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窃贼
字体: 16 + -

第20章 不速之客

    李泰旭在接受两位领导考验时,顺便不动声色地告了某人一状。

    远处便是听荷居,远远地,听到埙声,缥缥缈缈,让人听不清摸不着,恍然来自天际。只是,李泰旭唇边却浮现一抹冷意和讥讽。能吹出如此乐声之人会是表面那般木讷?那般不通人情世故?据说,该学的这位便宜七叔父都学过,虽然都说比不过六叔父,但一个是爱表现,一个是拼命掩饰,能相比么?说不定啊,这位擅长乐器的七叔父还擅长许多玩意儿呢!

    “走吧!”他淡淡地道。

    许久,待李泰旭一行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山石廊亭之间,一个人从一树丛中走出来,淡淡一笑。

    “你是说,六叔父一直就在旁边看着我们?”李泰旭拿着书本的手顿了顿。

    陈慧点点头:“是啊,小郎君,慧娘特意留下小石头,哦,现在改名儿为墨菡,他偷偷躲在一处假山内,发现六郎君一直就在树丛后面,直到咱们离开,他才现身。但是,也没做甚,就是笑了笑,然后便也离开,也未进听荷居,似乎是直接回他的丹桂苑去了。”

    “小吉祥,给惠娘和墨菡一人奖励一百钱,找王嬷嬷要去!”李泰旭笑眯眯地鼓励着,又叮嘱她,“慧娘,继续努力,但是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要让人发现,若是不小心出了啥岔子,赶紧、立刻来报!”

    慧娘欢欢喜喜地跑出去了。

    一边对《论语》进行注解,权当练字,仍是用楷体。随着身体健康状况好转,又加强了锻炼,腕部力量增强,笔力也逐渐平稳有力,但仍需继续努力。练字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提高修养和增加美感的好机会。能把结构复杂、形式繁多的繁体字写好,对提高水平、垂直、平行、中心、等分、协调等多种感觉的判断和掌握均有莫大的帮助。所以,现在李泰旭极为重视练习书法,这段时间,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打搅的。

    李幸歉意地对来访者道:“晋王殿下、公主殿下,大郎正在练字,此时不好打搅,请两位贵人见谅!”

    李治踮起脚尖向书房张望,便看到李泰旭握着笔站在窗前,埋头垂目,神色甚为认真专注。“哦哦,是我没有提前写信约好。”李治颇为遗憾地道。

    “九皇兄,我们就这样等着吗?”旁边,长得白嫩水灵约两三岁的李明达眨巴着乌溜溜的眼睛问。

    “晋王、公主,您二位先到一旁的休息,厨下准备了一些点心,都是大郎不知从何处学到的法子,制作出一种叫果冻的吃食儿,甚至美味。”李幸、王彦将李治兄妹引到厅堂上位。

    李治眼睛一亮,忙道:“对对对,我就是从信中得知堂兄制作了果冻,说有许多味儿,橘子、苹果、山楂、石榴、寒瓜等等,这些现在都有么?”

    “比宫里的还好吃?”李明达扑闪着大眼睛,表示怀疑。

    这时,王嬷嬷带着几个小丫头捧着一个个盘子走进来,行了礼请了安,将一份份精致的、造型各异的果冻放在几案上。慧娘充当解说,口齿伶俐地介绍各种果冻的大概做法、味道,还道:“小郎君说,还能举一反三地制作一种叫‘布丁’的吃食,厨房正在研制,说不得过几日便能成功了。”

    李治用小勺子戳了戳果冻,软软的,有弹性,不知怎么吃。得到王嬷嬷允许后,慧娘便端起一个小碟子,用小勺挖下一块果冻,笑道:“两位殿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吃,要小心一些哟,小郎君说,果冻虽美味,但容易噎着,特别是小孩子,千万不能让他独自吃果冻,身旁务必有人监护着。”

    李幸补充道:“大郎还道,老人也得小心,要小口小口的,不能使劲儿吸。”

    “还有,吃食时,特别是吃果冻,千万不要说话。”王彦打趣道。

    “嗯嗯,两位郎君说得极是,婢子记住了。”慧娘乖巧地连连点头,闭上嘴,小心地吃完果冻,收好碗勺,站到一旁。

    李治一听,吓了一跳,忙对李明达道:“兕子,你不许动,让我来喂你!”

