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32章 春秋战国(24)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绝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绝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负荆请罪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成了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廉颇像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赵秦阏与之战

    战国中期以后,赵国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政体和兵制,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国力迅速增强,成为仅次于秦、齐的第三强国。而齐国由于齐缗王灭燕,后燕昭王使乐毅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后虽由田单复齐,逐走燕军,但国力大减,从此一蹶不振。魏、韩等国又慑于秦国之盛而宾服于秦。于是,秦国便将东向的矛头指向赵国,秦赵大战随即展开。而其第一次大战,便是阏与之战。在这一战中指挥赵军赢得胜利的赵军统帅是赵奢。

    赵奢原是赵国的田部吏。一次,向平原君赵胜家收取时,平原君家不肯交。赵奢毫不客气,以法治之,杀了平原君的用事家臣不肯出租税者九人。平原君大怒,以为赵奢轻蔑自己,将赵奢抓了起来,想杀掉他。赵奢说:“你在赵国身为贵公子,如今却纵容家臣,不奉公守法。您不守法,则赵国之法必削,法削则国家贫弱,贫弱则诸侯会来进攻,这样赵国就完了,那时,您的富贵从哪里来?以您的尊贵地位,奉公守法则上下心服,上下心服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国巩固。而您又是贵戚,难道那时您的地位还会削弱吗?”平原君听了,认为赵奢是个有用之才,就向赵王推荐赵奢。赵王让赵奢管理国家赋税,赵奢管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富裕而国家府库也充实起来。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国向赵国进攻,遣军进袭赵国西北部的要塞阏与,企图由此进袭赵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由于秦军善战,又势在必得,阏与形势十分危急。赵王召来大将廉颇和乐乘,问他们可不可以出兵援救阏与守军,二人都认为阏与路程太远,而且都是山路,通行艰难,很难救援。赵王很失望,又去问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路远而又艰难,就像两只老鼠在一条穴中相争斗,哪一方将领勇敢,哪一方就可以获胜。”赵王大喜,立即命令赵奢率赵军援救阏与。

    赵奢率赵军从邯郸出发,出城30里,传令赵军停止前进,并向军中下令:“谁敢向我谈进军的问题就杀谁的头!”

    这时,秦军在围攻阏与要塞的同时,派出一支部队绕到赵军背后,一直前进到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之西。武安是邯郸西边的最后一道屏障。秦军为炫耀武力,在武安城西鼓噪勒兵,战鼓震天,吼声动地,武安城中的屋瓦有的竟被震落下来。消息传到后方,赵军中一个军官按捺不住,向赵奢进言,请他急速前进援救武安。赵奢不听,下令斩杀这个军官,命赵军原地不动,并增加壁垒,整整十八天未曾前进一步。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被赵军抓获,赵奢不但不杀,反而很友善地招待了他,之后将他放走。这个间谍回去后,将情况报告了秦军统帅。秦军统帅听后大喜过望,说:“离开国都30里便不前进,反而增修壁垒,阏与肯定会成我们的了。”并因此放松了对赵军的警惕。赵奢将秦军间谍打发走后,突然命令全军立即出发,火速前进,一天一夜便赶到了前线,在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并立即修起壁垒。秦军得知后大惊,倾巢出动,前去迎战。眼看大战在即,赵军士兵许历请求和赵奢会见,谈作战问题。赵奢问他有何良谋,许历说:“秦军未料到我军会突然到达,定会气势汹汹地扑上来。您必须令全军坚守阵地以待其弊。不然,我军必败。”赵奢说:“就听你的。”许历请求处罚自己,赵奢说:“等等,回邯郸以后再说。”许历又出主意说:“阏与北山地势险要,必须先占领它。谁先占据北山,谁就能获胜,后至者败。”赵奢采纳了这个建议,立即派一万精兵强占北山。秦军也派部队抢夺北山,但比赵军晚了一步。赵奢在赵军占领北山后,立即挥军出击,居高临下,猛攻秦军。秦军大败,伤亡惨重,被迫解阏与之围,撤军而去。

    阏与之战的胜利,打击了秦军的税气,秦国的东进计划暂时受阻。赵奢也因功而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等重臣同列。许历也因功而被擢升为国尉。

    长平之战

    阏与之战不久,秦赵两国又爆发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境)之战。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发兵攻打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野王守将降秦,使韩国上党郡与韩都之间的通道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火速派使者去赵国求救,愿以上党等十七个城邑降赵,以共同抵御秦国,赵王接受了平原君的主张,派平原君领兵援助上党,派大将廉颇进军长平,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将王龁攻取上党,上党守军败退到赵国,秦军随即进攻长平。廉颇修筑营垒,坚守长平,阻挡住秦军的攻势,两军呈相持状态。秦军不能推进,派奸细以千金贿赂赵国权臣,散布流言说,廉颇容易对付,准备投降,秦国最担心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领兵。昏庸的赵王,以为廉颇固守长平而不出战是畏惧秦军,又听到流言,便撤换了廉颇,准备以赵括代替。蔺相如极力劝阻,他认为将要误大事。赵王不听,坚持派赵括去代替廉颇。赵括的母亲得知赵王要用其子为将,也上书劝阻。赵王还是不听。秦国听说赵括已取代了廉颇,立即暗中改派武安君白起为将,以王龁为副将,通令全军:谁若是泄漏了白起为将的消息,马上斩首!

    赵括走马上任,更换了赵国原来的将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下令大举进攻秦军。秦军伪装溃败,同时派出两支部队包抄赵军的后路,转而前后夹击赵军。白起又派五千骑兵攻破赵军原来的阵地,赵军被分割包围,粮道也被切断。赵军被迫原地坚守,等待援救,并向齐国请求粮食支援,齐国置之不理。这时,秦王亲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开往长平,投入战争,阻断了赵军的救兵和粮饷。赵军被困40多天,粮尽援绝,暗中互相残杀,拿人肉充饥。赵括亲自率领一队精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全面崩溃,40万人投降秦军。秦将白起恐怕赵军作乱,除把240个小孩放归赵国外,其他士卒全部活埋。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使山东各国对秦国更为怨恨,迫使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秦。不久,便爆发了邯郸之战和五国攻秦。

    触詟与赵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