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士绅
字体: 16 + -

第6章 卧冰求鲤和君子不器

    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

    大明朝自洪武开国至今,已历二百多年,到了神宗年间经济繁荣,民生富足,欣欣然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时有京师沈姓举子,名讳德符者曾言:幸生尧舜之世,虽困处菰芦,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

    然而陆离和林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自那日被人诬陷偷盗林氏又怒又羞,加上陆离读书娶媳妇的美好愿望破灭,暗无天日的人生境遇打到了这个坚强的妇人,过了没多久林氏就病倒了,整日卧床不起。一日三餐都是六岁的陆离踩着凳子坐到灶台熬粥渡过。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便进入冬季。

    万历四十三年的冬天,天气奇冷无比,只是到了小寒时节还未曾下过一场雪。陆家村的村民无事都不大出门,窝在家中猫冬。

    此时北风呼啸、万物萧条,虽然太阳高悬,却没半点温度,村旁的那条小溪也结了尺厚的冰,在阳光下反射出彩亮的光芒,煞是好看。

    沿着小溪往上,四五百步的地方有一片杂树林,夹水而生。枝蔓掩映着一个湾流,溪水往东,径直而去。岸边茂盛的白头芦苇丛里有一行人踩踏过的痕迹。

    只见离岸不远的冰面上蹲在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穿一件土布夹袄,虽然破旧却很干净。此刻小男孩手里攥着一根铁钎子,正埋头呼哧呼哧在冰面上干得起劲。

    岸上一个穿红褙子,绿夹袄的小姑娘,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正坐在一段枯木上,两只小手藏在袖子里,白净的小脸冻得通红,眼睛睁得大大的,直愣愣盯着冰面上的小男孩。

    “离哥儿!我不是说要卧冰求鲤,干啥让窝偷了窝爹的个铁钎子给你,又在冰上鼓捣什么啊?啥是卧冰求鲤啊!我还没见过呢”小姑娘朝冰面上的小男孩喊道。

    这个小男孩正是陆离,而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则是李月儿。

    话说林氏病倒后,每日三餐皆赖陆离熬杂粮粥,家中粮缸里尚有半缸杂粮,倒不至于断了炊。每日煮粥所用的干材有一些是陆离在河边林中捡的枯枝,更多是李月儿背着柴刀去近处的山脚下打来的。林氏病倒后,李月儿见天朝陆离家跑,李兴大发雷霆,狠狠揍了李月儿几次,李月儿仍然是瞅见空子就朝陆离家跑。李兴后来发了狠竟然将李月儿锁在房中。

    李月儿含着眼泪对李兴说:“爹,我已经答应了你嫁给货行的掌柜,如今林妇人重病在床,离哥儿只有六岁,女儿实在于心不忍,你就让我帮帮他们吧!”

    李兴大怒,骂道:“真是个贱皮子,侍候人还有隐。”仍是不允。一向温顺孝敬的李月儿竟然发了狠,整整三日滴水未进,李兴拗不过女儿,想着已经商定的婚事,收了的聘礼,反正到了明年秋天就出嫁了,那陆离不过才六岁,不至于和女儿做出什么有辱门风的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李月儿去陆离家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了。

    再说陆离,每日看着病中的林氏吃杂粮粥心中万分着急,舅舅送来的草药林氏吃了多日也不见起色。凭后世的经验,陆离知道林氏这是长期营养不良,又整日操劳,加之这一连串的事端才致病的,便想着弄些肉食混在粥中。

    陆离年龄有限,进山打猎是不现实的想法,便造着后世在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发子用一根木棍撑起竹箩,竹箩下洒谷粒,在棍子系一根长绳躲在一旁,待有鸟雀去啄食竹箩下的谷粒,便猛的拉动绳子,盖住鸟雀。

    靠着这法子,一个月里陆离捉了五十多只鸟雀,每日开膛破肚,让李月儿剔下鸟肉混在粥中煮给林氏吃,渐渐的林氏脸上有了气色,偶尔也能下床活动一会儿。

    只是一个月后,陆家村的鸟雀都学得精了,通常两三日也捉不到一只,陆离只好另觅他法。溪水结冰后陆离又有了注意,他知道冰面下的鱼群由于氧气匮乏的原因,如果在冰面上破开一个洞,就会有鱼跃出水面换气。又想到李月儿父亲李兴是个木工,就嘱咐李月儿再来的时候带根铁钎子。

    今天一大早李月儿就将李兴的铁钎子偷偷拿了出来,带给陆离。陆离接过铁钎子就朝结冰的溪水走去,李月儿不解问陆离:“离哥儿溪上都结了厚冰冰,风又大,冷得紧,去那儿作甚?”

