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子谋国
字体: 16 + -

第2章 列阵以威

    弋阳军,隶属大晋六卫中的勇卫,是征南将军薛彻麾下的主战军团,与征远将军所率领的北海军同归镇南大将军穆骁管辖,主要职责就是镇守帝国南疆,并担负着时刻准备南征灭宋,一统天下的重任。

    这只军队是骄傲的,他们也有资格骄傲。北梁恃勇,自称铁骑三十万,天下无敌,时任灭梁统帅的穆骁,率大军出西梁关南下,命薛彻为先锋,和北梁主力决战,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最后与北梁精锐战于横野城下,大战三日,大破梁军,阵斩七万,其余皆降,梁军统帅赫连cd被活捉。

    横野之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为扬军威,薛彻下令屠城,横野方圆百里,寸草不生,赫连cd被枭首祭奠英魂,北梁降卒尽被坑杀,煊赫一时的北梁铁骑全军覆没,无一人幸免。

    梁帝闻言昏厥三日,下令举国投降,北梁遂亡。晋帝大喜,言:“史上善战者多矣,然一战而灭国者,唯薛卿一人尔。”然后亲自赶赴军营,犒赏全军,赏赐无数,并封赏薛彻为征南将军,统辖弋阳军,镇守南疆。

    弋阳军之战力震惊世人,天下莫有不服者,直到七年前,李文宗率领弋阳军南下攻宋,一路上攻城拔寨,无往而不利,不料在京口被宋太祖刘煜大败。弋阳军的无敌神话方才画上了句号。

    那一战是弋阳军史上第一次失败,也是最惨的一次失败,是弋阳军之耻。

    宋国大破弋阳军,举国欢庆,士气大增,竟一鼓作气北上攻晋,连克十七城,烽火一度逼近洛阳,晋帝李文宗无奈,只得与宋国签订休战盟约,并把九皇子送到了临安当做质子,成年之后才可送回。

    如今,质子期满,刘煜派人将九皇子送到了庐江,庐江郡是弋阳军的防区,宋帝此举明摆着就是要提醒弋阳军——七年前宋国将悍勇的弋阳军杀的丢盔卸甲,你们最好安分点。

    大帅薛彻很愤怒,非常愤怒,但也只是愤怒罢了,气不过的大帅最后决定以军阵迎九皇子归国,不只是因为九皇子身份尊贵,更重要的是,他要好好震慑一下护送九皇子来晋的宋军,挽回一点面子。

    ***

    清云关,巢水汤汤。正值日上三竿,天地辽阔,万里无云。

    号角声响彻天地,鼓声雷动,密密麻麻的乌甲兵卒,潮水一样从城门里涌出,在河岸平地上列阵,嘈杂的声音持续了仅一炷香的时间,三千将士就已列队完毕。

    中军井澜车上,站着一人,正是:身着虎头乌金甲,头戴青铜獬盖鹰嘴盔,脚踩雄猿越山靴,猩红斗篷随风动,腰间横刀犹自寒,好一个威风八面,杀气腾腾的威武大将军!

    薛彻看着底下军卒,那张略显黝黑的脸上蒙着一层寒霜,他浓眉微簇,被岁月仔细雕琢过的皱纹拧成了‘川’字,他没有说话,三千将士也是噤若寒蝉。

    乌甲寒枪,尘土飞扬中,他们仿佛一尊尊雕塑,气势森然,天地肃杀。过了许久,薛彻颌骨先动,短须随动,再之后话才出口“尔等可忘京口之耻乎?”

    三千将士齐声喊道:“永生不忘!”

    薛彻又问:“既不曾忘,怎么办?”

    “杀、杀、杀!”接连三声杀,仿佛从地狱传来的怒吼一般,就连波涛汹涌的江水都为之语塞。

    “很好!七年前,正是因为我们弋阳军的失败,陛下才不得已送九殿下去宋国当质子,今日九皇子归国,本帅打算用军阵之礼迎接他回国,给那些宋人一点颜色瞧瞧,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薛彻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就走下井澜车,回到自己的帅帐之中“殿下到哪里了?”他身后一个副将打扮的人回道:“大帅,一个时辰以前,斥候来报,说九殿下已经到三山堰了。”

    “嗯,这就好,三山堰离这不过五十里,午时就能到达,你多派些探子出去,务必要保证九皇子的安全!”

    副将应了一声“末将已经安排下去了,大帅...”

    薛彻落座,掸去斗篷上尘埃,见副将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瞪了他一眼“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好歹也是我薛彻的副将,怎么跟个娘们一样?”

