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十章 希望之星

    这天是贾府家塾开学的日子。

    吃过早饭,贾珠和李纨便领着贾兰去了贾母的后院。作为贾府的义学,学堂的开学也算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尤其是贾母,对年幼的读书人是关怀体贴的。

    荣国府里,除了他的儿子贾兰之外,贾珠的两个弟弟贾宝玉和贾环也是要入家塾读书的。此时,贾母独坐荣庆堂的正厅中央,堂下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三人磕头跪拜!

    “(曾)祖母,孙儿上学去了!”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乖、乖、乖,都很乖,去了学堂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切不可扰乱秩序,胡作非为!学业卓著者,我一定重重有赏!”

    贾母说完,给了他们每人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谢(曾)祖母!”

    “去吧,快去吧!”

    贾母乐呵呵地示意他们起身,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她最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了。

    临走前,贾母让贾珠单独留下来,有句话想跟他说。于是,贾珠便让李纨配兰哥儿先回家去收拾好笔墨文具,等他回来再一起去家塾报到。

    “老祖宗,您有话要对我说?”贾珠不明所以,不知贾母要说什么悄悄话。

    “最近呀,我总是想起我们家仙逝的两位国公来,我跟你讲讲他们的故事吧!”贾母说着,开始了讲述。

    贾府从第一代老祖宗开始,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军功,贾演被封为宁国公,贾源受封荣国公,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已历百年。

    两位老祖宗在其生命的几十年岁月里,早年为本朝出征立下显赫战功、妥善处理了先皇猝死后的皇位之争,后来更是逐鹿中原,鼎定天下。

    在老祖宗首次跃马张弓、披甲上阵后就被先皇赐号无敌先锋战将,并同时规定如果有人不称其美号而直呼其名者,男的就罚取插着弓箭的箭袋,女的则要脱掉她穿的衣服。在以后的征战中,老祖宗屡立战功,才会在后来被封为一等国公,便得以世袭罔替。

    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老祖宗像一头狮子,直冲到大凌河城下。城上的炮弹和飞箭暴雨一样泼下来,军队伤亡惨重。他毫不畏惧,一边猛冲,一边命人攻城。八旗将士听了他的呐喊,特别振奋,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古城。城就这样攻下来了。

    敌方的一方军队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另一方军队由南向北发炮,老祖宗受到南北夹击,弹片在四周上下翻飞。他一面大笑,一面纵马奔驰,战刀在日光下闪闪发亮。

    老祖宗与诸位大臣商讨进一步兴国的大计,从动摇前朝的统治根基进而夺取天下的战略出发,建议先帝每年整顿兵马,乘谷子成熟的时候深入敌方,围困金陵城并且者截其援兵,同时残毁他们屯堡,消耗他们的军力。

    先帝下诏,令老祖宗等率精兵万人,前往河套地区,去招抚降军。老祖宗率部疾风一样冲向宣府水泉口,先后在那里招降各部军队。老祖宗得到了前朝的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老祖宗搬师回朝后,将玉玺呈献给先帝。先帝特别高兴,他率众大臣出迎时,竟然跳下大白马,紧紧拥抱老祖宗。这在君臣之间,是少有的礼节。老祖宗因为这一桩奇功而被封为荣国公。

    先皇猝死后,老祖宗采取种种举动和措施,在当时争夺皇位的两方势力实力不相上下之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立先皇第九子为帝。虽然本朝能够入主中原决不是老祖宗独自完成的,但如果没有老祖宗的鼎力扶持,本朝的基业奠定的不会那么扎实!

    新帝登基两个月后的一天,金陵城的天气晴朗,和平终于回到了人间,万千生命在人间重新找到了生存的位置。绿草长出来了,鲜花开起来了,京城里的军民们在大兴土木,重建家园。全城内外,到处呈现复活与新生的景象。

    故事讲完了,贾母又想了想,一脸愁云地说道:“我的乖孙呀!跟你讲了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你,皇恩浩荡啊!可是,祖母近来却听说,你不准备进学读书啦?”