    李明达手一抖,一个果冻从碟子中滚落下地,嘴巴一瘪,不满地瞪着李治。一起跟来的嬷嬷吓得伏在地上,赔笑道:“公主殿下,让老奴来喂您吧,您一定得细嚼慢咽啊!”嬷嬷洗净手,小心地喂食。

    李治吃得非常谨慎,刚吃一口,眼睛一亮,这是自己从未品尝过的美食啊!刚想将比鸽蛋大不了多少的果冻一下子放进嘴里,突然记起了李幸等人的话,只得耐着性子小口小口地吃,慢慢地咽下。吃完一个,舒了口气,又拿起一个碟子。

    李幸和王彦各自吃了两个,便留心两位贵人,就怕二人心急出岔子。还好还好,毕竟是皇子皇女,教养都是极好的,尽管很是喜欢,但也表现得极为稳重文雅。

    接连吃了几个,李明达再想要时,李治不许了,耐心温和地道:“兕子乖乖的哟,你胃口一向不好,吃多了怕要积食儿。”

    李明达恋恋不舍地看了几眼食案上的果冻,转过脸去,李治立即给予高度赞扬:“兕子好乖,待会儿皇兄问问堂兄,这果冻是怎做的,把法子抄写下来回宫让人给你做好不好?或者,让王府的厨房每日做一些皇兄带进宫里也行。”

    “九皇兄好,兕子最喜欢九皇兄了!”李明达眼睛一弯,顿时笑逐颜开。

    此时,又见王嬷嬷端来一个食盘上来,禀道,厨房刚做好了一道牛奶鸡蛋布丁,特意呈上来请两位殿下品尝。也是放在精致的小碗里面,黄黄的、嫩嫩的、滑滑的,上面点缀了些细碎的水果。李治兄妹和李幸、王彦各一碗。

    “哇,怎么有好吃的就没给我留呢?”李泰旭笑盈盈地走进来。

    李治一下子跳起来,忙道:“堂兄,我这碗还没吃过!”这几日,他最盼望的就是收到李泰旭的书信了,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有趣,另外,最重要的是老师们都说不出出处,这让他甚是得意。至于李泰旭那封书信,是他特意不小心让岑文本发现的,又极不情愿地借给他,还再三叮嘱欣赏品鉴后务必还给自己。嘿嘿,你们不是一直都念叨长兄这不行那不对吗,不是一直都自诩博才多学吗?哼,连出自何典故都不知,还好意思称为“大儒”、“学士”?他听李承乾说,心里其实极不待见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三人,一言一行都管得紧,学习累了想稍微休息一会儿也要严厉斥责,简直比监牢中的犯人还要难过。李治打小便喜欢在东宫出入,可以说,便是由叔父李元昌和长兄李承乾带大的,自然很是同情长兄的遭遇,可惜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帮助长兄,这次可算是被他逮住机会了。哼哼,你们这些大儒,连九岁的小儿郎都不如,不仅不知道典故,还没有像堂兄那般新创书体,看你们丢了脸不!认识不过短短十几日,李治便太崇拜李泰旭了,看到他便两眼反光。

    “逗您玩呢,厨房还多的是!刚才,我让厨娘继续研制,什么焦糖布丁、彩虹布丁、桂花布丁等等,晋王和公主殿下可带一些回去。哦,算了,还是晋王殿下派王府的厨娘来这里学学吧,吃食儿这玩意儿可不能随意带进宫。”李泰旭行了礼,坐下。王嬷嬷赶紧送上一碗布丁,这是绿茶味儿的。

    李明达探了探,扯扯李治的衣袖,低声嘀咕道:“九皇兄,堂兄的是不是更好吃啊?”

    李泰旭舀了一勺,摇了摇,笑眯眯地道:“公主殿下,您要不要尝尝呢?味道不一样哟!”

    李明达点点头又摇摇头,鼓着腮帮子道:“不行,九皇兄说,吃多了不好。”虽然不到三岁,但小丫头口齿非常清楚,思维也挺灵活,是个聪明的小姑娘。

    “只一口好不好,就尝一口,然后去逛逛走走,府里有几处景色挺不错的,宫里肯定看不见。”李泰旭循循善诱,“若是两位殿下不着急离开,可以在寒舍吃完晚饭在回去。我保证,咱院里的厨娘所做的菜饭肯定是您二位从未吃过的,都是我无意中从书里瞧见,然后加以改进,绝对不会让殿下失望的!”

