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窃贼
字体: 16 + -

第22章 孝心可嘉

    眼见天色就快暗下来,李治和李明达恋恋不舍地离开李府。李明达抱着李治的脖子,道:“九皇兄,兕子喜欢这里!”

    李治点点她的鼻子,笑道:“我也喜欢啊,但是,堂兄要读好多书,不然,哪里会知道那么多故事?所以,咱们不能经常来打搅他。”

    李明达眨眨眼:“还有好多好吃的,都是书上学的。”

    “小馋猫!”李治摸摸她的小肚皮,胀鼓鼓的,从没见过她如此好的胃口。

    “记得,回宫后每天都要走一走动一动,这样胃口才会好,身体才会好。”他叮嘱道。临走时,李泰旭给了一份缓解和预防哮喘的若干注意事项,包括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其中,不少细微处是别人从未留心的。

    李治皱了皱眉头,嘀咕道:“阿娘的症状和兕子差不过,堂兄可是再三叮嘱,兕子这种病症最好不要与鲜花、粉脂、熏香接触,屋子每天要通风。但是,阿娘爱美,寝宫里常年熏香,每天还要摆放各种花儿,这样不正好加重了病情?不行,我得赶紧去给阿爹阿娘说!”

    他一着急,连连催促,但京城内无论是马车还是骑马都是有规定的,速度不许太快。他急得不停地掀开帘子张望着。

    很难得的,李世民早早地回到长孙氏所居的立政殿。今日,长孙氏的精神尚好,倚靠在床榻上,笑盈盈地与李世民说着话。

    行了礼,李治抬头一看,便发现长孙氏显然是涂抹了胭脂水粉,故此脸色才如此好看。他知道阿娘一向是极爱美的,身子再如何不适,都会让女官为她精心装扮,绝不会允许自己蓬头垢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他闻了闻,很香,有房间里点燃的上等的安息香,有阿娘和一众宫女身上散发出的各种香味,还有墙角、几案上的鲜花之香,以及各种可以的味道,多闻几下,觉得头有些闷。想起李泰旭屋内清清爽爽,连同他身旁伺候的嬷嬷和小丫头们都不浓妆艳抹。李泰旭告诉他,室内如果香味过浓郁,或会引起失眠、胸闷、呼吸不畅、做噩梦;花粉接触久了,会让皮肤发痒、长红斑,特别是有气疾之人更要避免与花粉接触。

    “咳咳咳!”李明达突然捂住嘴巴咳嗽了起来,小脸也涨红了。李世民和长孙氏一惊,忙问是否犯病了。

    李治忙道:“兕子,是不是屋里香味过重,闻着让你难受了?”

    李明达点点头:“好像有甚跑进鼻子嗓子里,难受!”

    “来人,赶紧把兕子抱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李治顾不得其他,直接大声喊起来。“空气”这词儿是李泰旭给他说的,并作了一番解释,告诉他,浓郁的香味也算是一种空气污染,被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中,就会对健康造成损坏。啥叫“污染”?李泰旭又耐心地进行了讲解。

    喂了些温热水,李明达慢慢平息下来。李治松了口气,但转而严肃地将一叠厚厚的纸张交给李世民,慎重地道:“阿爹,稚奴或许找到了让阿娘经常犯气疾的原因了!这是今日堂兄给兕子写的日常注意事项,兕子和阿娘一样,也是得了气疾。稚奴觉得,堂兄的话极有道理,故此请阿爹阿娘务必要引起重视!”

    李世民挑了挑眉,随意地问:“你哪位堂兄啊?为父怎不知?”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全被斩草除根,也没听说过李治与宗室其他子弟关系密切。

    李治睁大眼睛,道:“长兄说,堂兄的祖父是吏部侍郎,阿爹是户部度支司员外郎,他们是陇西李氏范阳嫡支三房,堂兄是李侍郎的嫡长孙,他比稚奴大几个月。”

    吏部侍郎李文州?李世民倒是听李承乾提起过,说在大兴善寺为母祈福时偶遇李侍郎的嫡长孙,据说前几年因病发高热烧坏了脑子,前阵子又病了一场,不料头脑就清醒过来。李承乾很是欣赏那位小郎君,说他所讲的典故既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不少典故连孔颖达等老师都无法找到出处。突然,李世民想起长孙无忌打趣李文州的话,说他的嫡长孙没有白受三年苦,一朝醒来,不仅聪慧更胜旧时,甚至还新创书体,正应了亚圣的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垂目一看,不由眼前一亮。是极为端正秀丽的小楷,但又不乏委婉流畅、浓厚宽博,显得飘逸自若、气韵生动。欧阳询的楷书算是极好的,博采众家之长,但与眼前的字迹相比,却略嫌四平八稳。李世民很是怀疑地问:“这是李侍郎的嫡长孙所书写?刚才你说只比你大几个月?”

