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3章 封赏

    不一会的功夫,董平就在禁军的引导下来到了尚书台。而何进早已经在大殿外的台阶上不耐烦的等待,身后,则是站着听说有捷报,而好奇而来的尚书台属官。

    “属下东郡兵曹从事史麾下司马董平,拜见大将军,拜见···。”

    董平刚要向何进还有他身后的官员行礼,就被等的不耐的何进冲下台阶一把拉住:“你说围困你们濮阳的五万黄巾军已经被你们击破了?怎么做到的?”

    “在大将军英明的领导下,我们先是···。”闻言,董平赶忙将他们击破黄巾军的经过复述了一遍。然后指着宫门方向道:“逆贼的首领张伯,梁仲宁二人已经被压至了宫门外,献于陛下。”

    “太好了,来人,把他们两个押进来,你,跟着我去见陛下。”得到确认,何进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这可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尤其是董平的那句在大将军的领导下,可真是说的他心花怒放,当即就要带着人去灵帝那报喜。

    “我···。”董平指了指自己,有些惊讶。事实上,之前的那番话,差不多都是临行前武安国教他说的。此刻听何进竟然要带着他觐见皇帝,难免心里有些惶恐。

    “对,跟我来···。”何进点点头,转身就朝灵帝办公的宫殿而去。对于即将面见皇帝,虽然心里忐忑,但是董平还是不得不跟了上去。

    “传大将军何进,及其随从觐见。”好一会的功夫,在小太监尖尖的嗓音传召下,董平跟着何进走进了宫殿。

    “臣何进。”“小将董平。”

    “拜见陛下。”跨进殿门,董平几乎被殿内华丽的装饰和擦得透亮的地砖晃花了眼,下意识的紧紧跟着何进,然后纳头叩拜。

    灵帝这几天的状态也是十分的不好,城池陷落,官员守将逃匿,坏消息一条接着一条,搞得他都没有什么心情玩乐了。何进进来之前,他才刚刚午睡了一觉,整个人显得有些恹恹的。

    何进一脸的兴奋,大声的道:“大捷啊陛下,围攻濮阳的五万黄巾逆贼已经被濮阳的守军击破,连逆贼的首领都被生擒,此刻已经压来了。”

    “什么?”听了何进的话,原本迷迷糊糊的灵帝瞬间清醒了,激动地险些从御座上跳起来。

    “真的啊陛下,这两个逆贼臣已经命人带来,此刻正在宫门外,这就是被派来报捷的信使。”说着,何进指了指董平。

    董平赶忙站出来再次参拜道:“末将东郡兵曹从事史武安国麾下司马董平,拜见陛下。”

    “你说你们击败并全歼了围困东郡的五万逆贼?而且还生擒了敌军的统帅?可是朕记得濮阳的守军不过才万余,我说对吧,曹节。”经历了初时的惊喜后,灵帝显然对武安国他们以一万人击破了五万人产生了些怀疑,正巧今日随仕的是原东郡太守曹绍的大伯曹节,于是便开口问道。至于为什么说是原,那是因为虽然没有追究曹绍畏敌而逃的罪,但是灵帝还是免去了他的官职。

    曹节点点头:“不错。”因为曹绍的关系,他对整个东郡的事情可谓是了若指掌,因此也不太相信董平的话。

    不过也难怪曹节和灵帝不相信,这些日子以来,各地的败军逃官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责,都在不约同的夸大黄巾军的实力,他们接到的奏折都是说黄巾逆贼多么多么凶残,已经攻下了某某城池。要么就是逆贼多么多么厉害,以一敌十,又击败了谁谁谁。听惯了这样的例子,突然给你来了个以少胜多,是谁都会怀疑。

    “回陛下的话,东郡的守军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是好在贼人在前,全城人上下一心,城中商人大户也将自己的奴仆护卫尽数捐出,得军三万余人,因此我军的兵力总共是四万余。更何况,太守曹大人之前还特意储备下了大量的武器粮草,又特意命令武安将军事前便大力治军,因此才有今日之胜。”经过了初期的紧张之后,董平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开口解释道,这也是武安国为什么特意选他做这次献俘的首领,就是看中他这份遇事不惊的稳重,还有临机应变的机灵。

    “哦,原来是这样。”听说是四万对五万,灵帝才稍稍相信了一些。不过随即有开口问道:“那么你们又怎么能知道你们抓住的是逆贼的首领呢?”

