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夜明星稀,仙人夜巡

    酒啸看着台上的静安王,静安王予以回视,只不过并没有笑。酒啸看着台下的几乎要跪伏在地的县官,县官顿时感觉如芒在背,更是不敢多语。酒啸顿感无趣,顾自离去了。



    



    “官字俩口,大口吃小口。”一道慵懒的声音从酒啸离去的方向传来。



    



    静安王面无表情,台下跪伏的县官则是浑身颤抖。



    



    “那,便跟本官说说这东海最近出了什么事情吧。”静安王双臂支起,双手十指则交叉放于自己唇前,看起来百无聊赖。



    



    酒啸出了府门之后则看见那队无当骑兵依旧严阵以待。那队骑兵看到酒啸之后也一言不发,但是酒啸却感觉骑兵门握着长戟的手似乎放松了一些。



    



    酒啸冷笑一声,不管那些骑兵,顺着府前大道向西离去了。



    



    ................................................



    



    在酒啸看来,东海的春自然是有其特别之处的。此时已临近黄昏,烂熟的春光伴着些许的冷意流露在这略带咸味的空气中。湿润的海风常年掠过,给据海的房屋留下的一串串湿润的足迹。只要闭眼就能听到那些许水珠从房檐间低落的声音和那些青砖瓦块被慢慢腐蚀的声音,别有生趣。比起洛阳的春来,少一丝富贵相,多一丝烟火气。就像是竹笋之于桂鱼,鲦鱼之于熊掌,月季之于牡丹,柴犬之于白猫。



    



    时值黄昏,天上布满了金色的薄云,沉沉地盖在那里,远远看去就如同仙家出行时所布下的红罗帷幕一般。帷幕之下则是一身红衣的沈酒啸。



    



    酒啸顺着这条大道走了许久,发现过往的行人都神色匆匆,仿佛是在逃避什么一样。酒啸拉住一个中年男子问道:“请问这位大哥可否告知此地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为何我观此地居民皆神色匆忙?”



    



    那中年男子原本就神色紧张,看到有人拉住自己之后更是浑身发抖。但是在听闻酒啸的话之后,中年男子看了看酒啸的衣着,这次颤抖道:“东....东海仙....仙家们最近因为那黑色疙瘩异动全都聚集道据海....最近死了好多人....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说罢便甩开酒啸的胳膊狂奔而去。酒啸看着中年人的背影面色逐渐变得沉重。



    



    “仙家?怪不得这静安王一路上都不肯对我严明此次来具体要做什么。若是平时还好,那些修仙者会买朝廷的账,但是此次事情古怪,原本那些势同水火的修仙者们居然会齐聚据海城,说明这次的事情真的很重要,若是我等轻举妄动,别说是一百个无当骑兵,哪怕是把敬黄亭整个儿都搬过来估计都不管用。这差事可真是个烫手山芋啊.........”酒啸喃喃。



    



    且说静安王,此时在询问完那县令之后则命县令将门外骑兵对安扎在据海兵营。静安王在听了县令的话之后眼前也一阵发黑,食指紧扣按压眉心。



    



    其实静安王当日在领旨之时虽然觉得这次事情古怪,但是没想到这次的事情这么棘手,棘手到稍有不慎变会赔上自己一条性命的地步。静安王想到当日玄宗李隆基在金銮殿上一脸期许地命自己为钦差大臣。那时李隆玉就有一种错觉,觉得李隆基可能真的会把自己当做弟弟来看,结果,呵。本是同根生,缘何甘自毁?金殿无同胞,天子无手足。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李隆玉想到这些,又想起了那道人第一次对自己说的一句话:“王爷,在下想送给你一顶白帽子。”



    



    李隆玉回到厢房,摘下锦冠,将发结拨掉,顿时三千青丝如浪,自有暗波生。李隆玉看着镜中那张已经看了十八年的脸,突然感觉有些陌生。曾几何时,李隆玉自诩风流倜傥,以这姿容为傲。但是在入了宫,在那金銮殿占了个位置之后才发现自己这张脸称为了皇帝嘲笑自己的理由。



    



    金銮殿上,“你身为皇室贵胄居然还大施粉黛!”



    



    御书房内,“身为皇家男儿不喜读书,每天只想混吃等死,留你何用?”



