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窃贼
字体: 16 + -

第21章 密切关系

    李治是个非常敏感的人。皇家子弟,有几个缺心眼儿的?见李泰旭似乎有些不高兴,忙呵斥李明达的女官:“放肆,你敢这样对吾家堂兄说话?还不赶紧赔罪!”

    李泰旭连忙止住就要伏地请罪的宫女,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不就是有一点小争议罢了,何况女官也是为了公主殿下好。”

    历朝历代的宫廷中,宫女少则千人,多则万人,入宫年龄在十三至二十岁之间,一旦选中便深锁宫中,与世隔绝。除了极个别能得到帝王宠爱升为嫔妃,绝大多数都是“入时十六今六十”,待到青春逝去、容颜不再,便只能在尼姑庵中与古卷青灯共度余生,或被发配道帝王陵寝侍奉向往,了此残生。不过,唐代也常有遣散宫女的情况,比如遇到水旱等自然灾害或者新皇登基,会放出部分宫女。李世民登基后,628年,经长孙皇后奏请,依照自愿原则,将用不了的或者年纪偏大的三千宫女放出去,或归乡,或家人。但即便如此,宫女仍有数万人之巨。

    这位宫女看年纪约十七八岁,又是服侍公主的,绝对是没有任何养育小孩子的经验,不过是听年纪稍大一些的嬷嬷们传授经验,而那些留在宫里的嬷嬷,除了奶娘不算,其余也是没有结过婚,更别提生儿育女了。所以,她们的所谓经验,不免也存在失误。

    问李泰旭为啥懂这些?嘿嘿,自己虽然没有当过爹,又是家里的独子,但好歹小时候很有人缘,带过亲戚家的小屁孩儿,因为脾气好有耐心又细心,小屁孩儿们都是以他为中心围着他转的,不免便听到了大人们谈论育儿心得,一来二去就记住了一些要领。比如,他曾听说,某家好不容易得了个小孙孙,全家爱得不行,两三岁了还一直抱着不让下地走路,直到五六岁都走不稳当。也听说,有的孩子走路太早,也容易引起发育畸形。所以啊,养孩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把一个孩子从巴掌长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地养大成人,其间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想到遥不可及的父母双亲,李泰旭眼底闪过一抹伤痛,但很快便平息下来。温和地对宫女道:“待会儿若是有时间,你可以去问问我院里的几位嬷嬷,她们都是极有经验的。还有,公主殿下的身体不太好,若是能食补更好,吃那些汤药,哪里还能正常地吃饭菜?再说,长期吃药,其实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哦,啥叫食补?就是吃有些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啊,比如熬成汤做成菜啥的。至于喝奶,咳咳,其实不必两三岁了还在喝,就算要喝,就喝牛奶、羊奶好了,但也只能作为补充,不能当成正经的饭食。你问我咋知道这么清楚?我家里不是还有五个妹妹吗?另外,书上啥没有?”

    这女官也非愚笨之人。能在数万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圣上嫡亲的、最宠爱的女儿跟前之人,莫不是玲珑剔透,故此,立即非常感激地一再行礼拜谢。

    走了一小会儿,李明达的脚步越来越慢,李泰旭暗暗摇头。这小丫头的体力也太弱了些,若是平常的孩子,这年纪正是好动、精力过剩的时候,特别是出门儿玩耍的时候,更是兴奋得很。他蹲下身,笑盈盈地道:“公主殿下可是累了?嗯嗯,好棒啊,今儿走了不少路呢!来,我抱一会儿好么,等殿下休息好了,咱们再来捉迷藏。”

    李明达双眼亮晶晶的,拍着巴掌高兴地道:“好好,捉迷藏,兕子最爱捉迷藏了!”

