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谥之臣郭云仙
字体: 16 + -

第二章 见龙在田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终于爬上了石门岭。岭上有一个破旧的凉亭,于是两人在亭中坐下,稍作休息。此时居高临下,纵目远眺,梓木洞村的风光尽收眼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澈的大湖,湖面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出粼粼波光。此湖位于一个被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北面有条羊肠小道穿过一片狭长的原野,通向东北部的泪罗江方向;而南面,则有一条从湖中淌出的溪涧,经石门岭东侧的山脚下流向谷外。郭嵩焘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层林叠嶂之间零星有几户农家傍湖而建,隐约可见炊烟袅袅,一派幽静祥和的景象。他满意地笑道:“真是个世外桃源啊!季亮兄,我看咱们就在这里比邻为居吧?”



    “嗯,不错。”左春棠看着眼前美景,捋了捋他那浓密的八字胡,若有所思地说道:“这里水源充沛,远离尘嚣,的确是个理想的隐居遁世之地。不过......”



    “不过什么?”郭崇焘好奇地问道。



    “未知风水如何。”左春棠转头看着郭崇焘,笑道:“云仙兄精通星象风水之学,何不先堪舆一番,择出一块宜居宝地?”



    “哈哈哈,季亮兄言之有理。”郭崇焘笑道:“记得当年季亮兄从不信风水玄学,还经常以此来取笑愚弟,想不到如今也开始留心此道了?”



    “我看天色已不早了,云仙兄还是速速抓紧时间吧!”此时左春棠心中感到一阵尴尬,他本是个自命不凡之人,从不信什么风水命数。然而自从他连续三次会试落榜,眼看着许多才智本不如他的人,当然也包括眼前的这位郭明杞,竟也都考上了进士,心里不得不承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的确有道理。于是竟也渐渐地开始留心起“命数”这种荒诞的玩意儿了。



    郭崇焘看着左春棠此时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焉能不知他的想法?但他也不想令左春棠觉得难堪,于是不再多说,专心堪舆起此地的风水。左春棠虽然精通地舆学,但是对风水玄学真是一窍不通,此时他只能根据郭崇焘的表情来判断此地风水的好坏。



    过了一会,郭崇焘的脸色忽然兴奋了起来。只见他转过身来,激动地对左春棠说道:“此地甚秒啊!兄若居于此地,飞龙在天之日不远矣!”



    “啊?”左春棠将信将疑地从凉亭的石阶上坐起来,一边走向郭崇焘,一边问道:“怎解?”



    “此处风水乃是‘见龙在田’之局!”郭嵩焘稳住情绪,继续说道:“季亮兄请看,此谷东侧山脉比西侧更为高耸,而且崎岖蜿蜒,犹如巨龙卧于原野之上,正应‘见龙在田’之象。乾卦九二爻辞有云:‘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巨龙出现于田间,有利于大才大德之人出来治事。依愚弟之见,季亮兄乃本县德才兼备之人,且潜龙在渊多年,此大吉之象合当应验于季亮兄啊。”



    “呵呵,在下连个进士功名都没有,哪来的什么治事机会啊!反倒是云仙兄,丁忧期满后,就要返京履职了,将来仕途不可限量。此大吉之象恐怕更该应验于云仙兄啊!”左春棠笑道。



    “季亮兄不信?”郭崇焘犹豫了一下,忽然正色说道:“也罢,今日既然谈到风水,有句话,愚弟在心里憋了很久,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话?但讲无妨。”左春棠说道。



    “两年前在下返乡后,第一次去季亮兄的柳庄拜访,就发觉那里景色虽佳,但是风水却并非封侯拜相之局。其坐山看似浑厚,但是堂局狭促,而且东面有两个砂头有直冲明堂之态,此种堂局难以藏风聚气。另外柳庄两侧白虎高而青龙低,呈现出虎抱龙之势。俗话说:‘龙抱虎出知府,虎抱龙必受穷。’,所以总的来说,柳庄的格局,犹如青龙被白虎压在下方,而且缺少能够助龙飞升的风云之气,因此可谓是‘潜龙在渊’之局。”说到这里,郭崇焘看了看左春棠,见他脸色凝重,于是缓缓轻声说道:“因此在愚弟看来,以季亮兄之大才,埋没于乡野多年,与贵庄风水可能不无关系。”



    “哎呀,何不早言?”左春棠本不信风水,现在听郭崇焘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地将信将疑起来,语气中颇有责怪之意。。



    “兄本不信风水之学,而且为了兴建柳庄,耗尽了多年教书所得的积蓄。在下岂忍以虚妄堪舆之言,惹兄不快?”郭崇焘见左春棠脸色稍有缓和,继续说道:“不过季亮兄勿忧,倘若之前运数不佳果真与贵庄风水有关,那么不妨搬到这里一试,说不定能借此地风水,时来运转!在下看这谷中藏风聚气,汇于大湖之上,一旦天时地利人和达九五之数,东侧的卧龙将乘气飞升,腾龙在天!”



    说到这里,郭崇焘顿了一下,颇有深意地说了一句:“季亮兄不是一直自诩为当世‘卧龙’嘛?”



    “呵呵,云仙兄言之有理。其实我哪指望什么腾龙在天,只希望运气好点,子孙多福,就心满意足啰!”左春棠又仔细望了望谷中的梓木洞村,说道:“也罢!反正我们已准备把避难之所设在这里,正好借机一试。”



    “桂匪如果真的打到咱们县,会不会发现这里呢?”郭崇焘不无担忧的问道。毕竟将来如果来此避难的话,不会只有他和左庆棠两个人,而是两大家子人。



    “应该不会的。正所谓‘兵贵神速’,目前桂匪尚未进入湘省,如果他们真的北上,那么首要战略目标一定是武昌。因为只要拿下武昌,则进可北图中原,退可扼守长江。”左春棠又思考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如果桂匪进入湘省后,为了节省到达武昌的行军时间,一定会走湘阴县西部的水路直抵鄂省,而不会进入东部的山区。”



    “有道理,如此说来,我就放心了。”郭崇焘继续说道:“那我们现在就进村打听一下,看看有什么适宜居住的地方。”



    于是两人下山进村。经过向村中老汉打听,得知在谷中东北面的一处山岗上,有个叫“白水洞”的地方,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临时居住。后来又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两人最终确定将这个“白水洞”作为避难之所,并且商定明天开春就派些人手过来,好好修葺一番,并提前储备好避难所需的物资。将来一旦桂匪逼近省府长沙,就立即举家搬迁到这里居住。



    一切商议妥当之后,两人又返回村中,到老汉家借宿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踏上了返家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