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四十八章 临安伯

    这天,贾珠见侍卫临安和阿炎神神秘秘地商量着什么,无意中偷听到了他们的秘密。原来,阿炎就是南安王府的世孙,而临安并非临安,只是冒用了阿炎的封号,临安伯。在临安伯看来,那些针对珠公子的袭击,实际上都是冲着他来的。

    临安伯从书院风风火火地回到王府,不想在端礼门,迎头撞上了他祖父南安郡王的仪仗队。南安郡王正好从娇子上下来,临安伯想躲也躲不成了,只能领着侍卫临安干巴巴地上前去问安。

    南安郡王殿下年过半百,看起来精神抖擞,估计一时半会是不会撒手人寰,把南安郡王的爵位传给世子爷了。看到临安伯这个世孙出现在王府门口,南安郡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不悦。

    临安伯不敢在祖父面前造次,临安也不能表现得太随意,参拜道,小的拜见南安郡王殿下。

    南安郡王看了一眼临安,并没有让他起身的意思,反而训道,你就是那个从仪卫司提上来的侍卫,说是为了保护临安伯的安全?

    回南安郡王殿下,正是小的,为了大爷的安全,小的一定尽心尽力。临安有点儿紧张,这是他第一次被南安郡王殿下训话。

    尽心尽力?南安郡王殿下冷笑道,我看你们玩得倒是挺尽心尽力的!刺客还有出现吗?

    再没有了。临安没有说出最后在书院里出现的那三个刺客,临安伯答应了郡主不再公开审问。

    听说你和刺客交手过,知道他们的来历吗?南安郡王殿下问道。

    在渡口交手过一回,身手一般,蒙着脸,看不出身份。临安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南安郡王殿下不再质问,示意临安起身退下,转而问临安伯,你今天出门了一整天,又去哪儿了?

    回爷爷的话,孙儿去了河西的成均书院。临安伯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没必要隐瞒和偷偷摸摸。

    临安伯本以为祖父不会说什么,哪知南安郡王殿下却说,又是去成均书院,王府里不是有书院,想读书何必大老远跑河西去,我看你根本是别有用心,趁机好耍去了吧,你马上到我书房来,我有话跟你说。

    临安伯感到事情不妙,让临安告退,自己跟着南安郡王殿下走了。在书房里,南安郡王让所有人退下,对临安伯说道,你知道我从哪里回来吗?

    孙儿不知,临安伯不敢猜。

    南安郡王继续说道,我刚才去了一趟府衙,知府大人请问过去喝茶。

    喝茶?临安伯说道,那个老顽固是不是向你告我的状了?

    不像话!知府大人毕竟是朝廷命官,岂是你能称呼老顽固的?南安郡王殿下似乎对朝廷命官有着三分的惧怕,继续说道,更何况人家向我告状也是有理有据,那书院之所以废弃多年,那是朝廷有意为之,你倒是瞎掺和什么劲!

    朝廷为何有意废弃成均书院,那可是几百年的基业。临安伯显然不能理解。

    管他几百年?那也是前朝的基业!从那里出来的学生就没几个尊敬本朝的,没有把它夷为平地就不错了。

    南安郡王的话提醒了临安伯,书院门口的那四个大字是前朝皇帝题写的,还挂在那里呢!

    那又怎样!那不正好提醒着本朝的子孙们,可别像前朝那样,亡了国!临安伯一时激愤,脱口而出!

    放肆!南安郡王殿下顿时拍案而起,训斥道,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本朝的宗室制度明确指出,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你们倒好,还跟知府干上了!

    临安伯不服气,因为这个宗室制度并不是太祖皇帝定的,于是小声说道,那也不能任由那些老顽固胡作非为,咱们就不管不顾了?

    你在嘀咕些什么呢!对蚊子说话吗?南安郡王殿下气急败坏道。

    幸好没有听到,临安伯回过神来,松了一口气。又听见祖父说道,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若是和你爹一样对南安郡王的爵位没有兴趣,我会想办法成全你们的!

