国子监书版库改设在中门之内,不仅进行刊刻新书,还负责修复旧版。为使书版保存更好,贾珠还采取了防虫、防潮、防火等措施。由于书版木料因浸水时间过久而出现涨版,以致字体模糊不清,所以同一块书版不能进行长时间印刷。

    即使如此妥当地保管,贾珠却仍然发现,雕版还存在着其他明显的缺点。比如,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对此,贾珠第一时间想到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活字印刷的发明,可以说就是为了克服雕版印刷的弊端,但摆在贾珠眼前的事实却是,活字版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资料也仅仅存在于前朝的一些书籍中。原来,在几百年前的一个雕版印刷作坊里,一个名叫毕昇的普通刻工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活字印刷。

    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毕昇发明出薄如钱唇、细如蛛丝的泥活字印刷绝技,因为对原料、手工雕刻技术和印刷的要求太高,传世不久即告失传,几百年来也没有发现毕昇泥活字的模具。

    之后,有人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研制成功泥字范,即先刻成木活字,再制成泥字模,在当时印制了为数不多的书籍。但严格地讲,泥字范与泥活字尚有差距,泥字范没有形成直接在特制泥块上雕刻反字的技艺,毕昇的绝技一直没有得到恢复和传承。

    后来,有人学了毕昇的方法,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有人集磁户,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青磁的陶活字,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昇用过的方法。

    前朝的王祯请工匠刻木活字三万多个,并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把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转动轮盘即可找字。

    活字印刷术的工序计有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活字的制作通常分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铸字两种。据《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相关资料记载,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

    可以说,活字印刷费财费力,前朝有人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耗去白银二十多万两,刻成大小楷体铜活字四十多万个,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想而知。

    因此,如果只是刻印二、三本,那么活字版未必显得简易,只有印数达到十百千本,则活字版才会显得极为神速,成本才会降低。而眼下大多数书印刷的数量不多,需求量大的四书五经等经史子集千年不变,使用雕版印刷相对方便、快捷,并且一次刻成,保留整版,便可以反复印刷。

    这样一来,大部分的书坊为了追得利润,力求降低成本,就不愿意丢掉原有的传统雕版工艺,也就不会去采用活字印刷这种新技术。于是在应用实践上,活字印刷遭到了来自印刷主体的经营者主观上的阻碍。

    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有人创造出木活字印刷术,然后是使用铜活字印刷术。虽然在活字的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不断改进,但从未取代雕版印刷术的地位。

    贾珠在穿越之前曾在百科全书中看到,所谓古代四大发明,是由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这其实是用西方视角看东方的结果。换言之,活字印刷术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其实十分有限,如果不是当年李约瑟的慧眼独具,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活字印刷术这么重要。

    后人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泥活字有着例如易碎、不牢固等问题。有外国学者提出,毕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不成功的想法,并没有付诸实施。他们认为,毕昇用胶泥制作活字用于印刷,整个过程真正操作起来是并不可行的。

    眼下,摆在贾珠眼前的实施情况似乎也确实如此。难道那个传奇般的人物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并非确有其事,而只是一段扑朔迷离的传说吗?贾珠不服气,他暗暗发誓,要规划出三年的时间,改变眼前这种落后的雕版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