    贾珠顿时不敢回应,要是立即明说,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他不得不再次提醒,因为自己的穿越,附在了贾珠的身上,让这位昏迷了四年的大秀才苏醒了。他身处的这个红楼梦世界是不同于原著的。

    原著中,贾珠的英年早逝,给贾府带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对于老祖宗,贾珠是她最疼爱的孙子,也是贾府的子孙辈中最有前途的。

    对于他爹贾政而言,伯父贾赦虽然承袭着官爵,然而作为贾珠的父亲,他完全可以通过贾珠,把官爵抢回来。

    对于他娘王夫人,母凭子贵,她在贾府的前半生靠着丈夫贾政,后半生则指望着儿子贾珠。

    然而,贾珠特别想到,媳妇李纨和儿子贾兰受到的打击无疑是更大的。

    没有了贾珠,无论是老祖宗,还是贾政和王夫人,他们都还有贾宝玉。

    没了大孙子,贾母还有小孙子,没了大儿子,贾政和王夫人还有小儿子。可是没了贾珠,李纨就没了丈夫,守了寡,贾兰就没了父亲,单了亲。

    对于李纨和贾兰,贾珠是他们生活在贾府里的唯一支柱。而对于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说得难听一点,贾珠不过是一颗十分重要的棋子罢了。

    不过,贾珠想到,即使他的穿越,眼前的这个红楼梦世界发生了一点点的改变,但整个大环境和原著其实是一样的。

    贾府靠着祖宗留下的功勋业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眼看就要山荒水枯了。因此,贾府急需培养出一位受朝廷重用的栋梁之材,才可以庇护好贾府这座山。

    贾母的三个子女中,她最疼爱的是女儿贾敏。在她看来,如果贾敏是个男儿身,必然可以重振贾府的威名。然而,贾敏是个女儿身,终究是要嫁人的。

    所幸贾敏嫁得了一个如意郎君林如海,不仅在科举中高中探花,还成了钦差大臣。对此,贾母还是十分满意的,且算是为贾府找了一个靠近权力中心的靠山。

    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都不如意,靠着祖辈的功勋就着没有实权的官爵,无非是在坐吃山空而已。因此,子孙辈成了贾府的希望,在贾母想来,是时候该对孙子们从小好好培养了。

    在对两个儿子失去任何期待之后,贾母把延续贾府光耀的重任交给了孙子贾珠和孙女贾元春。

    这样一来,在贾母的器重和优待之下,贾珠和贾元春成了贾府里最尊贵的小主子,他们按着贾母设定的培养目标,准备朝着不同的方向一步步爬上权力的巅峰。

    然而,尽人事知天命,事情的发展终究差强人愿。贾母万万想不到,厄运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先是她的孙子贾珠大病一场,昏迷了四年,不醒人事。接着,又是女儿贾敏也走了,留下年幼的林黛玉。

    而孙女贾元春的入宫之路也颇为艰难。贾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取名元春。

    原本,贾元春参加征召选拔,是要应聘妃嫔的,不料却落选了,结果只凭借世宦名家出身、备做入学陪侍的机会,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从此成了贾府上下津津乐道的人物。

    贾珠昏迷的这四年来,贾母肯定是做好最坏的准备了。若是贾珠永远的睡去了,必须培养出新的家族守护者。

    就像原著中的那样,没有人愿意提起贾珠,贾母不愿听,其他人就更加不会去谈起。贾母等不及贾兰长大,何况她也不需要等,她还有贾宝玉呢!

    于是,贾宝玉代替贾珠,成了贾府的希望。李纨带着贾兰默默地退出了贾府的舞台,而躲在贾府的幕后,为贾兰的未来和自己后半辈子的生计精打细算。

    然而,就在这时,贾珠苏醒过来了。贾宝玉被独宠的局面被打破了,甚至遭到了舍弃。毕竟在老祖宗看来,贾珠一直以来才是贾府的希望之星。

    不知是谁透露了贾珠不再读书的消息,老祖宗听说了自然十分急切。贾珠确实没有打算继续读书,但他并没有跟谁提起过。到底是谁在暗中放风,伺机打探消息?

    在弄清楚这件事之前,贾珠暂时不想承认,于是回答老祖宗道:

    “孙儿只是还没准备好,等到适当的时候,孙儿会好好考虑进学的事情,到时再来向老祖宗禀明一切。”

    老祖宗原本还一脸的愁云,听了贾珠这么一说,这才将面容舒展开来,欣慰地说道:

    “这才是我的乖孙子,如论如何,祖母都希望你能参加科举,争取得到朝廷的重用,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小权小利蒙蔽,明白了吗?”

    “孙儿明白,老祖宗就放心吧!”说着,贾珠想起还要送兰哥儿去上学,转而行礼道:

    “老祖宗若是没有其他的事,孙儿就告退了。”

    “去吧!”老祖宗说着,挥了挥手。

    贾珠从荣庆堂出来,不觉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也拿捏不准,老祖宗是否相信了他的话,可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