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遗事
字体: 16 + -

第48章 初识

    花木兰躲在箱中,不觉间渐渐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木箱终于被缓缓掀开,花木兰顿时惊觉,猛地转过头,却见眼前不是面目狰狞的齐兵,而是一张俊朗又亲切的脸庞,正是狄仁杰。狄仁杰笑着将她抱了出来,替她拭干眼泪,说:“不要害怕,有我在,齐人不敢来此半步。”她看着狄仁杰的眼睛,终于有了一丝安全感,狄仁杰眼神中的温柔,也终于取代了她脑海中的兰陵王鬼面。狄仁杰去墉城作战后的安排,她便跟着去到墉城;狄仁杰去琰城部署重建的计划,她便跟到琰城;无论是泺城、刑城,还是枝城,狄仁杰去到哪里,她便跟到哪里。只有狄仁杰出现在视野中,她才不会被恐惧吞噬。

    在花靖逸的葬礼上,与花木兰熟识的卫兵企图安慰她,父亲只是暂时离开了镇北台,去了很远的地方。但她心中格外明白,父亲已经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狄仁杰将花靖逸留下的白虹剑递给她,说:“你要像父亲一样勇敢,要学会用这剑保护自己,保护镇北台的百姓。”花木兰并不接过,她说:“我不要学剑,我要一直跟着你。”狄仁杰轻轻一笑,说:“我总会离开,可不能一直陪着你。”她不明白,为什么每一个能保护她的人,都总会离开,母亲、父亲,以及眼前的狄仁杰。

    两月后,在狄仁杰的请求下,薛仁贵再次成为了华夏军的领袖。他本想就此离开,去往塞北天山,但眼下华夏军群龙无首,在找到新的人选之前,他只好暂且接过大将军一职。待镇北台重建告成,薛仁贵亲自去到天山将樊燕然母子接回。狄仁杰一行也终于要回长安复命,镇北台的百姓在枝城为他送别。花木兰站在人群前,目送他离开,她心中虽然不舍,但知道他终究要走。狄仁杰虽然离去,但花木兰却始终记得,要一直跟着他。直到多年后,新任领军大将军薛丁山谈起昔年镇北台之乱,说到狄仁杰早已成婚,她才真正放下了执念。

    高澄回到邙城后,高士元看他的脸色,便知此次出征一无所获。高士元更加坚信,战乱注定无法带来繁荣,只有安定才能给予百姓希望。

    两年后,高士元等人即将从杨愔门下出师。学堂内,众学子一一与老师告别。高士元与宇文仪笑着出了大堂,骑上各自的骏马,漫无目的的前行。自高士元收下宇文仪的丝帕,二人早已许下终身。二人在马背上不时瞧一眼对方,不愿开口说话,也不愿面对眼前的离别。不觉间,二人到了阴山脚下的那间茶棚,那是缘分盛开出鲜花的地方。终于,高士元说:“走了。”宇文仪也说:“走了。”二人抖动马缰,马蹄哒哒,踏着黄沙,各自远去。宇文仪走出不远,听见身后马蹄声响起,回过头,正是高士元。二人并驾齐驱,在塞北高原一路狂奔,直到暮色降临,高士元勒住马,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宇文仪笑道:“来日方长,后会有期。”二人就此别过。齐周并不遥远,在二人心中,自是会有再见之日。

    镇北台一战,将北齐对其他北朝诸国的优势消耗殆尽。为了帮助北齐重拾信心,也为了防止各国趁机来犯,高士元成年后,决定接手北齐军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八年来,他率军抵御了北周及突厥等国的数次侵扰,斩杀敌将十一人,在塞北留下了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骁勇之名。在齐人心中,他便是下一任的兰陵王。

    这日夜间,高澄正在王宫就寝。突然,一名黑衣蒙面的刺客自屋顶滑下,见宫外并无侍卫,便蹑脚潜入殿中。正要行凶时,寂静中一阵锣声猛然响起,原来侍卫早已察觉,迅速围了过来。刺客心惊,立刻破窗而出,却被赶来的高士元兄弟截住。刺客双手反绑身后,跪在地上,高澄父子盘问得知,他是唐人,名叫韩擒虎,乃名将韩雄之子,也是华夏军的一名副将。问他为何行刺,他却不愿多言,摆出一副毅然赴死的模样。高瑜说:“既然他一心求死,便成全了他。”高士元随后道:“宫中并无人员伤亡,不如放他回去。”韩擒虎分外诧异,高瑜同样不解其意,对高士元说:“放虎归山,遗祸无穷。”高士元认真地说:“如今距镇北台一战仅有八年,齐国百废待兴,宜与唐人交好,正好以此为契机。”高澄觉得有理,微微点头,北齐与唐国旧恨未了,不宜再添新仇,便对韩擒虎正色道:“这次便饶你不死,若有下次,定教你身首异处。”

    此刻,花木兰正藏在屋顶,将殿内情形瞧得一清二楚原来。原来此番行刺,本是花木兰与韩擒虎一同前来。二人到了北齐王宫,便分头找寻兰陵王所在,韩擒虎被抓后,花木兰听到了侍卫的喧嚣,立即前去查看,正好目睹了这一幕。

    高士元亲自送韩擒虎出了邙城,二人坐在马上,韩擒虎一言不发,他本以为今晚必死无疑,谁知高士元竟替他求情。他不时看一眼高士元,想问他为何要救自己,但又不愿开口。高士元早看出他的心思,不禁觉得有趣。到了城外,二人勒马驻足,高士元问道:“为何要行刺兰陵王?”韩擒虎心中无限感激,却不愿让人看见和敌人亲近,便佯装毫不领情,不大情愿说:“报仇。”高士元虽不明了个中纠葛,但对这样的恩怨早已司空见惯,说道:“今日我救你一命,你可愿就此放下仇恨?”韩擒虎认真道:“大唐与北齐之间的恩怨,并非一两条命所能化解,但我会一直记住,我欠你一条命。”高士元无奈,唯有一笑。此时,花木兰乘马自对面缓缓而来,高士元看见,便说:“既然你同伴已到,我也不再相送,告辞。”说罢,调转马头,从容回城。花木兰见韩擒虎无恙,终于宽心几分,问道:“方才那人是谁?”韩擒虎说:“是个齐人,也是个好人,今晚能活着回来,全仗他求情。”花木兰不再言语,俯首一阵沉思,终于回过头,发现高士元也正回头看着自己。隐约中,似乎见到高士元眉间带笑。

    其实,韩擒虎与兰陵王并无仇怨,他所谓报仇,是替花木兰报杀父之仇。在镇北台修行多年后,花木兰一心想替父亲雪恨,便向薛仁贵请缨刺杀兰陵王。哪知薛仁贵坚决不同意,花木兰不顾阻拦,私自前来复仇,韩擒虎放心不下,只好陪她同去。韩擒虎失手被擒,全因她任性妄为,多亏了高士元,她才不致悔恨终身。在她心中,齐人一直是昔年镇北台之乱时的恐怖模样,她不曾想到齐人也会有如此仁义心肠。她不明白高士元为何要替敌人求情,但却深深记住了他那张俊俏的脸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