    副将苦笑着,转头看了看四周这才压低了声音问道:“末将听说,九皇子是得到过天授的?”

    薛彻一怔,腰不由自主地挺直了些。他叹了口气,沉默片刻道:“是啊,七年前我随陛下征讨东夏,三日攻破辽阳城,完颜奴弃冠投降,陛下龙颜大悦,遂准备太白山祭天。

    那几天北风呼啸,飞雪漫天,阴云遮蔽半月不绝,陛下无奈之下只得冒着风雪进山祭奠,典礼刚刚结束,天地变色,云层翻滚,风雷不绝于耳,我等皆以为上苍不喜杀伐,于是降下灾难惩处,一个个瑟瑟发抖,跪地请求上苍原谅,天威如狱啊!

    就在场面乱成一团时,顺嫔娘娘临盆,陛下指挥众人,让随行太医接生,孩子生下来了,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说到这,薛彻忽然停了下来看着副将问道,说不上是兴奋还是惊恐,表情精彩至极。

    “想必就是传说中那样,七彩祥云现世,凤鸣太白山,百鸟来朝吧?”

    薛彻嗯了一声“这可不是传说,是我亲眼所见。九皇子啼哭第一声时,风雪骤止,第二声时,万里阴云顷刻散尽,霞光普照,第三声时,百鸟来朝。当时雪山皑皑,松柏涛涛,云蒸霞蔚,那副场景,我现在都忘不了!”

    副将叹了口气“所以陛下才说出百年之后,当由九皇子为天子的话吧?”

    “你什么意思?”薛彻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末将是说,九皇子到底没能成为太子啊,要命的是,陛下至今没有立太子,当今最受宠的两位皇子,晋王还有秦王为储君之位,争的是不可开交。

    朝堂里暗潮涌动,诡谲难测。谁都看的出来,最后成功的肯定就是这两位皇子中的一个,大臣们纷纷站队,两位殿下也都有意拉拢您,可是您都拒绝了...”

    薛彻怒了,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道“你是想老子也去参与党争?你知不知道陛下最反感的就是勾结朋党,尤其是武将?”

    副将从地上爬起来,嘿嘿一笑“末将说这些不也是为了大帅您着想吗?”薛彻冷哼道:“如果不是你,别人敢说这样的话,本帅早就砍掉了他的狗头。”

    “末将既是大帅的副将,自然与大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敢有二心,可是正因为如此,末将不得不说啊。”

    薛彻点头认同,确实,副将与其说是主将的助手,不如说是主将的影子更为合适,无论什么时候,都与主将共进退,哪怕是造反。

    在西凉的时候,庄不平就已经是他的亲卫,随他出生入死十几年,没见有任何怨言,更难得,还饱读诗书,多有智谋,这才提拔他做了副将。这样的人,薛彻不信会害自己。

    庄不平凑过来轻声道:“就算咱们不做站队的事,可是晋王,秦王咱们也不能得罪啊。”

    薛彻点点头“说说你的看法!”

    庄不平拱拱手低声道:“大帅,九皇子的身份太敏感了,虽然他后来的行为表明他辜负了凤子之名,然而,得到天授是事实。在晋王与秦王的心中,凤子九殿下始终都是一根毒刺。

    要知道,皇帝陛下当年几乎已经立九殿下为太子了,差的只不过一道诏书而已。若不是朝中大臣拖缓,九皇子自己也不争气,哪还有他们的事情?

    这一次九皇子归京,各方势力说不定早就谋算好了,准备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咱们要是无端闯进去,得罪的恐怕不止是一个两个,大帅,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薛彻的心沉到了谷底,想想那两位皇子身后的势力,他不禁打了个激灵。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两军对垒,冲锋陷阵,哪怕被敌人重重包围,他也不会惧怕丝毫,可是朝堂上那些权谋算计,却让他毛骨悚然。

    敌人的枪林箭雨看得见,身手好些,骑术高明些就能杀出一条血路,可权谋场却是一个看不见的磨盘,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碾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此事不得不小心应对!

    薛彻沉吟半晌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庄不平嘿嘿一笑,在他耳边道:“祸水东引,李代桃僵...”

    听完他的计划,薛彻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小子,好,就依你说的办!”

    庄不平含笑不语,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在这时,忽听帐外有斥候来报:“禀大帅,九殿下座船已到鹰头嘴!”

    “知道了,来人,传本帅令,全军出营肃立,三千先锋营将士列阵,吹号鸣鼓,准备迎接九殿下回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