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94章 分兵 挑战

    对于袁术的挑衅,武安国当然不可能无视,当即反讽道:“本侯再怎么没教养,好歹也是行的端坐的正,总好的过某些每日满口仁义道德,一被威胁,就不管什么人都跪下认爹的人好。”

    “放肆,你说谁呢···。”袁绍“呼”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把着腰间的长剑愤愤的问道。

    武安国瞥了一眼袁绍腰间的宝剑,不屑的道:“我记得你袁本初之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侍郎吧,至于袁公路?哼,不过一二流子而已。嗨呀,现在发达了,一个是渤海太守,一个还是前将军、南阳太守,都能跟本侯并列了。我就问一声,你们两个凭什么?不是靠着认董卓当爹,你们能毫不费力的当上着别人拼了一辈子命都得不来的官?四世三公,好大名声,逢人认爹,不过如此。”

    “你找死···。”听武安国这么说,袁术再也忍耐不住,拔出腰间的宝剑就朝着武安国刺了过去。

    看着袁术刺过来的宝剑,武安国躲也不躲,一手抓住对方的胳膊,一手抓住对方的手腕,轻轻一扭,就将对方手中宝剑躲了下来。在紧跟着对着对方双腿一脚,就将袁术踢倒,踩在了脚下:“跟我玩剑,我用剑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你还在你娘怀里吃奶呢。”

    袁绍一步冲到武安国面前,用剑指着武安国,威胁道:“我警告你,赶快把我弟弟放了。”

    “侯爷,不要冲动,有话好好说啊。”这时候,帐内的其他人也都坐不住了,纷纷跑过来劝架道。曹操也是按住袁绍那只拿着宝剑的手,对两面劝道:“对啊,我们都是前来勤王讨董的,之前有什么恩怨,不妨都先放下,毕竟陛下的事情最重要嘛。至于武安侯所坐的坐位,本是操的,操让出来就是,至于因为这个就起了争执嘛。”

    听曹操这么说,袁绍放下了手中的剑,但还是一脸警惕的看着武安国:“好,此事可以暂不计较,但是先让他放了公路。”

    一脚将袁术踢开,武安国哂笑道:“无胆亦无谋。”

    “你等着···。”逃脱的袁术只是象征性的放下了一句狠话,然后就跟着袁绍灰头土脸的回到了自己的坐位。

    对于袁术的威胁,武安国只是再次轻蔑一笑。本就已经势不两立的双方,早已经没有了缓和的余地。既然如此,武安国又何必对对方忍让呢?更何况,知道历史走向的他,知道接下来就是刀枪为王,诸侯并立的时代。四世三公的袁氏再也没有可能像灵帝在位时,逼得他只能躲回交州,所以今日武安国才会如此不留余地的对待袁氏兄弟。

    至于接下来如何面对袁家的问题,武安国也丝毫不担心。按照历史的发展,袁绍未来的地盘在河北的冀州一代,而自己则是远在交州。倒是袁术可能和他有所交集,但是对于冢中枯骨的他,武安国可能怕吗?不可能。

    “好了,为了我们大家能够摒弃前嫌、共扶汉室、全力诛贼,我们来歃血为盟吧。”见好不容易将两方圈住,曹操赶紧带着众人出了帅帐,前往祭坛。

    仪式完毕,曹操又对众人道:“所谓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不行,今我等奉大义,聚兵二十余万,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方可进兵。大家说说,我等十九人,何人可谓盟主?”

    曹操的话音刚落,身为袁氏忠诚狗腿的韩馥就开口了:“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汉朝名相之后裔,馥以为袁绍、袁本初可为盟主?”

    “对,本初兄为人宽厚,有长者风,若他为盟主,定可服众。”

    “不错不错,此言有理···。”

    “今盟主之位,非绍不可···。”

    韩馥的话音一落,立刻得到了一种狗腿额赞同。一旁的武安国却是冷不丁的插了一句:“如果本侯没有记错的话,袁绍不过一庶子,袁公路方才是袁家嫡系。有嫡系不选而选一庶子,诸公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武安国此言一出,附和的众人立刻一愣,都安静了下来。而原本为袁绍高兴的袁术闻言后也是一愣,随即就马上收敛了笑容,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见好好的气氛,一下又给武安国破坏的曹操,无奈的道:“武安侯爷这是何意?公路虽未袁氏嫡子,但到底是资历尚浅,又无战阵经验,如何能够统帅这二十余万大军?”

