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有刺客

    转眼已经来到了河西的渡口。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若是船舱有灯火亮着,那就表示船家还在接客。但是,当他们来到渡口时,却见渡船上的灯火并没有亮着,船上也不见船家的身影。

    “有人吗?船家?过江去不去?”临安站在岸上,朝渡船大声呼唤了几声,没听见有回声。

    就在他们靠近渡船的时候,突然两个黑衣人从船舱里冒了出来,在火把的火光之下,每人手持一把闪亮的匕首,从不同的方向刺向了贾珠。

    “公子小心!有刺客!”

    临安眼疾手快,用手里的火把袭击其中一个黑衣人,然后拔出身上的短刀,阻挡另一个黑衣人。然而,黑衣人还是接近了贾珠。

    “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袭击本公子?”贾珠虽然及时躲过了正面攻击,但手臂还是被锋利的匕首给划破了一个大口子。

    “啊!可恶!”贾珠咒骂了一声,躲闪开来,从地上捡起了还燃着火的火把。

    “公子,你快上船,我来掩护你!”临安守护在贾珠的前面,以一敌二。

    贾珠登上了一艘渡船,但是他并不会划桨。幸好临安击退了两个黑衣人,黑衣人见没有机会下手,便溜之大吉了。

    “公子,你的伤势如何?快到船舱里躺好!”

    临安随即也登上了渡船,还是那个问题,没有船家怎么走?贾珠正迟疑,只见临安熟练地摇起船桨,渡船缓缓驶离了河西渡口。

    真是令人诧异,身手不凡的侍卫竟然还有掌舵的功夫!临安没有闲心炫耀自己的划船本事,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疑问,究竟是谁一而再地袭击堂堂南安郡王府世子家的公子呢?

    此时月黑风高,江面波光粼粼,船桨猛烈地拍打着江水的声音急促有力,贾珠右手拿手帕紧紧捂住左手手臂上的裂口子,双眼不停地环顾四周,总感觉周围杀机重重,仿佛江水里还埋伏着黑衣人随时会跳上渡船。

    真是无比漫长的一刻,临安拼尽全力终于把渡船划到了河东的渡口,并大声呼救还在岸上看守马车的侍卫那人。

    “那人,快来帮我扶公子一把!”

    “可回来了!你带着公子到底去了哪里,怎么去了这么老半天!城门都快关了!”

    那人听到临安的呼喊,猜到是出事了,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帮着临安把贾珠扶进了马车,并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快马加鞭地进了城。

    终于回到了王府,临安让那人去安放马车,自己争分夺秒地送公子回王府内院。谁知,临安跟随贾珠来到后宫内院的门口,便被堵在门口的几个宦官一齐拦住了。

    官阶较大的那个老宦官一般很少露面,见到他贾珠心里就出现了一片的阴影。当初贾珠在王府醒来的时候,这个老家伙就一个劲地逼问他是否还记得什么,尤为怪异。

    这会儿,老宦官堵在门口,显然是有备而来,好像早就掐准了贾珠回来的时间。

    “仪卫司的人是王府外院的侍卫,不得进入王府的内院,我们也是按规定做事。大爷,您别急,竟然已经到了后院,我们承奉司的奴才这就带您去处理伤口。”

    宦官认出了临安的仪卫服,毫不客气地说明了理由,丝毫没有给贾珠面子。另外几个宦官被召唤了过来,他们的脸上堆砌着干冷的笑容,令贾珠感到极不舒服。

    临安知道王府的规矩,仪卫司的侍卫至少需要得到世子妃或是镇国夫人的授意,才可以进入王府的内院。见承奉司的人咄咄逼人之状,临安却出乎意料地说道:

    “你们承奉司的人都听好了,我是仪卫司的侍卫临安,奉世子爷之命保护珠公子,并升我为内院带刀侍卫,由于事发突然,世子爷说了,会亲自向世子妃禀明一切的。”

    临安的说法到底是否科考,贾珠虽然有点儿拿捏不准,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有人要害他,而他却分不清谁是自己人。只有眼前的这个侍卫,临安刚才在渡口已经用行动表明了立场,不管用什么办法,贾珠都觉得,他必须让临安成为他的心腹,他也只能相信这个人了。

    承奉司的人听到临安的这番话,脸上的表情扭曲而复杂,虽然显得十分为难,但还是识趣地让道了。官阶较大的那个宦官表现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还假模假样地吩咐小宦官道:

    “你们两个,一个去把长史司良医所的良医正请来,另一个去禀告世子妃,就说珠大爷已经在侍卫的护送下,安全回来了。”

    贾珠似乎听出了宦官的话中别有意味,但来不及多想,便在临安的陪同下匆匆逃离这些宦官,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见四下无人,贾珠小声地问道:

    “临安,刚才那个老宦官你认识吗?”

