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2章 洛阳献俘

    随从的话音刚落,在座的除了一脸沉思的武安国,还有正在痛哭的陈恒,都慌了。

    “什么,那我家呢?我们王记粮行呢?”

    “还有我,我们家的布行。”

    “我,我···。”

    像王耀这样东郡首屈一指的商家大户,他们的生意自然是遍及东郡,乃至整个兖州各地。而这些生意,自然不可能交给外人,或者下人,都需要本家子弟坐镇。而像张昭这样的门阀世家,虽然不像王耀那样生意遍地。但是他们的土地却是四处都有,因此也是需要嫡系子弟去四处管理家祖产业。此刻听说陈恒的家小惨遭毒手,也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家族子弟担忧。

    随从一脸哀伤的看着大家:“都完了,所有人都完了。到目前为止,就东阿,阳平,东武阳三城。贼人夺取城池之后,城内百姓家里财产超过五石米的,统统被逆贼列为了攻击对象。男子被强行充军,女子惨遭玷污,家产也被没收,整个城池都沦为了人间地狱。至于诸位的子弟,则是被抓捕之后,就直接被杀害了。”

    “什么···。”话音刚落大部分人都被这个信息震得说不出话来,小部分人则是像陈恒那样轻声的啜泣了起来,而武安国,也被黄巾军的残酷行径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整个堂内瞬间落针可闻,静的可怕。

    诸位可能不知道这个五石是什么概念,据武安国所知,现在的大汉,各类米每石的价钱在200-500钱之间,五石米的总价值顶天了不过2500钱而已。而一座县城内普通房屋的价钱就在1-3万钱之间,即使是最劣质的房屋,也要3000-5000钱,向濮阳这样的繁华之地,价钱还要更贵一些。

    如此情况下,试问能在城中居住的,除了乞讨的乞丐,那个家产会没有2500钱?黄巾军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也就是说,自破城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根本没打算放过城中的任何一人。也不知道那些黄巾士卒,如何向这些乡党下得去手。只此看来,至少是黄巾起义初期,任何黄巾士卒都是死不足惜。

    一袋烟的功夫后,大家总算从这个震撼的消息中恢复了过来。孙昭第一个站了起来,只见他双眼通红的走到了武安国的公案之前,然后“噗通”一声跪了下去:“武安将军,求你发兵,为我惨死的小儿子报仇啊。”

    随着孙昭的动作,堂内所有的人都走出来跪了下来:“求将军发兵,为我等复仇。”

    这下武安国是真的被震撼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可和清朝那个视臣民为奴仆,百姓为蝼蚁,人人都是磕头虫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上跪父母,下跪君王,除此之外,即使是遇见三公,如果你不愿意跪,也是不犯法的。而此刻,孙昭这种谁都看不起的世家子竟然向他下跪请求了,可见卜己的这波操作给他们造成了多么大的伤痛。

    “诸位快快请起,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即使诸位不这么说,只要扫灭了濮阳一代的小股贼军,我也会率兵想法剿灭卜己那伙恶贼的。”武安国赶忙从自己的坐位上站起来,一面将众人扶起来,一面安慰道。

    “那不知武安将军何时出兵?”陈恒也停止了哭泣,用袖子擦着泪痕问道。

    一屋子的人全都用急切的眼神看着自己,武安国略带无奈的道:“扫除濮阳周围小股黄巾军这件事倒是容易,可是想要诛灭盘踞在东武阳,阳平和东阿三地的卜己军可就不易了。因为不同于刚刚被消灭的张伯,梁仲宁军,卜己麾下的黄巾军得到了这几座县城内物资的补给,所以粮草装备和我们不会相差太大,还有就是连续攻破多座城池之后,此刻的卜己贼军士气无疑会非常的高涨。最为重要的是,想要消灭卜己军,我们就一定要面临攻城战,且不说我军有没有实力攻打一座坚城,就是攻城武器我们都严重的不足,所以这件事急不来。”

    “那如果我等愿意借出家里的工匠与将军打造武器,那又如何?”武安国的话音刚落,张昭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如果工匠人手充足的话,那么我估计在六七日之间,便可完成对濮阳四周的清扫,以及攻城武器的打造,到时候就可以出兵了。”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武安国开口道。

    然而他计算的却不是打造武器,和清扫濮阳四周敌军的时间,而是从濮阳到洛阳之间来回一趟的距离。毕竟攻城武器这种东西,谁也不知道多少足够,濮阳四周的流贼,也没人知道也多少。

    双方商定了时间,孙昭等人就回到家中,将家里的工匠尽数派往了军营之中,帮助武安国的士卒打造攻城武器。而武安国本人则是一方面加紧训练士卒,一面派出多只部队,出城清理四周的黄巾军。同时还派出了一只部队,押送着张伯和梁仲宁两人前往洛阳。