    韩馥这时候也反映了过来,斜了武安国一眼,不无讥讽的道:“我看是侯爷你想当这盟主吧。”

    武安国不屑的看了韩馥一眼:“我个人当不当这盟主到无所谓,只是我想问问诸位,这天下还是不是大汉的天下,还要不要分个上下尊卑?你韩馥、韩文节当惯了袁家的门客,以一州牧之尊,甘愿听从麾下的太守之命。你不觉得丢人,我却觉得难堪···。”说着,扫视了一眼众人:“本侯说了,我无意这盟主之位。而且大家此次都是为了铲除贼臣董卓,共兴汉室。尔等愿意听命于一太守,我也不想管你们。但是就如之前所说,本侯却是丢不起这人。这样吧,你们愿意尊奉袁绍,那你们就跟着袁绍一路。本侯自成一路,当一偏师,如此可行?”

    袁绍扫了诸侯一眼,发现他们俱是沉默不言,又回头看看祭坛上的曹操,见其也是一脸无奈的样子,只得恨恨的点了点头:“好,既如此,就依武安交州之策。”

    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诸侯也就不再拖沓,一起喝了血酒,对天盟誓:一定要铲除董贼,中兴汉室,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期间如果有他人存有异心,当受五雷轰顶,吐血而死之灾。

    盟誓之后,众人的关系总算缓和了一些,诸侯一起回到帅帐,商量进军路线。“现挡在我联军和洛阳之间的障碍有两道,一是汜水关,一是虎牢关。这两关,不论是打通那一关,都可直达洛阳。既然我们之前已经说好要分兵行事,不知武安交州愿意选那一路?”新科盟主袁绍,拿着宝剑指着挂在屏风上的地图问道。

    “本侯就选汜水关吧···。”武安国想了想,貌似前世的虎牢关比汜水关更加出名,所以武安国就毫不迟疑的选择了汜水关。

    “好,既然如此,绍就选虎牢关···。”听武安国这么说,袁绍也不争执,点点头,选择了剩下的虎牢关。

    一旁的曹操见两人商议已定,于是开口建议道:“侯爷此次只带来了两万余人,单只凭这些人马想要攻下有重兵把守的汜水关,似是不易,当还需调派人手帮助才行,不知诸位哪一位愿意和武安侯爷同去汜水关呢?”

    公孙瓒看了看,见没人出声,于是站了起来:“既然没人愿意,那么就由本将与侯爷同行吧。”

    下首的报信和张扬在得到曹操的示意后也站起来,互相看了一眼:“我二人也愿意与侯爷同去。”

    见已经有三个人跟武安国走了,袁绍怕有更多的人站起来,立刻道:“既是偏师,四路人马共计五万余人应是足以,其余各位就跟着袁绍,兵发虎牢。”

    诸侯点点头,刚想散会各自回营,就听外面的士卒拉着破锣嗓子闯进来道:“报···,报盟主、各位将军大人,逆贼董卓麾下大将华雄,先是帅大军五万在陈留城西三十里处下寨,随后又带着四万大军朝我军而来。如今已至营寨之外,正在挑战骂阵。”

    原来是曹操在陈留搞下这么大的声势,早已经被洛阳的董卓侦知。不过董卓极其麾下的凉州军不太看得起曹操集合的这群乌合之众,所以就只派了华雄和五万铁骑前来挑战。

    “我们正要找他们,没想到这群逆贼却是先来送死了。既如此,先让我们灭了这群不知好歹的家伙,再分兵前往两关。诸位随我一起出去看看,会会这华雄,看看到底有何能耐,敢到我等阵前嚣张?”袁绍大手一挥,领着大家一起出了营帐。

    不一刻的时间,各路军士就从大营中涌出,来到华雄对面列好阵势,而袁绍和武安国等人则是登上了刚刚搭建好的将台。“他这是干什么?”望着在阵前拉着马来回驰骋的华雄,袁绍好奇的对身边的诸侯们问道。

    “斗将,围剿黄巾逆贼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想到董卓的凉州军也喜欢这一套。”意识到接下来有好戏看的武安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开口答道。

    “斗将,哼,愚蠢,一人之生死,何以左右数万人的对战?”似乎对自己的无知略感到丢人,所以袁绍故意不屑的说道。

    一旁的曹操却是不赞同的道:“盟主此言就有失偏颇了,夫战,士气极为重要,这斗将正是提升己方士气,打击敌方士气的大好机会。再者说了,斗将,讲究的是兵对兵,将对将。如果技不如人,被敌方斩了大将,那可就不只是士气,而是数千乃至数万士卒无人统御的问题了。更何况,此战乃是我们联军会和后的首战,只许胜,不许败,因此华雄此举看似莽撞,我等千万不可轻视。”

    听了曹操的解释,袁绍有些好笑的道:“如此说来,此战我们还不得不接了吗?既然如此,何人与本盟主将阵前那逆贼的首级取来,为我联军祭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