    陆离淡淡的回答说:“月儿姐,我要去溪上卧冰求鲤。”

    李月儿从没听说过卧冰求鲤,非常感兴趣,又担心陆离一人在冰上滑倒,便相跟着一起来到溪边。

    陆离在冰上吭哧吭哧忙活了好大一阵,才钻出四个小洞,李月儿突然想起陆离说的卧冰求鲤,这才发问。

    陆离停下手中的工作喘了口气说:“月儿姐,我现在就在卧冰求鲤啊!”

    “离哥儿,你尽哄我,就见你在冰上钻咕隆,我虽没读过书,听着也和卧冰求鲤没啥关系呀!夫人还病着,离哥儿这里又冷咱们赶紧回去吧!”李月儿以为陆离是贪玩,站起身跺了跺冻僵的脚,往手心哈着热气说。

    “月儿姐,卧冰求鲤是讲一个晋人光着上身将冰暖化给他后娘捉鲤鱼吃的故事,我的身子太小怕是暖不开这冰了,只能用铁钎子把冰破开!也是卧冰求鲤啊!要是月儿姐觉得我这不是纯正的卧冰求鲤,月儿姐可以来将冰暖化了,然后我再捉鱼,这样就名副其实了。”陆离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

    “呸,把冰暖化要光着身子,我才不要呢,再说光着身子趴在冰上,不是要把人给冻死了!”李月儿双颊微红,说。

    “那个晋人不但没有冻死,后来还做了大官呢!”陆离说完这句,又低头在冰面上用手中的铁钎子钻洞。

    “那个晋人多傻,用身子暖冰,离哥儿用铁钎子,比他聪明多了,将来一定能比他做更大的官。”李月儿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陆离说。

    “噗嗤,你这小娃尽胡说,晋时王祥卧冰求鲤,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乃是上天为王祥的孝敬感动,哪来的把冰暖化捉鱼什么的。”忽然一个清亮的女子声音从溪边的树丛里传过来。话音刚落,一男一女两个身影从树丛那边转过来。

    只见那男子约有二十八九的年级,头上带着忠靖巾,身穿青色松江棉布长袍,脚上是一双黑色缎面高底长靴,腰间挂着一块晶莹的玉石和一柄三尺长剑。男子身高约有一米七五左右,虽不甚魁伟,相貌却生得好,眉宇间藏着神采,像个冷脸儿“吕布”。

    那女子眉眼有几分和男子相似,约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白色的棉布长袍,头上带着男子的纶巾,脚上是鹿皮靴,腰间亦挂着长剑。女子似银月,朗目星眉有一股子一般女孩没有的英气,但五官瞧着依然妩媚万千,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陆离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那女子,不禁瞧呆了,心说这么偏僻的陆家村竟有这等绝色女子。

    那女子似是没有瞧见陆离的痴相,转过脸向那男子说道:“大哥,茧翁诗云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看来并没有妄言,不想徽州的山水好,这小小的休宁县也有这般趣人儿。”说着又笑吟吟的看着陆离。

    李月儿发现陆离的呆相,轻轻唤了一声:“离哥儿!”

    陆离从女子的美貌中回过心思,埋头继续在冰上忙碌。

    “嗨,那小孩,本小姐问你话呢,为何胡乱解说卧冰求鲤的典故。”女子见陆离不回答自己的问题,追问道。

    陆离嘴角上扬,笑了笑,心说这女子看着灵秀,不曾相却是个读书读坏的。陆离抬头瞧了那女子一眼,淡淡的说:“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我按照王祥那般除去衣物卧在冰上,相信在感动上天之前,我就会被冻死,我病中的母亲也会饿死。小姐难道不知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吗?”说完陆离又埋头继续自己的工作。

    那女子诧异的“呀”了一声,和身边的男子对了一眼继续说:“你这小孩倒是伶牙俐齿,唐时房玄龄将此典收入《晋书》旨在教化世人行孝,难道房公不知道卧在冰上会冻死人,读书传道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都似你这般宣讲书义,这个天下岂非要人心沦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看来这位小姐定是曲解了圣人的意思不会真的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蒙蔽世人的意思吧!君子不器,方可贯通天地,得大自在身!”陆离说完话,摇了摇脑袋,决定不再理会这个女子,作为一个六岁的孩童,陆离能想象得出今日的言论若是传到外间,将是多么的骇人听闻,陆离也为自己一时冲动后悔不已,抱定注意,即使这二人说出去自己也打死不认,反正也没人相信一个六岁的孩童有这般的见识。

    女子没有说话,又转身去看身边的男子,却发现男子也在看自己,他们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起、不可思议、甚至有一丝惶恐和惧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