    “这···。”这下董平被问住了,他总不能说他们知道是因为这两人自己招供,或者黄巾士兵指控的吧,这都不足置信啊。

    一旁的曹节突然开口道:“陛下,之前揭发太平道谋逆的唐周,圣上不是赏了他一个小官让他留在洛阳吗?这二人既然是逆贼首领,唐周或许会认识,最不济,也应该听说过才对,何不招他来问问。”看在董平刚刚无意中替曹绍说了好话的份上,曹节才开口提示道。

    “是啊,来人,传唐周来觐见。”闻言,灵帝恍然大悟般的一拍手,然后就立刻下了传召的命令。董平想要说什么也来不及了,只得暗自祈祷这唐周见过或者听说过张伯和梁仲宁二人。

    经过漫长而又忐忑的等待后,唐周终于走了进来。等唐周跪拜,行礼之后,灵帝开口问道:“唐周,看到店外绑着那两人吗?”

    唐周则是一脸古怪:“陛下,虽然不知殿外这二人是因何事被抓,但是小臣要提醒陛下这二人都是黄巾贼渠帅,切不可放这二人离去啊。”

    闻言,董平瞬时松了一口气,灵帝则是好奇的问道:“渠帅?看来这两个贼人在黄巾逆贼中的身份还不低啊。”

    唐周既已投降汉朝,自然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关于太平道的消息都告知了朝廷,因此灵帝也知道黄巾军的渠帅是个什么地位。

    “不错,昔日马元义带着人秘密潜伏至洛阳,想要里应外合攻破洛阳。许多跟随他的人,都是来自兖州,由这二人提供的,因此微臣才会认得这二人。”唐周接着说道。

    “好了,朕知道了,你可以下去了。”摆摆手,灵帝示意唐周可以离开了。然后又转身对董平道:“看来你们真的为朕立下了好大功劳,不但为我们大汉取得了对逆贼的首胜,还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朕真是要好好赏赐你们才对。不过要怎么赏赐呢?这样吧,你告诉卫士你们在洛阳的落脚点,然后就回去吧,朕要和群臣商量一下,该怎么赏赐你们。”确认了捷报的真实性,灵帝对董平的态度也柔和了许多。本打算当即就对东郡上下进行封赏的,但是仔细一想却是觉得和众臣商量一下以后再说为妙。

    “喏。”点点头,董平慢慢的退了出去。

    紧跟着,灵帝下诏将三公九卿全部叫进了宫。“这是来自东郡的捷报,你们看看吧。”招招手,灵帝示意随侍的小太监拿董平送来的捷报给殿下的各大臣看看。

    虽然早已从孙昭哪里得知了这份捷报的内容,但是袁隗袁逢等人还是接过捷报,仔细浏览了一番后,方才开口道:“陛下,这当然是是一件大喜事。自太平道谋逆逆天以来,我们朝廷军是败多胜少,各地州县也纷纷沦陷。如今有如此大的胜利,自然应当大加封赏,振奋各地将士士气。同时将殿外的两名逆贼压赴东市,处以极刑,传首天下,稳定民心。”

    得到了孙昭等东郡士族的拜托,袁隗自然是不会拖后腿。更何况自黄巾起义爆发至今,其规模程度早已超过了他们当初的预期,并且给各地的门阀世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的事情,即使没有孙昭等东郡士族的拜托,他也会仗义执言。

    灵帝点点头,看着何进问道:“好,既如此,大将军你觉得该如何封赏此次大功之人呢?”

    “这···。”被灵帝突然这么一问,何进顿时懵逼了。他本是一个屠户,连大汉律例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知晓该如何封赏有功将士?

    要是放在平时,不论是十常侍还是袁隗袁逢等士人,都乐意看何进的笑话。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家都知道再闹下去就会动摇国本了。因此袁逢站出来道:“禀陛下,微臣建议,擢东郡兵曹从事史武安国为平寇将军,余者也着有司按功封赏,以示朝廷公正。”

    灵帝失望的看了一眼何进:“好,就依爱卿之意。散朝之后,尚书台要尽快核定有功人员的封赏,然后将圣旨尽快送至东郡,同时命他们尽快整军南下,与朱儁、皇甫嵩两位将军会和,荡平兖州一代的逆贼。”

    “圣上,此计不妥。东郡,毗邻兖州,冀州和司隶三地,咽喉之所也。既然濮阳之围已解,当命荡寇将军尽快整军,清缴整个东郡的逆贼为先。这样一来,一可以隔断兖州,冀州两地贼军会军的可能。二也可以东郡为屏障,护卫京师,以防不测。至于支援朱,皇甫两位将军则急不在一时,反正东郡到颍川,朝夕可至。如果这两位将军真的作战不力,圣上再下令也不迟。”灵帝的话音刚落,袁逢便站出来建议道。

    不得不说,袁氏兄弟这些士族,虽然凡事以家祖,阶级为先,但是他们的智慧计谋却是不得不让人信服。“好,就依爱卿,散朝吧。”灵帝想了一下,觉得有理,于是点点头,同意了袁逢的提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