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织染

    乃服组的学员竟都是小姑娘,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郡主怂恿她们来的。不过也对,纺织裁衣还是姑娘们比较拿手。宋应星把书院产业中的空闲屋基交给了乃服组,用于养蚕和纺织。

    同样的,宋应星找到了成均城的纺织能手,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婆,并聘请她作为书院的客座教授,享受特殊津贴,专门教导乃服组的姑娘们养蚕和纺织。

    人是万物之中最聪明灵巧的,五官和肢体都长得很完备。高贵的人穿着堂皇艳丽的龙袍统治天下,低贱的人穿着粗短衣服御寒遮掩。

    衣料是自然界提供的,属于草木的有棉、大麻、葛,属于禽兽和昆虫的有皮、毛、丝、绵。人们把原料织成有花纹的布,经过织绣染色而得到锦缎。

    丝是通过养蚕得到的。蚕蛹变成蚕蛾,要十天才破茧而出。雌蛾伏着不动,雄蛾两翅飞扑,遇到雌蛾就交尾。交尾一天半天才脱开。脱开后,雄蛾枯竭死亡,雌蛾即刻产卵。用纸或布承垫蚕蛾产卵,一只蚕蛾产卵二百多粒,自然粘在纸上,粒粒匀铺,无一堆积。养蚕人把蚕卵收藏好,等到清明才取出孵化。

    茧色有黄白两种,如果将白茧雄蛾和黄茧雌蛾相交配,它们的下一代便变成了褐茧。蚕的外表有纯白、虎斑、纯黑、花纹等几种,吐丝却是同一样的颜色。

    清明过后三天,不在用衣、被保暖,蚁蚕就自然孵化出来了。蚕室最好面向东南方,四周墙壁上的缝隙要用纸糊好。室内没有天花板的,要装上顶棚。天气变冷时,室内要用炭火保温。

    喂初生的蚁蚕,要把桑叶切成细条。摘回的桑叶要用陶坛装好,不能让风吹干。蚕怕香气又怕臭气,当臭气袭来时,要赶紧烧残桑叶起烟抵挡。

    桑树到处都能生长,选桑树的侧枝,用竹钩拉下,使它逐渐接近地面,到冬天时扒土压住枝条,第二年春天每节都长出根来,便剪开移植。用这种方法育成的桑树,养分都聚集在叶子上,不再开花结葚。

    当蚕吃足桑叶到了成熟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捉蚕作茧。蚕卵孵化出蚁蚕,多在上午七时至十一时,所以结茧也多在这个时间。蚕结茧要用火烘,蚕刚开始上簇结茧时,火力要小一些,以便引蚕吐丝,蚕喜欢温暖而立即结茧,不再到处乱爬了。

    结茧后三天,便可以摘茧了。茧壳外面的浮丝剥去后,必须用大盘摊开放在架上,准备缫丝和拉线棉。缫丝一定要选用圆正的单茧,丝才不会乱。丝绪断而乱的其他茧不可缫丝,只能用来造丝绵。

    造丝绵比缫丝费工八倍,一人干一整天才得四两多丝绵。用来造丝绵的茧用稻草灰水煮过后,倒入清水盆中,用大拇指将茧逐个顶开,顶够四个又合套在一起,为一个“小抖”,再用拳头顶开,接连顶开四个“小抖”共十六个茧,再合套在小竹弓上。丝绵可以用提花机织成价钱更高的花绵。

    缫丝要先做缫车,把锅里的水烧开,投入锅中的茧数多少依据丝的粗细而定。当茧滚沸时,用竹签拨动水面,丝头自然露出。用手牵住丝头,穿过竹针眼,绕上导丝轮,然后勾挂在移丝竿上,再绕在大篗上。丝绕在篗子上之后,就可以用来牵经卷纬了。

    丝织品织成后还是生丝,要经过煮练才变成熟丝。煮练时,先用稻草灰水煮,后用猪胰脂浸一晚,再放入热水中洗涤,这样的丝就带有珠宝光。煮练后要立即绷紧晾干,并用磨光滑的大蚌壳用力通身刮过,使它呈现珠宝光泽。

    乃服组的理论知识学习也持续了几天,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整组学员把实践学习的重心放在了造丝绵上。在老教授的带领下,乃服组的学员开始分工实践,有的负责整理养蚕的屋子,有的负责种植桑树,有的去收购蚕卵。

    天空中的云霞色彩缤纷,大地上的花叶绚丽多彩。大自然显示出这种种现象而圣人就加以仿效,按照五种色彩染成五种服色。丝、麻、皮衣和粗毛布的质地都是素色的,因此可以染成各种颜色。

    既然书院有了造丝绵的学员了,将来就得把丝绵染成各种颜色,然后纺织成五颜六色的布匹。这就有了彰施组,这个组的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城郊人家的子弟,既能吃苦,但又不想种地当农民。

    宋应星聘请来的老教授曾经在染坊做工了一辈子,对染色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工作流程了如指掌。老教授辛苦了大半辈子,本以为就此离开染坊了,压根没有想过到老了还能站在讲台上,不仅成了书院的客座教授,还可以拿一份不少的津贴,对于染色这个行业那是真爱啊!