    李泰旭一把将李明达举起来,掂了掂,太轻了,没多少分量。“请问女官,殿下平日身体有啥症状?我是怕她有啥食物不能吃。”他问道。

    宫女回道:“公主殿下时身子就弱,气息低,多哭几声或者稍微着急了便喘不过气来。故此,奴婢们都不敢让殿下累着。”

    啊?敢情是先天性的支气管哮喘之类的啊!联系到网络上对长孙皇后病故原因的猜测,李泰旭皱紧了眉头。这可不好办,哮喘就算是在后世也是个大难题,一不留神就会死人的。李泰旭有位长辈变患上了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一到换季就特别小心,不敢累着不敢冻着热着,家里不敢有其他气味,不敢到花多的地方去凑热闹等等,至于吃食更是小心得很。他突然叫起来,懊恼地道:“早知道先前不该让公主吃牛奶鸡蛋布丁!殿下,您现在没啥吧?觉得出气儿还通畅么?您赶紧大大地吸气吐气,就像我这样……”

    抱着李明达坐在亭子里,李泰旭赶紧询问。李明达眨眨眼:“兕子很好啊,没有不舒服。”但是,仍乖乖地跟着李泰旭呼气吸气。李泰旭又让宫女贴着李明达的背心和胸口仔细听她的呼吸声,没听出啥杂音,这才松口气。道:“公主殿下的确是有些特殊,先前是我错怪你们了,对不起啊!”

    宫女忙道“不敢”。

    李泰旭仔细地回想着,道:“据说,公主这种情况,不宜吃腌肉、火腿、泡菜、鸡蛋啥的,慎忌寒凉、生冷的蔬菜和瓜果,如寒瓜、芭蕉、梨等等,不吃油腻油炸的食物,不宜过食咸酸,不吃虾、蟹、鱼等海腥发物。哎,好多好吃的都不能吃,但有啥法子?适宜吃啥?记得好像是瘦弱、排骨、猪腰、菜心、胡萝卜啥的,还有杏仁、核桃仁、枸杞、茯苓、山药、莲子等等。我还记得有几道保健药膳。在急性发作时,可以用白果南北杏薏米煲猪肚。在缓解期有核桃蛤蚧煲瘦弱、五味子核桃煲猪腰、冬虫草炖瘦肉。哦,对了,灵芝这玩意儿对身体有好处,有事无事地炖汤吃或者泡水喝都行。总之,不要吃过咸过甜的食物,注意季节保暖,多喝水,温热的白开水,不要放糖霜啥的……”

    听着李泰旭巴拉巴拉地说了好大一通,宫女不停地点头表示记下,李治疑惑地问:“堂兄,你怎懂得这许多?不仅知道那么多典故,哦,故事,字儿也写得好,还知道许多新鲜的吃食,又懂药理,难道都是从书上学的吗?你每日的学习不是很紧么,怎还有空看闲书?难道李侍郎他们会任凭你?长兄贵为太子,就是多吃一道菜,便会被他的那些老师斥责奢侈浪费,看书累了想歇一歇,老师们又会长篇大论地说一通。每次我去东宫,都得趁着老师们不在的时候,不然,肯定也会被逮住挨骂的。”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强。李泰旭暗暗叹息。或许,李承乾便是被那些繁琐的规矩压制得太狠,但又不得不表现得顺从、谦恭,所以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其实,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关怀和呵护,需要耐心和鼓励。后世,为啥那么多孩子因为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他接触了外界不良人员,但更多是学校和家庭的原因。可是,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历史,不是穿越重生小说中自带光环的主角,还是安分一些的好。他笑着解释道:“我祖父和阿爹说,学知识应当有张有弛松紧有度。世家的教育和皇家必是不同的,特别是太子殿下,因为是未来的储君,将来或许将肩负整个国家的重任,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圣上和大臣们对他的期望自然是极高的,所以不免严厉一些。即便太子做得很好,但他们希望他做得更好,做得最好。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不太赞成。”他耸耸肩。

    “反正,我祖父和阿爹就没随意骂我打我,见我有进步了,他们会表现得很高兴,给我许多奖励,当然,也会告诫我不骄不躁再接再厉。见到我前阵子逼得自己太紧,还规定每五日必须出去走走逛逛,了解民生,不要死读书。”李泰旭高度地赞扬了两位领导的民主开明。

    李治眼睛一暗,撇撇嘴:“真羡慕堂兄。哎,稚奴还好些,封王建府后,虽然管的人多规矩也多,但好歹能够出宫透气,可怜长兄就只能整日呆在宫中了。这阵子,长兄代替阿爹处理政务,每日早起晚睡,好些大臣都是说做得极好,可有几位老师仍是不满意,经常当着众人的面就大声呵斥,有几次我碰见,都差点忍不住想反驳了。”

    李泰旭挺不乐意继续这个话题,东张西望地看了看,道:“那也没法,尊师重道是天经地义的。就算老师们的态度有啥问题,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能请太子殿下自我开解了。我还是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苦再累,忍一忍便过去了。等到若干年以后,再回头,你发现你所经历的苦难都是宝贵的财富。哦,那边开了不少花,咱们去瞧瞧?”