    



    皇家马场,“祖宗传下的拳脚功夫你全都练到狗肚子里了!连两石弱弓都张不开,像你这便弱质体魄之人,有何脸面可以自称为我李唐贵种?”



    



    一幕幕场景此时在李隆玉的难过。回忆如刀,厉言扎心。李隆玉看着镜子里的那张脸突然觉得有些厌恶。



    



    李隆玉双手食指顶着两边嘴角,嘴角弯曲,又是一个完美的微笑。



    



    李隆玉起身脱下外袍,在那厢房之中倏然起舞,仪态万千,有如柔波婉转,寒月盈盈。他此时舞的正是那极为尊贵的霓裳羽衣曲。恍惚间,李隆玉又回到了金銮殿,琵琶胡笳奏起,金鼓阵阵,箜篌二十三丝轻弹,顿时老鱼跳波,瘦蛟起舞.



    



    ...........................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心事重重的沈酒啸回到府衙,正巧碰到披头散发的李隆玉。酒啸看到如此模样的静安王之后楞了一下。“你怎么了?”



    



    静安王则对酒啸做了一个鬼脸,便自行离去了。酒啸看到之后更感莫名其妙。



    



    “钦差就是钦差,钦差干的事情,平头老百姓怎么知道其用意所在呢。”酒啸强迫不让自己想那么多,取出腰间酒葫芦,狠狠地灌了一口老酒。



    



    一阵推杯换盏之后,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面带红晕的静安王对酒啸点了点头便回房休息去了。酒啸心事重重,便出去散步去了。



    



    月光如水,温柔地覆在脚下道路上。酒啸感觉像是一步迈入深海,海内海藻珊瑚影子交错。酒啸转身,原来是路旁树枝的影子。



    



    月明星稀,薄雾如昼。这时,城东一道光柱升起,划破黑幕。据海静悄悄,却又有十几道光柱从不同的方位升起,随后转向一致飞向海滨。酒啸见状顿时心中一凛。



    



    “那就是仙人吗......”酒啸看着那些早已远去的光柱发呆。



    



    “不行,我得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酒啸顺着那十几道光柱飞走的方向疾奔。



    



    阵阵涛声从远方传来,时不时还能听到各种声音。狂喜,狂怒。叹息声,大笑声,兽吼声,读书声。如同魔音一般从远方传来。酒啸听到那些声音之后顿时感到如同仙人在自己五脏六腑之中擂击金鼓,当时便口喷鲜血。血液溅到衣襟处,给原本就鲜艳无比的红袍又添了一层黑紫的妖异颜色。此时的沈酒啸发髻散开,衣衫不整,哪里还可见昔日翩翩公子的形象,只顾着向前跑。



    



    终于,视野开阔,酒啸站在山崖边,停下脚步。眼前的一幕令他余生都难以忘怀。



    



    长月当空不,满盈,河海澹澹起波澜。酒啸目力所及的地方被一条巨大的黑色量绳占据。远远看去如同一条黑色山脊盘放于无边东海之上。



    



    波涛汹涌,酒啸隔着几里地都能听见海浪拍打量绳的声音。量绳岿然不动,好像是千百年前就早已在这里一般生了根,发了芽。



    



    黑色量绳上刻度分明,每隔几个刻度都会有一些酒啸不管是在沈府的书院还是那些夫子们的教授之中从未听闻,看到过的文字以及图画。远远看去,那些文字就如同活了一般在不断扭动,似神龟,似麒麟,似圣人,似鸟雀,似黄龙。而酒啸之前所听到的那些声音就发自那一道道图案和文字。



    



    量绳周围天空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身影,有的脚下御器,有的则是凭空飞行,更有甚者就是酒啸看到的那些各色光柱一般,被不同颜色光晕包裹。



    



    酒啸看不清那些人的面目,但是一股紧张的气息却早已弥漫在东海上空,即使相隔甚远,那股肃杀之意仍令酒啸胆寒。



    



    酒啸稍微退了一些距离,藏在山崖树林中,确保不被那些身影看到。这时,酒啸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被那些声音伤了腑脏。痛觉如潮水一般袭来,酒啸死死捂住自己快要出声的嘴巴,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这时,酒啸腰间的黄皮葫芦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