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93章 出兵讨董

    蔡邕摇了摇头:“刚听说这狗贼征召与我的时候,邕确是想着拒绝来着。但是静下来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此举未必妥当。首先,这董卓已经掌控了朝政,如果他真的贴心要征召与我的话,再怎么拒绝也是逃不掉的。二者嘛,所谓人性本善。这董卓之所以如此祸乱朝纲,也许只是因为没人劝解,匪徒气息发作呢?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在旁边时时劝解,兴许他能改邪归正呢?”

    坐在他上首的刘巴却是不赞同的摇了摇头:“人性本善这一点倒是没有错,只是伯喈先生不要忘了,这董卓如今已是年逾四十,为恶之心已是深入骨髓,光靠他人劝解,恐怕是难以起到作用啊。”

    蔡邕伸出一只手制止了刘巴的劝解:“这点我也知道,但是为了大汉天下,为了黎民百姓,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邕又何惜此身?”

    好吧,蔡邕都这么说了,连大汉天下和黎民百姓都扯上了,大家也不好劝解,于是只得看着蔡邕跟着传旨的太监离开了交州。

    可惜的是,蔡邕终究还是天真了一点,虽然他到了洛阳之后,董卓对他却是尊敬有加,但是他的劝解大都数时间还是没有起到作用董卓还是不顾全天下的反对废了少帝,另立了献帝刘协。得知这个消息后,武安国马上命令豫章的于糜、樊能和贾昂快点解决于山和傅易山里的山越人。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接下来紧跟着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了,再紧跟着就是汉末乱世了。

    果然,两个月后,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脱的曹操回到陈留,散尽家财募集义兵,并给各地州牧太守发函,号称自己的手里有献帝的圣旨,号召大家一起起兵前往洛阳,铲除奸佞。这当中,当然不会少了被灵帝称为真大将军,号称是灵帝朝最能打的武安国的份。

    “各位说说,对于曹操的邀请,我们应该怎么办?”看着案几上的信函,武安国无奈的对跪坐在两旁的文武问道。

    说句实话,对于这十八路诸侯讨董,他是真的不想参加。一者,熟悉历史的知道,前世这十八路讨董根本就没有结果,大家只不过是去刷了一圈声望而已,其他的根本没什么好处。但是武安国又不缺声望,不论是好的坏的,他都算得上天下皆知的程度,所以这一趟如果参加的话,也只是空耗粮草,白损兵士而已。第二嘛,即使这十八路的盟主袁绍了。如今的情形,他和袁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情形。更何况了,袁绍不过一小小的渤海太守,他如果要听这样的人的命令,那不是自取其辱嘛。

    不过他属下的文臣武将们却不知道武安国的真实想法,武安国的话音刚落,刘巴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当然要去了,如此对大汉有益之事,就是我们倾巢而出也不过分。更何况此次曹孟德又陛下的圣旨,我们当然要奉诏讨贼了。”

    一旁的毛玠也赞同的点点头:“不错,此时如果不响应的话,极有可能背上不忠的名头,州牧大人自先帝之时就是出了名的忠臣,此事不可不应。”

    一直注意着武安国表情的程昱猜测的问道:“对于此事,主公是不是有什么估计?”

    武安国毫不掩饰的点点头:“不错,因为我们地处天涯海角,最后收到曹孟德信函的关系,其他相应的诸侯都大致已经确定,分别是前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看看这些人,不是士人党出身,就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我与袁家的恩怨大家想必也都知道,如果贸然出兵的话,非但帮不上忙,恐怕还要互相防备。况且你们看看,除了董卓任命的这个冒牌冀州牧韩馥之外,先帝及何进时期任命的四个刘氏州牧,刘表、刘焉、刘虞和刘繇这几位大人没一个出声的,我们贸然相应的话,会不会不太好?”