    如此一来,此刻的濮阳城中却出现了一副诡异的情况。普通老百姓都在为围城之困已解,且攻打濮阳的黄巾军完全被武安国击败而高兴。城中的富商大户则是在为东武阳,阳平和东阿的事情伤心。倾尽全力,帮助武安国的军队准备进攻事宜,一副报仇雪恨的样子。一正一反,正好两个极端。

    不提濮阳的事情,孙昭和董平两人,押着张伯和梁仲宁,经过了两天多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来到了洛阳城下。因为黄巾军造反的事情,洛阳早已戒严多日,城头和城门四周都站满了士卒,百姓商旅都要经过仔细的搜查,才可以进出。

    “来者何人?立刻止步,双手离开武器,下马,否则我们就要攻击了。”因为董平和麾下士卒都是披甲执坚的原因,离着老远,就被城门上的守将叫停。城头上的弓箭手也都是搭箭在弦,一副随时射击的样子。

    “将军不要惊慌,我们是东郡的郡兵,奉东郡兵曹从事史之令,押解逆贼渠帅张伯,梁仲宁进京。”看到一副欲要攻击的洛阳守军,董平也是吓了一跳。赶忙命令全军止步,然后下马。他自己则是掏出自己的官凭,慢慢的走到了城墙下。

    这时城头上的守将也走了出来,接过董平的官凭,一边检看着,一边好奇的问道:“东郡濮阳?不是听说被黄巾逆贼围困了吗?”

    董平一脸的自豪:“在我们武安将军的带领下,我们不但打破了逆贼的围困,更是全歼了这伙逆贼,那可是好几万人。这不?逆贼的两个渠帅,都给我们将军生擒过来了,末将奉命押解过来,献于陛下呢。”说着,指了指被绑在马上的张伯和梁仲宁。

    “那还真了不起啊,这些天我守着这城门,各州各郡告急的鸿翎急报几乎天天有,但是这捷报好像还是第一次。可以了,你们可以进去了。不过因为你们带着兵器,城内又戒严了,所以我还是要派兵跟这你们,希望你们理解。”说话间,守门的门将已经检查完了董平的官凭,一面将其还给董平,一面开口道。

    “没问题···。”董平点点头,在门将指派的军士们护送下,进了城门。

    过了几条街,孙昭对董平道:“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你们到了皇宫门口,只要跟守门的卫士说明你们的来意,然后请他们通报尚书台的大人就可以了。”

    孙昭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只押解队伍中,完全是因为武安国想借用他在洛阳中的关系,好让自己在这次献俘中能获得更大的赏赐。孙昭当然也知道武安国让自己一同跟着去洛阳的原因,因为他家族的子弟也在这次击破张伯、梁仲宁部的战斗中立有大功,因此也没有拒绝。此刻已经来到了洛阳,他自然要一一拜访洛阳中的长辈,请他们帮着活动活动。

    告别了孙昭后,董平在护送士卒引导下,很快来到了皇宫外。按照孙昭之前的吩咐,董平将自己的来意告知了守门的卫士,并且请求拜见尚书台的大人。卫士自然不敢怠慢,再三确认之后,赶忙入内禀告。

    不过此时录尚书事的人已经由昔日的太尉袁隗,换成了刚刚上任的大将军何进。虽然尚书台内的政务他完全插不上手,只是充当一个人形印章的功能。但是看着属下官吏在自己面前忙碌的走来走去,一股上位者的优越感还是不由自主的油然而生。

    “报,据守卫拱门的卫士来报,一群来自东郡的军士求见,自称有捷报要送达尚书台,恳求诸位大人的接见。”正暗自欣喜间,一名掾吏突然冲进来高声禀报道。

    何进蹭的一下从自己的坐位上站了起来,盯着那名气喘吁吁的掾吏问道:“你说什么?捷报,当真?”

    就如同之前那位洛阳的门将所说,自何进上任以来,除了处置畏敌而逃的官员武将之外,就是接受一封封各州郡的求援急报,或者某处被黄巾逆党攻破的告急文书。满满的负能量有没有,搞得何进连升任大将军的喜悦都减少了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听说有捷报,怎么能不让他吃惊。

    那名掾吏显然是仔细问过的,当即答道:“据守卫宫门的卫士说,来者称他们已经击破了并全歼了围困濮阳的五万黄巾逆贼,并且生擒了这只贼军的首领,黄巾逆贼的渠帅,张伯,梁仲宁,此次特意押解而来,献于陛下。”

    “哦?快快将这些人招来,本将军要亲自仔细问问。”得到了准确的答案,何进顿时欣喜异常。濮阳他也有印象,貌似是好几天前也收到过烽火求援的信号,没想到如今就已经击破了敌人。这场战斗的功劳虽然没他的份,但好在是他任大将军之后发生的,怎么也算是一个吉兆不是?

    (本章完)