    李治略带得意地点点头:“阿爹,您也觉得堂兄的字写得好?岑相公也是如此认为呢,说这是新书体,从稚奴这里骗走了一封书信,说好过几日就还给稚奴,但到如今都不归还,每次见到总是找各种理由,或是要认真揣摩,或是说忘在家里了。您不是总赞岑相公弘厚忠谨么,但稚奴怎觉得他有些不厚道?信里是堂兄讲的故事呢,幸亏稚奴读得认真,全都记下来!”

    说着说着,李治就不由歪楼了,还叽叽咕咕地吐槽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等太子师,道:“哎,不知孔祭酒他们把那些典故找到没,都好几日了,怎还没消息?难道是没找到?堂兄说,他也忘记从哪本书中见到的,前几年浑浑噩噩看过许多书,但如今却完全不知放在何处去了,或许是烧了吧,因为那时挺喜欢将自己写的东西烧掉。故此,夫子们都说他愚笨不堪,其实堂兄很努力了,可人家不是病了伤到脑子了吗?伺候堂兄的小吉祥说,堂兄每日都躲在书房中勤奋,奈何记性太差,老是记不住夫子教授的知识。哼哼,现在堂兄又变聪明了,看那些夫子又该如何说?”

    李明达站在门口,笑盈盈地道:“九皇兄,堂兄说,不要在背后议人长短!”

    李治小脸一红,连忙申辩道:“我是替堂兄抱不平呢!兕子,你不是也很喜欢堂兄么?”

    李明达眨眨眼:“嗯嗯,兕子喜欢堂兄家的吃食,好吃!”

    “哇,你只记得吃食了?今天堂兄还给你讲故事来着!”李治瞪大了眼,打趣道。

    “小马过河,龟兔赛跑,盘古开天地。一、二、三……”李明达掰着手指数了数,“阿爹阿娘,兕子会数数了哟,是堂兄教的!堂兄还教兕子识字呢,马、牛、人、水,四个字!”

    “哇,兕子真棒!”李治学着李泰旭的样子两手竖起大拇指。

    “兕子还要学好多字!堂兄说,只要兕子乖乖,就给兕子画画儿。”李明达举着一本小人儿书得意洋洋地道,“兕子要好多好多这种书!”

    李世民一边听着一双儿女直接间接地夸赞他们的那位堂兄,一边认真地看完公主殿下衣食住行若干注意事项,其中便有一条对花香、花粉之类的告诫。或是担心旁人不理解,李泰旭写得比较详细,特别强调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无灰尘、煤烟、烟雾、漆气及其他一切刺激性物质,尽量避免熏香、不摆放鲜花、不接触猫狗等宠物。

    李世民轻轻地敲打地桌案,片刻,吩咐道:“来人,速速把香炉、花束搬出去,把窗户打开,所有人等全部换衣换装,衣裳不许再熏香!”

    温声对长孙氏道:“总归是无害,姑且信一信,说不得对你的病情有所好处。”

    长孙氏笑盈盈地点点头:“妾身都听二郎的。”

    李治赶紧指挥着众人将殿内但凡有味道的东西全都搬出去,闻到来来回回的宫人身上的香味,皱了皱眉头,道:“你们也速速换洗衣裳,不许擦头油,不许擦脂粉,务必要清爽干净啥味道都没有!”

    宫女们虽然不情愿,但奈何圣上都已下旨,只得应诺着退下去。但凡是女子,无论老少,哪有不爱美的。特别是宫女,无不期待某一日能得到圣上或者皇子的恩宠,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历史上不乏这等例子,前有窦猗房(汉文帝皇后,以家人子身份入宫)、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原为平阳侯府歌伎)、王政君(汉元帝皇后,原为地位低下的宫人--家人子,其精心培养的侄儿王莽篡位),后有万贞儿(明成化帝宠妃,原为宫女)。所以,宫女们在重重规矩下,千方百计将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更吸引人,特别能入选立政殿伺候皇后的宫女,哪个不是端庄秀丽,不是七窍玲珑?

    窗户大大地打开,一阵清风拂过,屋内浓郁的各种香味慢慢消散。李治使劲儿吸口气,拍着胸口笑道:“这下子舒坦多了,阿娘,您觉得呢?”

    亲手端了一碗温水递给长孙氏:“阿娘,以后您可不许再吃咸甜腥的食物了,蜂蜜啥的您就不要吃了,多喝白开水,哦,就是这种啥都不放的水,要温温热热的,不能吃冰的凉的,会刺激到咽喉,引起咳嗽。”

    长孙氏非常赏脸地连喝了几口,对李世民笑道:“稚奴今儿说话的语气怎与往日不同,该不是受到李侍郎嫡长孙的影响吧?”