    “当然认识了,他可是王贵妃身边的红人曹公公。自从王后殡天之后,南安郡王殿下专宠贵妃一人,连带曹公公在承奉司也是一人独大。”

    贾珠听了,想起醒来的那天问过这个曹公公的身份,说道:

    “我记得他在承奉司的官职是承奉副的嘛,难道大他一级的承奉正还治不了他?”

    “哪有什么承奉正,那是王后的人,早就告老还家了。”

    临安小声回答之后,这才想起公子手臂上的伤口,慌忙说道:

    “公子,我还是先帮你把伤口清洗一下吧,不然怕感染了就不好了。等会良医正来了,直接上药包扎就好了。”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会的事情还真多,给你把刀你能击退刺客,给你船桨又能划船,现在又要你帮我清洗伤口,看来我真得好好感谢你了。”

    “能为公子效劳,那是我的福分啊!”

    “说真的,临安,你怎么什么都会呀?”

    “公子见笑了,我一个乡下人,从小就在山上和水下摸爬滚,这些小本事还不都是被逼出来的。像公子这么娇贵的身份,哪有机会学习这些,公子要学的都是大本领吧!”

    他们一边说着笑,临安一边已经帮贾珠把伤口清理干净了。所幸只是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上了药之后,过了十天半个月应该就会愈合的。

    这时,那个宦官已经顺利请来了长史司良医所的良医正。良医正的官阶为正八品,是背着药箱,匆忙赶到的,见伤口已经清洗,便直接上药包扎了。

    而另一个去向世子妃通报的宦官,曹公公特别交代,向世子妃透露了两个消息。一个是公子又一次受到了伤害。另一个是关于新提拔的贴身侍卫。

    王府里的侍卫往往是十分敏感的话题。如果不算仪卫司的数十名队伍,目前整个王府掌管的兵力几乎为零。

    南安郡王府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兵力,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提及王府的护卫军。王府若是有哪位主子想要培养自己的侍卫军,必然引人注目,尤其是吃里扒外的宦官,一旦上报朝廷,必然会引来猜疑。

    因此,哪怕是几个贴身侍卫这样的小事,王府的任何人都得小心翼翼。

    跟镇国将军和镇国夫人相比,世子爷和世子妃在王府的名声显然要好很多。世子爷一心修道,世子妃相夫教子,真正做到了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不参合四民之业。

    然而,世子妃也并非好惹的,之前贾珠遭到袭击昏死过去,世子妃就授意长史司审理所彻查此事,没想到才过了半个月,那些人竟敢再次行凶。

    “长史司审理所的人难道还没查清,究竟是谁想加害我珠公子?”世子妃严厉地质问前来通报宦官。

    “回娘娘,审理所的人似乎找不到任何线索。”

    “珠公子的伤势如何?”

    “伤在手臂,看起来只是皮外伤,良医正已经前去处理了。”

    “珠公子今天是去了什么地方?”

    “听说是去了河西的成均山,用了仪卫司的马车,有两个仪卫司的人护送着。”

    “你们承奉司的人消息还真是灵通嘛!”

    宦官低头不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今儿世子爷回府了,要在府里住一晚,我就不去看珠公子了,你过去通报一声就是,退下吧!”

    “回娘娘,还有一件事,曹公公让小的来跟娘娘交代。大爷想把一个仪卫司的升为贴身侍卫,还准许他带刀自由进出内院。”

    宦官的语气轻蔑,好像在说贾珠淘气任性,说话做事不按祖宗的规矩,这是想让娘娘出面管教管教的意思了。

    “那个侍卫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叫临安。”

    宦官的意思世子妃是知道,可是这半个多月,珠公子一连遭遇两次袭击,可不能再出乱子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贴身侍卫的事我准了,不过一个不够,得再多一个,等审理所什么时候查出并捉拿了真凶,再让这两个贴身侍卫回仪卫司。”

    贾珠的伤势得到了稳定,良医所的良医正功成告退。身边没有宦官和侍女,贾珠正好可以和临安谈谈今天在渡口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