    女生们都是喜欢看那些毫无营养的宫廷剧,拜某几位前任女友们的熏陶培养,他被动地了解到了不少唐代的历史,无论真假,对这位尚未成年、聪慧善良、性情温和的晋阳公主颇有好感,可惜啊,据说十二岁时便病逝。

    因为怜惜,态度就更温和了些,眼里带着笑,端着碗走到李明达跟前,蹲下身,送上一勺子绿茶布丁:“很好吃的,等殿下再长大几岁,便能做给圣上和皇后娘娘吃,他们一定会夸殿下懂事、体贴、孝顺。”

    李明达一向身子弱,食量小,但是今日却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已经连吃了三个小果冻。她舔了舔红润的小嘴,可怜巴巴地看向李治:“不是兕子贪吃,是堂兄偏要兕子吃哟!”

    “没关系的,这些食物很容易消化,等会儿咱们再到外面去走走,保准儿公主殿下一会儿便饿了。”李泰旭笑着道。

    见李治点点头,李明达高兴地笑起来,一口含住勺子,但仍记得小心翼翼地嚼了嚼,慢慢咽下去。“哇,有点苦,但又甜丝丝的,很好吃!”她叫道。很想再吃一口,但李泰旭已经很快地将碗拿开了,坐回去自己乐滋滋地把布丁吃完。

    一名嬷嬷禀告说,世安堂、泰禾院以及几位小娘子处都送去了各种口味的果冻和布丁,并再三提醒食用方法。老夫人和娘子让送了些新鲜水果和干果,几位小娘子让转告谢意。此外,教授小娘子们的女先生、阿郎和郎君的幕僚们也各送了一份,众人均表示感谢。云云。

    李泰旭微微颔首,道了声“辛苦”,让她也下去尝几个,厨房有做多的,下工时可带几个回去,但务必小心食用,若是婴儿和年迈的老人千万不能吃。若是因为果冻或布丁噎死人,那自己的罪过就大了。故此,他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叮嘱、告诫,解释清楚原因。

    “公主殿下,现在咱们去逛一逛吧,不然,晚上好多好吃的就没肚子吃了哟!”李泰旭向李明达伸出手,对准备抱她的宫人摇摇头,“这位女官,让殿下自己走走消消食儿,也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若是走不动了便歇一歇。”

    女官解释道:“不是奴家不识好歹,而是殿下自小身子娇弱,年纪又小,稍有不慎就会得病。”

    “越是如此,越是要加强锻炼啊!”李泰旭温和地道,“有句话叫‘生命在于运动’,公主殿下身子弱,更要每日坚持锻炼,长期以往,必能强身健体。你们可以去问问宫里的太医,衣食住行该如何打理,是不是该适当地锻炼,如何锻炼等等。”

    李明达眨巴着眼睛,歪着头想了想,握住李泰旭的手,又向李治递出手来:“九皇兄,走走!”

    李治笑眯眯地点点头,与李泰旭一左一右牵着李明达到墨渊居的小花园逛逛。因为人小,加上身子弱,宫人们都伺候得非常精心,所以小丫头平时几乎就没咋走路,最多是围着床榻或者扶着几案走几步。小丫头穿得听规矩,结果就是束缚太多,小裙子拖着步子迈不开,一不小心就会被自己绊倒。

    李泰旭摇摇头,对一直紧张地盯着他们的宫人道:“这位女官,你们可以给公主殿穿得如此复杂,不利于殿下行动,小孩子还是要多多闹腾进行适当的活动,把身体全都活动开来,这样才有利于生长发育。不要担心出汗,其实适当的出汗,可以将体内的杂质顺着汗液排泄出来,只要及时地清洗换衣就行。”

    女官低声道:“宫里一切都有规矩,不好随意更改。”

    “难道就因为规矩连身体健康都不顾了吗?”李泰旭皱了皱眉,淡淡地道,“我是不知宫里有啥规矩的,但是,在咱们家,啥时候该学爬行、站立、行走也是有规矩的,从不会因为宠爱而整日抱着搂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