    李治将李明达抱进屋内,道:“阿娘,既然堂兄说得对,稚奴就应该听从。堂兄也说了,他不知是从何处看到的,若有何不妥当之处,特别是吃食方面,务必要多咨询御医。还有啊,这些注意事项都是针对兕子,阿娘与兕子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只能作为……恩,啥来着?哦,是参考!”他觉得,堂兄说话不像其他人那样咬文嚼字让人听着费劲儿,很直白,一听就明白,所以,不由自主地便将有些新鲜的、奇怪的词语记下来了。无形中,李泰旭增加了一个粉丝。

    面对李文州和李勋泽的询问,李泰旭非常淡定地回答:“正因为他只是亲王,且年岁尚幼,所以亲近才无问题。若是太子和越王,呵呵,咱们何必去锦上添花?咳咳,关键是晋王和我年纪相仿,更有共同语言。”主要是李承乾和李泰要不了几年便会成为昨日黄花,咱犯不着去给他们扭转乾坤与历史较劲儿,累不说,说不定还落不得好。

    李文州眼睛一缩,问道:“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李泰旭眨巴眨巴眼睛,故作不解地道:“啥?听说啥?”

    “你祖父的意思是,是不是听外间谣传,圣上对太子殿下有些许不满。”李勋泽道。

    “是吗?”李泰旭惊讶地瞪大了眼,摇摇头,“没听说啊,九叔和表兄只是告诫我不要与太子殿下过多接触。人家天天忙着呢,听晋王说,整天被孔祭酒等太子师拧着读书训话,还要处理政务,连一点空闲都没有,哪里会记得咱这种小人物?当然,我也挺忙的,更没时间去考虑那些尚不属于自己考虑的事情。”

    李勋泽眼里含笑,点点头:“如此甚好!别人的家事,吾等就不要掺和了。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世家能够在数代王朝更迭中始终屹立不倒,靠得是审时度势,顺应事态发展,从不将满门身家放在某人身上。”

    李泰旭点点头:“我知道啊,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下注,即便下注也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吧,祖父,阿爹?”

    “你能如此想,祖父也就放心了。”李文州甚是欣慰。

    “祖父,阿爹,这是才制好的果冻、布丁,有好多种口味,你们尝尝。”李泰旭讨好地将食盒打开,端出一个个小碗来,又殷勤地递上勺子。

    李文州连吃了几个,放下碗,略带不满地道:“你在家就是折腾这些?前阵子让你祖母和阿娘捣鼓胭脂水粉,无论你是从何处看到的法子,终究不是好男儿所为。”

    李泰旭忙解释道:“祖父,我也是从书中得知祖母她们所敷的粉居然是白铅粉!那玩意儿涂在脸上会增白,上妆效果好还不易掉落,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腹部疼痛、关节疼痛、脸色苍白发青、胸闷气短、头晕耳鸣、皮肤干燥、头发枯萎、手足麻木、失眠多梦、记忆衰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而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则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气血亏虚等症状。”

    他一一地掰着手指细数,李文州和李勋泽听着眼睛发跳,忙问:“可是真的?但不是一向都用白铅粉敷面吗?”因为,世家子中也有不少人喜欢敷粉,让自己显得更俊朗一些。他二人年轻时也干过这种事儿,所以才如此着急。

    李泰旭撇撇嘴,叹口气:“女人啊,明知那些玩意儿会给身体带来极大伤害,但为了‘美’,啥都不顾的了。我仔细询问过祖母、阿娘,她们还好,不经常用,我让她们每天早晚喝牛奶,平日多吃豆制品、胡萝卜,多喝茶,慢慢地,体内的毒素便会排出来。”

    “所以,为了祖母、阿娘的身体健康,为了咱们李府的长治久安,我才翻看寻找了相关书籍,终于找到效果好、对身体无任何害处的胭脂水粉制作方子,然后请王嬷嬷先让人尝试着做,发现的确不错,这才把方子交给祖母和阿娘的。”李泰旭一脸的严肃认真,大义凛然。他可不像红楼梦中贾宝玉那样愚蠢,正事儿不干,整日调香做胭脂,其余啥事儿都做不来。顺便,他还在心底暗暗感谢某任前女友,她对化妆品非常非常痴迷,在大学期间已在网上开设了化妆品店,平时帮着别人化化妆。所以,他也顺便接受了诸多化妆知识培训。

    这个说辞,李文州父子二人也寻不到啥错儿,只得交代他不要太过沉迷。最后,李勋泽说了一句:“你阿娘开设的脂粉店生意极好,说,以后每月多给你一些钱。咳咳,你每日让院中的厨娘捣鼓吃食,以后还是都走公账,你那点钱能干什么?”

    “谢谢祖父,多谢阿爹!”李泰旭笑眯眯地道。还是因为查抄了原墨渊居主管刘婶儿的家,收回了几年的损失,不然,哪有那么多闲钱去买各种材料做实验?能多一些零花钱,自然是最好的,他尚未穿这身“马甲”之前便从没缺过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