    “是啊,此话倒是不无道理···。”听武安国这么解释,其他人都是认同的点点头。“不过如今这汉室衰微,朝廷被奸佞控制,这几位宗室出身的大人怎么也不急啊。”随后,董平一脸疑惑的问道。

    刘巴想了想开口解释道:“以在下猜测,恐怕正是因为他们刘氏身份的原因,所以才不敢贸然相应。要知道带兵进京这事,本就是一件十分犯忌讳的事情,就如之前的董卓、丁原。如今曹操虽然有了陛下的圣旨,但是这四位宗室到底和我们不同。因为我们带兵入京,如果有什么差池的话,大不了又是一个董卓,再来一次天下讨董,但是这四位大人就不同了。我想他们正是顾及到此事,方才没有出兵相应的吧。”

    “啊,原来如此···。”听了刘巴的解释,其他人都是恍然的点点头。就如刘巴所说,其他人即使心存异心,接着这个机会带兵进京,也不过是有一个董卓而已,到底威胁不了汉室的皇位。大事如果是这四位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皇位的更迭了。

    “那对于曹孟德邀请,我们到底是响应不响应呢?”解释清楚这件事后,话题又回到了武安国到底应不应该出兵上面。

    “要不,我们在等等吧,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响应再说。”又商量了一会,大家最终还是一致决定等等再看。

    武安国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拖着就过去了,那知几天后之前离开的蔡邕突然写信回来,内容就是要他出兵相应曹操的号召,朝里的百官和陛下都等着他为大汉铲除奸佞。

    陛下还有朝廷百官都搬出来了,那绝对是不能再拒绝了,否则就是不忠不孝之辈了。还能说什么,出兵呗。

    不过虽然决定了出兵,但是武安国却决定麾下的将领比如鞠义、董平什么的一个也不带,带上干什么,给华雄、吕布杀啊。至于士兵,就他麾下的平南将军、不现在应该是后将军部的两万人就足够了,带多了浪费粮食。至于文官,带上刘巴就足矣。

    既然下了决定,武安国也就不再拖沓,当即就带着自己麾下的两万人从广信出发,根据曹操信函上所说,大军会盟的地方在陈留。而且据他的情报,孙坚也是几天前出发,如果走的快点,应该能追上这家伙。

    可惜的是,孙坚似乎是知道武安国在后面追他,刻意躲着一般,武安国追了一路,都没能追上。结果原本二十多天的路程,武安国他们只用了十七天就走完了。

    等武安国他们赶到陈留的时候,陈留城外已经摆下了连天的阵营。早已知道武安国到来的曹操带着数人出营前来迎接:“武安侯爷,你可算是来了,这下操有信心赶走董卓那逆贼了。”

    武安国先是对曹操拱手行了一礼,然后看了看其他几位:“孟德,好久不见啊。不知这几位,还劳孟德引荐。”

    曹操点点头,拉着武安国走到这几位面前,一一介绍道:“侯爷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北平太守公孙瓒,这位是西凉太守马腾,这位是济北相鲍信,这位是上党太守张扬。”说完,又指着武安国对那几位道:“这位我想就不用操介绍了吧,正是大名鼎鼎的后将军、交州牧、武安侯武安国。”

    听了曹操的介绍,公孙瓒、马腾等人一起向武安国行礼道:“见过武安侯。”这几人,都是寒门出身。至于其他士人党的诸侯和袁氏门徒,则是一个都没前来迎接武安国。

    武安国也抱拳回礼道:“见过各位,久仰大名了。”说完,就走过揽住了公孙瓒,笑着道:“哎呀,白马将军,我们是终于见面了。”

    公孙瓒也是笑着拍了拍武安国的肩膀:“同样啊,之前还要多谢侯爷,让我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全力进攻鲜卑人。”

    武安国笑着摇摇头:“这话就多余了,我们合则两利,各取所需嘛。”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墨家人打造的海船已经在交州和北平之间来往了两三次。武安国为公孙瓒带去了至少一百万石的粮食,而公孙瓒则给交州送来了数万头的耕牛。这期间,武安国和公孙瓒之间的书信来往一直不断,两人也算是相交已久了。这十八路诸侯中,除了曹操,武安国最为熟悉的就是公孙瓒了。

    两个人一面说笑着,一面跟着曹操走进了大营。进了帅帐,果然见左右两侧整整齐齐的坐着十几个人。袁绍、袁术两兄弟则以此坐在左手的一二位,见武安国他们进来,这些人非但站都不站起来,就是连声招呼都没人打。这些人不打招呼,武安国自然也懒得理他们,自顾自的走到右侧的收尾上坐了下来,至于这个作为原来是谁的,他也管也没管。

    “哼,不愧是人屠子,真没教养···。”武安国刚刚坐下,坐在左手第二位的袁术就迫不及待的冷哼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