    牵着李明达的小手,突然拍拍额头,道:“差点忘了,公主殿下最好不要接触那些花花草草特别是香味浓郁的、花粉多的。对了,请问女官,殿下所住的地方可是用了熏香啥的?不要再用了哟,那玩意儿会刺激呼吸,穿的衣服也不要弄的香喷喷的,我闻着鼻子都痒痒,何况是公主殿下?身边伺候的人也是如此,一个个弄得清清爽爽的,不要涂抹太多胭脂水粉,最好是不要抹。屋里不要放啥花呀朵的,平日也远离花丛,在春秋繁花盛开时可以戴一个口罩,冬季更应戴上口罩隔离冷空气。”

    “请问小郎君,还有甚需要避讳的吗?”女官急切地问。

    李泰旭想了想,道:“这样吧,待会儿我记下来,以后在书上再看到啥也会及时整理出来交给晋王殿下。吃食方面,你多多征求御医,他们更有经验。”

    女官屈了屈膝:“奴家多谢小郎君!”能将公主伺候得更好,对于她来说也是大有好处,何况这两年已经对公主产生了真切的感情。

    郑氏和娟娘得知消息,自然是要来拜见的。李治并没摆亲王谱。李明达还不知身份地位啥的,见郑氏和娟娘态度和善可亲,片刻便活跃起来。

    “旭儿,祖母请公主到内院去玩会儿,你好生接待晋王殿下。”稍微上了年纪,郑氏特别喜欢小孩子。

    李明达眨眨眼,紧紧地拉住李泰旭的手,软软糯糯地道:“多谢老夫人,兕子想听堂兄讲故事,要听小马过河,九皇兄讲得没堂兄好!”

    李治一听,撇撇嘴:“兕子,你现在开始嫌弃我了,我好伤心啊!”

    李明达忙扑到他怀里,拍拍他的脸:“九皇兄别生气,兕子最最喜欢九皇兄了。”

    李治得意地笑起来。不料,李明达又非常为难地道:“可是,堂兄既会讲故事还会作画,兕子都认识马、牛和松鼠了哟!”拿着李泰旭画的漫画,高兴地指给郑氏和娟娘看,一边叽叽喳喳断断续续地将“小马过河”讲了一遍。

    “哇,好棒啊!公主殿下全都记住了哟!”李泰旭毫不吝啬地给予点赞,笑眯眯地问,“那么,殿下还认识马、牛和人、水几个字吗?”

    李明达点点头:“恩恩,兕子认识!”这小丫头的确聪慧过人,不过是捉着她的手比划了几遍,又比对着图画给她讲了这几个字的来源。

    娟娘垂下眼帘,轻轻地抚摸着小腹,暗暗叹口气。若是自己能给旭儿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他必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兄长。瞧瞧他对那几个庶妹,虽然并不亲热,但有啥好吃的都会想到她们。

    见李明达不愿,郑氏和娟娘自然不好勉强,说了一阵话,又嘱咐李泰旭一番,便离开。

    “堂兄,你教写字比那些老师有趣多了,他们只知道让我们反反复复地跟着字帖练习,记不住就会打手心儿。”李治拿着基本小人儿书兴致勃勃地翻看着,一边吐槽。

    李泰旭忙道:“我不过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皇子皇女们的老师都是成人了,想法不一样,自然教授的方式不一样。其实,殿下也可以将各种书籍制作成图画书,比如《春秋左氏传》、《史记》,画出来既有趣又记得牢。”

    不愧为未来的皇帝,李治立即举一反三地道:“那么,《老子》、《孟子》等等都可以如此做,如此,读书便没有如此困难了。每次看到厚厚的书册,我就担心自己笨,记不住,回头又会被罚。”

    其实,一本书重要的句子也就那么多,作为启蒙,让孩子初步了解,记住关键词句也就达到目的了。而这时代的夫子们,大多是照本宣科,背诵,使劲儿背诵,然后是抄写,反复抄写,只让你知其然不求你知其所以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