    大红色是以红色饼为原料,用乌梅水煎出后,再用碱水澄几次,或用稻草灰代替碱,效果一样。澄几次后,颜色很鲜艳。用红花染过的丝绸,如果想褪色,只要把它浸湿,滴上几十滴碱水或稻灰水,红色就可以完全褪掉,恢复丝绸本色。

    莲红、桃红、银红、水红等所用的原料也是红花饼,颜色深浅决定于用量多少,这四种红色,黄茧丝染不了,只有白茧丝才能染。木红色用苏木煮水,再加明矾,五倍子染成。紫色用苏木水染,再用青矾水套染。鹅黄色用黄檗煮水染,再用蓝淀水套染。

    金黄色用栌木煮水染,再用麻杆灰淋出的碱水漂。茶褐色用莲子壳煮水染,再用青矾谁套染。大红官绿色用槐花煮水染,再用蓝淀套染,颜色深浅都用明矾。豆绿色用黄檗水染,再用蓝淀水套染,二用小叶苋蓝煮水套染的叫做草豆绿色,颜色很鲜艳。油绿色用槐花水薄染,再用青矾水套染。

    浅天蓝色是先放入靛缸中染成深蓝色,在用苏木深套染。葡萄青色先放在靛缸中染成深蓝色,再用苏木深套染。蛋青色先用黄檗水染,放入靛缸中再染。翠蓝和天蓝都是用蓝淀水染成,只是深浅不同。

    黑中带赤色也叫玄色,用蓝淀水染成深蓝色,再用等量的黄栌木、杨梅树皮煮水套染,另一种方法是先在蓼蓝的嫩叶水中浸染,再在青矾、五倍子的水中浸染,但这种布帛较易腐烂。

    蓝有五种,都可以造蓝淀。茶蓝插根成活,蓼蓝、马蓝、吴蓝都是撒种子生长的。种茶蓝的方法是在农历十一月割取茶蓝,把叶子一片片削下来入窖造淀,把茎秆斩剩靠近根部几寸长的一段,熏干后埋进土里。到春二月时,放火烧山,使山土变得极为松肥,然后用锥锄掘土,打成斜眼,插入蓝根,自然就会根活叶生。

    造淀是把茎和叶多的放进窖里,少的放在桶里或缸里,加水浸泡七天,蓝汁就出来了。每一石蓝汁加入石灰五升,搅动几十下,就会凝结成淀,静置后,淀就沉积在底部。造淀时撇出的浮沫晒干后叫靛花。入缸的靛要先用稻草灰水拌和。每天用竹棍搅动无数次,其中质量最好的叫做标缸。

    红花是在园圃里撒子种的,一般在二月初播种。如果种得太早,苗长到一尺左右时,会生出一种像黑蚁的小虫咬吃根部而使苗枯死。土地肥沃的,苗可以长到两三尺高。每行要打桩,绑上绳子横栏起来,以防被狂风折断,土地瘦瘠的,苗高不过一尺半,就不必这样做。

    红花入夏就开花。花长在聚集的总苞上面,苞片有许多刺,采花的人必须在天朦朦亮时带露水摘取。当太阳升起,露水干时,花已闭合,就不能摘。阴雨而没露水的早晨,花开的比较少,因为没有太阳,晚一点摘也无妨,红花是逐日开放的,持续一个月才开完。

    入药用的不必制成饼,供染坊用的,就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先制成饼,把黄汁除尽,真红才能显出来。红花籽煮后可以榨油,如果用银箔贴扇子面,用这种油一刷,在火上烘干就可立刻显出金色。

    造红花饼,新摘取带露水的红花捣烂,用水淘洗装入布袋拧去黄汁,再捣烂,用发酸的洗米水再淘洗,再装入布袋中拧去剩余的黄汁。用青蒿覆盖一夜后,捏成萡饼,阴干收藏,如果染法得当,就可以把衣裳染成鲜红色。喜庆、贺礼用的大红纸必须用红花饼染,否则就染不成。制造胭脂,用紫胶做的可以染得久的为上等,用红花汁和杜鹃花汁做的则差一些。

    槐树生长十几年后才开花结果,含苞欲放的槐花叫做槐蕊,染绿色衣服要用到它,就像染红色要用到红花一样采时把竹筐排布在槐树下收集,将槐树加水煮沸捞起滴干,捏成饼,供染坊用。已开的花慢慢变黄,收集起来后,洒上少量石灰拌匀晒干,储藏备用。

    由于染色需要的成本较高,而且一旦配色失败,或是把丝绵布匹给染坏了,损失就更重了。所以彰施组的学员在当前阶段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染坊实习为主。因为老教授在染坊里托了人情,学员可以到现有的染坊里进行观摩实习,偶尔搭把手,在实践中领悟真知。

    书院的运转目前已经算是步入正轨了,贾珠心里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的计划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办实用教育、扩大制造业、发展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