    临安伯大惊失色,似乎明白了什么,惶然告退。

    临安伯退出南安郡王的书房的时候,恰好遇上了王贵妃,也就是他名义上的祖母。他的亲祖母是王后,王贵妃是郡主的亲祖母。王贵妃并不喜欢世子爷和世孙,毕竟她的亲儿子只是个镇国将军,以后是当不上南安郡王的。

    临安伯出于礼仪,给王贵妃行了一个大礼。本想就此离开,可没想到,王贵妃竟然叫住了他。临安伯突然一阵紧张,不知道王贵妃是什么心思。

    本宫听你母亲世子妃说起,有刺客三番两次地找你麻烦,近来可好?王贵妃竟然问起了这事。

    临安伯急忙回答一切都好,然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贵妃笑了笑,说道,瞧你的脸色差得很,南安郡王殿下刚才是不是说你两句了,安心去玩吧,本宫会替你在殿下面前为你说情的。

    临安伯于是这才敢离去,捏了一把汗,心想,这个王贵妃还真是城府极深,还说为我说情,她只要没有危害本公子的坏心眼就好了。

    南安郡王现在专宠王贵妃一个人,那还不是她说怎样那就怎样!临安伯就不相信了,王贵妃还会在南安郡王面前说他的好话。甭想了,王贵妃在南安郡王面前嚼的那些舌根,临安伯猜都猜得出来。

    殿下呀!你瞧瞧你那个宝贝世孙,听说他又背着仪卫司的人,独自一人悄悄溜到王府外面去玩了,也不知道在外面胡闹什么,万一他要是在外面做出了危害王府的事情,那后果岂不是不堪设想!

    殿下呀!今儿我又听说了,你的宝贝世孙又闹事了,一个人跑到端礼门外看集市被人拍了一板砖,真是的!堂堂王府的世孙竟然在自家门口被人暗算,这事要是传出去,那丢的可是我们王府的脸面呀!

    殿下呀!上次你家世孙被人拍了板砖,让你管管你也不舍得!你瞧瞧他,一点教训也没有吸取,又出去玩闹了,还跑到城外的河西去了,听说在渡口被人追杀,也不知道惹了什么样的人,下这么狠的手,差点儿丢了一只手,刚才世子妃还找到我,说是提拔了两个贴身侍卫,保护世孙的出行,这不是纵容他到处胡闹嘛!

    殿下呀!您这次可真得好好管管了,那个临安伯又去河西的那个什么书院里胡闹了,听说杀手都闯入书院,差点要了他的命了。幸亏我家郡主她及时赶到,救了他一命,真不知道会给王府带来什么麻烦!

    ……

    任何一个耳根子再硬的人也会被这样的反反复复的磨刀给磨软的。临安伯突然明白了他祖父说的那番话。南安郡王殿下之前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如果世子爷和世孙对南安郡王的爵位不感兴趣的话,南安郡王就会成全。这不是明摆着,要把爵位传给镇国将军嘛!这样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王贵妃从中作梗的。

    想到这些,临安伯又不禁联想起之前的刺客。这些刺客表面上在行刺珠公子,实际上是针对临安伯来的,这也是临安伯将自己隐藏的原因。虽然刺客坦白交代了幕后,是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指使他们行刺的,但是临安伯仍然感到怀疑,幕后的最大boss就是镇国夫人吗?镇国夫人的背后究竟没有王贵妃的授意呢?

    镇国夫人在王府里并没有什么说话权,也难怪,世子妃相夫教子的名声压着,镇国夫人想闹腾也是闹腾不起来的。如果没有王贵妃的授意,镇国夫人恐怕只能是有贼心无贼胆。临安伯在王府里见过镇国夫人好几次,并不像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就算是披着羊皮的母狼,也不可能会比王贵妃凶狠。这样想来,镇国夫人是断然不敢瞒着王贵妃擅自做主的。

    临安伯几乎已经可以确信,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王贵妃。还有那个曹公公,他可是王贵妃身边的红人呀!临安伯早就从曹公公那里感受到了王贵妃的不怀好意。这个曹公公狗仗人势,在王府后宫里呼风唤雨,无视临安伯这个堂堂世孙的存在,好像他已经十分确定,这个南安郡王的爵位是断然不会传到临安伯的头上似的,不仅如此,曹公公对世子妃也没有表现出多少的尊重,真是个不要脸的奴才,难道主子是王贵妃,就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以后必然是要找他清算这些旧账的!

    临安伯觉得,目前来看,只有郡主是无害的。之前,郡主有信心让她娘亲镇国夫人不再加害于珠公子,如此看来,镇国夫人对郡主是十分疼爱有加的。虽然如此,临安伯还是不得不防,毕竟郡主忘记了她还有一个亲弟弟,那个刚刚牙牙学语的小公子。镇国夫人肯定对这个小公子更是疼爱有加,若是为了小公子的未来,为了亲儿子的镇国夫人,还有为了亲孙子的王贵妃,她们会不会再次出手呢?要知道,只要世子爷和世孙任何一个继承了爵位,镇国夫人的小公子也就只能是个未来的镇国将军了。

    至于郡主的父亲镇国将军,临安伯并没有见过几次,更没有过接触。只是听说,镇国将军和世子爷一样,似乎对王府的事情并不上心。但据临安伯所知,镇国将军和府衙的官员们来往甚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